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研究角度看待大黄即有泻下作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可调节菌群紊乱,抗病毒,修复组织损伤,从而有利于止泻功能 的发挥。
中医理论研究止泻作用
中医认为,对于大黄止泻之功,从大黄功能清热解毒及 调理气机升降方面也能得到解释,大黄有“推陈出新、调 中化食、安和五脏”的功能,使多余的代谢产物及时排除, 从而达到清热解毒之功。
收敛止泻注意点
(1)
配伍环境: 如大黄与鹿角霜相配,寒热并用,升降相须, 攻补兼施,敛泻结合,相反相成。同时有报道巴豆霜与大 黄相配亦可止泻,据此可以看出大黄止泻常与热药相配。
[7] 陈文贵. 大黄,清热解毒[J]. 医药与保健,2006(1) :23.
[8]徐忠云.浅析大黄安全用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524-525
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大黄的收敛止泻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具有抑制和兴奋胃肠道蠕动的 双向调节功能,故体现为泻下与止泻的双重功效
大黄收敛止泻作用机理
现代药理研究
中医理论
现代药理研究大黄收敛止泻作用
大黄含有鞣质,而鞣质对胃肠道系统主要是抑制作用 ,抑制肠道蠕动, 阻碍胃内容物向肠道移动 ,也可以抑制大肠内细菌胺生成酶 ,阻断噪类 的产生。
泻下方面用药注意点
(1)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及哺乳期慎服女性特殊时期慎用大黄
(2)适应证: 一般认为,大黄适用的证型宜实不宜虚,然从临 床实践及上述医案中,可以看出,无论虚实皆可应用。 (3)用药时间: 一般中病即止,最好不要超过 3 个月,切不 可大量久服。 (4)不同的病患用量也各不相同,对于具体患者而言,既要考 虑其不良反应,又要针对其具体病证,权衡利弊。 (5)煎煮时需后下。
从现代研究角度看待大黄既有 泻下作用,且有收敛止泻作用
成员:张兵,刘玉鹏
传统认知和现代药理作用
泻下作用机理及其用药注意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收敛止泻作用机理及其用药注意点
传统认识功效
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 黄等功效。
现代药理作用
大黄活性化学成分
炮制方法: 生用峻下,熟后缓下,酒制后其泻下作用更缓, 临床观察制用止泻效佳。 用量特点: 文献报道大黄小量( 0.05 ~0.3 g) 止泻, 便于处方用药,此量可因体质、症情及配伍不同灵活加减。 煎服法: 泻下通便宜后下,然于止泻则可与诸药同煎,即 久煎利于止泻
(2)
(3)
(4)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 [s]. 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10:22. [2] 贾志新 , 冯五金 . 冯五金巧用大黄治疗腹泻体会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4,9(6):595. [3]王新,唐方. 巴豆霜及其配伍改善肠道吸收的机制探讨 [J]. 时珍国医 国药,2012,23( 1) :215-216. [4]符子艺,魏成功,刘小虹.从大黄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探讨肺肠相关理论 [J].亚太统医药,2014,10(8):44-45. [5]黄 娟,张庆莲,皮凤娟.大黄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 与分析,2015,14(3):282-283. [6]夏俊龙,王育勤.中药的双向调节与临床应用[J].2015,13(6):6-7.
1.蒽醌类 2.鞣质 3.挥发油、有机酸、甾醇等
大黄的泻下作用
泻下特点:大黄苦寒沉降,能荡涤肠胃,泻下通便作用强, 为治积滞便秘之要药,尤宜热结便秘、高热谵语、腹胀痞 满疼痛。
泻下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番泻叶苷 A、B、C 等结合状蒽醌 衍生物,
泻下的药理作用机理
大黄口服后,结合型蒽醌苷大部分为被小肠吸收而抵达大 肠,在大肠被细菌酶迅速水解为游离型大黄酸蒽酮和大黄 酸,刺激肠粘膜及肠壁肌层内神经丛,促进结肠蠕动而致 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