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自治与佛教文化论文

合集下载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摘要: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

但是今天佛教面临着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我们不得不承认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也决定着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走向。

关键词:佛教道德规范社会功用佛教从创建初到传入我国至今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

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但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

其解脱论亦是围绕着人的生、老、病、死等现世问题展开的,具有普世的价值与永恒的魅力。

中国佛教更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宣扬“人间佛教”的理念,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在佛教精神的观照下合理化解。

“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决定了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

同时,佛教自身也蕴含能够为现实服务的丰富宝藏。

笔者仅以佛教伦理道德为例,对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应然与必然进行阐释。

一、佛教基本道德规范(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教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此偈在教内教外均广为流传,可视为佛教道德的基本精神和核心准则。

《增一阿含经·序品》对此进一步阐释,“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众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

”笔者认为,该偈从内容上来讲可理解为世俗和超世俗两个层次。

首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属世俗伦理道德层次,与社会道德具有同一性,佛教藉此使人防非止恶,所以通世出、世间法,并摄一切止持和作持性戒律。

佛教又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有漏善”。

漏是烦恼意,因其虽讲为善去恶,但并未究竟,所以是有漏。

此与儒家伦理道德“五常”“八德”等类似。

从佛教道德修养论的视角浅析我国道德教育

从佛教道德修养论的视角浅析我国道德教育
个人 内心体 验 和道 德 体 系建 构 。 佛 教 中虽 不 乏一 些 消 极 避 世 的 因素 , 它给 人 们 理 解 德 育 带 个重 要 因素 ,那 就 是心 灵 与心 灵 的 沟 通 和 对 话 以 及 受 教 育 者 的 来 的启 示 却 是不 可忽 视 的 。 人们 以往 所 理 解 的德 育 在 总 体上 是

佛教的道德修养论
外得于人,谓 惠泽使人得之也。 ”可见,“ 德”的本意就包 佛教 的道 德修 养 论是 一种重 视心 识作 用 的道德 修 养论 , 得 也 ; 身”和 “ 。德 育所 育的德 ,从社 会内容上看,主要有 心” 佛教 十分强调心识作用 ,心 生则种种法生 ,心灭则 种种法灭 。 含 着 “ 佛教 的法 相唯识宗则 明确提 出了 “ 三界唯心 ,万法 唯识” 。在 道德 、政 治、哲学等 要素 ;从个体 品德 素质上 看,除上 述社会 道德实践与道德修养方面同样 强调心的作用 ,认 为善恶在心地 因素外,还包含个性心理 素质等 心理 因素。品德作为个体的道 上论 ,提 出要做到心地上 唯善无恶 ,应于一切时主敬存诚 ,提 德 品质 ,就是在社会影响和个体心理 活动不 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维普资讯
中国 电力教育
20年 5 上 总 第 f2 08 月 1期
从佛教道德修 养论的视角浅析我国道德教 育
张 雨
摘 要 :德 育是 一种教 育者按 一 定的社 会 要 求,有 目 的有计划地 对 受教育者心理 施 加影 响以培 养教 育者所期 望的思想品德 的活 动。然而,
的沟通,是受教育者心灵中对道德规范 、修养 等素质 的 自发领 虽不像禅宗所 推崇 的 “ 心心相传” ,但它应该是一种用心灵感染 悟和 自觉内省与体验过程 ,是一种 以受教育者主体性 和 内化为 心灵的活动。 特征的教育活动。而佛教 的道德修养论 ,恰 恰是这样一种尊重 主体性和 以内化为特征 的活动 过程 。因此 ,它对人们理解德 育 的本质具有很大的启 发意义 ,因此 本文试从佛教道德修 养论的 独特视角对我 国的道德教育进行进 一步的探讨和反思。

071050024黄笑迪 佛教文化论文

071050024黄笑迪 佛教文化论文

学会用佛教的思想看待人世苦难071050024 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专业黄笑迪佛教,在我的观念里,是一种宗教信仰,一种哲学思想,初高中的文化课中都不曾专门、具体地介绍过佛教的历史和内容。

虽然,我对佛教的理解很肤浅,但一直以来,对它的好奇让我不时地觉得自己相信佛的存在,相信因缘与命数。

这门选修课让我的好奇变为了兴趣,从课堂的介绍以及课外书的故事里,我更多地了解了佛教的起源和其中的思想。

我并不是一位佛教信徒,也不明白佛教中的很多观点,但是佛陀的一些话让我的心态变得平和,让我学到了应该如何看待人世间的苦难。

人类即使有智慧和知识,但在宇宙之中,也显得极为有限,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当挫折来临时,人们无奈、彷徨。

无论如何维护与拯救,逆境总是不断到来。

佛陀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循环流转的苦难流程,是生生不息的轮回,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我们无法逃出这种苦难的缠绕,如果我们总认为人生应该是幸福的,那我们会更加的痛苦,因为当我们发现一切幻想和追求都难以得到满足的时候,心中的悲伤远比将人生看作苦的历程来得痛苦。

