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企业文化
道德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德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也是道家哲学的经典之一。
虽然它主要探讨的是哲学和宗教问题,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也有启示。
以下是一些启示:
1. 无为而治:《道德经》中强调“无为而治”,即领导者不应过度干预员工的工作,而是要给他们自由和空间去发挥自己的能力。
这种领导风格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
2. 以人为本:老子强调“道法自然”,主张人的行为应顺应自然规律。
在企业管理中,这可以理解为管理者应尊重员工的人性,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以人为本,而不是只看重效益和利润。
3. 和谐共生:《道德经》中提倡“和而不同”,主张在差异中寻找和谐。
在企业管理中,这意味着要尊重和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通过沟通和协商达成共识,实现团队的和谐共生。
4. 谦逊低调:老子主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提倡谦逊低调的处世态度。
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这意味着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以身作则,赢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
5. 持续学习:《道德经》中强调“学无止境”,主张持续学习和自
我提升。
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总的来说,《道德经》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现代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道德经62】优秀的企业文化:拯救企业于危机,成就企业于不凡
【道德经62】优秀的企业文化:拯救企业于危机,成就企业于不凡第五十四章善建不拔,善抱不脱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我最敬佩的奶奶去世十余年了,她的一生命运多舛,没读过书,却深明大义,且能说惯道,方圆十里谁家有个争吵打斗,化不开的结,都把她请去讲和,修补关系,最后双方往往能化解心结握手言和。
她一生对佛虔诚,深信佛义,因此充满对天地之间万物的敬畏。
我小小年纪受她影响挺深,总觉得自己有佛缘,直到她去世,成为佛教俗家弟子的念头方才开始变淡——毕竟那时只是受影响,并不理解佛理,自主意志也不坚定。
学生时代一手文章在班上总是出彩的,因此会出现有人抄袭的情况。
这让我很生气,回家讲给奶奶听,奶奶一句话就让我从此不再介怀:“没关系,别人抄袭的是你这一篇表面文章,抄不到你脑子里的海量才华。
”这一生里,时刻谨记奶奶的诸多教诲。
她去世的时候觉得悲痛是因为失去亲人,等遇到难解世事时才凄惶地发现,我失去的不仅是一位亲人,还有一位睿智的人生导师。
我似乎也踩着奶奶的多舛命运线,从童年到现在,经历了比同龄人更多的浪涛击打。
但始终初心不改,心怀善念,那些生活磨练反而让我更具包容心和更强的意志力。
以前想法狂妄,希望以自己的文章中的正能量去影响全世界。
出发点是好的,但后来渐渐清醒地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足够优秀和卓越,就算想法再正确,说的话是没有份量和影响力的。
因此,孟子就曾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不得志(没有影响力)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有影响力)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别人自然而然会跟在你后面去做。
你主动去影响他人和他人受你所影响,看似意思差不多,但主语不一样,能动力不一样,效果也完全不一样。
因此,我在前天文章中说,“我所做的一切,只为自己的行为和人生负责”。
《老子道德经》企业篇
《老子道德经》企业篇记得,1992年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东方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与会的有美国、欧洲、日本等全世界的著名儒学家、汉学家和世界知名的企业家。
会上我有一段发言:什么叫企业?《说文解字》说:“企者,举踵也”。
是说人类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带着贪欲的企图来到人世间,由于业力驱使,不自主的提起脚后跟,身体往前倾斜,产生行为。
《说文解字》又说:“业”,大版之言。
企业就是人类脚后跟提起来,往前倾斜,产生行为。
这些行为可以用大版文字记载它的时候,“业”就立起来了。
但《说文解字》又说功业的“业”通罪孽的“孽”。
是说我们行为多是以为社会建立功业的愿望开始的。
最后究竟是作的“功业”还是“罪孽”。
未盖棺前,尚未可逆料。
故中文里“企业”的“企”既是“止人之处”,又谓“人之止也”。
从这个概念上看,何止我们这些经济工作者的经营者在企业中,在座各位专家,你们的脚后跟不是也一样提起来了吗?不都在“企业”范畴吗?故凡把脚后跟提起来,正在或将继续产生“企业行为”的同仁们真是不可不警醒。
看看《老子道德经》企业篇吧。
(一)“企业”总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者,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则败之,执则失之。
我有三宝,宝而执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二)“企业家”总说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悔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尤希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三)“企业家”主角受国之垢,为社稷主。
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果。
而侯王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无和邪,故能成其和。
贵以身为天下者。
乃可寄于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托于天下。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内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四)“企业家”配角以道佐人主者,不可兵强天下,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兵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荒年。
适合企业文化的古文
适合企业文化的古文
在选择适合企业文化的古文时,可以考虑选取那些弘扬正能量、激发团队凝聚力、提倡诚信和责任的文言文段落。
以下是一些适合用于企业文化的古文摘录:
1.《大学》: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2.《论语》: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3.《道德经》: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夫居其厚,大国下其粱。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4.《孟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之言,忠而已矣,曷谓之文?
