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情感因素,激发探究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情感因素,激发探究兴趣

在人的创造活动中,情感因素能起到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它是推动或终止某项活动的动力,可以强化或抑制认知发展过程,并影响制约学生活动和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情感因素,通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创新情境、生活情境、活动情境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霍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指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这些情感因素能起到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没有情感色彩和毫无情绪反映的认识活动是不存在的。在日常学习中,情感在学习创造机制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它是推动或终止某种活动的动力,它可以强化或抑制认知发展过程,并削弱制约学生活动和发展的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引入数学情境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呢?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和合作者。”因此,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应是平等的交流。如果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能使教师真心弯下腰来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是

爱,是母亲对孩子般发自内心的爱。所以,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也就没有了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激活学生思维。

教师要转变角色,变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只有在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才能乐观和自信,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争辩质疑、标新立异,才能大胆探索。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问题的情境中,让他们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约数”时,先用多媒体显示画面,并配上讲解:3月25日是小明的生日,小明在妈妈买回了12块蛋糕。妈妈对小明说:“如果今天你的小朋友来家做客,你就请大家吃这些蛋糕。注意:一定要平均分给大家。”晚上,小明在房间点上了生日蜡烛,有人在帮他庆祝生日。请大家猜一猜,房间里一共有几个人,刚好能平均分这12块蛋糕,而且分得的是整数块?每人平均分几块?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思考。学生通过思考,得到了多种答案。有一个学生说:我猜房间里一共有2人,平均每人分得6块,写成算式是12÷2=6。另一个学生说:我猜房间有6人,平均每人分得2块,写成算式是……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想法一一板书算式。学生通过观察得出:12能被1、2、3、4、6、12整除。此时教师说明:1、2、3、4、6、12叫做12的约数。这样使数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的自我需要,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无穷的奥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的欲望。情感随着认知的过程得到了发展,知识也得到了正确迁移。

三、创设创新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有所发现,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在气氛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一筹莫展”。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即可。应抓住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一步步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使其“进入角色”,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也可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探究,培养了打破常规,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发展了创新思维。

四、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密切联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

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在教“两步计算应用题”时,设计一组开放性题目:在2001年申奥第一轮投票中,中国获得44票,加拿大得17票,法国得15票,日本得6票,请同学们从以上内容中选出几条信息,编成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学生兴趣非常浓厚,编出了不少具有创造性、探究性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学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学会用数学思维看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数学活动包括各种感官参与下的运算、讨论交流和搜集整理数据,调查研究,建立结构模型、解决问题等活动。在教学“统计图”时,让同学们周日回家调查家中3年来经济收入的情况,整理数据后制成折线统计图。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创设问题情境:判断哪块广告牌做得好,哪块用的油漆多?同学们通过同桌或小组间的讨论合作,用“数方格”或“割补法拼图”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在这个推导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的状态,他们经过操作、交流、实践亲自体验并发现公式的过程,掌握了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教学既是教会学生求知、认知的过程,又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情感交往过程;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发挥情感因素在数学中的功能,

创造情感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