认清了这个本质,我们就不会一味埋怨、叹息。

为何会导致人世的苦难?佛陀说,世界本身就是空幻假相的,而在人的心中,与生俱来就有“无明”,这是导致人不能自觉的根本,所以人会有欲念,产生了欲望、贪婪、渴求,就会去获取,在人的渴求中,假相的世界就幻化成了真实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纷纷纭纭的现象和事物,都是内心意向的因和各种关系的缘偶然凑合发生的,这就是因缘,它勾引出人的渴望,求之不得,便会烦恼,求知而得,又永不满足,于是,它成了苦难的根源。

我现在渐渐感觉到,当我们拥有财物、爱情等好处后,随着变幻无穷的因缘消失,若我们无法接受摆在眼前的事实,一种无奈油然而生,那便是痛苦,而我们在遇到挫折、疾病时,如果只是怨天尤人,那痛苦的感觉就会一直反复出现。

佛教认为世俗生活就是苦难,人在时间中流转生存,必须忍受这种痛苦。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论文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论文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论文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历史上,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是由儒道佛三教所支配、所决定的。

今天,儒道佛依然对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

只不过,对不同社会领域和阶层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性质有所不同而已。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程度不同,对这种影响的自觉程度及评价标准有所不同。

这都是自然的、正常的情况。

不过,如果对儒道佛的认识和评价出现太大的差异,乃至截然的对立,则多少有点不正常了。

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确实存在着。

这意味着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缺乏一种起码的共识。

这种现象值得深入反思。

同时也表明,从不同角度对儒道佛加以探讨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通过这种探讨,或许可以而形成某种基本的共识。

基于此,本文尝试阐述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权作抛砖引玉而已。

(一)儒教、天祖教与传统宗法性宗教探讨儒道佛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儒学或儒教的性质问题,究竟是人文学说还是一种宗教学说?由此涉及第二个问题,即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土生土长的道教之外,是否还存在另外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这种宗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国教?学界提出“儒教、天祖教与传统宗法性宗教”这三个名词,旨在说明这两个问题。

按学界以往的主流看法,儒学不是宗教,中国历史上不存在所谓“国教”的现象。

但目前学界看法有了变化,他们分别用不同名称来说明中国历史上土生土长的国教的存在,或用“儒教”[①],或用“天祖教”[②],或用“传统宗法性宗教”(或宗法性传统宗教)[③]。

其中,儒教问题是近期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学界大致存在如下几种观点:1、儒学就是儒教,儒教就是宗教;2、儒学不是儒教,但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一种宗教性质的儒教;3、历史上所谓“儒教”,指的是教化之义,而不是宗教含义。

因此,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人文学说;4、儒学虽然是一种人文学说,但具有深刻的宗教性;5、儒学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宗教。

对于学界存在的这些争议,张岱年先生总结得好,他说:“对于宗教,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探讨中国传统礼仪与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的关系

探讨中国传统礼仪与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的关系

探讨中国传统礼仪与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的关系中国传统礼仪与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一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在社会交往、礼仪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富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其中道教和佛教被广泛接受和信仰。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礼仪与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礼仪的特点中国传统礼仪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礼仪一直被视为一种维系社会秩序和和谐的力量。

中国人民注重仪式和规范,强调尊重和恭敬。

在各个场合,如婚礼、葬礼、祭祀等都有明确的礼仪程序和礼俗的要求。

此外,中国传统礼仪还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礼仪行为的遵守要求人们尊重他人,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互动。

例如,中国人在与他人交流时,常常注重言辞的谦和、礼貌以及适当的身体语言,这种行为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二、道教与中国传统礼仪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之一,与中国传统礼仪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的历史上,道教一直被视为一种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信仰。

道教强调尊重自然,注重与自然的融洽。

在传统道教思想中,修养个人道德和人际关系的方式与礼仪相符。

因此,道教的教义、礼仪和中国传统礼仪相辅相成。

道教也影响了中国传统礼仪的制定和发展。

例如,在古代宫廷和朝廷中,道教的仪式和习俗被用作重要的礼仪活动。

同时,道教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观念的强调,使得道教的价值观渗透到中国传统礼仪的规范中。

三、佛教与中国传统礼仪佛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宗教信仰,它与中国传统礼仪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佛教以“慈悲”、“智慧”和“解脱”为核心思想,强调个人修行和自我觉醒。

佛教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理念相契合,对于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对于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寺庙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仪式和礼仪也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现代社会发挥佛教的道德教化作用

