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注解》

《孝经注解》
《孝经注解》

《孝经注解》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章旨】

这一章是全书的纲领,开示孝道的宗旨。说明以孝为政,则上下无怨;以孝立身,则显亲扬名。

【注释】

(1)开宗明义:开示全书的宗旨,以说明孝的意义。开,开示。宗,宗旨。明,显明,说明。义,意义。

(2)仲尼居:仲尼,孔子的字。居,闲居。

(3)曾子侍:曾子侍坐在旁。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孔子弟子,天资鲁钝,事亲至孝,日三省其身,悟一贯之道,后世称为宗圣。侍,卑幼者陪从在尊者之侧。此指侍坐,在尊长坐席旁边陪坐。(4)先王:古代圣明的君王。如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等。

(5)至德要道:至高的德行,切要的道理。此处指孝道。

(6)以顺天下:用来使天下的人和顺。以,用来。

(7)民用和睦:人民因此相亲相爱。用,因此。和睦,相亲相爱。

(8)上下无怨:尊卑上下,彼此不相抱怨。上下,指尊卑长幼及地位的高下。

(9)避席:离开坐席。古人席地而坐,表示尊敬则离席而起。此处指曾子离席起立对答。

(10)参不敏:参,曾子自呼己名,表示尊师之意。不敏,不聪敏,自谦之词。(11)德之本:德行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所以说是‘德之本’。

(12)教之所由生:一切的教化产生的根源。教,教化。教人亲爱,莫善于孝,所以说是‘教之所由生’。

(13)复坐:返回坐席。曾子起立对答,故使返回原位坐下。

(14)语:告诉。

(15)身体发肤:身躯、四肢、毛发、皮肤。

(16)受之父母:承受于父母。之,于。

(17)不敢毁伤:不敢毁坏损伤。孝子之心,以为自己的身体承受于父母,应当谨慎爱护,勿使毁伤。

(18)立身行道:卓然自立,有所建树,又能遵行正道,不越轨妄为。

(19)显:显耀。

(20)大雅:《诗经》的一部分。《诗经》的内容,根据性质可分为<风>、<雅>、<颂>三种,<雅>又分为<小雅>、<大雅>。<大雅>共三十一篇,大抵为西周时代的作品。

(21)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怎么可以不追念你的先祖呢?要修养自己,发扬他们的美德。这是《诗经·大雅·文王篇》的诗句。聿,发语词。一说:聿,述,遵循。修,修养。

《孝经?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天子的孝道。天子应以身作则,爱敬父母,然后推己及人,使天下人民受其感化,都能尽孝。

【注释】

(1)天子:古称统治天下的君主。意谓接受天命而治理人民,是天帝之子。

(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亲爱自己的父母的人,不敢憎恶别人的父母。恶,厌恶,憎恨。

(3)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尊敬自己的父母的人,不敢轻侮别人的父母。慢,怠慢,轻侮。

(4)爱敬尽于事亲:竭尽亲爱尊敬的心去侍奉父母。尽,竭尽。

(5)刑于四海:作为天下的典型。刑,通作型,法则,模范。四海,古代以为中国四境环海,故称四方为四海。即天下。一说:称四夷;根据唐玄宗注。

(6)甫刑:《尚书吕刑篇》的别名。吕侯(一作甫侯)所作。吕侯,周穆王的臣子,为司寇,穆王命他作书,取法夏时轻刑之法,以布告天下。

(7)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天子一人有善行,天下亿万的民众都仰赖他。一人,指天子。庆,善事。此处指爱敬父母。兆,十亿。一说,万亿。

《孝经?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诸侯的孝道。诸侯应以谦逊戒慎的态度,遵守法度,节约费用,才能长久保全国家,使人民和乐相处。

【注释】

(1)诸侯:封建时代,由天子分封的各国国君。周代的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可以世袭。

(2)制节谨度:约俭费用,慎行礼法。

(3)满而不溢:国家的府库,财物充裕,而不浪费。满,指赋税收入,充满府库。溢,水充满容器而漫出,此处指奢侈浪费的意思。

(4)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时帝王、诸侯,必设立社庙稷庙,以奉祀社稷之神;灭人之国,必变置其社稷,因以社稷为国家的代称。

(5)和其民人:使人民和睦相处。和,此处用为动词。

(6)诗:指《诗经》。下引诗句见《诗经?小雅?小旻篇》。

(7)战战兢兢三句:内心恐惧戒慎,好像面对着深渊,好像践踏在薄冰的上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戒慎的样子。临,面对。履,践踏。

《孝经?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卿大夫的孝道。卿大夫无论在服饰、言语、行为各方面,都要合于先王所制定的礼法,才能保其宗庙,以事奉君上。

【注释】

(1)卿大夫:古时官制,天子有九卿、二十七大夫,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卿的地位次于诸侯,大夫的地位次于卿。诸侯国中也有卿大夫,以佐理政事。

(2)法服:合乎礼法的服饰。

(3)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论。

(4)非道:不合于正道。

(5)囗无择言身无择行:言行都合于礼法,用不着斟酌选择。

(6)囗过:失言之过。

(7)怨恶:怨恨憎恶。

(8)备:完备,完全做到。

(9)宗庙:奉祀祖先的宫室。

(10)诗:指《诗经》。下引诗句见《诗经?大雅?烝民篇》。

(11)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早晚不懈怠,以侍奉天子。夙,早上。匪,通非,不。懈,怠惰。一人,指天子。

《孝经?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士的孝道。士应对长上忠顺,朝夕惕厉,不可辱及父母。

【注释】

(1)士:古时的一种官名。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位于卿大夫之下。相当于现在的一般公务员。

(2)资:取;拿。

(3)兼:并有,两样都有。

(4)长:长上。指天子、诸侯、卿大夫而言。

(5)禄位:俸禄和职位。

(6)祭祀:祀天神,地祇,人鬼的通称。此处专指祭祀宗庙的祖先。

(7)诗:指《诗经》。下引诗句见《诗经?小雅?小宛篇》。

(8)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早起晚睡,勤谨工作,不要羞辱了生身的父母。夙兴,早起。夜寐,晚睡。忝,羞辱,侮辱。尔,汝。所生,指生身的父母。

《孝经?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庶人的孝道。一般平民必须配合天时地利,尽力生产,节制用度,以奉养父母。

【注释】

(1)庶人:众人。指一般平民。

(2)用天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按时耕作,就是用天之道。天之道,自然之理。指气侯寒暑、季节变化而言。

(3)分地之利:分辨土地的高下肥瘠,善加利用。分,分辨,区别。

(4)谨身节用:谨慎身心,节制用度。

(5)故自天子四句:此总结以上六章之辞。说明上自天子,下至庶人,虽有尊卑之分,但事亲尽孝的道理并无二致。

《孝经?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孝道是贯通天地人三才为一的道理。人当效法天地永恒不变的法则,孝顺父母;而在上的君主,亦当因孝立教。

