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1234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答:《自然辩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
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也是不断提升的。
《自然辩证法》阐明了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社会、科学、历史的观点,是对人类科学探索的总结和预测。
它的产生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答: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人、科学技术、社会等方方面面,是一门研究范围最为广泛的学科。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答:1)与科学技术哲学:联系: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就学科体系而言,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和观点继承了马恩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和西方科学哲学的重大区别就是它和自然辩证法的一体性。
不容忽视的是,否认科学技术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不仅不符合历史和现实、有违整个科学技术哲学界的共识和情感,而且,有可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尴尬和负面后果。
保持科技哲学的教学体系和研究系统两层楼结构下的多元化格局,当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区别:第一,如何看待自然观。
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都把对自然界的哲学思考放在自然哲学、科学实在论或哲学本体论中,而自然辩证法则把自然观作为它的理论基石。
第二,如何看待科学技术。
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一般是着重从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来考察的,而自然辩证法则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既从他的活动过程,也从他的活动成果来考察的。
第三,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做是永恒的、最合乎人性的形式。
而自然辩证法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历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它迟早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2)与STS:联系:自然辩证法虽然与STS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区别:STS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观放在首要地位,并且他们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他们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
自然辩证法研究在借
鉴它们的成果时,必须做出分析而加以吸收。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答:作为一名机械电子专业的研究生,在做科研时不仅要求我们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有辩证思维的能力,这也是研究生之所以开设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吧,学习自然辨证法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而且可以为我们在做科研时提供一种非工科生的思维,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在生活中自然辨证法是我们国家以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财富,我们需要去认真学习他,深入的学习他,他不局限于一个学科,他的思想可以联系许多学科的思维,培养人形成更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一种有效途径,自然辨证法所拥有的理论基础,对开拓人的视野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能够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为我们提供巨大的帮助,希望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得到丰富的收获,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思想上行动上的帮助。
请同学们参考教科书《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章的内容,并且阅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界和社会”一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
在此基础上对以下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也可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等,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
(2)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提示:
在《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界和社会”一文中,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是劳动。
”接着,恩格斯马上又强调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383-384页)
1、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重大问题。
从历史的视角看,自然界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先后扮演了敌人、榜样、对象和伙伴的角色,人与自然界关系也经历了从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崇拜到对自然界的征服与控制,再到谋求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的发展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主导性主体存在的意义得到了持续的强化,使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体现出对象性关系和价值关系的特征。
因此,当人类面对日益严俊的生态环境困境时,仅从人与自然界关系层面寻求解决之路是不够的,更要从人与人
关系层面着手,努力使人类对自然生态的价值引导达成一致,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面对现实中的生态环境困境,如果只是抽象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责任,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会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因为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层面,而且只是问题的表面层面,缺乏对问题本质的深刻把握。
诚然,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困境,但这个困境无论是从其形成的历史根源上看,还是从其现实表现上看,都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紧密相联,生态环境问题其实不只是人类应不应当对自然界负责的问题,更是人类相互之间应不应当彼此负责的问题。
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必须从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着手,尽可能使人类对自然生态的价值引导达成一致,合理安排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
只有当人真正成为他自己与社会的主人,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建立起和谐的合乎人性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从1992年开始,中国实施了以“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战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伟大的进步。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以“可持续能力建设”为中心,主要在政府调控、生存安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为中国可持续能力增长做出了贡献。
对于农村出身的我来说,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及农业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我国作为世界的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具有较大的新型能源化开发潜力。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具有来源广、污染小、热值含量高等显著优势,曾是我国农村主要的牲畜饲料和生活燃料。
由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秸秆的利用受到收集方式、利用技术和运输成本的限制,目前主要采用田间焚烧和废弃的方式处理过剩的秸秆导致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
浪费,存在火灾和交通事故隐患,同时破坏土壤抗旱保湿能力。
秸秆综合利用率低( 约为33%)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
秸秆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秸秆综合利用一个是较新的技术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我国在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发展初具规模; 但由于技术及成本等问题的限制,导致各领域发展并不平衡,在秸秆饲料化和肥料化上发展较快,在能源化方向增幅不大,在原料化和基料化方面应用还很有限。
在国家提出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背景环境下,随着各项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政策的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顺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生物质产业,必将成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洪大用. 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
社会学阐释[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曹稳根,高贵珍,方雪梅,等.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J].宿州学院学报,2007( 6) : 110 - 112,126.
