第四章 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Land Economics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掌握土地的基本特性与功能,理解人地关系原理、土地报酬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对地租理论、土地价值与价格理论及其内涵能够正确把握和分析,能独立思考如何协调好土地利用和土地分配中人与地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以发挥土地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二)能力目标:具备应用土地市场均衡模型,分析正相关政策或社会经济事件对土地资源配置(或利用)效果的技能;具备评价和确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初步技— 1 —能;具备评价具体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或某种类型土地)效益的初步技能;具备利用竞租理论分析具体区域的土地空间布局的基本技能。
(三)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土地经济学专业素养和能力,使学生具有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土地资源利用和配置相关问题的概念化能力和意识,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土地财产制度,了解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度和使用制度。
(二)理解中国土地市场体系构成、特征及其运行特征;理解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评价;理解城市土地规模利用;理解报酬递减规律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地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地价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理解中国土地税制的演变和发展。
(三)掌握土地概念、特点与功能;掌握土地供给与需求概念、影响因素以及供需平衡分析方法;掌握土地市场管理目标、原则和手段;掌握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的形成原因与条件,各种地租之间的异同以及图形表示方法;掌握竞租理解及其对土地使用配置的影响;掌握各种区位理论以及城市空间布局理论;掌握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图形和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土地规模利用原理及农用地规模利用的类型、途径及适度土地规模的确定方法;掌握地价内涵、类型、地价与其他价格的关系以及地价管理目标和手段。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导论2学时第一节土地的概念与特点1学时知识点:土地含义及其特点第二节土地的功能与分类1学时知识点:土地功能第三节土地经济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知识点:土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本章小结重点:土地概念、特点及其功能,土地经济学研究对象难点:土地经济学研究对象— 2 —思考题:1.如何全面把握土地的特性?2.土地具有哪些功能?3.土地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哪些?作业:1. 土地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对土地合理利用有何启示?2. 举例说明土地在国民经济不同部门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第四章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1ppt课件
土地规模 扩大与规 模报酬变 化之间有 三种情况
固定规模报酬 —规模扩大幅度等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
递增规模报酬 —规模扩大幅度小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
递减规模报酬 —规模扩大幅度大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土地规模利用
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 以获得土地规模经济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规模经济
29.13
16.32
4.24
12.08
12.81
100 37.95
20.77
4.72
16.05
17.18
200 46.83
27.66
57.75
21.91
19.17
300 51.91
33.31
6.70
26.61
18.60
400 55.41
38.29
7.58
30.71
17.12
600 60.18
47.07
75
138
400万以上的10个, 200-400万的 23个
城市(镇)规模通常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指 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直接影响城市用地的增多,在不同规模 等级的城市间,城市规模等石级河子越大高学经,贸人学院均建设用地越少。
我国的城市土地规模效益 城市化的经济动力是集聚经济,由于集聚经济的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3.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应注意的 问题
(1)尊重农业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 经济规律,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 (2)必须注意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 营的条件
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
确定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并不容 易,因为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 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它具有以下特 征:
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规模利用
产旳投人)作为一种整体纳入变动生产要素类, 求得这些投入旳最适量。
第四节 土地旳集约利用
土地旳集约利用,是指合理投入劳动、 资本和技术,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以取得土 地最高酬劳旳一种经济行为。一般以集约度 来衡量土地集约利用旳程度。集约度就是指 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旳资本和劳动旳数量。
y 50
G 40
30
F
20
II
10
EI CD
III
O HA
B
x
5
10
15
20
25
土地酬劳变化三个阶段
三、土地酬劳变化旳三个阶段
