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上的人类智慧_中西古代哲学关于死亡之于人生意义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 年第 6 期 第 14 卷 ( 总 Fra Baidu bibliotek6 期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O U RN A L O F HAIN A N N OR M AL U N IV ERSITY ( H 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 o. 6 2001 General No. 56 V ol. 14
生死观上的人类智慧
中西古代哲学关于死亡之于人生意义的比较
谭 晓 园
( 海南大学 , 海南 海口 570228) 摘 要 : 人们对死亡或死后灵魂的看法会对 人生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 西方哲学多以灵魂不死的 假
设作为其人生哲学的根本支柱 , 以引导人类的行 为向善 , 原子论者虽 然例外 , 但其伦理 体系并不 健全 。 比 较起来 , 中国古代儒家哲学在这方面表现出高超 的智慧 , 它抛开灵魂问题不谈 , 只关注于此岸世界 , 把人生 价值等同于现世的功业 , 却同样可以达到 勇者不惧 的人 生境界 。 死亡问题是人生哲学的第二个主题 。 关键词 : 死亡 ; 灵魂 ; 彼岸 ; 道 ; 勇 中图分类号 : B80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1053( 2001) 06 0047 04
) , 女 , 广东台山人 , 海南大学文学院教学秘书 。
47
来送行的人们讨论几个重要的问题。 在这最后 的时刻, 他首先强 调一个有哲学精神的人对死 亡应有的理智态度 , 然后解释死亡不过是肉体 与精神之间的分离 , 灵魂是永恒的 。 最后他说 : 死亡的时辰已经 到了, 我们 各走各的路吧 我去死 , 而你们去活。 哪一个更好, 唯有神才知 道。 生顺死安是一种 高深的精神修养 , 人们要 得到这种精神修养有几种不同 的途径, 其中之 一就是对灵魂不死的真诚信仰 。从苏格拉底身 上可以看出他虔诚的宗教感是得自奥尔弗斯教 义的。 其一是 : 他认为一个有哲 学精神的人对 死亡应有的理性态度不是恐惧 , 而是相反 , 应该 持一种欢迎的态度 。 其二是: 既 然肉体与灵魂 之间的关系在人活着的时候处于统一又敌对的 状态 , 那么幸福的 人生就不可放弃灵魂对肉体 的战斗, 从而使高贵的灵魂永远处于主导地位 。 如果让肉体的种种欲望和需求引导着灵魂的活 动、 把灵 魂变 成它 的奴 仆, 那 就是 堕落 。 可以 说, 苏格拉底人格 的高尚之处就在于他彻底实 践了奥尔弗斯教义 , 以过人的顽强完全驾驭了 肉体的情欲。 三、 为何不自杀 伊壁鸠鲁 以追求幸福与 快乐而成为古西腊晚期著名的 哲学家, 他最早 提出 : 一个人在被鞭挞的时候也可以是幸福的 。 他说: 快乐是有福生活的开端与归 宿。 他所追 求的快乐就 是肉体 的无痛 苦与灵 魂的无 困扰 ( 他所说的灵魂指人活着时的精神 , 他并不认为 人死之后还有永恒的灵魂) 。根据常识, 一个人 在受鞭挞的时候不会没有痛苦 , 实际上, 他追求 的快乐是心灵的静态 的愉悦。 他曾说 : 心灵的 快乐就是对肉 体快乐的欣赏。 按 照这一说法 , 幸福的人生 必须学 会主动 地体会 心灵中 的平 和, 因为一切靠外 在的东西带来的快乐都是不 可靠的 , 唯 有心灵 才是 人生幸 福的 唯一 源泉 。 换言之, 我们必须学会欣赏快乐而不理会痛苦 。 伊壁鸠鲁是著名 的原子论者 , 根据他的学 说, 人死后肉体与灵魂的原子都消 散了。 为克 服对死亡的恐惧 , 他把死亡说成与生活毫无关 系的东西 : 当我们还能体验到对死亡的忧虑时 , 我们仍然活着; 当我们死亡之后 , 我们已经没有 了感觉 、 因而也就没有了对死亡的恐惧 。他说 : 死亡与我们无干, 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 觉, 而凡是没感觉的都与我们无关 。 这种病弱者的哲学对人类脆弱的的心灵是 一种温和的福音 。 然而, 既然世 上到处都不免
