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各国语言文化都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方面,论述了英语教学必须加强文化知识渗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意识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578(2011)05-0054-02

1、跨文化意识的概念与内涵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

产出的自觉性。通常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作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显著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能力。所谓“移情”就是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人”对方的心境,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文化融入”是在部分认识异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当他或她接触异文化时,应根据所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调

动自己对异文化的敏感性,也就是语言学习者必须注意要理解和运用目标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从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大学英语教育最根本的培养目标的角

度看,跨文化意识有三方面内涵,第一,文化平等。外语学习者首先必须树立起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观念,承认各民族文化的合理性。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是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展开的前提,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观。第二,理解包容。所谓理解包容,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变换视角,跳出自我文化价值观的束缚,以对方文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所为,容忍、尊重并理解彼此的差异。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努力寻找共同点,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和深入的文化交流,这也是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第二三,文化传播和融合。跨文化交际者在实现交际的同时,也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在向国人介绍并引入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在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播和融合意识,尤其体现了跨文化教学与外语教育培养目标的统一。

2、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

现代语言学家把交际能力概括为“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在什么条件下,对谁,说什么,怎样说”。这句话既涵盖了交际者、交际对象、社会语境、目的、方式,也包含了交际的内容、原因等因素。如果认定这一定义较为科学并把它引入外语教学中就会发现,听、

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运用,是为了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这里的交际者是隶属于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场合是中国人用外语和操该外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或同样为外语的外国人在以某种形式进

行交际;条件是交际双方都能运用这一中介语[(lingua franea)抑或是一方的母语];交际对象一般为非汉语使用者:交际的内容和性质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此不同的思维、观念、习惯、角度来对待事物。

可见,这种交际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容忍度,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等的程度如何,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他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换言之,其交际能力应确切地表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应成为在汉语文化背景下教授英语的主要目标之一。

3、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沉浸在目的语的文化氛围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个层面的文化导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1课堂教学主动导入

3.1.1注解法

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描写以及特定含义的注释,有助于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

化,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如历史性的课文要进行补充一定的时间、地点、政治背景的内容。

3.1.2融合法

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解主要涉及的英美国家的主要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

3.1.3实践法

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

3.1.4比较法

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人文化。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不同国家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

3.1.5专门讲解法

当谈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的作品时,对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翁心理变化过程。

3.1.6文化讲座法

定期、限时、有的放矢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比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每门

课都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专题组成。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系统列出用以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这种讲座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听写和观察能力。

3.1.7利用图片展示法

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如:“throwing the sledge”(链子球),通过图片学生可以对此运动得到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介绍此项运动是从苏格兰流传开的等;又如“pelota”(回力球)——回力球又叫“小球赛”,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和法国,更广泛流行在拉丁美洲各国,人们称之为“杰莱”,意思是:“欢乐的节日”。

3.2课外活动有机融合

我国高校的外语课堂教学,无论在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检测手段、教学所需时间、空间和学生交际范围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仅凭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达到从深层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目的。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例如,可以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组织学生就某一文化现象、文化内容进行演讲。辩论。举办戏剧表演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以课本剧为依托,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和创新,争取能使学生以目的语文化成员

的身份来参与表演。同时,还可以创办英语角、英语沙龙,定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