【注释】

(1)三才:指天、地、人。

(2)甚哉孝之大也:孝顺的道理多么高深伟大啊!这是曾子聆听孔子说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五种孝道之后所发出的赞叹。

(3)天之经:如天道的运转,永恒不变。经,常道,常法。

(4)地之义:如土地顺承天道,孕育万物,各得其宜。义,适宜。

(5)民之行:人类必有的行为。

(6)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天地这种经常不变的道理,人们应当效法它。是,句中助词。则,效法。

(7)因:依照。

(8)不肃而成:不用严肃的态度而能成功。

(9)不严而治:不用严厉的手段而天下自可太平。治,平治,指天下安定太平。

(10)化民:感化人民。

(11)先之以博爱:率先实行博爱。先,率导。

(12)民莫遗其亲:人民就不会遗弃其亲人。

(13)陈之于德义:向人民陈述道德仁义。陈,陈述,讲述。

(14)兴行:奋起实行。

(15)先之以敬让:率先实行恭敬谦让。

(16)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以礼乐引导人民,则人民和顺亲睦。

(17)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晓示民众什么事情值得喜欢,什么事情应该厌恶,人们知有禁令而不犯法。

(18)诗:指《诗经》。下引诗句见《诗经·小雅·节南山篇》。

(19)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名声显赫的太师尹氏,人民全都仰望你。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师,太师。周朝的三公之一,是辅佐天子治理国事的大臣。尹,尹氏,为太师。具,皆,全体。瞻,仰望。

《孝经?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以孝治理天下的道理。英明的君王能以孝治理天下,则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天下太平。

【注释】

(1)孝治:以孝治理天下。

(2)明王:英明的君王。

(3)遗:遗弃。

(4)公侯伯子男:周代诸侯的五等爵位名。由周天子分封。

(5)鳏寡:鳏夫寡妇。引申指孤苦无依的人。

(6)臣妾:指服贱役的男仆女婢。

(7)然:如此,这样。

(8)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父母在世的时候,安心接受儿女的孝养;死了之后,成为鬼魂,也乐意享受子孙的祭祀。鬼,指父母的灵魂。

(9)作:发生。

(10)诗:指《诗经》。下引诗句见《诗经·大雅·抑篇》。

(11)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各国都来归顺。觉,伟大。四国,四方各国。

《孝经?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圣人以孝治天下的道理。圣人之治天下,以出自人类天性的孝道,感化人民,所以德教能够成功,政令能够顺利推行。

【注释】

(1)圣治:圣人之治天下。

(2)敢问圣人之德二句:很冒昧的请问:圣人的德行,沒有比孝道更重大的吗?敢,自言冒昧之词。

(3)天地之性人为贵:天地万物所禀赋的性,以人为最尊贵。性,指万物得诸自然的禀赋。

(4)严:尊敬。

(5)配天:祭天时以祖先配享。配,配享。以他神附于主神,一同祭祀。如天子为崇扬他的先祖,使与天同享。

(6)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武王崩,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周代的礼乐制度相传都是周公所制订的。

(7)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周公摄政时,祭祀上天,以始祖后稷配祀天帝。郊,指古时帝王于冬至之日在都城南方郊外祭天。后稷,周代的始袓。虞舜时为农官,封于邰,号后稷,子孙世袭其官,十五传而至周武王,遂有天下。

(8)宗祀文王二句:周公在明堂祭祀时,以他的父亲文王配祀天帝。宗祀,祭祀祖先。文王,姓姬,名昌。本为商代的诸侯,积善行仁,因纣王听信谗言,被囚于羑里,后得釋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之。其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明堂,古代帝王宣布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举行。上帝,天帝。

(9)是以四海之内二句:所以天下的诸侯,都以各地的特产入贡来助祭。四海,指天下。职,职贡,职方的贡物,即各地以时入贡的物品。

(10)故亲生之膝下:所以亲爱父母的孝心,是发生在幼年依偎于父母膝旁的时候。膝,大小腿相接的关节处。膝下,指父母身边。

(11)日严:一天比一天知道尊敬父母的道理。严,尊敬。

(12)因:凭借。

(13)父子之道天性也:父母慈爱子女,子女孝顺父母,是出自人类天生自然的本性。

(14)君臣之义也:君王爱护臣下,臣下效忠君王,是出自人类天生自然的义理。

(15)父母生之续莫大焉:父母生下儿子,延续宗族的生命,所以做儿子的,沒有比传宗接代更为重大的事了。续,指,传宗接代。

(16)君亲临之厚莫重焉:父亲对待儿子,既然像尊严的君王,又是慈爱的亲人,做儿子的受到的恩爱,没有比这种更深厚的了。君,指君臣之义。亲,指父子之亲。(17)悖德:违背仁德。

(18)悖礼:违背礼法。

(19)以顺则逆民无责焉:君主推行政教,应当顺从人类的天性,敬爱父母,现在却自行违逆,使得人民无从取法。

(20)不在于善四句:不由善行,而由凶德所得到的崇高地位,君子并不重视。善,善行。指爱敬父母。凶德,指不爱敬其亲而爱敬他人之亲。

(21)言思可道:凡有所言,一定想到所说的话可以使人民称道。

(22)行思可乐:凡有所为,一定想到所做的事可以使人民欢乐。

(23)德义可尊:立德行义,可为人民尊敬。

(24)作事可法:所作所为,可为人民效法。

(25)容止可观:容貌仪表,可为人民仰望。

(26)进退可度:行为举止,可为人民法度。

(27)临:治理。

(28)则而象之:仿效而取法。

(29)诗:指《诗经》。下引诗句见《诗经·曹风·鸤鸠篇》。

(30)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善良的君子,他的仪态端正而没有差错。忒,差错。

《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

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章旨】

这一章是纪录孝子事亲的行为。孝子应该做到致敬、致乐、致忧、致哀、致严五项,而戒除骄、乱、争三种恶事。

【注释】

(1)纪孝行:纪录孝子事亲的行为。

(2)居则致其敬:平居事亲,则尽恭敬之心。居,日常家居。致,竭尽。

(3)养则致其乐:奉养父母,则尽和悦之心。

(4)病则致其忧:父母有病,则尽忧虑之心。

(5)丧则致其哀:若亲丧亡,则尽哀痛之心。

(6)严:端庄严肃。

(7)在丑不争:在同事之间,应当和顺从众,不可争夺。丑,同类。此指同列、同官。

(8)为下而乱则刑:在下位而越分犯纪,就将受刑戮。

(9)在丑而争则兵:在同事之中,每事争夺,就将以兵刃相残杀。

(10)日用三牲之养:每天以三牲奉养父母。三牲,指牛羊豕。

《孝经?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不孝是最大的罪行。五刑的罪虽多,没有比不孝更重大的,所以人人都应当尽心行孝。

【注释】

(1)五刑:在古代以墨(在脸上刺字)、劓(割鼻)、剕(砍脚)、宫(男子去势,女子幽闭)、大辟(砍头)为五刑。

(2)要君者无上:以武力胁迫君王的人,是眼中无君上。要,胁迫。

(3)非圣人者无法:诽谤圣人的人,是眼中无法纪。非,非议,诽谤。

(4)非孝者无亲:诽谤孝道的人,是眼中无父母。

(5)道:根源。

《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首章‘要道’的意义。如果能够推广先王的要道——即孝道,那么人民相亲相爱,天下和乐。

