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

俗的变迁导学案

【学习目标】

XXXXX:

1、了解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2、了解近代在断发、放足、礼仪、婚丧习俗方面的变化。

3、分析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原因。

【重点难点】

XXXXX:掌握近代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原因;“断发易服”“菜篮子工

程”“安居工程”等概念。

一、原因:

1、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推动以及________________影响。

二、表现近代中国改革开放前现代中国服饰鸦片战争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亥革命后,_________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年代______、______、_____等并行新中国成立—服饰改革和不缠足运动,所以A项正确。B项错在“迅

速推广到全国各地”,因为当时农村仍处在封闭、落后状态,服饰改革并未得到迅速推广,再据题干中的“辛亥革命后”可知变化的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动,

C、D两项正确。故选B。

5、【答案】 A

【解析】

近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生活方式也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影响。但西方的影响仅局限于一些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特别是通商口岸,其他地方影响甚微。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所以应选A。

6、【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个人的穿着打扮,并没有反映工业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装扮,并不是习俗,故B项错误;一位新国民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不能以偏概全,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中“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可以看出这个人在吃穿住行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近代化特征,故D项正确。

7、【答案】 C

【解析】

一定时期内服饰的变化是时代特征变化的缩影和表现。“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盛行,衣服样式和衣着习惯成为判断思想是否革命、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准。

8、【答案】 A

【解析】

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一方面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有关,这就是西方列强扩张的结果,另一方面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有关,这就体现在新式教育的出现、政治运动的推动和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

9、【答案】 C

【解析】

礼仪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随着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传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礼仪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0、【答案】 B

【解析】

从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近代以来的“婚姻自由”,是在近代社会逐渐变化的,而这种变化近代主要出现在通商口岸等大城市,广大农村变化并不明显,故B项错误。

11、【答案】 B

【解析】

西装是从国外引进的,排除A项;连衣裙是中西方都很普遍的服装样式,排除C项;长袍马褂是中国传统的服装,排除D

项;中山装是孙中山结合西装和中国传统服装的特点创造出来的,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故本题选B项。

12、【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须理解题干反映的是中西合璧的特点,①②④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而③是完全西方特征,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13、【答案】 C

【解析】

1915年结婚并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张富贵自然应该穿西装。

A、

B、D三项都是中国传统服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