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十则ppt7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现的角度谈 “境界”。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境界”是情 与景的统一,即“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真景物、真感情是构成 境界的两个要素。二是情景要真,即要有“真 景物、真感情”。三是“真景物、真感情”应 得到鲜明真切的表达,即“着一‘闹’字而境 界全出”“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前两 点是从作者感受的角度阐述什么是“有境界”。 王国维认为从作品的“原质”看,必须具备 “情”“景”,且要“意与境浑”。而崇尚 “真”则是王国维的一贯思想。
他认为“真文学”应当不受功利的干预,做到景 真、情真,而“情真”尤为重要,因为“感情真 者,其观物亦真”。其次,王国维从作品表现的 角度指出,作者观物写景,还需注意恰当表现, 否则文不逮意,亦不能算“有境界”。如宋祁 《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张 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 前者生动地渲染出生机勃勃的春景,游兴无限的 情致;后者传神地表现出云开月出、花影婆娑之 景,意外欣慰之情,都能把“真景物、真感情” 表达得极真极活,所以着此两字,“境界全出 矣”。综上,可见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乃是 强调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
• 下片描绘了庭院池塘之景,并借以烘托伤春伤己 之情。前两句写所见,鸟儿成双是爱情和美满的 象征。“瞑”是暮色,与上片的“午醉”相照应, 交待了时间的推移,足见词人惜春恋春之情。 “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一个 “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 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影”字,这才是词中的 “词眼”,是这首词中美学境界的焦点之所在。 春之将去,残花尚且顾影自怜,对这美好的大自 然充满了眷恋之情。这能不引起词人的思考吗? 帘幕重重,灯影朦胧,人渐静而“风不定”。其 中的“风”字又是本片中的关键词,是贯穿整个 下片的。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 因为“风”散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因为“风” 起,残花月下始弄“影”;因为“风”起,词人 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终篇“落红”与开 篇的伤春前后呼应,使上情下景,浑然一体。
26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 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种境界 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 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 道。然遂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 诸公所不许也。
4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 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 宏壮也。
冯延巳《鹊踏枝》
秦观《踏莎行》
庭院深深深几许, 雾失楼台,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月迷津渡,
玉勒雕鞍游冶处, 桃源望断无寻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可堪孤馆闭春寒,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第三、四则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 境”。 作者首先举例阐明什么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表现的是独立黄昏、 惜春伤逝的“我”,面对着雨横风狂、落花飘零的“外物” 而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写的是料峭春寒、杜鹃啼血、夕阳西下之景, 在羁旅漂泊的“我”看来,一切外物都渗透着孤独、寂寞、 无限凄婉之意。两诗的作者均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观 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是“有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 下”,则都表现出心境完全融化在客观静穆的景物之中的 浑然物化之境,诗人为外物所吸引达到忘我境界,外物以 本来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于诗人眼底,是“无我之境”。
无计留春住。
鱼传尺素,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陶渊明《饮酒》 元好问《颖亭留别》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 这首词的上片写伤春之情。词人把酒听歌, 所听之歌为水调歌。此歌是隋炀帝凿汴河 时所制,其声韵悲切。词人把酒听歌意在 消愁,结果却酒醒愁未醒。由此看来,词 人伤春为表,伤已才是里。春去尚有回归 日,而大好青春却一去无返机了。“几时 回”,实际上是“伤己”之余的自问了。 向晚临镜自照,青丝变白发,又怎能不渐 生华年飞逝的怅惘之情呢?最终发出了往 事不堪回首万事皆成空的慨叹!
• 沙上并禽⑥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⑦影。
•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 明日落红⑧应满径。
注释: ①时为嘉禾小倅(cuì):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任嘉禾(今
浙江省嘉兴市)判官。嘉州,宋代郡名,即秀州。倅:副职。 这里指判官。②水调:曲牌名,相传为隋炀帝杨广所制,流 行于唐。③临晚镜:就镜自照而感伤衰老。④流景:似水年 华。⑤后期:瞻望未来。记:思念。省(xǐng):反思,省悟。 ⑥并禽:双栖的鸟类。⑦弄:摆弄。⑧落红:落花。
6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 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 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 矣。
境界?