【注释】

(1)广:推广。

(2)悌:敬爱兄长。

(3)移风易俗:改善社会风气与习俗。

(4)安上:使在上位的人安于其位。

(5)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敬爱一人而千万人喜悦。一人,指父兄君王。千万人,指子弟臣民。

《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首章‘至德’的意义。如果能够推广先王的至德——即孝行,那就可以使民心顺从,而感化百姓。

【注释】

(1)家至:到每家每户去。

(2)日见:天天见面。

(3)诗:指《诗经》。下引诗句见《诗经·大雅·泂酌篇》。

(4)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和乐平易的君子,是人民的父母。恺悌,和乐平易。(5)孰:谁。

《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首章‘扬名于后世’的道理。君子能够孝顺父母,而且移孝作忠,一定可以使声名显扬于后世。

【注释】

(1)君子之事亲孝二句: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道,因此可以把这种孝心移作效忠于国君。

(2)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在家凡事能治理得很好,因此可以把这种方法移用来办理政务。

(3)形成于内:在家里能把孝悌的德行表现得很完善。行,指孝悌的德行。成,有所成就。内,指家里。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做儿子、臣子的道理。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应该直言劝告,才是真正的孝顺。

【注释】

(1)谏诤:以直言劝告。

(2)若夫:发语词。

(3)安亲:父母亲安心接受儿女的孝养。即<孝治章>所谓“生则亲安之”。(4)命:指示,教诲。

(5)与:语尾助词,表疑问、感叹或反问的意思。

(6)争臣:直言劝告的臣子。

(7)国:指诸侯所治邑。

(8)家:指大夫的食邑。

(9)不离:不失。

(10)令名:美名。令,美好。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孝悌可以感通神明的道理。天子以孝事父母,祭祀天地,那么神明感其至诚,而降福佑,天下人也都心悦诚服。

【注释】

(1)感应:本指阴阳二气相互感动影响。此指能尽孝悌之道,则至诚可以感通神明,使天下安宁。

(2)事天明:天子祭天,能够明白上天庇护万物的道理。

(3)事地察:天子祭地,能够明察大地生长万物的道理。

(4)治:整饬,有条不紊。

(5)神明彰:神明感其至诚,而降福佑,显现功能。彰,彰明,显现。神明显现功能,指阴阳调,风雨时,人无疾病,天下安宁。

(6)故虽天子三句:所以虽然是贵为天子,但一定有比他更尊贵的人,那就是父亲。

(7)必有先也言有兄也:一定有比他先出生的人,那就是兄长。

(8)辱先:辱没祖先的名誉。辱,羞辱,侮辱。先,祖先。

(9)鬼神著:祖先的神灵显现,前来享受子孙诚敬的祭祀。著,显现。

(10)光:照耀。

(11)诗:指《诗经》。下引诗句见《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

(12)无思不服:没有人不服从。思,语词。

《孝经?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侍奉君王的道理。贤人君子在朝为官,应当忠心事上,图谋国事,然后君臣上下才能够相亲相爱。

【注释】

(1)进:进见于君。指在朝中做官。

(2)退:退居在家。

(3)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国君有好的行为,则顺而行之;如有过错,则纠正补救。匡,纠正。

(4)诗:指《诗经》。下引诗句见《诗经·小雅·隰桑篇》。

(5)心乎爱矣四句:内心敬爱他,何不告诉他;心里永远存着敬爱君王的真诚,哪有一天会忘记呢!遐不,何不。谓,告诉。

《孝经?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章旨】

这一章是说明亲丧时孝子应尽的礼法。为人子女,‘生事爱敬,死事哀戚’,这是孝道,也是《孝经》全书的结论。

【注释】

(1)偯:痛哭时发出婉转拉长的声音。

(2)容:保持端正的容貌。

(3)文:文饰;修饰。

(4)服美不安:穿着美观的服饰,心里感到不安。

(5)旨:美味。

(6)三日而食:父母去世,孝子不食三日,三日之后,就可进食。

(7)无以死伤生:不可因亲人之死而伤害到活着的人。

(8)毁不灭性:因哀痛而身体瘦削,但不危及生命。

(9)政:法则。指圣人制礼施教的法则。

(10)哀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丧期不超过三年,这是对人们表示哀伤要有终结。(11)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准备棺、椁、衣、衾,举行敛礼。古代的棺木有两重,盛放尸体的叫棺,套在棺外的叫椁。衾,死人盖的被子。举之,举行敛礼。分小敛和大敛。为死者穿着衣服称小敛,把尸体放入棺内称大敛。

(12)陈其簠簋而哀戚之:陈列簠簋等礼器而悲伤忧痛。簠簋,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的器皿,用竹木或铜制成。大抵簠多为方形,簋多为圆形。

(13)擗踊:捶胸顿脚。古丧礼中,表示极度悲痛的动作。擗,捶胸。踊,跳跃。(14)送:送殡;送葬。

(15)卜其宅兆而安措之:占卜墓地,安葬灵柩。卜,占卜。宅兆,坟墓的四周区域。

(16)为之宗庙以鬼享之:营建宗庙,以祭祀之礼,请鬼神来享用。

局解》期末(A卷

模拟(A卷) 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头皮由(1)、皮下组织和(2)组成的联合体。 2.腘窝纵轴上由深至浅的结构分别为(3)、(4)和(5)。 3.前臂屈肌后间隙的远侧经(6)与手掌的(7)相通。 4.胸膜腔最低处是(8)。 5.左喉返神经勾绕(9),右喉返神经勾绕(10)。 6.颈部皮神经点约在⑾,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7.子宫位于(12)中央,前方贴近(13),后方紧邻(14),两侧借子宫阔韧带连至盆腔侧壁。 8.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第(15)腰椎棘突。 9.男性,直肠指检时最容易摸到的器官是(16)。 10.额顶枕区的“危险区”是(17);面部的“危险区”指(18)。11.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为(19)与(20)的交点。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胆囊手术常选的切口是()A.右肋缘下斜切口B.正中切口C.旁正中切口 D.右下腹斜切口E.经腹直肌切口 2. 不属于大腿前骨筋膜鞘内容者为( ) A. 股前群肌 C. 股动脉 B. 股二头肌 D. 股神经 3.肱动脉在臂上份居肱骨( ) A. 内侧 C. 前内方 B. 外侧 D. 前方 4. 下列哪一个结构不是肘窝的内容( ) A. 肱动脉 C. 桡动脉 B. 肘深淋巴结 D. 尺神经 5. 不在掌中间鞘内的结构是( ) A. 蚓状肌 C. 鱼际间隙 B. 掌深弓 D. 指浅屈肌腱 6.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易损伤() A.喉上神经外支B.喉上神经内支C.喉返神经D.迷走神经 E.副神经 7.中纵隔内有() A 迷走神经 B 主动脉弓 C 膈神经 D 主支气管 8.不属于上纵隔后层的结构是() A 胸导管 B 主动脉弓 C 气管 D 食管 9.手术时鉴别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标志是( ) A.腹股沟韧带; B.腹直肌外侧缘; C.腹股沟管皮下环;D腹壁下动脉 10.桡神经在“肱骨肌管”处损伤产生()