在现代社会发挥佛教的道德教化作用
[ 稿 日期 ] 0 9 1. 4 收 2 0 —2 2
作 用 ,是 佛 教 适 应 社 会 、利 益 社 会 的 需 要 ,也 是佛 教扩 大 自 身 影 响 、弘 法 的 需要 。 二 、发 挥 佛 教 的 道德 教 化 作 用 的 路 径 ( ) 结 合 时 代 需 要 ,挖 掘 佛 教 道 德 理念 的现 代价 值 一 发 挥 佛 教 的 道 德 教 化 作 用 , 首 先 要 在 适 应 时 代 道 德 建 设 ,融 合 时 代 先 进 思 潮 的前 提 下 ,具 体 针 对 时代 弊 病 ,时代 所 需 ,挖 掘 佛 教 道 德 理念 的现 代 价 值 。 1 倡 明 因 果 报 应 ,重 塑 公 民 内在 道 德 机 制 ,加 强 公 民 . 道 德 自律 性 我 国传 统 社 会 , 德 是 人 们 安 身 立 命 , 国 平 天 下 之 本 , 道 治 道 德 具 有 超 越 性 和 至 上 性 ,它 不 仅 是 外 在 的 行 为 规 范 , 是 更 人 的 内在 信 仰 ,国人 诚 意 正心 ,明 因 慎 果 ,慎 独 自律 ,正是 依 此 , 我 们 这 个 幅 员 阔 的 多 民 族 国家 能 够 长 期 以 来 统 一 的 、稳 定 的 、有序 的 、和 谐 的存 在 。到 了现 代 ,我 国社 会 出 现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道 德 无 序 状 况 , 根 本 原 因就 是 在 现 代 化 的 其 过 程 中 , 统 信 仰 遭 到 严 重 冲 击 ,道 德 内在 机 制 几 乎 被 摧 毁 传 了 ,道 德 的超 越 性 和 至 上 性 失 去 了 ,人 们 也 不 在 相 信 因果 报 应 。现 在 人 普 遍 认 为人 生 的 意 义 就 是 疯 狂 地 赚 钱 , 情 的享 尽 乐 ,甚 至 认 为 诚 实 就 是 傻 冒 ,作 恶 就 是 能 干 。由于 这 种 心 态 的支 配 , 部 分 人 便 滑 如 肆 无 忌 惮 , 作 妄 为 的邪 道 。 见 , 一 胡 可 道 德建 设固然是需要一个有效 的外在机 制, 更重要 的是要强 化 人 们 道 德 信 念 与 道 德 自律 性 。佛 教认 为众 生 的 生 死 轮 回 , 善 恶 报 应 都 是 自 己的 业 力 所 感 召 ,主 张 自业 自报 ,自做 善 恶 自受苦 乐 ,个 人 行 为 个 人 承 担 。佛 教 因 果 报 应 信 仰 是 传 统 社 会 道 德 内在 机 制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它 不 但 具 有 客 观 监 督 作 用 ,而 且 更 强 调 人 们 自己 的 内心 约 束 ,使 他 律 性 的 道 德 规 范 转 化 为 自律 性 的 道 德 规 范 。 明 因 果 报 应 ,重 颦 公 民 内在 道 倡 德机制 ,是当前道德建设 的一块 必不可少的基石 , 也是佛教 改善 世 道 人 心 的 贡 献 所 在 。 印 光 大 师 曾屡 次 开 示 :“ 因果 者 , 世出 世 间 圣 人 平 治 天 下, 度脱众 生之 大权也 。 今世若不 以因果 为救 国救 民之急务, 任 汝 智 巧道 德 , 如 何 高 超 , 皆属 虚 设 。 《 ”( 印光 法 帅 文 超 》 ) 2 .清 除贪 、 嗔 、 痴 三 毒 的 佛 教 理 念 , 是 日渐 被 邪 恶 侵 蚀 的社 会 的 强 大解 毒 剂 随着 现代化 的推 进 ,我 国科学技 术与物质 文 明飞速发 展, 迎来 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 , 但在 这繁荣中有一股危险 的暗流——信仰 的失落,道 德的沦丧。人 们疯 狂地赚钱 ,尽

佛教文化的道德精神及其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

佛教文化的道德精神及其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

第30卷(2010年)第3期第30-33页Vol.30(2010)No.3P 30-P 33佛教文化的道德精神及其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当代中国,蕴含着浓厚道德情怀和普世伦理情愫的佛教文化,因其对民众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潜化与道德观念的暗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建设必须正视的文化事实以及无法消弭的精神资源之一,也理应成为当代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可资借鉴、改造的精神资源与文化参照。

鉴于佛教文化伦理思想的深邃与驳杂,本文拟从抽绎其核心道德精神的视域出发,以揆度蕴含其中的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当代启蕴。

一、佛教文化之道德精神的思想内核佛教文化的认识论基础是其佛性论。

它建基于世界的空无、虚幻而主张人的觉悟、涅槃和对现实世界与世俗生活的超越,所谓“一切唯心造,而不从外来”。

认为惟有持守一颗出离心方能破除世人执著的种种贪欲、嫉妒、骄狂及其带来的诸如贪、瞋、痴等痛苦,并借苦行生活以达臻“无有诸苦、唯有诸乐”之精神境界。

佛性即是人的本性,佛在心中。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1〕惟有从人的本性出发,内求于心,静心静虑,方能使本性觉悟,以致顿悟成佛。

而人生世事无常,苦海无涯,所谓“人生苦,世事空”。

人永远也摆脱不了“三世报应论”(即现报、后报、来世报)的循环轮回。

一切恶因注定会变为恶果,一切善因必定会变为善果;若规避恶果,就先要规避恶因;若蕲求善果,就要从当下做起,行善业之道,为利人之功。

只有心性本净,多行善事,多做善因,才能使人祛除恶性与贪欲之心,规避苦难之轮回,获得人生解脱之乐,取得坦然无惧、泰然处事之功效。

这就是佛教伦理观的认识论基础。

以此为基础,佛教创设了一种融玄虚的文化形式与现实的道德内容为一体的道德精神,笔者择要概括如下:(一)止恶扬善的善恶观善恶观是贯穿佛教全部教义的核心价值观。

佛祖释迦牟尼有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这是统摄佛教一切义理、戒律与道德观的核心,佛教称之为“七佛通戒偈”。

