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种优势:等位基因内或基因间的相互 作用引起的,一般只在F1代表现,是不 固定的
超亲遗传:由于基因重组产生了新的基 因组合而引起的,一般在F2代以后才表 现,其超亲极端类型的个体在后代是可 以固定和稳定遗传的
四、分析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 统计学方法
1、平均数(mean)
平均数:某一性状的几个观察数的平均
中亲值 M=(80+40)/2=60
AA的加性效应值 a=80-60=20
aa的加性效应值 -a=40-60=-20
Aa的显性效应值 d=70-60=10
2、群体的平均基因型值
m = p2a+2pqd+q2(-a)=a(p2-q2)+2pqd = a(pq)+2pqd
其中: a(p-q) 是纯合体的加性效应; 2pqd是杂合体的显性效应 。
(2)不同纯系间的变异至少一部分是遗 传的
二、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 微效多基因假说
1、小麦粒色试验 ①二亲本有一对基因的差异:3:1分离 ②二亲本有两对基因的差异:15:1分离 ③二亲本有三对基因的差异:63:1分离
2、微效多基因假说
①数量性状受一系列微效多基因的支配,它们 的遗传仍符合基本的遗传规律
如果显性偏差能使个体获得优势,采用无性繁 殖可保持这种优势并能加以利用。
3、上位偏差(I)
上位偏差----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对基因 型值产生的效应;
上位偏差能够遗传,但只在非等位基因的基因
型满足互作条件时才表现,因此随着基因重组 而改变,也不能固定;
在基因型值中环境效应、显性偏差、上位性偏 差都不能可靠遗传,统称剩余值,用R表示。
其中:
△R(选择响应)----入选亲本子代平均表现 型值与群体平均表现型值之差
△R=P f—PP
S(选择差)----入选亲本平均表现型值与群 体平均表现型值之差
S=Ps—Pp
(二)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1、利用基因型一致的群体估算环境方差求广
义遗传力 原理:同一无性系内的个体遗传基础完全相同,
3、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
(1)遗传性状的分布有连续的和不连续 的
(2)支配数量性状或质量性状的基因数 目不同
(3)数量性状或质量性状的区分并不是 绝对的
4、数量性状的变异由遗传变异和非遗传 变异组成
1909 W.Johannsen 的菜豆试验
(1)一个纯系内仍然有变化说明环境影 响由遗传所控制的性状的表达,纯系内 粒种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方差是表示群体表现型值的离散程度的 指标, (P P)2
V n 1
通常可用表现型值的离差平方和来反映 群体的离散程度:
SSP=Σ(P- P )2=Σ[(G E) (G E)]2
=Σ[ (G G) (E E) ]2
=Σ (G G)2 (E E)2 2 (G G)( E E)
②大多多表基现因为之两间亲的本显的隐中性间通类常型不存在,因而F1代
③多基因的效应相等而且彼此之间的作用有累 加性,因而后代的分离表现为连续变异
④多基因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因 而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⑤有些数量性状受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主基 因)的支配,但还受一些微效基因的修饰(修 饰基因),使性状表现的程度受到某种程度的 修饰
个体遗传偏差 (P P)h,2 h2—遗传力
一个个体在群体中作为母本对群体后代有一半 贡献,即为 (P P)h2
2 这种母本贡献值即是个体对半同胞子代表现型
的贡献值 作为父本个体对群体后代也有一半贡献,也为
(P P)h2 2
于是个体对后代群体的基因型贡献值为:
父本贡献+母本贡献= (P P)h 2
3、标准误(standard error)或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标准误:方差的开方数
公式: s
(xi x)2
n 1
平均数的方差:
s
s2
x
n
五、数量性状表现型值的剖分及方差
(一)表型值的剖分
数量性状的表现型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 同影响,可看作两个因素的线性函数。
2 (G G)(E E) ————G~E的协方差
对一个平衡群体而言,Σ(E E) =0,因 而G~E的协方差=0
VP=VG+VE
于是有VP=VG+VE=VA+VD+VI+VE
VP=VA+VR
三、遗传力的估算
(一)遗传力的概念 遗传力(heritability)----亲代某一性状遗传
B—1
SSb
家系间
F—1
SSF
V1
机 误 (F-1)(B-1) SSFB
V2
总的
FB-1 SS
T
σe2+Bσg2 σ2
e
────────────────────────────────
H2
2 g
V1 V2
2 g
2 e
B
V1
(三)遗传力的应用 1、预测选种效果
性状与树种
遗传力
性状与树种
遗传力
树高:花旗松
1、个体的表型值剖分
P=G+E
其中:P----表现型值
G----基因型值
E----环境差值(因环境影响使表现型
值偏离基因型值的偏差)
2、群体的表型值剖分
∑P=∑G+∑E
由于群体中E值有正有负,所以∑E=0
上式同除以N 得:
P G E
P= G
N
N
N
个体表现型偏差 (P P)
因而无性系内差异反映了环境方差,有性系内 的方差是包括遗传方差和环境方差两类变异。 有性系方差减去无性系方差即得遗传方差。
H 2 V f Vc Vf
条件:有性系(子代)与无性系是种植在相同 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林
2、利用亲子回归计算狭义遗传力
∵母本的基因型值包括加型效应值和剩余效应 P=A+R
2、数量性状的特点
①变异是连续的,很难截然区分和归类
②F1常表现为两亲本的中间类型,表现部分显 性或无显性,有时还会表现超显性
③一般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亲代(纯种)或 F1都存在着由于环境差异而引起的表型差异
④F2与F1的表型平均值大致相等,但F2的变 异幅度远远超过F1
⑤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每个基因的作用微 小,杂种后代基因型的分离比较复杂,须借助 数理统计的方法从基因的总效应上进行分析研 究