背景资料一:
在库恩之前,科学哲学领域基本上是实证论及实在论的天下。
科学被认为是一种追求真理的事业,或者科学是似真的;真理可以被人们认识并加以表述等。
自从库恩发表其经典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以来,对库恩的不同解读造成不同的研究路向。
库恩之后,人们逐渐关心科学产生背后的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
“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关心科学产品的逻辑结构”[1],“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
[2]
注释:[1][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等译:《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 1年版,第265页;[2]同上,第267页
背景资料二:“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
1994年,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后现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主要刊物《社会文本》(Social text)提交了一篇题为《跨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论文。
随后,索卡尔在《大众语言》中披露了他的意图,即这篇文章是他为了检验人文科学知识领域的严格性标准而写的诈文。
这篇论文在文字上带有明显的胡说八道,然而(a)它听上去很不错;(b)它迎合了编辑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
《社会文本》的5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是一篇诈文,一致通过把它发表,引起知识界的一场轰动。
这就是著名的“索卡尔事件”。
索卡尔事件立即触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由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与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科学大战”。
——《“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背景资料三:“索卡尔的自白”
“我的文章的最基本愚弄之处不在于它那大量的错误,而在于其中心论题的可疑性以及引证它来支持它的…推理‟。
其次,通过含糊的…非线性‟、…流量‟和…相互联通性‟等花言巧语,把德里达和广义相对论、拉康和拓扑学、伊里伽莱和量子力学拼凑成一个大杂烩。
最后,我一下子得出(再次毫无根据地)…后现代科学‟已经抛弃了客观实在性的观念的判断。
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思维的逻辑结果;人们只能发现权威的引言、诙谐双关语、牵强附会的类比和毫无根据的大胆断言。
”
——艾伦·索卡尔:“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见索卡尔等著,蔡仲等译:《“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相关资料大家可借阅书籍,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后进行思考和讨论。
)
问题如下,可以选其中一个或多个回答,标题最好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
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
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2.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3.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试举例说明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
答: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其实只是其中一个属性,而另一个属性自主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作为理解科学的两个维度,自主性与社会性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存在于科学机体中,因此,与之相应的两种观点也是相互补充、相互矫正的。
统合两维视角、协调两种不同观点对于维护科学的自主性和正视科学的社会性、协调科学自主发展与外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外部视角着眼于科学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来探究其性质,认为科学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的存在与发展无不打上深刻的社会、文化烙印,因而社会属性才是科学的根本属性。
科学的社会性表现为多个方面: 首先,科学知识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渗透着诸如文化传统、价值观及经济技术要求等社会性因素,这是科学具有社会性的内在根源,其次,从科学的社会建制来说,自16、17 世纪近代科
学革命以来,科学已逐渐成为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自己独特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组织机构的社会子系统,而且作为社会子系统,科学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及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19 世纪以后亦越来越凸显。
一方面,科学的某些价值规范,如求真、理性等被称为科学精神的价值观念已向全社会扩散与渗透。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及其应用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对科学的影响和控制也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以至成为
促进或阻碍科学发展方向、规模与速度的重要力量,尤其是20 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各国无不把制定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从科学与社会的这种紧密联系与互动的关系来看,科学的各个侧面都渗透着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因素,科学的社会性应是其本质属性。
关于技术的本质,一般有三种理解:
一种是技术决定论,重视技术的内在逻辑,认为技术是自主并价值无涉的;一种是技术建构论,强调社会因素对技术的决定作用;还有一种是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认为技术的自主因素和社会因素都起作用,它们构成一个“无缝之网”。