收稿日期 : 2001 08 11 作者简介 : 谭晓园 ( 1974-
学说 , 学习的过程不外是在外物剌激下回 忆起 前世已有的知识。 奥尔弗斯 教义中的第二点 , 即灵魂不死的观念与苏格拉底的人生观及其崇 高的死亡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 虽然苏格拉底的清淅、 完整的哲学思想究竟如 何已无法得知, 但苏格拉底的神奇的死亡却在西方 哲学家中唤起许多崇高的敬仰, 由此他们对苏格拉 底的光辉人格深表钦佩。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类似 于这样的话: 对于哲学家来说, 生命是死亡的准备 状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人之所以怕死, 原因是 他们对死亡缺乏正确的认识, 也可以说是一种缺乏 智慧的表现; 只有当一个人准确地理解了死亡、 并 在精神上彻底超越了生死之间的界限、 在感情上完 全可以接受死亡的来临就象接受睡眠一样, 才有资 格成为哲学家。换言之, 害怕死亡是因为缺乏关于 死亡及死后的必要知识, 知识 在苏格拉底心中具 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知识绝不是对某个外在对象的 了解与把握, 而是心灵对于事物的充分体验, 他曾 说过 没有人是明知而故意犯罪的 这样的话。对 于事物, 人皆或称知之, 然而实际上缺乏充分的体 验与必要的反思, 其所谓 知 者, 实未深知。 把生命视为死亡的准备状态。 苏格拉底本 人就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 当他被判处死刑、 在监 狱里饮过鸠酒之后 , 打算在死亡到来之前 与前
本节引语及描述参考罗素著 西方哲学史 之 伊壁鸠鲁派 , 商务印书馆 1996 年出版 。
48
知也? , 孔子以非常诚肯的态 度给予回答 : 吾 欲言死者有知也 , 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 ; 欲言 无知, 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 赐 欲知死人有知 将无知也, 死徐自知之, 犹未晚也 。对于儒家 而言 , 人类的一切 精神思维活动都必须围绕着 如何生活得更好 、 如何达到现世的最大幸福这 一核心。 鬼神作为一个概念的存在价值是扎根 于此岸世界的, 那就是在祭祀祖先的时候 , 让人 们去体验父母仍然生在的那种以恐固孝道为目 的的恭敬情感。 生命如此可贵 , 活着的人就 必须掌握一些 必要的养生之术 , 孔子本人就颇知此术: 他脍不 厌细 、 食不厌精 ; 食不语 、 寝不言等 。 孔子还告 诉人们必须避免三种毫无意义的自取灭亡: 然 人有三死, 而非其命也 , 行己自取也。 夫寝处不 时, 饮食不节, 逸劳过度者 , 疾共杀之; 居下位而 上干其君, 嗜欲无厌而 求不止者, 刑 共杀之; 以 少犯众 , 以弱侮强, 忿怒不类 , 动不量力, 兵共杀 之。 此等都有是失身之举。 六、 儒者的人 生价值: 闻道 、 行道与传道 道教所追求的 肉体成仙 似乎主要在于为长寿 而长寿 、 为求生而求生 , 人生看似别无价值 。