上图中,横轴表达可变要素旳投入量,纵轴表达产出量。 第一阶段:要素投入在“0<X≤A”范围之内
边际产量不小于平均产量,总产量和平均产量都处于 递增旳阶段,每增长一单位要素投入都能使产量急剧增 长。但是,生产要素旳最佳投入点不在本阶段。
威斯特首次正式提出 “土地酬劳递减规律”
劣等土地之所以必须日渐耕垦,就在于‘土地 酬劳递减律’之故。
在耕作改善旳过程中,原生产物数量旳增长将 花费日益增大旳费用,或者换句话说,土地纯 产品和它旳总产品旳百分比是连续递减旳。
三、土地酬劳递减规律思想旳中期演变
马尔萨斯最早提出“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杜尔阁对“土地酬劳递减规律” 旳内涵进行了详细表述
“撒在一块天然肥沃旳土地上旳种子,增长劳 动投入后,产品产量增长旳百分比会不小于投资增 长旳百分比,直到这一百分比到达它所能到达旳最 大程度为止。超出这一点再增长投资,产量旳增长 会越来越少,直到土地旳肥力被耗尽,投资旳增长 不会使产量有任何提升。”
合理拟定农业土地利用旳集约度
土地规模适度经营的内涵
土地规模适度经营的内涵1.土地规模经营的实践经验现实中,规模经济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正因为如此,施蒂格勒的生存检验法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如果我们将生存检验法运用于农业生产,那么,若以使用土地的数量作为评判农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则可以观察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后20年间,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趋势。
如果以家庭为经济组织的小块农地经营的比重下降,则说明这样的经济组织不具有规模效率;如果比例变化不明显,则说明这种农业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
如果经营大面积农地的大农场比重上升,那么,说明这种大农场的经营是有效率的,并且处于进一步扩张或兼并的状态。
就我们调查的东北三省来看,从实践上说土地的规模经营问题也难以找出确定的边界。
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农民在正常的耕作条件下,不使用农业机械,也不使用除草剂等生化技术,那么,满负荷工作的界限大概是耕作40亩农田。
如果使用除草剂等生化技术、全程种植使用机械化(除了收割),收割采用雇用临时农民工,则一个农民的满负荷工作是耕作2000亩农田。
如果全程机械化,采用生化技术,并雇佣长期工人,类似于一个小农场,则我们调查最大的耕作亩数是6000亩农田,但会出现管理上的问题,这种规模可能更类似一个小农场。
由于农业机械的可租赁和市场化程度提高,在东北的农村,农业耕作除了收割用人工以外,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而除草等田间管理,也基本上实现了生化技术而不再使用人工。
这也验证了哈特的理论,当农机械这种专用性投资可以拆分即可租赁时,土地的机械化程度就真正由要素的机会成本决定了,也就是说,当劳力成本较高时,小片土地也可以实行机械化操作。
据我们调查,除了北安等大型机械化农场以外,农地耕作的技术投入、机械化程度、产量水平和标准化程度甚或是投入成本基本上与土地耕作亩数无关(祥见专栏2)。
按照斯蒂格勒的市场生存检验法,一种有效率的生产组织形式或经营规模是由市场决定的,或者说,经过一个长期的观察,市场存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经营规模是不等的,这说明,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不能确定土地规模经营的界限或内涵,或者说土地规模经营界限是市场依据不同的条件确定的,因此,有效率的土地经营规模是不统一的。
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思路与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思路与对策论文导读: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目前,已有70多个村在近2万亩耕地开展了小规模、短期的流转。
一是土地流转不规范。
个别地方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借口,以所谓“反租倒包”、“以赁带租”等花样,强行“租用”农户承包地,在流转过程中与民争利。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梁山县现有农业人口64.7万,17.4万农户,80.3万亩耕地。
农民人均耕地1.24亩,户均耕地4.6亩,户均地块4.4块,经营规模小且分散。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目前,已有70多个村在近2 万亩耕地开展了小规模、短期的流转。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机构,土地流转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土地流转不规范。
当事人双方以口头承诺的方式执行,双方不签订书面合同,不到发包方备案,不进行登记等。
二是随意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在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招商引资的进程中,各地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乱租、滥占耕地,肆意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的行为和现象等。
三是违背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强迫农户流转土地。
论文格式。
个别地方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借口,以所谓“反租倒包”、“以赁带租”等花样,强行“租用”农户承包地,在流转过程中与民争利;或者随意调整承包地,剥夺占用农户土地;在基本农田里植树造林等。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胆的试验、实践、尝试,及时总结成功经验,逐步示范推开。
搞活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客观趋势,是适应当前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规模经济 经济学原理
规模经济经济学原理以规模经济为标题的经济学原理文章一、引言规模经济是经济学中重要的一个原理,它指的是企业或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逐渐降低的现象。
规模经济是企业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之一,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二、规模经济的原因1. 分工与专业化:规模经济的实现离不开分工与专业化。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分工越细化,员工能够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领域,提高劳动效率。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专业化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