学校规章制度之感恩孝道教育国旗下的讲话

学校规章制度之感恩孝道教育国旗下的讲话 这段时间,政教处在对同学们进行感恩、孝道教育,9月14日召开了“感恩父母、感恩亲人主题班会”(三个视频、6首献给母亲的歌)、本周校园飞歌《你对我的好》、昨晚(9、22)校园电视台播放感恩视频。布置学生为亲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打问候电话、洗头、洗脚、梳头、写信等等),次此活动从召开班会之日起持续一个星期(9月14至9月21),大家做了吗?现场调查学生举手。现在台上有3位同学九(14)班娄雨欣八(14)付子豪,九(1)常远现场提问总结:中国老百姓说:“百善孝为先!”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人世间最不能等待的事莫过于孝敬父母!”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真正意义上汉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为前提的,对内心的“敬”最好的表达就是“顺”,“顺”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即“孝顺”、“孝敬”,所以孝的本质是“顺从”。 无论父母、儿女;老师、学生在参与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要精心维护两代人之间传递的通道,而且要诚心诚意地教、诚心诚意地学,才能被称之为孝。 孝字,上为老字,下为子字,两者合而一体。它表示老依托子,

子承扶着老,这一体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关系,没有了对立,没有了冲突,没有了代沟。 真正的孝道,包含了三种含义:感恩,爱心,责任。 带着感恩的心去关爱父母,去报答慈母慈父的“三春晖”,并且这也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孝=感恩+爱心+责任,缺一是不全的,并不是正孝。 正孝层次有三孝身-----珍惜生命,爱护自己的身体,并尽自己可能,去满足父母日常的物质需要。 孝心-----心中充满对父母的敬意,做事答话时,不给父母难看的脸色。不让父母为你担心,为揪心,为你操心。 孝志-----善借人之智,善树人之志。继承、努力去完成祖先留下的未竟事业。 正孝作用有三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大孝;能成为圣贤,普利众生,使千秋万代的人获益无穷,是至孝。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孔夫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唐玄宗、康熙等许多皇帝亲自注解《孝经》,曾国藩把《孝经》下发到每一位士兵的手里。李嘉诚用《孝经》的思想做企业管理。 以孝治身、治家、治国、平天下,则宇清、国安、家和、人乐!

局解期末考试测试试题

局解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日期:

局部解剖学试题(1) 一、单选题(10分)EDECB ADBAB 1. 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位置较浅,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 B.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吻合 C.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 D.眼静脉为面静脉入颅的必经通道 E.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 2. 关于腱膜下疏松组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一层蜂窝组织 B.头皮撕脱自此层分离 C.血肿或脓肿可蔓延全颅顶 D.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 E.被称为颅顶“危险区” 3. 副神经的行程是()A.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B.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C.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4. 颈丛皮支阻滞麻醉穿刺处为()A.斜方肌前缘中点 B.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 C.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界处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界处 5. 右肺根动脉排列自上而下是()A.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 B.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静脉、肺下静脉 C.主支气管、肺静脉、肺动脉 D.肺动脉、主支气管、肺静脉 E.肺静脉、主支气管、肺动脉 6. 关于腹前外侧壁皮肤的感觉神经分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有明显的节段性 B.第6肋间神经分布于剑突平面 C.第9肋间神经分布于脐平面 D. 脐以上是第10肋间神经分布 E.耻骨联合上缘是肋下神经分布 7. 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A.上部 B.下部 C.水平部 D.降部 E.升部 8. 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翼状肩”,估计可能损伤() A.胸背神经 B.胸长神经 C.肩胛上神经 D.胸内侧神经 E.胸外侧神经 9. 股疝容易发生嵌顿现象的原因是:()A.股环周围结构缺乏伸缩性 B.股管过于狭窄 C.股管过于宽松 D.股鞘坚硬 E.卵圆窝的镰状缘锐利10. 收肌管内的结构不包括()A.股动脉 B.股神经 C.股静脉 D.隐神经 E.股神经内侧肌支 二、填空(20分) 1.在海绵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2.颈动脉鞘的结构排布关系,位于前外的是(),前内的是(),二者之间后方的是()。 3.膈的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及主动脉裂孔所对的胸椎平面分别是()、()和()胸椎平面。三者的穿经结构分别为()、()()。4.壁胸膜包括()、()、()和()4部分。 5.股鞘内结构从内侧向外侧依次为()()()。 三、名词(12分) 1.翼点 2.斜角肌间隙 3.Calot三角 4.腕管: 四、简答(30分) 1.腮腺和面神经的关系?2.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关系? 3、乳房的淋巴回流途径有哪些? 4、腹股沟管的构成、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腋窝的构成及其内容? 6.股三角的位置、构成及其内容? 五、综合分析(12分) 某患者女性23岁,突然发生上腹部疼痛,10小时后局限于右下腹,伴有呕吐、发热和白细胞增高,右下腹部压痛明显。诊断:急性阑尾炎。问:(1)触诊何部位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为什么?(3分) (2)需立即手术,行右下腹部麦氏切口进人腹腔,需经过哪些层次结构?(3分)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经部·孝·御纂孝经集注

国学知识文库·经部·孝: 御纂孝经集注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御纂孝经集注》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御纂孝经集注 字数:11236 御纂孝经集注序 孝经者圣人所以彰明训觉悟生民溯天地之性则知人为万物之灵叙家国之伦则知孝为百行之始人能孝于其亲处称惇实之士出成忠顺之臣下以此为立身之要上以此为立教之原故谓之至徳要道自昔圣帝哲王宰世经物未有不以孝治为先务者也恭惟圣祖仁皇帝缵述 世祖章皇帝遗绪 诏命儒臣编辑孝经衍义一百卷刋行海内垂示永久顾以篇帙繁多虑读者未能周徧朕乃命专译经文以便诵习夫孝经一书词简义畅可不烦注解而自明诚使内外臣庶父以教其子师以教其徒口讽其文心知其理身践其事为士大夫者能资孝作忠名显亲为庶人者能谨身节用竭力致养家庭务敦于本行闾里胥向于淳风如此则亲逊成化和气薫蒸跻比户可封之俗是朕之所厚望也夫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六 御纂孝经集注 孝经类 提要 【臣】等谨案孝经集注一卷 世宗宪皇帝御纂雍正五年 制序颁行我 朝