儒 家虽然同样珍惜生命 、 重视养生却是为了追求 更崇高的人生价值 。 在多数情况下 , 养生与求 道是紧密相连的 、 成人化的过程与成为仁人君 子是一回事 。 儒家的人生价值就在于 闻道、 行 道与传道 , 实际上就是对礼乐文化精神的学习 、 实践与保存 。孔子所说的朝闻道、 夕死可矣 , 是 在强调一个士人对礼乐文 化精神应有的态度 。 闻道的目的在于切身实践 , 古代儒家所说的知 识并不是某种外在的信息体系 , 它主要指的是 关于个人、 家庭及 政治生活中的礼节章法与内 心体验 。后世 儒家继承发挥这一思想 , 认为道 在日用之间、 道不 远人, 并有知行 合一的说法 。 在生活实践中, 由于修 养适宜、 礼节 到位、 文质 统一协调而自觉颇有所得时 , 就是得道与行道 、 就是知识与文化。 由于个人的这种修养与实践 可以造成一种和谐互宜的人际 关系, 就可以达 到修齐治平之 目的。 这是一条通 过自我体会 、 自我提高的途径来达到改造社会之目的的社会 理论 。道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有赖于大家的认 同与共同的实践 , 所以 , 每一个儒家的学人都必
须负担起以身载道的 重任、 而不可把自己混 同 于流俗之中 , 能否做到以身弘道是衡量真儒 假 儒的最重要的标志 , 其人格精神表现于外则 是 富贵不淫 、 贫 贱不移、 威武不屈 , 纵是怀才不 遇 或身遭缧绁亦不可身 离道体于须臾, 所谓君 子 有杀身以成仁 、 无求生以害仁 。 虽然个人的 生 命只有一次, 但还有比个人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 那就是儒家 所宣扬 的文 化精 神, 即仁 义之道 。 对于儒者来说 , 最有价值的死亡不是寿终正寝 , 而是通过牺牲一己之身来达到弘扬仁义之道的 那种死法。 并不是每一个人 都有这样的机会 , 然而当这种机会来临 时, 在真儒看来正是 死得 其所 。 不过 , 若是为了失意或私愤而自杀, 在儒家 看来不仅轻如鸿毛而 且不道德, 因为这种 行为 抛弃了他理应承担的 各种社会责任, 就普 通人 而言 , 最基本的一点是他所承担的家族传 递过 程中的承上启下的责任 。 如此看待人 生, 即便是 人生短促有限 亦无 妨, 因为有一个天下正道是常存人间的, 每一个 人都可以通过立德 、 立言或立功的方式把 个人 生命融进仁义之道中、 从而达到不朽。 七、 勇者不惧 孔子说: 君子之道者三: 仁 者不忧, 知者不惑 , 勇者不惧。 [ 1] ( P186) 作为君 子人格的三个要素, 仁、 知、 勇是一线贯通的, 仁 是文化精神的主体 , 人生所求全在于此; 知或智 指的是闻道体 、 明是非; 勇则是 信道必笃 、 闻道 能弘 , 它不是那种暴虎冯河 、 怀惠轻身的匹夫之 勇、 或有胆无 智的倡乱行为, 而 是守道不移 、 本 于行道者的人格立世, 不惧流俗、 不畏乡愿 、 坚 守自己的信念并 躬身践行的载道与弘道精神 , 它可以表现为独立不 惧的气节, 也可以表 现为 遁世无闷的操守。 勇, 正是儒 家的生死智慧之 所在。 通过 与 古西腊哲学相比较可 以看出: 儒家的勇气 与苏 格拉底的勇气虽然都可以达到让生命成为死亡 的准备状态那种精神 境界, 却在彼此之间 存在 本质的区别。 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够坦然地面对 死亡 , 是得自于灵魂不死的信念以及对死 亡状 态的学理分析 。而儒家则以纯粹的现实经验为 基础 , 以高度理性的姿态来看待人生价值 与死