2. 技术进步与创新: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和创新密切相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应用,可以使得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技术进步还能够带来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三、规模经济的类型1. 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通过自身的规模扩大和发展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
内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来实现:生产设备的规模化使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大规模采购,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劳动力效率提高等。
2. 外部规模经济:指企业通过与外部企业或机构的合作和协同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
外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来实现:共享生产设备和设施,共同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技术等。
四、规模经济的影响1. 降低成本:规模经济的实现能够降低单位成本,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规模经济的优化,企业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提高效率:规模经济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过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同时,规模经济还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3. 增强竞争力:规模经济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土地经济学第四章__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经营规模 O A B
图4-1 短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
经
>
规模经
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
平 均 成 本 MC AC
M 经营规模 O 4-2 M’ 规模经
注:① 由各时期 所组成; ② 为 最低点,即企业追求的适度经营规模。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第四章 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是指当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按相同比例增加时, 产量的增加变化情况。是衡量经营规模是否产生规 模经济的关键。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第四章 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金华市10个家庭农场土地规模经营情况 金华市10个家庭农场土地规模经营情况 10 单位: 单位:元
经 营 规 模 亩均 产值 80亩左右 80亩左右 45亩左右 45亩左右 10亩左右 10亩左右 综合平均 205 217 282 235 1986——1988年三年平均 1988年三年平均 1986 1988 亩 均 劳动消耗 201 186 309 232 亩 均 纯收入 5 31 -21 5 2837 1232 1962 劳 均 纯收入 百元 投入—产出 投入 产出 1816 117 91 103
大规模
0.77—1.54 公顷 10 2866 1347.00 2.77 47 371.23
特大规模
>1.54公顷 1 2115 1441.00 3.22 76 589.25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第四章 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二、适度规模经营 >农用地适度规模 农用地适度规模
土 地 经 济 学…
土地估价管理基础与法规: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利用
土地估价管理基础与法规: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利用一、规模经济和规模经济原理。
规模经济,是指土地使用者和生产经营者按照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
规模经济反映生产要素的集中水准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规模报酬是指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同时按相同比例增加时产量发生变动的情况,所以,规模经济追求的是具有最低平均成本的经营规模。
从规模经济原理看,规模经济能够分别从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两方面来考察。
内在经济是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扩大规模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经济收益的增加。
外在经济是指,整个经济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企业增加了收益。
经营规模扩大也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收益的减少。
这种现象叫外在不经济。
所以经营规模扩大后,会引起收益增加、收益减少或者收益不变三种不同的情况。
二、适度规模的原则,至少应是规模收益不变,尽可能使规模收益递增,而不能使规模收益递减。
我国现在不但要提升劳动生产率,重要的还要同时极大地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所以,我国农业经营和土地规模经济必须与集约经营同步发展。
在人均土地相对较多及新开发地区,或乡镇企业发达而非农业人口比率激增地区等有较好条件的地区,应依据规模经济原理积极倡导适度规模经营,以促使土地利用中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土地生产力。
地租理论地租理论是土地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和核心部分。
一、地租概述(一)地租的概念及分类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因为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马克思按照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将地租分为三类: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前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后一类地租(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
西方经济学回避地租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把地租定义为物主将其所有的土地、房屋或任何财产租给他人使用所获得的报酬,并不一定专指出租土地而获得的租金。