列圣相承宏敷孝理故于是经阐尤备 世祖章皇帝既为之注复有衍义之辑而 圣祖仁皇帝缵成之本末条贯义无遗蕴 世宗宪皇帝虑其篇帙浩富或未能家喻户晓乃命约为此注专释经文以便诵习而词防显畅俾读者贤愚共晓其体例悉仿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为之洵万古説经教孝之至极矣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孝经集注 开宗明义章第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以开宗明义名章】 ○仲尼居曽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徳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女知之乎曽子辟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徳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女【女音汝下同辟音避夫音扶语去声 仲尼孔子字名丘曽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居燕居闲暇之时侍侍坐也至者至善之义要者简约之名道也徳也一也自其得于心而言曰徳自其行于身而言曰道徳之至即所以为道之要顺者谓先王以此至美之徳要约之道顺天下人心而教化之故天下之人被服其教自相和协而亲睦上下尊卑举无所怨也辟席者离坐席而起对也礼师有问则辟席起对敏达也孝即所谓至徳要道也人之百行如章中所言忠顺敬让之类凡得于心者无徃非徳然一孝立而百善从是孝为百行之根基故曰徳之本至于君子尽孝于亲而所以教家教国教天下者又靡不自此推之举天下之大事事皆从吾孝中出故曰教之所由生也命之复坐者以孝之义甚大非立谈所能尽故使复位而坐详以告之也】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音扶 身谓一身体谓四体髪毛发肤肌肤也凡人之身举其大而言则一身四体举】 【其细而言则毛发肌肤此皆受之于父母者为人子者爱吾父母因以爱吾父母所遗之身常须战兢戒慎不敢少有毁伤此行孝之始也又须以道修身卓然自立大行于天下流声于万世使万世而下贤其子因推本其所生之自而

局部解剖学期末

2014级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班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题 2014-06-28 1.胸骨角 胸骨柄与胸骨体结合处所形成微向前方突出角角度大致140度左右该角又被称路易斯角。 胸骨角: 平对第4胸椎下缘;两侧接第2肋软骨。 胸骨角平面主动脉弓起、止端,气管杈、食管的第2狭窄、胸导管由右向左。 2.股鞘: 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股动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3-4cm。鞘内有两个纤维隔,将鞘分隔成三部分:外侧部容纳股动脉、中间部容纳股静脉、内侧部称股管,有股深淋巴结。 3.锁胸筋膜 属胸壁深筋膜,张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 穿行结构有胸内、外侧神经,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头静脉,淋巴管等。 4.肌腔隙: 由腹股沟韧带、髂耻弓和髂骨围成,内有髂腰肌及其浅面内侧的股神经和其浅面外侧的股外侧皮神经。 5.胸膜隐窝: 在壁胸膜各部相互转折处,肺缘不能伸入其内,这些部位的胸膜腔称为胸膜隐窝。 1.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下缘与膈胸膜转折处,呈半环形。 2.肋纵隔隐窝:位于左侧肋胸膜前缘与纵隔胸膜前缘转折处下部。 6.肺段 每一肺段支气管极其所属的肺组织为一支气管肺段。内含有支气管,支气管伴行动静脉,淋巴,及神经,按照肺段支气管的分支和分布,左、右肺各分为10个肺段。 7.动脉导管三角: 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 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 下界为左肺动脉。 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

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连于主动脉弓下缘与左肺动脉的起始部。 8.肾蒂: 出入肾门的结构,即肾动脉、静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合称肾蒂。 肾蒂主要结构的排列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由上向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9.网膜孔: 是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与后腹膜壁层之间的孔,是网膜囊与囊外腹膜腔之间的唯一通道。 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小网膜游离缘), 后界为遮被下腔静脉的腹膜,上界和下界分别是肝尾叶和十二指肠上部。正常的网膜孔可容一指伸入。 因为网膜囊是一个盲囊,当囊内因感染而积液或积脓时(如胃后壁穿孔),开始只局限于囊内,液体量增到一定程度时,方经网膜孔进入腹膜腔。这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增加了一定困难。 10.胃床: 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组成胃床。 11.肺根 出入肺门各结构的总称,外包以胸膜。 主要结构的排列关系: 由前向后:肺上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下静脉 自上而下:右: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下静脉 左: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上、下静脉。 12.肘窝: 边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下外侧界为肱桡肌。 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 顶由浅层向深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及肱二头肌腱膜。 底由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构成。 内容:肱二头肌腱在肘窝中心,是寻找神经血管的标志性结构。 13.腘窝: 为膝后区的菱形凹陷。 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腱, 内上界主要为半腱肌和半膜肌,

孝经及译文

孝经原文及译文 孝经原文与译文 《孝经》白话注解 孝经这部书,据说是曾子问孝于孔子,退而和学生们讨论研究,由学生们记载而成的一部书。吕维祺《孝经或问》中称:‘孝经为何而作也?曰,以阐发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经大法而作也。’汉书艺文志上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社会上奉为圭皋,人人所应遵守的德目。 孝经一书,全文共为十八章,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层级,而就各人的地位与职业,标示出其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这是自古以来读书人必读的一本书,所以被列为‘十三经’之一。然而近百年来,国人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唯以追逐物质文明,而鄙弃固有道德。凡是传统文化,都被斥为落伍陈腐的东西,如果有人在当下社会中提倡人伦道德,宣说忠、孝、节、义,一定会被别人讽讥为迂阔顽固,不识时务。 现代社会上,有多少人心灵污染,沉溺在物质欲望中,迷失自我;为了追求感官的享受,以攫取金钱为人生唯一的目标。而为了攫取金钱,可以不择手段,所以欺、诳、诈、骗,偷窃抢劫,以至于绑票勒赎等事件,充斥于社会之中。尤有甚者,世人为了金钱,可以亲族反目,兄弟成仇,骨肉相残,以至于儿子杀害父母。这些事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

不成为新闻(例子太多,不胜枚举)。可怕啊!人类的堕落,为何一至于此? 近百年来,我们旧的文化传统破坏无遗,而新的道德轨范并未建立。现在社会上的价值观有两点,一点是:‘谁怕谁?’另一点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前者是唯力是视,后者是有我无人。难道我们真的要回归到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在中国传统当中,“孝”的这个概念,在教育当中,既是一个始发点和出发点,又是一个永恒的基础。时代会变迁;知识会更新,但是传统中国更重视永恒的“孝”,它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是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它应该是作为人都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东西。中国文化的基础就是这个“孝”字!看门人曾经编辑过《二十四孝图文》,反响强烈。转载收藏的朋友多达1600余人!这说明孝的传统美德还为大家所认同与称扬。这就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为了净化人心,特再翻译《孝经》一书,希望藉著文字的传播,对社会风气有所改善。 《孝经》研习报告 简介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yún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bǐng古同“炳”)疏。全书共分18章。

2004级局解期末考试试卷(B)答案

---○---○ ---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B ) 2005-2006 学年 2 学期 局部解剖学 程 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在下列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相 应答案代码填入下表中。(每题1分,共20分)。 1. The layer of encircling cervical fascia that splits to enclose sternocleidomastoid and trapezius muscles is A. Superficial fascia. B. Superficial layer of deep fascia. C. Infrahyoid fascia. D. Prevertebral fascia. E. Visceral fascia. 2. A tumor of the posterior mediastinum is most likely to compres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ructures? A. Ardh of aorta. B. Esophagus. C. Inferior vena cava. D. Pulmonary trunk. E. Trachea. 3. The spleen contacts all of the following organs Except A. Jejunum B. Kidney C. Left colic flexure D. Tail of the pancreas. E. stomach