最新整理佛教文化与当代道德建设.docx

最新整理佛教文化与当代道德建设.docx

最新整理佛教文化与当代道德建设佛教文化与当代道德建设道德作为符合人类本性的普遍理念,无疑是人类把握自身文明的一种载体,如仁爱、和谐、自律、孝道等是我们约定俗成的基本道德范畴。

然而,谈及道德建设人们往往xx于儒家德治思想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而对佛教文化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忽略不计、熟视无睹,甚至投闲置散。

本文就佛教文化对当代道德建设的价值做以探析。

一、佛教文化的劝善本质是道德自我管理佛教文化的劝善本质是什么?一言以蔽之,道德自我管理。

道德自我管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情绪、欲望、言语、行为等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佛教文化与道德自我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品德和人生的成败。

故而,中国佛教的道德文化及其在当代的现实价值无疑是具有历久弥新的主题。

其中,佛教文化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明晰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丰富的道德层次,是培育当代中国道德文明的养料。

当然,要想使其能够成为当下新的精神财富,就要盘活传统的道德资源。

要在立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注入时代精神,对道德核心要素进行与时俱进的取舍,构建适应当代、属于当代的社会道德体系。

譬如,佛教文化认为,社会公益性、互利互助性、伦理本位性、人道同情心等理念是构筑道德体系的基本底线,不会随着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改变。

因此,在着力当代的道德建设时,应考虑到这些要素,方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与此相一致,佛教文化倡导的道德,其立足点是能有效地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精粹。

譬如,“仁爱”、“和谐”、“ 孝顺”、“自律”、“诚信”等等。

故而,道德自我管理就是用佛教文化实现人在道德上的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用中国古人的话讲就是修身,就是束己,就是积善成德。

道德自我管理既是传承佛教文化的目的,也是践行佛教文化的手段。

《百丈清规》是中国佛教禅宗寺院管理制度的最早形态,也是对道德自我管理进行的书面化、外在化的诠释。

还有《二十四门仪则》等细则,其内容主要涉及到僧人应养成的行为规范而制定的教育守则。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化论⽂佛教⽂化佛教⽂化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

在笔者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平等观念佛教在印度不是产⽣最早的宗教,⽽且在印度历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在印度历史上产⽣较早(早于佛教)的是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及后来由其演变⽽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通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婆罗门教反映了印度社会⾥四种姓中的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意识形态。

这种宗教主张:吠陀是天启的,祭祀是万能的,婆罗门种姓是⾄上的。

在佛教产⽣前的相当长的⼀段时间内,印度的思想界⼀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

印度社会中流⾏的伦理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伦理思想,它在总体上要维护种姓制度,坚持在诸种姓中婆罗门第⼀,下等种姓要服从上等种姓。

这种状况⼀直到了佛教产⽣后才发⽣了明显的变化(⼆)克⼰观念这⾥所谓“克⼰”即克制⾃⼰,特别是克制⾃⼰的欲望、⾃⼰的⾏为、⾃⼰的意识。

“克⼰”是我们在此处对佛教这⽅⾯伦理观念的概括。

佛教学说中与克⼰观念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观念的直接表现形态)的理论有不少。

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有关“三学”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的观念。

(三)慈悲利他观念佛教讲“平等”,讲“克⼰”,就⾃然也要讲“慈悲利他”。

在“慈悲利他”中,“慈悲”是佛教⼀直讲的,⽽“利他”则主要是在⼤乘佛教形成后才⼤⼒强调的。

慈悲也可分开讲,“慈”指使众⽣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

《⼤智度论》卷第⼆⼗七中说:“⼤慈与⼀切众⽣乐,⼤悲拔⼀切众⽣苦。

”佛教的⽂化源于婆罗门教的⽣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依照出⽣种姓等级⽽认定命运,⽽是相信⼈⼈都可以通过⾃⾝的修⾏来达到成佛——正所谓“⼈⼈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圭峰宗密禅师也说过“⼀切众⽣⽆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殊”。

所以佛教⽐其他宗教更加注重⾃⼰的修养,⽐较适应于东⽅的天⼈合⼀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世界得到⼴泛的传播。

最新整理在德育工作中借鉴佛教教育的 .docx

最新整理在德育工作中借鉴佛教教育的 .docx

最新整理在德育工作中借鉴佛教教育的在德育工作中借鉴佛教教育的德育是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的一门课程,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如何做好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都深入进行过这方面的。

佛、道、儒称作三教,都劝鉴人们弃恶从善,可以说都是广义的德育这一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不乏人研究,能不能在德育工作中借鉴一下佛教的思想,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尝试。

我和学生一起从佛教的三皈、四弘、五戒、六度入手,解读出无私、宽容、守法、勤劳、节俭、进取等美德。

在对佛教思想进行学术的基础上,自己的心灵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一次洗礼。

一、觉而不迷就是佛佛是焚语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

对人、对事、对物觉而不迷就是佛。

华严经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佛呢?是因为我们的本觉迷失了。

这个本觉就是佛所指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汉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我们要找回自己的本觉,怎样才能找回自己的本觉?那就是不迷。

凡事能进得去,还要能走得出来。

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事业、婚姻、家庭,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荣誉和地位,该争取时要争取,该放手时要放手。

