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第五章课堂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管理学概论》第五章管理决策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了解要求学生知道;理解要求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明白其中主要的观点和联系;掌握要求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身知识,并能用于考核及平时的实际问题分析。掌握属于本课程教学要求的最高层次。理解和掌握层次的内容为本课程主要考核的内容。
本章内容同学们要理解预测和决策的概念及关系;理解决策的种类,特别是战略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原则、程序;掌握定性决策、定量决策、风险决策的概念;掌握德尔菲法的概念、特点和缺点。
◆知识点整理
一、预测及其种类
(一)预测概念
所谓预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的性质、状态及变化的趋势所作的估计和测算。我们还可以把预测理解为,借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趋势所作的有科学依据的推理和判断。
(二)预测与决策关系
首先,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正确的决策又必然要建立在科学的预测的基础之上。预测作为一种手段,能为人们提供关于事物未来的信息,帮助人们预先勾画出事物未来发展的大致轮廓并提出多种有科学依据的假设和判断。
其次,预测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决策是一个完整的统一过程,它起码包括问题的发现、目标的确定、方案的选优和追踪决策等阶段。在决策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预测。预测是使决策符合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实际,达到预期目标,避免决策失误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
预测和决策又有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预测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决策侧重对有利时机和目标的科学选择。预测强调客观分析,决策则突出领导艺术。预测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决策是预测的预备对象和实现机会。在现代管理中,预测和决策往往是结合运用的。
(三)预测的种类
按照预测方式来分,有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定性预测运用软科学的方法对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定量预测是运用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预测。
按照预测对象来分,有社会预测、经济预测、科学发展预测、技术预测、军事预测等。
按照预测的逻辑性质来分,有类比性预测、归纳性预测、演绎性预测。
按照预测时间长短来分,有即期预测(1-6个月)、短期预测(半年-1年)、中期预测(2年以内),长期预测(2年以上)和超长期预测(10年以上)。
二、决策的含义
决策就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在充分搜集并详细分析了相关信息后,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依据评定准则和标准,选定方案并实施,作为解决问题、达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简单地说,决策就是针对问题和目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管理过程。决策的含义实际上包含了以下内容。
(一)决策需要有问题和目标
目标有时是一个,有时是相互关联的几个形成的一组。不管是一个或一组、目标必须明确,且尽可能量化。所需解决的问题也必须被确定,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
(二)决策需要有可行方案
决策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这些方案平行的,都能解决设想的问题或预定的目标,并且可以加以定量或定性分析的。
(三)决策是一个方案的取舍过程
决策面临的若干个可行方案,每个方案都具有独特的优点,也隐含着缺陷,有的方案还带有很大的风险。决策的过程就是对每个可行方案进行分析、评判,从中选出较好的方案,进行实施。
(四)决策必须有效
决策的有效性是指各方面的有效。首先是决策必须有效,这就要求有合理的决策评判准则。其次是决策过程的有效,这涉及到决策的成本和经济性。
三、决策的作用
对于现代管理而言,决策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说,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存在于一切管理领域,存在于管理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
其次,决策关系到管理的绩效。决策实际上是管理行为的选择。决策不仅确定管理的方向和目标,而且还为达到管理目标提供行动方案,并优化方案,还是影响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
再次,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有组织就有管理,有管理就有决策,任何管理和决策工作都是靠人去做。
四、决策的种类
(一)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划分,可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1、战略决策:这是对涉及到组织方针、战略目标的大事进行的决策活动,是有关组织全局性、长期性、关系到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的决策。
2、管理决策。与战略决策相比,管理决策就是战术决策,也是管理中的主要业务决策。
3、业务决策。这是涉及到组织中的一般管理和工作的具体决策活动,也称之为执行性决策。
在不同类型的决策活动中,不同的管理层因面对的问题和所授权限不同,所能负责的决策也不同。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战略决策,中层管理者负责大部分管理决策,基层管理者负责大部分业务决策。
(二)按照决策合乎逻辑程度来划分,可把决策分成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1、理性决策。它是指决策必须理性,必须符合客观和逻辑。
很明显,理性决策带有很大局限性,有很大的假设成分。首先目标可能不是一个,且相互矛盾;可行方案和实施结果可能是可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信息不可能全部搜集完毕,而且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限;方案的抉择带有一定个人和组织地位的偏见和好恶;最重要的是,有不少方案讨论和选择有一定时间限制,并应同时考虑方案的费用经济性。所以,理性决策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2、有限理性决策。作为对理性决策的修正,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决策,认为合理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决策过程,并提出决策过程“满意”原则。
有限理性决策的观点是,决策的结果,可能不是最好的,而是一个各方满意的方案,这既来自信息、时间和其他资源的局限程度,也涉及到决策各部门的利益而相互妥协的结果。
3、直觉决策。这是一个日益流行的决策方法。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的本质在于用逻辑取代直觉,但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是有局限的。直觉决策一般可使用在这样的几种情况:方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先例的情况;很难预测变化的趋势;信息有限;数据分析后用处不大;时间紧迫;每个可行方案结果都是良好,或都不好。
(三)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划分,可把决策分成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1、程序化决策。它是能够运用例行的方法解决重复性的问题和达到类似的目标。
2、非程序化决策。它是指为解决偶然出现、一次性、无前例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四)按照决策的可靠程度来划分,可把决策分成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1、确定型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明确,解决问题的环境也一目了然,几种不同的和可行方案结果也是清楚的,这类决策过程、环境、结果都是已知的,所以决策者能作出理想而精确的决策。事实上,在组织中,确定型决策并不多,特别是对高层管理者来说,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决策活动。
2、风险型决策。面临问题是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供选择的若干个可行方案是已知的,这些方案执行后会出现和几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和结果出现的概率也是已知的。
3、不确定型决策。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致可行,供选择的若干个可行方案的可靠性程度不是很高,决策过程的环境是模糊的,方案实施的结果是未知的,或靠他人的经验推断,或靠主观判断。
(五)按决策的风格划分,可把决策分成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1、群体决策。群体决策适用于所有的决策活动,特别是适用于对组织有重大的关键性问题的决策.。
2、个人决策。适用于日常性事务决策或程序性决策。个人决策明显地提高决策效率,但决策结果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