历史影射未来 未来映射历史

历史影射未来未来映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本文试图从孝的历史关注,孝的现实关怀和孝的未来关切三方面来谈论中华孝道。 一、孝的历史关注 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国自古以来以孝立国。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 的文化起源。细细品味这个“孝”字,不难发现,它是由“老”字去掉匕首的匕,加上孩子的子组成的。随着时光的推移,父母渐渐老去,那些当年很锋利,很灵动,得心应手的能力渐渐消退了,“匕”首被慢慢磨平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托起父母,担起责任。在他们日渐不如当年的时候,孩子们背起父母走,报答父母的辛劳养育之恩。显而易见,孝是将爱和感恩一代代传承。 孝兼备着“起承转合”的作用,它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也是贯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将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巧妙而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全方位的立体结构,像一张无形的网,渗透和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孝是文化繁荣,政治复兴,国家太平的催化剂。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关“孝”的典籍不胜枚举,其中影响最大的还属儒家的伦理著作——《孝经》,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以及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等。这些经典的史籍对于人的行为举止影响也是深刻而长远的。历史上几位皇帝如晋元帝,北魏的孝明帝,清顺治帝和雍正皇帝,也都为《孝经》注解立说,弘扬宣传孝道。“孝星”的孝行,都被详细地收录于元人编写的《二十四孝》中,其感人之深,令人动容。 二、孝的现实关怀 孝的现实关怀,从政治和文化层面来进一步探究孝文化。 1、政治层面。 在政治层面上,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经常被提及,而具体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文化,其则是以血缘关系为联系纽带的宗法制度,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以及意识形态。国是家的国,家是国的家。国家就是由一个个家庭家族的集合构成的。在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下,个人的作用也就显得举足轻重。这种血缘关系如父母对子女的抚育,子女对父母的奉养,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人道亲亲,天下与共。 其次,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循序渐进性。人只有将父母侍奉好,家庭结构稳定时,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贡献中。社会稳定和谐了,国家才

局解期末考试试题

局解期末考试试题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局部解剖学试题(1) 一、单选题(10分)EDECB ADBAB 1. 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位置较浅,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 B.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吻合 C.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 D.眼静脉为面静脉入颅的必经通道 E.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 2. 关于腱膜下疏松组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一层蜂窝组织 B.头皮撕脱自此层分离 C.血肿或脓肿可蔓延全颅顶 D.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 E.被称为颅顶“危险区” 3. 副神经的行程是()A.胸锁乳突 肌后缘中、下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B.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C.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4. 颈丛皮支阻滞麻醉穿刺处为()A.斜方肌前缘中点 B.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 C.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界处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界处 5. 右肺根动脉排列自上而下是()A.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 B.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静脉、肺下静脉C.主支气管、肺静脉、肺动脉 D.肺动 脉、主支气管、肺静脉 E.肺静脉、主支气管、肺动脉 6. 关于腹前外侧壁皮肤的感觉神经分布,下 列哪项是正确的()A.有明显的节段性B.第6肋间神经分布于剑突平面 C.第9 肋间神经分布于脐平面 D. 脐以上是第10 肋间神经分布 E.耻骨联合上缘是肋下神经分布 7. 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A.上部 B.下部 C.水平部 D.降部 E.升部 8. 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翼状肩”,估计可能损伤() A.胸背神经 B.胸长神经 C.肩胛上神经 D.胸内侧神经 E.胸外侧神经 9. 股疝容易发生嵌顿现象的原因是: () A.股环周围结构缺乏伸缩性 B.股管过于狭窄 C.股管过于宽松 D.股鞘坚硬 E.卵圆窝的镰状缘锐利 10. 收肌管内的结构不包括()A.股动脉 B.股神经 C.股静脉 D.隐神经 E.股神 经内侧肌支 二、填空(20分) 1.在海绵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 ()、()、 ()、()。 2.颈动脉鞘的结构排布关系,位于前外的是(),前内的是(),二者之间后方的是()。 3.膈的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及主动脉裂孔 所对的胸椎平面分别是()、 ()和()胸椎平面。三 者的穿经结构分别为()、 ()()。

读《孝经》有感(新、选)

读《孝经》有感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关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为何也?按照我个人望字生义的理解,“孝”字是“老”与“子”的结合。“孝”字的上半部为“老”字的半边,下半部为“子”字,两者结合即为“孝”。从意形上看,又恰好解释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上而下看为老子抱儿子,由下而上看乃儿子背老子。由是观之,我们不得不惊叹先贤的聪慧与睿智。 《孝经》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与弟子曾参以问答的方式,阐述孝道及孝治意义的一本经书。《孝经》共分十八章,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阶级,就个人的地位和职业,标示了其,实践孝道的法则与途径。 《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

家。《孝经》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认为“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要求“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一共有十八章,每一章都是经典。第一章为开宗明义章,是全文的主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短短33个字就总结了孝之始,孝之终。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为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规定了不同地位的人的孝道标准。第七章为三才章,强调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第八章为孝治章,讲圣明的君王如何以孝治天下。第九章为圣治章,讲圣人如何用孝道教化百姓。第十章为纪孝行章,讲孝子应如何孝敬父母。第十一章为五刑章,讲不孝为诸罪之

唐代长沙窑瓷铭中的儒学分析

唐代长沙窑瓷铭中的儒学分析 文化的兼容并蓄是唐朝的时代特点,长沙窑的题记、诗文即反映了这种时代特征。既有宣扬儒家礼教的诗文、古训,也有尊佛崇道的题材作品,体现了唐代在文化思想上儒、释、道并行,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尽管儒、释、道的发展伴随着彼此之间的斗争和融合,但儒学始终占据着意识形态上的主流地位。我们可从长沙窑反映儒学思想的题记、诗文上略窥一斑。 这类瓷铭从内容上来看,有直观反映儒家教条准则的短句,也有间接表达儒家处世哲学的五言诗句。短句有的出自孔子、孟子、荀子的语录,有的出自儒家经典。那些具有教化功能的五言诗句语言质朴、直白,将儒家处世哲学融入其中,文辞虽没有上层文人的作品严谨、经得起推敲,但所反映的内容则更为真实、贴近生活。从器型来看,铭文多集中于瓜棱壶,一般写在壶腹部,流嘴正中处。书于该处是有考虑的,因为该部位最为醒目,使用者提壶斟酒上茶时其文字便一目了然。字体多为行书,也有少量草书,都以直行书写。短句与诗文所占面积相同,因文字较少,故字体较为粗大。在排列构图上,追求端正、对称的效果,多以三行直行排列,往往取短句中间一字或二字单成一列。 反映儒家礼教 1.仁义礼智信。《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最初提出仁、义、礼、智四个基本德目,西汉董仲舒把它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是中国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兼备了个人心性品德与人伦关系规范的双重特点。 2.仁知礼贵和。出自《论语注疏学而》。它提倡人们在各种不同的人际交往关系中,要有恭敬和谦让的精神和行为,以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中的和谐顺畅。 3.天无二日,世无二王,家无二主。儒家强调社会各级必须遵周礼所规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名分,才能维持社会政治的稳定。 4.雁有行列之次、鹰有行次之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汉官六种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杨乔纠羊柔曰:柔知丞、郎雁行,威仪有序。雁行有序,即是知礼。鹰有行次之列类此,意喻人间等级制度符合自然天理。 5 . 剑缺那( 哪) 堪用,霞(瑕)珠不直(值)钱。芙蓉一点污,□人那堪