二、三皈要求我们对人对事对物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佛教中的三皈指的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佛、法、僧称作三宝,所以三皈也称作皈依三宝。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认为:“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既然佛的意思是觉而不迷,那么皈依佛就是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找回自己的本觉,而不是对佛顶礼膜拜。

法是正知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思想。

我们从错误的想法、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看法,回过头来,要依自性的正知正见,就叫做皈依法。

僧是清净的意思,皈依僧就是保持内心清净,一尘不染,而不是皈依于哪一个僧人。

总而言之,三皈就是要求我们觉而不迷,保持内心清净,对人对事对物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三、四弘充分体现了普度众生的宗旨佛教中的四弘誓愿指的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佛道无边誓愿成。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佛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它的传入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许多人认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一样。

佛教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本文将从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作用、佛教的传入和演化、佛教与中国其他宗教对话等角度来谈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特点和意义。

一、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佛教进入中国后不仅发扬光大了自己的信仰,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和文化遗产。

佛教在中国受到了网络舆论和其他宗教的重视,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传统中,最重要的是其对道德伦理和人生观的影响。

首先,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体现在其道德伦理的传递上。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普及了一系列的道德教义。

佛教的道德源于佛教教义和佛教文化,同时在中国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价值观。

比如,佛教的教义强调无我、法空、因缘等观念,即说知道自己的存在不能超越物质世界,生命和物质是连续的、相互依存的,因此要以慈悲为怀,关爱他人,不伤生,不妄语、不妄想、不妄行,这些生命伦理观念对于完成人道主义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其次,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体现在其影响和参与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一整套的经文、文化、生活方式等,也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

比如佛教强调慈悲心,鼓励人们向低落的社会阶层提供援助和关注,这种文化传统是一种社会正义意识和人文精神,这种传统的价值意义贯穿在许多中国社会制度中。

二、佛教的传入和演化佛教最早是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

在那个时候,佛教的宗教教义被看做一种与传统儒道思想相异的东西,而且被一些人视为异端、危害社会的东西。

然而,随着汉朝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唐朝时期,佛教在文化、艺术、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成为了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与道德倡导

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与道德倡导

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与道德倡导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和财富,而在这个过程中,伦理道德问题日益突出。

佛教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和道德倡导,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与道德倡导。

一、无私与慈悲心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无私与慈悲心。

佛教倡导人们不应该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应该关心他人的福祉。

在现代社会中,自私主义的思潮盛行,人们对于自己的需求和权益更加追求,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然而,佛教教导我们应该心怀慈悲,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这种无私与慈悲心的道德价值观,使我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更加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援助。

只有在这种慈悲心的基础上,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与包容的社会。

二、平等与尊重佛教秉持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

佛教强调一切众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人人平等,不分贵贱。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

佛教的平等观念提醒我们应该摒弃封建等级观念和种族歧视,对待他人应该平等而尊重。

佛教强调尊重每个人的存在和身份,不论他们的背景和信仰如何,都应该得到平等和尊重。

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充满和谐与团结的社会。

三、忍辱与宽容佛教的忍辱与宽容是当代社会中迫切需要的道德品质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容易陷入争斗和冲突,缺乏宽容和理解,导致社会关系紧张。

佛教倡导我们要忍辱负重,宽容包容。

在面对挫折和冲突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忍耐和宽容他人的过失和错误。

只有通过忍辱与宽容,我们才能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四、智慧与善行佛教倡导追求智慧和善行的道德价值观。

智慧教导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洞察力。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信息的爆炸和信息的过载,人们往往陷入浮躁和迷茫。

佛教的智慧教导我们要理智地对待信息,善于思考和判断。

试论宗教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试论宗教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试论宗教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论文关键词:宗教宗教道德社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论文摘要:宗教道德是宗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发扬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通之处,发挥其积极因素,摒弃其消极的方面,使其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我国的文化也可以说是由多元文化融合而成。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宗教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

我国的佛教和道教等宗教信仰往往和民间流传的鬼神观念及祖先崇拜习俗紧密结合,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影响深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更是与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融合在一起,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其中,宗教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

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原有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某种“道德失范”的现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许多问题。

面对这错综复杂的现状,如何正确对待宗教与道德的关系,发挥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宗教道德宗教是人的超验性存在,它以神为核心,就其本体论的终极追求而言,宗教表达了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家园寻求,就其认识论终极性追求而言则表达了人的超越性。

宗教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宗教信徒以虔诚的宗教信仰为根基,以宗教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宗教世界观为理论基础并以服务于宗教教义为根本目的的行为准则。

它是以整人和神之间关系为核心的宗教伦理思想,它要求信徒对上帝或神灵承担特定的道德义务,并以诫命、禁忌、契约、承诺等形式反映这种具有宗教特性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规定。

对神的信仰和服从是宗教道德原则的出发点。

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影响深远的三大宗教中的有关规范、教义,例如平等、仁爱、善良、和平、诚实等,和社会道德有很多相通之处,有着凝聚人心,协调关系的作用基督教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十诫”和“信”、“望”、“爱”。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

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中国佛教宗教文化的论文摘要:五蕴为佛教文化中表述人、心理与环境关系较为重要的概念。