• 宋祁 《玉楼春》 •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①波纹迎客棹。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浮生②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①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 ②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再次,王国维指出“有我之境”与 “无我之境”的创造有难易之别。相 对来说,人都有生活之欲,往往带着 “我”的意志观物,作品总是带着主 观色彩,所以“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而能达到物我浑然境地的“无我之 境”,就较为难得,“此在豪杰之士 能自树立耳”。不过,王国维认为 “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乃“优 美”与“壮美”之别,都能给人以美 感。
3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 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 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 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 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 之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非不能写无我 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 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观堂, 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 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 之一。
1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 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 绝者在此。
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作者 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 括境界的意义。作者以“境界”来论 词的格调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则 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并论及 五代、北宋词高标独绝的缘由。可见 在王国维心中,“境界”高于一切, 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作用。
其次,作者进一步指出“有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 “以我观物”,“于由动之静时得之”,结果给人 的美感为“宏壮”。“无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 “以物观物”,“于静中得之”,结果给人的美感 是“优美”。可见,“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是根据观物方式的不同及由此而产生的美感性质的 不同来区分的。需要注意的是,作者所谓的“无我 之境”并非指作品不带作者任何的主观感情及个性 特征,而是指审美主体达到“宁静之状态”,全部 沉浸于“外物”之中,达到物我合一的“优美”的 境界。所谓“有我之境”,也不单是指感情强烈个 性鲜明之境,而是指“我”的意识尚存,诗人不仅 鲜明地意识到他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且把它的色彩 点染到所见的外物中,即“物皆著我之色彩”。
《人间词话》十则
王国维 xiaofujun制作 单位zi nnk
关于《人间词话》和王国维
《人间词话》,青年们 读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 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 首词,读此书也就无 用。……我个人认为中国 有史以来,《人间词话》 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 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 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 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 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 也鲜矣!
“闹”字好在准确、鲜明、生动, 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 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 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 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 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张先① 《天仙子》
水调②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③ ,伤流景④ ,
• 往事后期空记省⑤ 。
《人间词话》,作于1908~1910年。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 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 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 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局限,力求运用 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 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 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 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 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 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 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 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 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 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 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 的著作之一。
——《傅雷家书》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 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中 国近代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 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翻译理论 家和文艺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清秀才。 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 哲学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影响。是我国 近代美学史上融中西美学为一体的第一 人。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 《人间词话》等美学作品。生平著有作 品62种,以《观堂集林》最著名。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 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 涯路。
•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根 本区别是什么?
根本区别: 前者以一己之主观情感观物之境界;后者 将一己之情融于万物之理观物之境界。
“有我之境”偏重情感的外显,主观性强; “无我之境”偏重理性的描述,客观性 较强。
5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 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喜 怒哀乐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 境界。
• “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 其妙处在于词人抓住大自然瞬间变 化的现象,摄入词中。一个“弄” 字,既展示了一幅“动”的图画, 又表达了主人公“借酒消愁愁更愁” 的孤寂的“静”的心情。
• “境界”的内涵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 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 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 无境界。
第二至六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 问题。
2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 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区别。因大 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 境,必邻于理想故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与“写境”。包含两层 含义:一是指出“造境”与“写境”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 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主观 “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写境”则是由写实家 按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贴近于现实。“造境”即是 “虚构之境”,“写境”即是写实之境。由于两种创作方 法的不同,而造成两种不同的境界,文艺就分成了理想与 写实两大派。二是进一步分析了两派的联系和渗透。指出 “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植根于 客观世界;“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理想 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实质上强调了艺术境界既要描写 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这一观点与我 国传统的“虚实”论有关,并受到西方美学观的影响,较 为精辟地论述了“写实”与“理想”两派(即现实主义与 浪漫主义两派)的特点、区别和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