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9 生物与环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与环境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2.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 3.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破坏的是种群的年龄组成。(×)
提示:性引诱剂诱杀了雄性害虫,破坏的是种群的性别比例。
4.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提示:样方法的取样原则是随机取样。
5.某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逐渐降低。(×)
提示:在种群的“S”型曲线中,种群的增长速率在K/2前逐步增大,之后又逐步降低。
6.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提示:理想条件下为“J”型增长,无环境容纳量。
7.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将偏高。(√)
群落的特征与演替
1.“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提示:“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间存在捕食关系。
2.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提示:草坪中的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5.群落演替中森林阶段对太阳能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6.所有的群落都可演替到森林阶段。(×)提示:最终群落演替到何种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环境条件,如果环境较恶劣,如草原地区降水较少,群落就不能演替到森林阶段。
7.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一般使用取样器取样法。(√)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生态系统的结构只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提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提示:大部分植物是生产者,但有的是消费者,如菟丝子;大部分动物是消费者,但有的动物是分解者,如蜣螂、蚯蚓等。
3.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往复循环。(×)提示: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的循环,而不是含碳化合物的循环。
4.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示:防治稻田害虫,可以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5.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提示:捕食者的信息也会被被捕食者发现。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
1.若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会被破坏。(×)
提示:在一定限度内,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可以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其相对稳定。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提示: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弱。
3.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提示: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各个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小。
4.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提示: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弱。
5.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提示:距排污口越近的地方有机污染物越多,需氧微生物越多,溶解氧含量越少。
6.互花米草产于美洲,引入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7.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提示:尚不清楚的生物的使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