《局部解剖学》期末考试重点.doc

1.腓骨颈骨折的损伤:腓骨颈的位置伴行腓总神经,损伤后 可出现:⑴足下垂。(2)踝关节不能背伸。 2.坐骨直肠窝:坐骨直肠窝又称坐骨肛门窝,位于肛管两侧, 呈楔形。内侧壁的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其表面的盆膈下筋膜;外侧壁的下份为坐骨结节的内面,上份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还有由闭孔内肌筋膜形成的一个管状裂隙,称阴部管,管内有阴部内血管、阴部神经及其分支;顶向上,为内、外侧壁相交处;底朝下, 为皮肤和浅筋膜;前壁为尿生殖膈;后壁为臀大肌下份和紙结节韧带; 3?面部危险三角:面部危险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这个区域是公认的危险区域当面部发生炎症,尤其在这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易在面前静脉内形成血栓,影响正常静脉血回流,并且逆流至眼上静脉,经眶上而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绵窦,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产生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严重并发症。 4?腹股沟三角:腹直肌外侧缘,腹壁下动脉和腹股沟韧带围成的三角区域,是腹前外侧壁的一个薄弱部位,疝囊经此区突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5.四边孔:四边孔指位于肩胛区肩胛骨外缘后外侧的四边形

间隙。上界:小圆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节囊。 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 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穿行结构: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静脉。 6?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构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在管内,各指浅、深屈肌腱被屈肌总腱鞘(尺侧囊)包裹;拇长屈肌腱被拇长屈肌腱鞘(橈侧囊)包绕。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变扁平,紧贴屈肌支持带梯侧端深面,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症。 7.椎前软骨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颈、胸椎之间,上达颅底, 下至第三胸椎,该间隙感染除局限于此范围外,还可向两侧蔓延至颈外侧区。 &椎动脉三角: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尖为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三角的后方有第七颈椎横突,第8颈神经前支及第1肋颈;前方有迷走神经,颈动脉鞘,膈神经及胸导管弓(左侧)等。 三角内的主要结构有:胸膜顶,椎动脉,椎静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及颈胸(星状)神经节等。 9-腋腔前壁层次:腋鞘:由颈深筋膜的椎前筋膜向下外方延续,包绕臂丛及腋血管构成,亦称为颈腋管。颈部椎前间

孝经原文及译文[优质文档]

孝经原文及译文[优质文档] 《孝经》白话注解 孝经这部书,据说是曾子问孝于孔子,退而和学生们讨论研究,由学生们记载而成的一部书。吕维祺《孝经或问》中称:‘孝经为何而作也,曰,以阐发明王以孝冶天下之大经大法而作也。’汉书艺文志上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社会上奉为圭皋,人人所应遵守的德目。 孝经一书,全文共为十八章,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层级,而就各人的地位与职业,标示出其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这是自古以来读书人必读的一本书,所以被列为‘十三经’之一。然而近百年来,国人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唯以追逐物质文明,而鄙弃固有道德。凡是传统文化,都被斥为落伍陈腐的东西,如果有人在当下社会中提倡人伦道德,宣说忠、孝、节、义,一定会被别人讽讥为迂阔顽固,不识时务。 现代社会上,有多少人心灵污染,沉溺在物质欲望中,迷失自我;为了追求感官的享受,以攫取金钱为人生唯一的目标。而为了攫取金钱,可以不择手段,所以欺、诳、诈、骗,偷窃抢劫,以至于绑票勒赎等事件,充斥于社会之中。尤有甚者,世人为了金钱,可以亲族反目,兄弟成仇,骨肉相残,以至于儿子杀害父母。这些事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成为新闻(例子太多,不胜枚举)。可怕啊~人类的堕落,为何一至于此, 近百年来,我们旧的文化传统破坏无遗,而新的道德轨范并未建立。现在社会上的价值观有两点,一点是:‘谁怕谁,’另一点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前者是唯力是视,后者是有我无人。难道我们真的要回归到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在中国传统当中,“孝”的这个概念,在教育当中,既是一个始发点和出发

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局部解剖学总结 名词解释: 1、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2、腮腺床: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后4对脑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3、腮腺咬肌筋膜 4、海绵窦:位于垂体及蝶鞍两侧的双层硬脑膜之间的间隙。窦内有结缔组织小梁,呈海绵状,血流缓慢,易产生血栓。 5、神经点:是颈丛皮质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6、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7、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膈;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 8、颈动脉三角: 9、胸膜顶:是覆盖肺尖的壁胸膜,突入颈根部,高出缩股内侧上缘2-3cm。 10、椎动脉三角 11、乳房后隙: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乳房后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管。因此乳房可轻度移动。乳腺癌时,乳房可被固定在胸大肌上 12、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13、乳房悬韧带:乳房结缔组织中有许多纤维束,两端附着于皮肤和胸肌筋膜。 14、胸锁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穿经锁胸筋膜的结构:头静脉、胸外侧神经、胸肩峰动脉、淋巴管。 15、胸膜隐窝: 16、肋膈隐窝:又称肋膈窦,呈半环形,是肋胸膜反折成膈胸膜处形成的间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容量大,积液常积聚于此。 17、肺段 18、食管下三角 19、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下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该三角是心脏手术时寻找动脉导管的部位。 20、心包:为一闭合的纤维浆膜囊,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心包,厚而坚韧;内层为浆膜心包,为一封闭的浆膜囊,分脏、壁两层。 心包裸区:下胸膜间区的心包前方无胸膜覆盖,直接与胸骨后面相邻,称为心包裸区 21、心包横窦: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隙称心包横窦,可通过一手指。心和大血管手术时,可在心包横窦处钳夹升主动脉和肺动脉,以暂时阻断血流。