于悲惨的痛苦 , 而人生又要徒费心机把呻吟 转 化为清吟 , 那为什么不自杀 ? 自杀岂非勇敢 而 彻底的解脱吗 ? 对此, 伊壁 鸠鲁没有作出 令人 满意的回答, 这位终身鳏居的人不仅没有自杀 , 而且还在将死之际要求人们妥善照顾他死去的 学生留下的孤儿, 他在鼓励人们生存下去。 原子论者伦 理学说是很独 特的, 它没 有迷 信思想或宗教气息 , 这在西方思想史上很罕见 。 然而它的人生哲学体 系是有缺陷的, 他们 的生 存观有点象早期的佛 教, 基本上否定了人 生的 意义 , 在实践中充斥着自苦为乐的禁欲主 义味 道。 但对彼岸世界与灵魂问题竟告阙如。 四、 临终的渴望 逻辑推测 人生将 死 的最后一刻, 如果他的意识还清醒的话, 那么他 最大的愿望会是什么呢 ? 由于宗教或信仰的不 同, 对此不可能有适合一切人 的结论。 不 过从 纯逻辑上讲, 人最终的愿望必然是 灵魂有知 。 因为死后若尚有灵魂 存在, 那么死亡就不 是人 生的终结 , 而是人生的一个转折而已 , 就象出一 趟远门或向一个 陌生之地作一次移民差不多 , 那个经毕生精力苦苦经营的内在 自我 并不会 因此而永远消逝。 如果这一推 测是合理的 , 那么只要假 设灵 魂不死并通过各 种方式使人们相信这种说法 、 对此深信不疑 , 就可以解决人生哲学的一 个重 大问题, 使人们从此得以从死亡的阴影下 解脱 出来 。它的意义并不仅仅使人们战胜死亡的威 胁, 而且能够使人们有勇气战胜一切威胁: 人生 中众多的得失进退有什么可怕的呢? 执着于真 与善的追求 、 不屈服邪恶势力又有什么可 怕的 呢? 事实上 , 西方哲学史上 许多有影响的 哲学 与宗教正是这 么做的。 直到近 代, 基督教 在自 然科学进攻之下节节 败退之际, 仍然有许 多伟 大的哲学家坚持 二重真理 , 因为一 旦放弃了 灵魂不死的这一假设 , 重多的精神危机就 会随 之而起。 在西方世界, 灵魂 不死的信念是 众多 人、 从哲学家到愚夫愚妇的思想中看不见 的钢 铁支柱。 五、 生命可贵 在生死观问题上 , 中国儒家 哲学有着独到的见解。 儒家思想对彼岸世界与鬼神持一种非常审 慎的态度 , 论语 有所谓 子不语怪 、 力、 乱、 神 是众所周知的。 所谓 不语 者, 并不表明 他武 断地加以否定 , 而是谈之无益 、 对此不置可否 。 说苑 辨物 载, 有一次 子贡问 死人 有知将无
人生哲学固然以讨论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 为主 , 幸福与快乐理应是人生哲学的第一主题 。 但是如果不讨论死亡与自杀等 问题, 那将是不 完整的、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类对死亡的畏惧 , 因为人类的 此生此 世最终 都无法 避免走 向死 亡, 人们对死亡以 及死后灵魂的看法必将对其 人生观产生重大影响 。 因此, 死 亡问题理应成 为人生哲学的第二主题 , 尽管它永远处在实证 科学的范围之外 , 哲学却不可因此弃之不谈。 一、 神秘的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认为, 我们祖母的灵魂可能在鸟的躯体里呆过。有一次, 他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在追打一条狗, 他立即大声制 止这种虐待动物的行为, 他说这条狗的前生是他熟 知的一位朋友。灵魂不死是古西腊人的普遍信仰, 在这一点上与后来的基督教哲学一脉相承, 构成古 代西方伦理学的一个精神支柱。 二、 苏格拉底之死 奥尔弗 斯教义对古西 腊大多数哲学家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奥尔弗 斯教义的主要内容有三点 : 一是神创造宇宙的 神话 ; 二是人的肉体是灵魂的坟墓 , 灵魂投入肉 体是一种羁绊与惩罚 ; 三是灵魂转世后潜在地 保持着前世的记忆 。古西腊哲学中许多重大的 人生问题都可以在奥尔弗斯教义中找到它的根 源, 比如柏拉图关于认识的 回忆说 , 根据这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