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从限定的五蕴视角,对佛教文化景观和感知主体在其中的感知重新进行研究。

着重从心理系统的功能与作用过程,研究人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得到的信息、感受、认知,以及能动、理解的五种聚合,也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强调佛教文化景观感知和景观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也为其他文化景观感知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景观; 感知心理; 作用力; 时间材料; 佛教; 五蕴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佛教文化景观也是诸多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佛教文化景观已经成为佛教文化、人为景观实体以及自然景观的复合体,承担了佛教文化展示、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对自然和社会有着特殊的影响。

通过独特的感知视角看见并看清文化景观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了解文化景观应有的独特功能和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天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对于其他文化景观亦是如此。

一、五蕴与佛教文化景观关系概述(一)五蕴及其概念的提取与限定五蕴这一名词在佛教经典中经常可以见到。

“五蕴: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

” [1]91-92下表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将此五蕴功能做了准确清晰的阐释。

基础心理学角度简释外界刺激形成境界感受领会作用形成情感影像、联想作用形成概念反观、推理作用形成意志观察、验证作用形成认知理解心理系统外界信息摄取感受系统认知系统能动系统理解系统[FL(K2]在佛学研究中,着重阐释这五蕴中的对人的负面影响,和强调出离五蕴负面影响而达到的境界。

而以五蕴感知角度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解读和讨论的时候,着重的是感知以及心理系统方面的功能与其作用过程。

从而达到在文化母体本身角度彻查外界景观环境与受众心理作用过程的目的。

(二)五蕴体系与佛教文化景观感知的重要性分析随着景观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环境和自然的思考的深度也逐渐加深。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历经两千余年的演变,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内涵,还对民众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佛教传入中国初期,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传播。

东汉末年,楚王刘英首开官方信佛之先河,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随后,佛教逐渐向社会各阶层扩散,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

2.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如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相结合,使得佛教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同时,佛教的修行方法也为道教所借鉴,促进了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

3. 佛教宗派的兴起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各种宗派相继兴起。

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等。

这些宗派各具特色,为佛教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禅宗和净土宗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成为我国佛教文化的两大主流。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特点1. 重视修行实践中国佛教文化强调修行实践,认为修行是达到解脱的关键。

各宗派都有独特的修行方法,如禅宗的参禅打坐、净土宗的念佛往生等。

这些修行方法旨在帮助信徒净化心灵,实现生命的升华。

2. 倡导慈悲为怀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佛教文化倡导慈悲为怀,强调关爱众生,尊重生命。

这种精神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民众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3. 融合多元文化中国佛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如佛教艺术、佛教建筑、佛教音乐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国佛教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既注重保持传统,又不断进行创新。

各宗派在继承前人教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发展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佛教思想。

这使得佛教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佛教对学校教育的看法论文

佛教对学校教育的看法论文

佛教对学校教育的看法论文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育青少年的品德、知识、技能和能力,以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为自己和家庭、社会、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佛教作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文化传统,在学校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佛教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

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品德的塑造。

佛教主张人们要具备菩提心,即善念和慈悲心。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这种正向的品德,使其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够做到心地善良、宽容大度、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从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其次,佛教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在佛教中,提倡人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力。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掌握自己的命运,主动地去探索和创造。

在学校中,教师应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和伴侣的角色,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佛教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智慧。

智慧在佛教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品格。

学生应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获得智慧,使其具备自我认识、卓越判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做到有知识、有智慧、有道德、有良心。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其对世界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使其不仅能够应对当下的挑战,还能够预判未来的变化和趋势,具备适应社会所需的智力和能力。

综上所述,佛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重要的看法和建议。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自觉性、创造力和智慧,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类的人。

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借鉴佛教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校教育走向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道路。

佛教文化与当代道德建设

佛教文化与当代道德建设

佛教文化与当代道德建设【摘要】佛教文化对当代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对佛教文化中的道德教育、个体道德修养、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佛教价值观的探讨,可以发现佛教所倡导的慈悲、善良、忍让等道德理念对当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

佛教文化不仅可以帮助个体强化道德修养,还能启示社会建立更加健康和和谐的道德规范。

在当代社会伦理风气日益混乱的背景下,倡导传承佛教文化对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更加注重慈悲与善良,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深入挖掘佛教文化中的道德智慧,将为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佛教文化、当代道德建设、道德教育、个体道德修养、社会道德规范、佛教价值观、道德启示、社会进步、传承促进、重要性。

1. 引言1.1 佛教对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佛教文化中,道德被认为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解脱的必备条件。

佛教对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个体修行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上。

佛教强调道德规范的遵循,提倡不伤害他人、不偷盗、不妄语、不嫖娼等基本道德准则,以培养个体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遵守这些道德规范,个体可以净化心灵、远离罪恶,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的目的。

佛教鼓励个体发展慈悲、喜舍、忍辱、般若等正能量,培养正直、善良、宽容的品格,使个体在修行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佛教对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倡导个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以实现个体的心灵净化和解脱。

1.2 当代社会需要借鉴佛教文化在当代社会,道德沦丧、伦理风气混乱的现象层出不穷,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不断膨胀,道德观念逐渐淡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借鉴佛教文化,以弥补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不足。