《局部解剖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精华版-

1.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软组织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 2.头皮: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3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合称为头皮。 3.额顶枕区皮下组织前组的神经血管:有滑车上神经和滑车上动、静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 4. 颅顶部危险区(腱膜下间隙)(颅顶危险区):额顶枕区最疏松的一层是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头皮撕脱或出血多见于此层。腱膜下间隙内有静脉网借导静脉与板障静脉和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内感染,故临床上称此层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6.穿过海绵窦的结构:海绵窦外侧壁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窦腔内有展神经和颈内动脉通过。 7.颈外静脉的走行和注入:颈外静脉沿胸锁乳突肌浅面斜行下行,汇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当上腔静脉血回心受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扩张。 8.颈丛皮支:颈丛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浅出,此处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9.面神经颈支:面神经颈支自腮腺下缘行向前下,支配颈阔肌。 10.颈筋膜层次:颈筋膜是位于浅筋膜和颈阔肌深面的深筋膜,由浅入深分为封套筋膜、气管前筋膜和椎前筋膜。 11.封套筋膜包裹的结构: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前腹、下颌下腺、腮腺。 12.气管前筋膜:位于舌骨下肌群深面。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的筋膜是气管前筋膜,甲状腺悬韧带来源于气管前筋膜(甲状腺鞘)。 13.颈部筋膜间隙:胸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咽后间隙、椎前间。。 14.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等。 15.咽后间隙:位于椎前筋膜和颊咽筋膜之间。咽后间隙向两侧延伸为咽旁间隙,向下通后纵隔。 16.椎前间隙:位于脊柱、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颈椎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脓肿可沿锁骨下血管和臂丛向外下扩散至腋窝,脓肿破溃后,可经咽后间隙向下至后纵隔。 17.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和内容: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其内容有下颌下腺、面动脉、舌动脉、舌下神经、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淋巴结。 18.颈动脉三角的组成和内容: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前缘、二腹肌后腹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内容有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内静脉及其属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副神经及颈深淋巴结。 18.甲状腺前方的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19.甲状腺后方的毗邻:甲状腺肿大时,如向后内侧压迫喉与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可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以及声音嘶哑。如向后外方压迫交感干时,可出现Horner综合症,即患侧面部潮红、无汗、瞳孔缩小、眼裂变窄、上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 20.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甲状腺下动脉起自迷走神经,与喉返神经交叉。 21.喉上神经外支:与甲状腺上动脉伴行,支配环甲肌及咽下缩肌。 22.喉返神经:起自迷走神经。左侧绕主动脉弓、右侧绕右锁骨下动脉向上返行,走行在食管、气管之间的沟(旁沟)内。

局解期末考试题

局部解剖学试题(1) 一、单选题(10分)EDECB ADBAB 1. 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位置较浅,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 B.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吻合 C.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 D.眼静脉为面静脉入颅的必经通道 E.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 2. 关于腱膜下疏松组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一层蜂窝组织 B.头皮撕脱自此层分离 C.血肿或脓肿可蔓延全颅顶 D.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 E.被称为颅顶“危险区” 3. 副神经的行程是()A.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B.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C.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4. 颈丛皮支阻滞麻醉穿刺处为()A.斜方肌前缘中点 B.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 C.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界处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界处 5. 右肺根动脉排列自上而下是()A.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B.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静脉、肺下静脉C.主支气管、肺静脉、肺动脉D.肺动脉、主支气管、肺静脉E.肺静脉、主支气管、肺动脉 6. 关于腹前外侧壁皮肤的感觉神经分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有明显的节段性B.第6肋间神经分布于剑突平面C.第9肋间神经分布于脐平面 D. 脐以上是第10肋间神经分布E.耻骨联合上缘是肋下神经分布 7. 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A.上部 B.下部 C.水平部 D.降部 E.升部 8. 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翼状肩”,估计可能损伤() A.胸背神经 B.胸长神经 C.肩胛上神经 D.胸内侧神经 E.胸外侧神经 9. 股疝容易发生嵌顿现象的原因是:()A.股环周围结构缺乏伸缩性B.股管过于狭窄C.股管过于宽松D.股鞘坚硬E.卵圆窝的镰状缘锐利 10. 收肌管内的结构不包括()A.股动脉 B.股神经 C.股静脉 D.隐神经 E.股神经内侧肌支 二、填空(20分) 1.在海绵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 2.颈动脉鞘的结构排布关系,位于前外的是(),前内的是(),二者之间后方的是()。 3.膈的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及主动脉裂孔所对的胸椎平面分别是()、()和()胸椎平面。三者的穿经结构分别为 .专业.整理.

《孝经》论孝道之行及其现代意蕴

《孝经》论孝道之行及其现代意蕴 摘要:《孝经》是先秦儒家阐述孝道的重要著作。《孝经》认为,孝之始在事亲,孝之中在事君,孝之终在立身,孝之行惟守义。《孝经》对于孝道之行的阐释对现代社会人们如何行孝仍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告诉人们,爱敬亲长乃行孝之本,爱己之心乃行孝之始,逢过谏诤乃孝道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孝经》;孝行;爱敬;谏诤《孝经》被列为“十三经”之一,是先秦儒家阐述孝道的“专著”。《孝经注疏序》中记载:“夫《孝经》者,孔子之所述作也。”《孝经》有古文本和今文本,唐开元年间,“诏令群儒质定”,尔后“今文行而古文废”(《四库全书总目·孝经类》)。《孝经》注解版本颇多,其中有不少帝王将相为其注疏,现在的通行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邢昺疏。在我们中国,作为“至德要道”,孝是人们一切德行的根本。然而,在中外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多元并存、老龄化加速到来的当今社会,两千多年来的孝道文化却受到了一定的冲击。2009年4月9日,一位育有5个子女的80岁的老妇被发现饿死家中;2009年9月11日,18岁的齐某因父母争吵闹离婚而将其杀害并尸解;2011年8月19日,安徽桐城一名男子趁母亲熟睡,将年过七旬的老母亲烧死……此外,大中小学生自杀事件也是屡见不鲜。种种事实表明,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一些社会成员的孝道观念已极其淡薄。所以,在现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重申孝道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孝行的内涵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夫孝,德之本也”。那么《孝经》中又是如何论述孝行的先后与本末的呢? 1.孝之始在事亲 《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夫孝,始于事亲”。《中庸》上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离娄上》也有记载:“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唐君毅先生在其《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一书中指出:“对父母之自然之孝,亦为我与一切生命相感通之开始点,或对一切人尽责任之开始点,一切仁心之流行之泉源与根本。”“爱莫大于爱亲”。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敬的人,他又怎能做出对他人、对集体和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呢?因此,人要行孝,就应从事亲开始。如何事亲?《孝经》要求要做到“五孝”和“三不”。“五孝”即“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即倡导要养老、敬老、护老、送老和祭老。“三不”即不骄、不乱、不争。“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孝经·纪孝行章》)。事亲不单指养亲,更重要的是尊亲和敬亲,就是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曾子说过:“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可见尊亲、敬亲比养亲更重要。“孝的第一要义是子对亲之爱,子对亲之爱必须包含或体现为敬”[2]。缺乏敬意的孝,是苍白的、敷衍的“孝”。如果只养不敬,那么跟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传统孝道中,“敬”是一种比“养”更高层次的孝行。养亲容易,但要做到事事尊亲则并非易事。仅仅免父母于劳役,烹制美味给父母,却不能侍之以“悦”色,就难以称得上是孝。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使之免受伤害,也是古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