实践定义:该个体与一群其它个体随机交配, 产生的子代(半同胞子代)平均表现型值与亲 本群体的平均表现型值的离差的两倍
即:A=2(F—P)
F----半同胞子代平均表现型值
P----亲本群体平均表现型值
原理:
①理论上,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亲代平均表现型值应该等于该群 体总体的子代平均表现型值。个体值会在平均值上下浮动,但平 均值应该是相等的。
三、支配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间 作用累加的方式
1、按算术级数累加:F1代为两亲本的算 术平均值,在以后世代中,不同的基因 型值是由基因效应的加减关系所决定的。
2、按几何平均数的累加 3、超亲遗传:如果所用的两个杂交亲本
不是极端类型,则杂种后代有时会出现 超亲遗传现象。
4、超亲遗传与超显性和杂种优势的区别
=遗传偏差 基因型值的绝对值为:G=P (P P)h2 =平均值+遗传偏差 个体环境差值 E=P-G
例:群体的树高=15m
优树的树高表现型值 P=20m•
树高单株遗传力 h2=0.4
个体的基因型值 G=15+(20-15)×0.4=17m
环境差值 E=20-17=3m
该优树的半同胞子代预期树高:
H 15 (20 15) 0.4 15 1 16m 2
优树对半同胞子代的预期影响:16-15=1
(二)基因型值的剖分
1、加性效应(Additive effect,记作A)
加性效应(A)是遗传效应中可遗传的部分因 此又称个体育种值。
理论定义:该个体所携带的对目标性状起作用 的一对或多对基因的效应值的总和;
以绝对值表达的群体平均效应值为:
P=M+a(p-q)+2pqd
如果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则:
m=Σa(p-q)+2Σpqd
P=M+Σa(p-q)+2Σpqd
提高群体平均效应值的途径有:
①通过选择提高有效基因频率 p,p↑则 q↓,p-q可以增大2倍,
②通过群体杂交提高杂合程度
(四)表型方差的剖分
当两亲本分别是两等位基因的纯合基因型时, 将中亲值定为0.
基因效应----各种基因型的表现型值与中亲值 之差
d
aa
Aa
AA
└───────┴─┴─────┘
-a
0
+a
M
d----显性离差
+a-a----加性效应
例:设AA基因型表现值为80;Aa基因型表现值 为70;aa基因型表现值为40
子代平均基因型值 (母本对子代的贡献)为母 本育种值的一半( 1 A )
∴子代平均基因型值2 与单亲基因型值的协方差
为:
(1 A)(A R) 1 A2 1 AR
COVOP
2 N
2
2
N
∵A与R不相关 ∴ΣAR=0
COVOP
1 A2 2
N
1 2 VA
子代与公共亲本的回归系数为
b
COV(O,P)
② 半同胞子代平均值与群体平均值之差是母本对群体子代贡献的 一半(母本效应),个体对子代的全部贡献应为母本效应的两倍, 即为遗传偏差。
如上例:子代平均高16m 亲本群体平均高15m
A=2(16-15)=2m
加性效应值可能是正值也可能为负值(当亲本值低于群体平均值 时),为了使计算结果更直观,通常采用绝对表达方法:
给子代的能力。 遗传力常以百分数或小数来表示。 遗传力以性状为单位,是一个群体特性,并非
个体特性,因此推算遗传力必须有群体数据。 1、广义遗传力(broad-sense heritability)---
-基因型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比
H2= V (G)
V (P)
2、狭义遗传力(narrow-sense heritability) ----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比
A=P+2(F—P)
如上例:A=15+2(16-15)=17
2、显性偏差(D)
显性偏差----等位基因处于杂合基因型时,由 于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部分显性)而使个 体表现型超出加性效应的余差。
D=G—A
显性效应能够遗传,但只在杂合基因型个体上 表现,因此不能固定;
自交会使群体纯合化,因此多代自交显性偏差 会消失。
公式:
X x1 x2 x3 xn
xi
n
n
2、方差(variance) 方差:反映个体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偏差程度 公式:
s2 f1(x1 x)2 f 2(x2 x)2 fn (xn x)2 f (xi x)2
n 1
n 1
方差大,表示分布范围广,方差小,表示各观 察值比较接近。
1 2
V
A
1 VA
1 h2
OP
V
P
V P
2 VP 2
h2 2b OP
3、利用方差分析结果估算遗传力
F 个家系作 B次重复试验则有:
────────────────────────────────
变异来源
df 平方和 方差
方差组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区组间
h2= V ( A)
V (P)
由于加性方差是遗传方差中的可固定部 分,因此狭义遗传力反映性状的遗传程 度,比广义遗传力更准确,应用更广泛。
3、现实遗传力(realized heritability)----选择 育种过程中获得的选择响应(实际遗传进展)
与选择差之比。
hr2
R S
Pf PS
Pp Pp
0.1-0.3
木材比重:火炬松 0.76-0.87
火炬松
0.14 - 0.26
欧洲赤松 0.46-0.56
湿地松 长叶松(7年生) 美国鹅掌楸 美国枫香(11年生)
0.03 - 0.37 0.12
0.42 - 0.84 0.08
第六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数量性状的概念和特征
1、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像株高、
产量等这些性状大多可用度量衡以数量值表示 出来,表现为数量上的连续变异,称为数量性 状。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像花色等 性状彼此间差异明显,变异是不连续的,表现 为质量上的差异,称为质量性状。
于是有: P=G+E=A+D+I+E=A+R
R=D+I+E
对于一个群体,平均剩余效应为 0 ,
因此:P=A=G
(三)数量性状的数学模型 1、基因效应图:(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
个单位性状、群体处于平衡状态) 中亲值----两亲本表现型值的平均值
M 1 (P(AA) P(aa))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