佛教作为世界上四大宗教之一,深深影响了东方文化,并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

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忍辱、舍己等道德观念,教导人们怎样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因为功利和私欲而丧失了善良和慈悲之心,而佛教文化则提供了一种寻求内心平静与修养的方式,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修正自己的行为。

解读道德必然导致宗教学论文.doc

解读道德必然导致宗教学论文.doc

解读道德必然导致宗教学论文[摘要]本文概括了康德的宗教哲学思想,针对他提出的“道德必然导致宗教”这一命题,从上帝概念到宗教形式梳理了这一命题的逻辑过程,肯定其合理部分的同时也进行了些许反思。

[关键词]道德;宗教;上帝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中,康德认为人的理性的全部旨趣总结起来就成为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人能够认识什么?”由认识论回答:第二个是“人应该做什么?”有伦理学回答:第三个是“如果人做了应该做的事,能够希望什么?”由宗教哲学回答。

为了回答第三个问题,康德从人的理性出发,对宗教进行了新的阐释,得出了“道德必然导致宗教”的经典命题,也形成了自己的宗教哲学。

一、康德的上帝观上帝问题是宗教哲学的核心问题,关于上帝存在与否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康德的观点对宗教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康德对上帝存在的证明进行了深入地批判。

康德认为我们不可能对上帝提出严密的证明,这犯了自然主义的谬误。

他指出上帝作为超验的本体,根本不可能形成知识。

但康德并不是要否定上帝的存在从而对宗教进行解构。

康德认为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并不等于我们不能相信上帝的存在,也不等于我们不能思维上帝。

另一方面康德让我们重新认识上帝。

从理论理性的角度,康德说明上帝是理性必然要设定的一个概念,上帝是理性由有限的存在者追溯到的一个绝对的无条件的最高存在者。

从实践理性的角度,康德说明上帝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上帝是达到至善的保证。

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的序言中康德指出“道德为了自身起见,绝对不需要宗教,相反,借助于纯粹的实践理性,道德是自给自足的。

”但人由于自身在道德上起作用的需要,就要为自己的义务设想一个终极目的。

因此道德也就必然导致宗教。

康德认为人应该把至善作为终极目标。

至善就是德性和幸福的统一,即当一个人按照道德律做了应该做的事后,他能得到与其德性相匹配的幸福。

历史上对幸福和德性的关系有两种相反的看法,即伊壁鸠鲁派的由幸福引出德性和斯多葛派的由德性引出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自治与佛教文化论文
一、佛教文化的精髓在于形成道德自治
在中国治国以德的文化传统中,佛教之所以能够有一席之地,正是因
为佛教文化能够形成道德自治。

佛教的觉悟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自觉,二是觉他。

这两个层面合力推动佛教为善去恶的价值导向,强化了其
道德教化的功能,劝导人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教追求道
德清净的本质,使人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而要做到这
个点,必须形成道德自治,保持内心的清净,正如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所说的:“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意思是说要保持内心的清净,摒弃过多的欲望,不要为外物所干扰。

佛教的因缘佛性体现了为
善去恶的道德修行论,明代王阳明“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
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6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佛教之所以能够形成道德自治,是因为佛教认为人心在具体
的社会实践中是有善恶的,故而强调要以智慧区别善恶、知善知恶,
在修行上则要为善去恶,以保持清净状态。

佛教文化形成道德自治的
意义重大。

治国以德具体到实际操作中,就是要以德育人、以德化人
和以德自治,佛教在其中起着非常独有的作用,因为佛教的很多道德
理念与伦理规范是非常值得社会借鉴和吸取的,比如缘起因果、去恶
从善、平等慈悲、自觉觉他、知恩报恩等价值观,都具有历久弥新的
道德价值。

“十善”提倡人要行为善、言语亲、心态正等,为人的道
德修养提供了具体易学的操作方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因之,人
的精神就不会亏欠道德的滋养。

反之,倘使人的精神支柱缺乏了人类
社会和自然规律所赋予的道德沾溉,就会发生自我监控与自制力的缺位,就不可能扼制私心贪欲,就会使整个社会乖离了“尊道贵德”的
价值中枢。

这也能够说是佛教的道德旨归对人的社会本质的揭示。


教的轮回学说对于培育人们改恶从善的道德自觉,也具有重大的警世
意义。

形成道德自治的具体要求与佛教倡导的行为准则,如五戒、十
善和四摄、六度等不约而同。

其中,五戒和十善都侧重于不杀生、不
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四项德目,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不侵犯人或动
物的生存权、财产权,不乱搞男女关系,不造谣,不传谣等。

这些道
德准则是对人的欲望与道德、对人性的内涵和本质的深刻把握与清醒
理解,是维护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屏障。

佛教强调六道轮回,
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为恶的畏惧感与为善的未来期待,让人形成一种通
过佛教道德修持实践就能进入到幸福境界的共识。

这也能够说明佛教
轮回说的道德启迪意义是极具正能量的。

佛教文化的精神精髓,即佛
教道德观的基本精神与社会功能包括自利和利他的辩证统一、自律和
他律的辩证统一、理论教化和典型示范的辩证统一、鼓励和承诺的辩
证统一等。

佛教强调针对性,而不是浮泛的、空洞的说教,特别是从
佛教的道德教育方式角度来看,佛教展开道德观点教育时特别注重树
立不同类型的道德典范或以高僧大德之道德作为学习的榜样。