按照这个定义,把地租分为契约地租和经济地租两类。
土地经济学土地规模经营
二、土地规模经济 (一)土地规模经济
1、土地规模经济的概念
是指由于土地利用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单位土 地面积收益的增加,或是指在此情况下而产生的单 位土地产品收益的增加或成本的下降。
2、最佳经营规模
长期成本最低点的经营规模称为最佳经营规模。
A
B
LAC
M
O
M'
土地经营规模
图10-1 土地规模经济和土地规模不经济
六、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途径 (一)国外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途径
1、土地政策 1)政府参与地产市场,疏通土地流通渠道, 有计划有目的地转移土地所有权。 法国 50年代 法兰西银行
即劳均土地经营规模 =α*农村非农产业劳均年
纯收入/农业经营平均单位面积纯收入
Sα=α*Rn/Rα α≥1 ——必要规模
3)考虑农业经营项目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根据 农忙季节劳均所能负担的耕地最大面积作为适度经 营规模。
即以参加农业经营的劳动力本身可能负担耕 地面积的能力作为判断准则。
——内部可能规模
1.2
0.6
0.64 0.67
0.54 0.55
1.00 1.07
0.57 0.55
1.27 1.33
0.58 0.55
解:a,我们在粮食产量(y)和劳均承包土地面积 (x)之间,直接建立生产函数模型;
b,根据散点图,选择对数曲线函数形式y=a+blnx;
c,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参数值b=0.0695, a=0.39则建立的生产函数模型为
第四章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4.1 土地规模经济原理
一、土地规模报酬
1、固定规模报酬 当土地规模扩大的幅度等于规模报酬扩大的幅
土地经济学PPT教案
➢ (二)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 模不经济
➢ 1.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 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 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 济利益。
➢ 2.外部规模不经济——指整个 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 和产量增加而第6页使/共2得2页 个别生产经 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四、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而获得的效益 ,并不是两个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所获得的效 益。 产生集聚经济的原因: 1.规模扩大中大数规则的作用 2.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 3.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 4.消费的多样性 5.公共产品的存在
第7页/共22页
➢ 五、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产生的规模经济
➢
外部性,是指一项经济活动不仅决定着自己
的经济效益,还给活动以外的第三者或者社会带
来影响。
➢
如果这种影响降低了第三者的福利水平,就
是外部不经济;相。外部性,是相对
于一定范围而言的,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形成的
➢ (2)减少过大城市的方法, 就是建设新城市。
➢ (三)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
效率
第14页/共22页
(P249页 图 )
第15页/共22页
➢ 二、房地产开发和土地规模 利用
➢ (一)公共设施的不可分性 与土地规模利用
➢ (二)开发过程中的外部性 与土地规模利用
➢ 1.外部经济“内部化”带来的 经济效益
第16页/共22页
➢ 2.外部不经济“内部化”带来
三、城乡统筹下的城市化与土地规模利用
➢ (一)城乡统筹与土地规模利用的必要性 ➢ (二)城乡统筹土地规模利用试验及其主要做法 ➢ (三)城乡统筹土地规模利用试验的评价与展望
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降低生产成本:规模化经营有 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 收入。
提高农产品质量:规模化经营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 食品安全。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规模化经 营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提高 农业科技水平。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措 施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 法律法规体系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保障农民权益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降低生产成本
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推广农业科技,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管理水 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01
02
03
04
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规模化经营, 提高土地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
04
政策支持:制定 有利于土地规模 化经营的政策, 如土地流转、土 地承包等。
技术支持:推广 农业科技,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资金支持:加大 农业投入,提供 低息贷款、补贴 等措施,支持土 地规模化经营。
人才支持:培养 农业技术人才, 提高农民素质, 为土地规模化经 营提供人才保障。
结论
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规模化经营 有利于机械化、 专业化生产,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规模化经营有利 于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现代化: 规模化经营有利 于推动农业现代 化,提高农业科 技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 规模化经营有利 于实施生态农业,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必 要性
加强土地流转市场 监管,打击非法流 转行为
第四章-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经营
从有效利用土地的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化应该使集 约型而非扩散型城市化.发展乡镇企业应以“乡镇工业 园区”为模式,发展小城镇应积极扶持其成长,尽快达 到适度规模.
