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的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岩茶的简介
武夷岩茶的简介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究。
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武夷岩茶的历史沿革乌龙茶中的明珠。
“武夷岩茶”是产于闽北祟安县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
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
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
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
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
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
武夷岩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
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大红袍”最为名贵。
武夷岩茶的主要产地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
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
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
武夷岩茶主要分为两个产区: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
武夷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
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
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
武夷岩茶的鉴赏武夷岩茶属六大茶类(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之一的青茶类,俗称"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具有"三红七绿"(三分红边,七分绿)特点。
武夷岩茶经历代变迁,种类繁多,品质各异。
采自正岩的称"奇种",采自偏岩的称"名种",在正岩中选择部分优良茶树单株采制的,品质在奇种之上的,称"单丛"。
名岩专选一二株品质特优的茶树单株采制的,称"名丛"。
著名的四大名丛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大红袍武夷名丛中声誉最高,四大名丛之魁首。
传说大红袍原产地位于天心岩九龙窠的岩石峭壁之上。
据行家评定,大红袍的品质很有特色,与其他名丛对比,大红袍冲至第九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他名丛经七次冲泡味已极淡。
铁罗汉武夷最早的名丛。
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
记载:"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止一株,年产少许。
"传说原产地在慧苑岩内鬼洞和竹窠岩长窠。
据传,惠安施集泉茶店于19世纪中叶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名贵,有疗热病的功效,极受欢迎。
目前为小包装名牌产品之一。
白鸡冠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早于大红袍。
产地一说在武夷宫止止庵白蛇洞,一说在慧苑岩外鬼洞。
白鸡冠树高1.75米,分枝颇多,该树叶色呈淡绿,嫩叶浅绿微黄,叶面开展,春稍顶芽微弯,茸毫显露似鸡冠。
这也是白鸡冠名称之由来。
水金龟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岩上,后被洪水冲至牛栏坑坑底的兰谷岩。
1919~1920年间,为此树曾引起诉讼,费金数千,因天然造成,判归兰谷所有,足见此树之名贵。
武夷岩茶的冲泡,别具一格。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掾,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袁枚《随园食单》)。
更有上者"七泡有余香"。
武夷岩茶香气馥郁,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
成茶茶条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称为"宝色"。
部分叶面呈现蛙皮状白点,俗称"蛤蟆背"。
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中央淡绿带黄,称"绿叶镶红边",呈三分红七分绿。
品岩茶重在"岩韵",滋味浓醇,鲜爽回甘,所谓"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也。
武夷岩茶的相关信息武夷岩茶名枞
在武夷岩茶中,名枞指的是那些自然品质优异,具有独特风格的茶树单枞,名枞是武夷岩茶中的一个分类。
在珍贵的名丛之中,又以四大名枞最为名贵,茶叶商城就和您详解武夷岩茶四大
名枞。
武夷岩茶四大名枞包括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大红袍: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
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据行家评定,大红袍的品质很有特色,它与其他名丛对照,大红袍冲至第九次尚不脱——岩骨花香,而其他名丛经七次冲泡味已极淡。
铁罗汉:铁罗汉为武夷最早的名枞。
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载:“铁罗汉为武夷宋树名,叶长。
”其成名较早。
原产地传说较多的是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中(亦称蜂窠坑),该地两边崖壁耸立,茶即产于一狭长丈许的地带,边有小涧水流。
竹窠岩也有一株与此齐名。
另一传说,以竹窠岩为原产地。
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
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
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铁罗汉园”。
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
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铁罗汉叶的总称。
武夷岩铁罗汉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铁罗汉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铁罗汉的甘醇、绿铁罗汉的清香;铁罗汉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
主要品种铁罗汉、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等,多随铁罗汉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铁罗汉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巢,现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壁上有朱德题刻的“铁罗汉”三字,由岩缝渗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千年。
铁罗汉铁罗汉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支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椭圆型,叶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货稍厚面发脆,嫩芽略壮,显亮,深绿带紫。
白鸡冠: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早于大红袍。
据说当时有一知府携眷往武夷,下榻武夷宫,其子忽染恶疾,腹胀如牛,医药罔效。
有一寺僧奉一小杯茗,知府啜之味特佳,遂将所余授其子,子病即愈。
问其名,僧答白鸡冠。
于是奏于帝,帝尝之大悦,敕寺僧守株,年赐银百两,粟四十石,每年封制以进,遂充御茶,至清亦然。
水金龟: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崖上,为兰谷岩所有。
水金龟扬名于清末,其产权的归属,在历史上还有一段趣话,也因此,水金龟身价更为不凡。
据说,水金龟茶树原产于天心岩杜
葛寨下。
一日大雨倾盆如注,致使峰顶茶园边岸坍塌,茶树被水冲至牛栏坑头之半岩石凹处。
兰谷岩主就势凿石设阶,砌筑石围,壅土以蓄之,并命名为水金龟。
民国八九年间(1919-1920年)磊石寺与天心寺双方为水金龟的产权归属费金数千。
后经公堂判定,认为茶树非被人盗窃,系天然造成,判归兰谷所有,足见此树的名贵。
水金龟树皮灰白色,枝条略弯曲,叶长圆形,翠绿色,有光泽,品质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