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谈科斯:当科斯理论遭遇中国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平谈科斯:当科斯理论遭遇中国实践

字号:小中大

2013-09-04 08:28:52

更多

124

关键字 >> 科斯科斯去世诺贝尔奖得主科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中国实践科斯中国经济改革研讨会科斯学生张五常周其仁陈平科斯定理

【9月3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律学院官方网站宣布,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去世,享年102岁。科斯教授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奠基人,其理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影响深远。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当时已98岁高龄的科斯教授,亲自倡议并主持召开“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如此,他的学生也活跃在中国经济学界,比如周其仁、张五常等。

科斯曾说,自己有生之年没有到过中国是莫大遗憾。尽管以他命名的“科斯定理”在中国政界、学界声名赫赫,但是科斯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学术成果中被曲解最多的部分。逝者已矣,但科斯所留下的那些曾经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学术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观察者网特邀请知名经济学家陈平教授,谈谈一个他所理解的科斯】

观察者网:陈平教授,我们知道刚刚逝世的经济学家科斯教授,曾获得过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也被称为制度经济学的开山鼻祖。那么您能否谈谈,在您看来,科斯教授真正的学术贡献是什么?

陈平教授:我认为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有三条:

其一,科斯教授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学运作的制度基础问题。但是提出好的问题,不等于发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因此,科斯的间接贡献是,证明了“优化思维无法理解制度的多样性问题”。

其二,科斯提出产权可以交易,例如广播频道的拍卖,成为行政配置资源以外的第二种资源配置方法。

其三,科斯将价格理论引入对制度问题的考察,从而将新古典经济学的适用范围推到极致,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反而显示出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

对科斯著名的批评来自萨缪尔逊,他指出两方交易有无穷解,而不可能有唯一解。但唯一解正是科斯在1960年所写成的关于“社会成本”的论文之基础)。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科斯在其1988年所著的《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一书中,被逼得从均

衡论退到演化论,说“不愿进行产权交易的人是不能生存的”,但这恰恰违背大量历史案例。例如:中国的长城,如今的巴勒斯坦问题。不能交易的东西就是边界的起源。科斯理论如成立,世界上既无战争、冲突,也不需要国家和组织。因此,其实他的理想是最大的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

观察者网:我们知道,科斯本人从未将“科斯定理”整理成文字,反而是其他人在不断为“科斯定理”下定义。科斯本人多次直接说明,包括在其最初的作品《企业的本质》中指出,“科斯定理”应理解为“交易成本不为零时,财产权的初始分配将影响最终资源配置”。但是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强调对“科斯定理”的另一种解释,即“交易成本为零时,私下交易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科斯曾抱怨道:“我的论点是说明将正的交易成本引入经济分析的必要,从而使我们得以研究现实的世界。但这并不是我的文章的效果。各种杂志上充斥的是关于交易成本为零的科斯定理的讨论。”

那么,这种甚至引起了科斯本人愤怒的、国内经济学家的曲解,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背后的学术动因是什么?是否还有一些学术之外的因素在干扰经济学家们的语言?

陈平教授:国内对科斯最大的曲解,是把他宣传成亚当•斯密以后最伟大的,甚至可以和马克思媲美的经济学家。实际上,科斯是争议最大的诺奖经济学家。公开否定科斯的诺奖经济学家并不少见,包括萨缪尔逊、赫维茨,还有先赞扬后反对的布坎南,曾经运用科斯定理进行分析、后来又对此产生怀疑的诺斯。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斯最大的贡献,是引起新古典经济学大家之间的大论战,特别是造成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与制度理论的冲突。

而科斯自己之所以不愿为“科斯定理”下定义,是因为他本人的思想其实是混乱的。科斯注意观察案例,但是观察的结果是多样的、而不是唯一性的。有些结果和他的信念相冲突,让他时常处于尊重事实还是放弃最初信念的矛盾之中。这样,科斯一方面反对黑板经济学,另一方面又坚持价格理论。

最能体现他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还是他在1988年写的那本《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在该书的开头,他引用了Frank Knight的话,说人性有两面:一是追求安全,例如火烫了手就会缩回来。但是,一旦有了安全,就和小孩一样,去惹事生非。

那么科斯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卓越的经济学家,就会开始讨论人性的矛盾性,也就是复杂性理论和心理学。但是科斯却跳过了这些,开始回答价格论(即安全论或避险论)去了。老师的思维混乱如此,也难怪弟子们读不懂。

其实张五常的学术研究基本否定了“科斯定理”,但是在科斯看到之后却大为称赞。这是科斯的可爱之处,也是张五常感谢科斯知遇之恩的原因。

从某种角度而言,张五常比科斯更优秀,因为他只差一步,就可以颠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了。大家知道,狭义相对论有个洛伦茨变换;在爱因斯坦的物理学里它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放弃以太假说;而张五常发现科斯理论等价于投资和消费的对称性,这个发现非常伟大,可惜张五常不知道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什么是生命起源?就是“对称破缺”。历史和时间箭头就是打破时间的对称性。

对此,我的研究成果就是:什么是劳动分工?就是打破空间的对称性。工业革命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对称性,才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新陈代谢。新古典经济学的致命弱点是假设交易的对称性。请问有钱人和穷人,大企业和小个体户的谈判能力是对等的吗?拿大刀和拿机关枪的战争是对等的吗?“社会契约”是有钱人与穷人或印第安人平等谈判达成的?还是在武力制衡下达成的不平等协议?

观察者网:陈平老师,此前您在谈到美国的医疗黑洞时曾经提到。美国话语权所创造出的一个神话是,西方的法制可以保障社会的富裕和公平。而这个神话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就是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他认为,市场产权的自由交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解决社会冲突,而无需政府和民众的干预。但是研究发现,美国的交易成本占GDP的比例在一百年来翻了一番。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理论本身出了问题,还是理论很美好、现实太复杂?

陈平教授:我必须强调,尽管有局部的参考意义,从整体而言,“科斯定理”本身是错误的。之所以说是局部的成功,是因为技术进步,例如交通和通讯的单位成本确实会降低,但是这种降低是有极限的,即必然大于零。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带来的市场发展,同样将大大提高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和网络效应,其效应大于上述促使成本下降的因素,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

人类进化和工业革命的历史也反映了这一点:能源消耗是增加还是减少?人的活动范围是增加还是减少?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整体论,以及现代科学的复杂系统论和热力学,优于分析科学的还原论的原因。一加一大于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观察者网:在2008年时,科斯教授主办了—场以中国为主题的会议。他注意到,很多中国学者从未与本国政策制定者或企业家进行过对话,他们学到的只是科斯所说的“黑板经济学”,即一套套的理论与各种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很多中国学者“学了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然后便回国了,但他们对现实经济世界的运作并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