第四节 我国城市规模与土地规模经营
二、我国房地产的开发和土地规模经营
(一)公共设施的不可分性与土地规模利用 在房地产开发中,存在一个能够满足开发项目功能发
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 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利益。 外部规模不经济: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 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土地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1.内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不经济
内在经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从自身内部分工、产业 和产品结构、技术政策与科技含量、集约经营和企业 管理等因素的改善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增加。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特征: 1.地区性 2.动态性 3.层次性 4.适应性 在我国,现实的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与一般经
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评 价我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评价我国农业土地适 度规模经营时,必须留意其特殊性.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规模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 固定成本分摊的节省,因此其直接的效果表现为单位 成本的降低.所以常采用生产函数分析来判断规模经 济是否存在.
城市按照拥有的非农业人口数可分为大、中、小三类。
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社会 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 改变的过程。表现为: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 演化为城市地区;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改 善等。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土地规模经营
M’
第一节 土地规模经济
土地经济学土地规模经济土地规模报酬的含义n土地规模,是指某一经营主体占有并实际使用的土地数量,或投入某一项目使用的土地规模。
n土地规模报酬,是指由于土地规模变动引起的经济效益的变化。
n随着土地规模的变化,土地规模报酬呈现递增、不变和递减的阶段变化规律。
土地规模报酬的含义n土地规模经济,是指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单位土地面积收益的增加,或是指在此情况下,单位土地产品收益增加或单位土地产品成本降低。
土地规模经济所对应的是土地规模报酬处于递增或不变的阶段。
n土地规模不经济,是土地规模扩大后,单位土地面积收益减少,或是单位土地产品收益减少或成本上升。
土地规模不经济所对应的是土地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
n土地规模经济是在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都同时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的!n Y=f(A,L,K) nY=f(mA,mL,mK)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内部n机械等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可分性使得大规模生产能够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n大规模生产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使用n规模经营有利于分工协作,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n大规模生产为充分利用产品生产的互补性、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创造条件,从而提高效益(如种养结合)n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降低平均交易费用,带来规模经济(如购销价格、信息收集、运输成本)n资金优势(如信贷、风险投资、开发性投资等)n纵向一体化的好处(如品牌)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外部n外部规模经济(地区规模经济),是指在一个地区内,某一土地利用的项目规模较大,给该区全部企业带来规模效益(如蔬菜、花卉集中产区)。
n外部规模经济使个别企业与整个行业均受益。
n整个行业的发展,使得个别生产企业得到修理、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从而减少成本支出,分享外部经济。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n企业的最佳经营规模:企业的土地经营规模处于土地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也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是最经济的。
n受土地资源、人口数量、资金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企业经营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经营规模。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课件第5章土地规模利用
确定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并不容易,因为它一)地区性 (二)动态性 (三)层次性 (四)适应性
5.2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5.2.3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规模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固定成本分摊 的节约,其直接的效果表现为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所以常采 用生产函数分析来判断规模经济是否存在。
5.3 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5.3.1 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 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城市规模,就是由以上的集聚经济 和集聚不经济的平衡关系所决定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模
5.3 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5.3.1 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