譬如,
在四大菩萨中,观音有大悲之德,地藏有大愿之德,文殊有大智之德,普贤有大行之德。

此外,佛祖的十大弟子也各有所长:舍利弗是智慧
第一,摩诃目犍连是神通第一,摩诃迦叶是头陀第一,须菩提是解空
第一,富楼那是说法第一,摩诃迦旃延是论义第一,阿那律是天眼第一,优婆离是持律第一,罗睺罗是密行第一,阿难是多闻第一。

佛教
在践行道德自治的过程中,特别突出强调“高僧”的地位和作用,
《名僧传》、《高僧传》就是为高僧所立之传。

正如慧皎撰写《高僧传》时所说:“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适时,则名而不
高。

”7就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都在诗歌《赠宗密上人》中感叹:“世间仅仅重高僧。

”这些高僧可谓是佛教宣扬道德自治的榜样和典范。

二、佛教文化客观上有利于培育道德自觉
事实上,佛教文化无论从其基本观点、历史内涵,还是文化效应、民
族心理影响方面,都与以德治国关系甚大。

正所谓“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8佛教文化与以德治国在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精神实质上不约而同地产生出很多交集。

撇开佛教文化来谈论以德治国,那么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基因也就必
然残缺不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偏残缺废也就在所难免。

再往后看,人
类的精神文明要想进一步飞跃,也必须找到人类文明的道德芯片,找
到道德衍生的源头活水。

因为人的修身向善之心未能普遍推行于世,
人的欲望就会失去道德准绳的规范与制约,而这必然也会引起社会的
动荡。

正如春秋战国时晋文公欲发动称霸战争,狐偃劝导说时机还不
成熟,因为道义、信用、礼仪等道德自觉尚未深入人心。

于是,晋文
公广行道义教化,经过几年的准备后,一举称霸诸侯。

佛教之所以有
利于培育道德自觉,除了自身理论外,很大水准上还在于传入中国后
汲取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社会伦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
关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道德规范,并将其沉淀为佛教
处理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

佛教宣扬“五戒即五常”说,并将五戒和
儒家的五常调配起来。

因果报应说作为佛教道德伦理的核心价值观点,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自作自受、善有善报、恶有
恶报的道德理念建立了行为与动机之间的良性循环,给人们在道德与
行为上提供了一种带有规律性的选择路径。

这种路径进而成为驱动人
们自觉实行道德实践的内在力量,激发人们通过向上、向善来实现人
生的理想价值,不言而喻,将其应用于社会道德建设,有利于形成道
德自觉,促动道德实践和社会进步,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吸取因果
报应说的合理内核,在当代道德建设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从道德修
养的角度看,道德自觉发挥着心的功能与作用,佛教称为“心生则种
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善恶之事,由人心作。

”7有了道德自觉才能产生善行、善念,才可能“其心和顺,不相妨碍,离于妒嫉、
斗诤、嗔恚”8。

相反,没有道德自觉,心中的善念必然泯灭,也就不
可能有真正善的道德行为,即使有,也是伪善。

具体来说,佛教将形
成道德自觉的修炼描述为“明心”、“净心”、“摄心”、“治心”
等道德自觉,通过内心的善来抑制、克服、消除内心的恶,在心灵中
形成高强度的道德防火墙,用佛家的话说就是离烦恼心、善调顺心、
善寂静心、善修治心等。

在此基础上,还有以“四摄”(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摄)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为核心的“菩萨行”善业。

以此种道德体系所构筑的底线是为世间善
之根本。

由此可见,佛教文化体现出培育道德自觉的强大的内生动力,佛教的十善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三种身善业;以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四种语善业和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三种意善业,在观点、语言和行为上都以善为准则。

这些都会在灵魂深处对每
一个皈依佛教的人产生作用。

印度杰出政治家尼赫鲁曾说:“人们必
然会问,佛陀的教诲对当今世界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呢?它或许能起
到很大作用,也或许不能。

问题是如果我们处处能够遵循佛陀的教导,我们必将能为世界赢得和平和安宁。


三、佛教文化是落实与践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助推力量
佛教文化的社会效益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提升人的道德自觉、精神自觉,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有助于解答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佛教文化明确提出人应该坚守严格的道德底线,朝着古圣先贤的方向
自我管理,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能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以及
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时保持一种淡定和谐的心态。

正如孔子所言: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0对国家如此,对个人也是如此。

佛教文化通过影响人的道德观、群体观、社会观、政治观、民族观、
国际观、自然观,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实行整合而形成观点形态,集中体现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从而提升人们遵
纪守法的自制力,最终表现为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水平的提升。


佛教文化所包孕的道德观,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关照的核心问题,基本
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也无疑是落实与践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
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佛教文
化与以德治国方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佛教文化包孕的核心价值观
与以德治国方略都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其主要任务就是实践道德
理性,使人的道德修养渐趋完备。

佛教关于道德伦理的价值观在当代
社会仍有其积极的作用,它对以德治国的践行是很有价值的思想,既
作为信仰者的道德生活指南,能起到净化人心的作用,又对和谐伦理
会产生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启发意义。

能够说,佛教的“修心”、“修德”,有助于全社会形成道德自治,从而实现全人类的道德和谐、社
会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