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对技术的本质,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答: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从技术产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和人的生产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力地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全面进步。
由于技术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把技术看成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技术的本质被遮蔽起来。
特别是近代以来,人们在欲望和功利的支配下,技术变成了万能的、无所不成的魔力,技术的工具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其遮蔽的程度就更加扑朔迷离,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技术的异化、对抗以及不和谐,技术是一个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东西,我们每天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技术,它的作用表现的十分突出。
但我们必须克服把技术仅仅作为支配外在事物和对象的有效手段和工具的错误观点。
如果这个错误观点不能达到很好的克服,在一定的条件下,技术又成为支配和奴役人自己的异己对立物,出现了技术的异化现象。
所以我们在发展新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评价和衡量新技术的功能作用,分析它的利与蔽,把技术上升到人的生存的高度,充分认识技术的本质是目的和手段的有机统一,是物质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是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是个人利益和人类利益的统一。
只有把技术上升到艺术的境界,人类就能够实现诗意地安居。
(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答:人类真正属人性的生存方式得益技术的创造和发明,技术的产生是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创造人类自己美好生活的理想中,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充分认识到人自身潜在能力和现实的能力,并谋划如何将这种能力应用到改造对象的活动中,以解决人的生存问题,由此可见,技术的产生是人的生存欲望和所要改造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
(3)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
答: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必然和人们的生存活动联系在一起,解决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时,会出现人们对技术依赖和不适当地抬高技术的作用。
当代技术在社会化和工业化的驱动下,明显具有技术统治自然,支配人和社会的倾向。
我们必须扭转这一趋势,消解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统治作用,主要通过人性化的技术来实现,在技术领域里也坚持以人为本。
人可以通过技术来表达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技术则是通过人们不断的努力思考与实践提升改进的,从而超越原本仅属于工具范畴的单纯性技术概念,技术正以其强大的力量改造着世界,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正式作为实践
的特殊因素作用于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实践的中介,为实践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答:工具理性主义哲学认为,技术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当中,使用工具或用具作用对象时的操作方法和手段,它的显著特点是工具性、控制性、实用性和功利性。
由于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技术的理解偏离了正确发展的轨道,从认识上遮蔽技术本质。
当然在技术本身的发展中既有遮蔽的一面,又有去蔽的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理解和把握技术本质能力的提高。
特别是技术的不利影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在人们正确思想和意志力的驱动下,必须力排险境,寻找一条光明技术之路,使技术消极的因素隐退,真理性的因素登场。
技术的创造和发明本应该是减轻人们的生活负担,提高生活水平,使人们生活的更加轻松愉快为目的。
但是由于对技术的应用缺乏整体的理解和把握,片面地强调技术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没有考虑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导致了技术与人性和人类利益背离和异化。
特别是现代技术改造自然的力量无比强大,相应地它的破坏力也更大。
技术与人性和人类利益之间的裂痕日益扩大,形成了严重的对立局面,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科技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从狭义的角度看,是对科学技术本身进行伦理思考。
如科技是不是价值中立的?科技研究有无禁区?从
广义来看,除了反思科技本身之外,也要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中的运用进行伦理思考。
如生命伦理、网络伦理、环境伦理、工程伦理等。
就科技与伦理的互动来看,一方面表现在科技对伦理的作用,如扩展伦理范围,提出新的伦理问题,提出新的价值观和修正伦理规范的确定;另一方面,是伦理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和推动,如是否科技层面能做的,就是该做的?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等等。
大家可从以下某个问题入手讨论:
1. 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
2. 科技研究有无禁区?
3. 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
4. 试从某一案例入手,分析高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哪些伦理问题?(如可选择克隆人、安乐死、器官移植、基因问题、网络交往、高智能犯罪、环保等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参考书目:
韩东屏等,《疑难与前沿——科技伦理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