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效率 从人均用地面积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大同样存在明显的规模效
当把土地规模效益确定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 综合时,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往往就需要一个由多个相 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5.2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5.2.3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从解决现实矛盾的角度考虑,我国还以提高收入和生产水平作 为确定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志,认为农业土地适度经营 规模,是指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物质装备程度和生产技术 结构相适应,保证土地生产率有所提高,并能使农业专业劳动 收入达到或者略高于其他行业同等劳动力收入水平时,一个务 农劳动力所应经营的耕地面积。
5.1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5.1.2 土地规模报酬的变动类型
(1)当土地规模扩大的幅度小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称为递 增土地规模报酬。
(2)当土地规模扩大幅度等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称为固定 土地规模报酬。
(3)当土地规模扩大的幅度大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称为递 减土地规模报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规模经济和规模经营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土地规模经营
第四节 我国城市规模与土地规模经营
第一节 规模经济和规模经营的概念与内涵
规模经济:指扩大生产规模引起经济效益的增加, 反映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经 济效益的大小决定经营规模。 经济效益:指当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按相同比例 增加时,产量的增加变化情况。
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益比较
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在一定的限度内城市规模 越大,经济效益就越高。 以上分析仅仅反映了城市集聚经济所带来的经济 效益,而没有考虑城市集聚不经济所造成的外部 成本。一般地说,直接享受集聚经济效益的是企 业,而直接负担集聚不经济成本的是消费者。 与经济效益相比,外部成本的估计要困难得多。 王小鲁等人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不仅计量 分析了城市规模总效益,还推算了包括政府负担 部分和居民负担部分在内的外部总成本,从而得 到了城市规模净效益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变化的 情况。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土地规模经营
二、城市土地
城市土地:是指属于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包括 市区土地、建成区土地和规划区土地。 城市土地的特点: 1.位置决定价格 2.交通运输的依赖性 3.多层立体利用 4.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5.建筑物价值可分性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土地规模经营
三、城市土地规模经营的经济分析
我国存在着城市规模效益,但是并不是城 市越大,规模效益越高.为了获得最大的城市规 模效益,必须努力实现城市的适度规模。对照 规模净效益较大的城市规模标准,我国目前的 中小城市的规模都还没有达到适度规模。因此, 需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的适度规模优势,重视发 展小城市规模效益,推进小城镇加快向中等城 市转化。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指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 物质装备程度和生产技术结构相适应,保证土地生产率 有所提高,并能使农业专业劳动收入达到或者略高于其 他行业同等劳动力收入水平时,一个务农劳动力所经营 的耕地面积. 总之,在我国现阶段,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多样性 和复杂性是客观存在的,对农业土地规模效益作出判断 的各经济主体所代表的集团利益的差别也是客观存在的, 这就决定应该正视这种标志的多元性,寻求各经济主体 利益之间的相互协调,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特征: 1.地区性 2.动态性 3.层次性 4.适应性 在我国,现实的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与一般经 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评 价我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评价我国农业土地适 度规模经营时,必须留意其特殊性.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规模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 固定成本分摊的节省,因此其直接的效果表现为单位 成本的降低.所以常采用生产函数分析来判断规模经 济是否存在. 规模经济性可表示为: Ci/Cj=(Qi/Qj)a 或 dlogC=adlogQ (a-成本的规模弹性值) 在我国,由于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多样性和复 杂性,以及各经济主体由于其本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所决定的对规模效益的不同偏好,决定了农业土地 适度经营规模标志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50-100万 100-200万
200万以上
88
75
48
37
注:城市数量是指1998年数据,全国总城市668个。 城市(镇)规模通常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指 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直接影响城市用地的增多,在不同规模 等级的城市间,城市规模等级越高,人均建设用地越少。
我国的城市土地规模效益 城市化的经济动力是集聚经济.由于集聚经济的存 在,城市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就越高.在土地利用上,城 市规模效益显著. 土地利用上的规模效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随 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创造的GDP不断提高的结果.二 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占用的土地面积不断节约 的结果.
