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基本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对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基本理解

1、对课本资源的深层开发

课程开发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对各种资源的融通开发。而开发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也是比较简单的一项是就现有的课本内的资源的开发。说起来,这项工作是比较简单的,然而在现实之中,这项工作也并非那么容易,关键的问题是,老师要对所执教的内容有着十分精深的了解,甚至于十分深入的理解,同时还要能融会贯通。

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学生阅读的主阵地。教师充分发挥教科书的功能,可以扩展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使教材成为例子。教材中,一篇篇精美的文章都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的典范,其内容包罗万象,所展示的信息量非常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阅读策略。因为语文教材精选了许多文学名著和科普读物,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就能把语文课程的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教师充分挖掘课文以外的阅读材料,使课文成为扩大学生阅读量的“源头”、“活水”。

课堂教学中语文课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深层次去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激发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教学《卢沟桥的狮子》可让学生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教学《蛇与庄稼》、《只有一个地球》、《太阳》等这类课文可激发学生阅读相关科普知识方面的读物;教学《飞夺泸定桥》、《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英雄故事,了解中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有些课文可以把作者的生平事迹写成材料展示给学生阅读,如《月光曲》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贝多芬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等方面的资料。

具体来讲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必经之途:

(1)文章内容的感知

应该说,对于文章的感知也不是一件难事,对于一位具有正规科班毕业水平的老师而言,在正常情况下感知一篇文章的微言大义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发现有不少老师对于文章的内容把握往往不甚得法。

其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知道如何入手去解读一篇文章。特别是对一些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稍微具有点新意的作品,他们往往就不知道从何入手了。一篇新课文拿到手,他们以为自己找到了读书的方法了,其实,他们的作法连基本的阅读的常识的要求都不够。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对小学语文课文争论比较多,就说明,对课文的理解可能遇到了一个单一与多元,传统与现代,等等方面的问题。老师往往按照教参来教,而教参往往可能只有一个理解,而现实可能有多个理解而没有被老师发现,或者采纳。一旦考试,又只给一种理解,这就造成社会上的理解与教学中的理解的差异,形成矛盾。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老师解读文本往往习惯于也只能擅长于从的角度去解读,而不能,也不会从宏观的角度去解读,至于新课标所要求的从整体的角度去感知教材,往往无所适从,这都是问题。

所以,对内容的感知还是要全面一些的好。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开发的范畴。

(2)语言文学的积累

许多老师讲课的目标不是为了将真正的语文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上课。或者有的老师也知道语文课应该更多地体会语文的特色,但是由于他自己对于什么是语文课也一知半解,于是只好囫囵吞枣,盲人摸象一般进行教学。

真正的好的语文课是应该充分考虑语文的实质的,比如学生的书写是否过关了,学生是否能通过自己去查阅字典辞书,结合课堂学习,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数量,比如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的习惯,并且能不在老师的帮助下阅读更多的更好的古今作品,而且对这

些作品能进行合理的深入的理解。比如至少是不害怕写作文,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还能写出自己也都比较满意的作文,优秀的学生甚至能养成借助语言文字表达自我意识的习惯。

而对于这些方面的能力,老师是完全可以从课本中生成的。我们曾经呼一位老师讲《王冕》一课,他只将课文中规定的 6 个生词进行了讲解,而实际上,课文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生字生词,他都忽略不计。经过我们的启发,她才真正感到,原来这些生字生词可能比规定的还有值得学习。这都是开发不足造成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发现,在不同的作家的笔下,其遣词造句的风格也是那样的不同。比如朱自清的用词,清新亮丽,风格自然贴切,而鲁迅的用词则具有明显的沉郁顿挫的特色,总之显得很沉闷,但是表达的语意却是十分深厚。

类此问题都是我们要注意的。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光靠教学参考显然不能达成其目的,还需要语文教师对全部教材及其内涵有着比较深厚的理解,还需要老师们能从教材之中建立自己的“语文体系”以及“语文教学体系”。

(3)篇章结构的理解

表面上看对于篇章结构的理解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非是开头过渡结尾这样的模式。其实这里面所包含的内涵也是十分深刻的。只是取决于语文教师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假如语文教师要从简单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那么,任何文章都可以用“开头”“中间”“结尾”这三个雷打不动的模式来设计文章的结构。然而,假如我们要深入地分析每一篇文章的结构,我们会发现,“开头”“中间”“结尾”仅仅是文章的表面特征。几乎可以说,每一篇文章的开头方式都是与众不同的。文章在体现行文结构的一般模式,即“开头-中间-结尾”之时,往往都会有着作者自己不同的追求,因而文章的行文结构大相异趣。

我们的初衷是,老师一定要透过文章结构的表现现象去理解更多的内涵。从而为我所用。

(4)表达与交流的训练

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口语与交际的功能。但是不能不说,这一标准的初衷良好而实践起来殊为其难。原因是什么?当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应试教育的比例还很大。比如目前的教学体系还没有能够较好的建立。比如授课的老师理解不够深入。其教授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等等。而其中以后二者的情况是最为普遍的。

以课程标准的理想而论,如果能单独设立口语交际课程当然是最好的。然而,当这门课程还处于筚路蓝缕的状况之时,因简就陋的方式无疑是最为适合的。比如老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契机进行与口语交际相关的训练。有的老师进行课前三分钟的表达训练。有的老师利用演讲会等方式进行训练,这些都是比较不错的训练。然而,据我们所知,老师们对于利用课文资源直接进行训练的比例并不大。

也就是说,许多老师以为要完成口语训练非经过十分正式的课程不可。要有正式的教材,要有专门的课程,要通过正式的口语考试或检测等等,否则不能完成。其实这完全是教师的一种误会。只是由于老师们对于口语教学的理解过于偏狭了。固然有这种课程是比较好的,但是,假如这样的条件不具备是否就意味着口语交际课程不进行了呢?显然这不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优秀的老师所要故的工作是利用现有一切资源,有效地开发现在的课程。

也就是说,在我们现有的课程教材之中,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言的机会多的是,关键是看我们老师有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者的意识。如果有这个意识,那么,任何时候都有给学生提供发言讨论的机会。任何问题也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训练口语交际的材料。

当然,让学生参与讨论思考,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也不能中介一言堂,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全体参与,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展学生。

2、课外文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们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仅仅限于课本之内,而课本之外也是一个很大的天地,只有课内课外合并开发的课程才有可能是科学的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