1.集聚经济与集聚经济效益 2.区位经济与优位经济效益 3.外部经济“内部化”经济效益
第四节 我国城市规模与土地规模经营
一、我国的城市规模和规模效益
城市规模 人口(万人) 人均建设用地 (m2) 城市数量
建制镇
小城市
中等城市
5万以下 5-20万 20-50万
239
143
108
378
205
大城市
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
C 生 产 成 本 C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生 产 SAC 成 本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
M M’
经营规模
经营规模
土地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经济学中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 生的效益。在生产阶段,规模经济是因为生产设备的不可 分性。 1.单个生产设备的不可分性; 2.各生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不可分性。 内部规模不经济: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规模扩大时由自 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 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利益。 外部规模不经济: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 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二)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城市规模,就是 由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平衡关系所决定的 .
U
不稳定 稳定
0
P1
P0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规模
P2
(三)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效率
从人均用地面积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大同样存在明 显的规模效益.城市规模越大,土地经营集约度就越高, 人均土地的利用也就越节约.小城市由于集约化程度较 低,一般用地规模偏大,是土地资源的一种隐性浪费. 从有效利用土地的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化应该使集 约型而非扩散型城市化.发展乡镇企业应以“乡镇工业 园区”为模式,发展小城镇应积极扶持其成长,尽快达 到适度规模.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土地规模经营
一、城市及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一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国 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城市按照拥有的非农业人口数可分为大、中、小三类。
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社会 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 改变的过程。表现为: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 演化为城市地区;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改 善等。
我国城市规模效益和外部成本
城市规模
10 20 30 50 100 200 300 400 600
单位:万人,% 规模净效 益
-0.54 5.34 8.78 12.81 17.18 19.17 18.60 17.12 13.11
规模总效 益
11.25 18.28 22.92 29.13 37.95 46.83 51.91 55.41 60.18
规模收益的三种形式
1.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
2.规模收益递减
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收 益绝对减少,边际收益为负,规模不经济。
3.规模收益不变(或固定规模报酬)
收益增加的幅度等于规模扩大的幅度,不可持久
收 益
经营规模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第四节 我国城市规模与土地规模经营
(二)开发过程中的外部性与土地规模利用 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来说,扩大土地利用 规模可以使得许多外部性问题 “内部化”,从 而提高房地产开发的经济效益。 1.外部经济“内部化”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2.外部不经济“内部化”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第四节 我国城市规模与土地规模经营
土地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1.内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不经济
内在经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从自身内部分工、产业 和产品结构、技术政策与科技含量、集约经营和企业 管理等因素的改善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增加。
2.外在规模经济和外在规模不经济
外在经济:经济规模、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 成本下降,而使企业增加了收益。 外在不经济:经营规模扩大可能引起的企业经营收益 的减少。
外部总成 本
11.79 12.94 14.14 16.32 20.77 27.66 3担 居民负担 外部成本 外部成本
4.87 4.30 4.18 4.24 4.72 57.75 6.70 7.58 9.18 6.92 8.64 9.96 12.08 16.05 21.91 26.61 30.71 37.89
第四节 我国城市规模与土地规模经营
二、我国房地产的开发和土地规模经营
(一)公共设施的不可分性与土地规模利用 在房地产开发中,存在一个能够满足开发项目功能发 挥所需的基本公共设施建设的要求,并使得基本公共设施 得以充分利用的最低的合理用地规模。以居住小区开发为 例,其合理用地规模,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 第一、所设置的居住区级商业、文化娱乐、医疗公共设 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第二、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条件。 第三、居民社区活动和管理方面的影响。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前景分析
1.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
单一追求小城镇数量的扩大,片面控制大城市规模,忽视 适度规模和规模效益。
2.远景目标和思路
集约型、适度规模型,发展卫星城市和城市群;
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 统一规划,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 发展的城市化目标。
当把土地规模效益限定为纯收入时,适度经营规模就 是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取得最大纯收入的规模. 当把土地规模效益确定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 态效益的综合时,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往往就需要 一个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此外,从解决现实矛盾的角度考虑,我国还以提高收 入和生产水平作为确定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志.
800
1000 1200 1500
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