5.《左传》:
•载驰载驱,孔穿孟云。
君子失其马,亦何以矣。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些古文摘录强调了诚信、仁爱、谦逊、勤奋等价值观,适合用于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原则。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
行适度调整和灵活运用,确保符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理念。
《道德经》对企业家的启示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企业家具有重要的
启示。
1、讲究“谦虚”:企业家应该谦虚,不要自大,不要自以为是,要学会接受批评,不断改
进自己,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2、讲究“恒心”:企业家应该有恒心,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才能取得
成功。
3、讲究“智慧”:企业家应该有智慧,要学会分析问题,把握机会,做出正确的决定,才
能取得成功。
4、讲究“节制”:企业家应该节制,不要放纵自己,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要贪图享乐,才
能取得成功。
5、讲究“尊重”:企业家应该尊重他人,不要轻视别人,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取得成功。
道德经与企业文化
道德经与企业文化关于道德经与企业文化《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作品,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作。
道德经与企业文化有关系?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道德经与企业文化,希望对你有帮助。
道德经与企业文化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43章)句解: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左右、影响天下最坚强之事物。
老子告诉世人:天下无形万物的背后有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本源规律,这一本源总则又分为各层次的细则。
有形的一切都在无形的法则掌控之中。
实际上我们日常商业经营也是无中生有,世间的所有上市公司都源于创始人头脑中的想法、思路、思想风暴。
无形的道像气一样无所不入,像水一样无所不适。
这就是《道德经》通篇的核心主旨:宇宙间一切有形的万物都源于无形的“道”能量的运行,正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谈到现代商业管理自然也离不开这一宇宙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企业治理的成就归根于企业一代代领导者的企业使命、企业文化。
韦尔奇的管理也是从无形开始的。
上任伊始,韦尔奇就提出数一数二的战略愿景。
他说:“我们要能够洞察到那些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加入其中,要在自己进入的每一个行业里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无论是在精干、高效,还是成本控制、全球化经营方面。
不这样,20世纪80年代的公司将不会再出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必须做到数一数二,因为如果我们对一项业务的长期竞争力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终将有一天业务会陷入困境,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韦尔奇认为GE的各项业务都要力争在市场占有率、在竞争力上达到业界数一数二,否则就要处理掉。
追求数一数二,这正是GE的新战略愿景。
在此后的20年里,这一愿景就像一面旗帜,指引GE从当年的美国十强之一,变成世界第一;从当年的大而有些僵化的“超级油轮”,变成最具活力的企业——“会跳舞的大象”。
在此基础上,韦尔奇强调要确立面对现实的经营态度。
他提出要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安排,而不是按照希望的去做。
道德经对于企业道德管理的指导
道德经对于企业道德管理的指导作为一位资深学者,我一直对于道德经对于企业道德管理的指导作用感兴趣。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在当代社会,企业道德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关乎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责任。
通过研究道德经,我发现其中蕴含的思想对于企业道德管理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首先,道德经强调以德治企业。
道德经中提到:“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这句话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将道德视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在企业中,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都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以德为先,做到诚信守法、廉洁奉公。
只有以德治企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和道德风尚。
其次,道德经提倡谦逊与谨慎。
在企业道德管理中,领导者应该具备谦逊和谨慎的品质。
道德经中说:“谦者,道之所由生也;强者,道之所由亡也。
”这句话告诫我们,谦逊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而傲慢和自负则会导致企业的衰败。
领导者应该虚心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学习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
谨慎则是指领导者在决策和行动时应该慎重考虑,避免盲目冒进和决策失误。
第三,道德经强调和谐与平衡。
在企业道德管理中,和谐与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道德经中提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这句话告诉我们,企业应该追求内外的和谐与平衡。
内部和谐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要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调一致的工作氛围。
外部和谐则是指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共处,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资源,与利益相关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最后,道德经强调以柔克刚。
企业道德管理中,领导者应该注重以柔克刚的管理方式。
道德经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句话告诉我们,柔弱的力量可以战胜坚强的力量。
在企业中,领导者应该善于沟通和协调,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强硬的手段。
只有以柔克刚,才能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道德经与企业诚信之本
诚信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没有诚信这一基石,现代企业将迷失于欲望与贪婪之中,对现代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而实际上,企业在为人类带来物质享乐和生活舒适的同时,确实也带来了假冒欺诈、物欲横流、环境大破坏、资源不断消耗、不道德竞争、官商勾结、庞大而无法约束地生产破坏人类生存及地球环境的产品等等。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是人类应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中华文化中,诚信这个词有着深厚的渊源,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以此为荣。
依据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老子在德篇多次提到诚信,可见诚信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老子要说明的就是宇宙间的一切源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宇宙能量的存在、运行体系和规律,而更重要的是人类作为动物中的灵长,应该效仿道本源的“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无我、无私的精神,尊道奉德地生存,主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孔子也告诫自己的学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就无法在世上行事立足。
诚信是中国文化的根源,只不过在进化中物欲的污染越来越多了。
可喜的是,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在新的世纪又一次发起中华文化的振兴。
诚信是民族文化的基石,立国之本,更是商业经营当中的一个基础,西方的商业发展到今天最基本的一个基础就是契约精神,老子、孔子讲的人类诚信实际上和西方的契约精神属于是同源的。
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这种精神首先表述在“神人立约”的意义上。
在西方传统的商业文明下,契约代表着商业关系双方的承诺,信用与契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甚至信用要靠契约来维系,可以说传统的商业文明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之上的。
契约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诚信精神,只有交易的双方遵守契约,切实履行合同,才能确保交易安全,市场经济才能发展起来。
本文将根据道德经当中对诚信的论述,结合中华文化的精髓、西方商业的核心精神、契约精神,对企业的诚信作根本的研讨。
诚信的根本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德经》——企业发展之根
老子,一位历史深处的温润老人,他的思想,如水一般流淌在我们周围,浸润着我们的心田。
须臾离不开,却并不为人所重视。
在当今五浊恶世,人们会越来越发现,只有水的品格能够洗涤我们的思想与灵魂。
老子的思想,并不是要我们超脱世俗,亦非逆来顺受,“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作事”才是正道。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
上篇《道经》,言宇宙之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道德经》流传二千五百年而不衰,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也是最伟大的哲学著作。
围棋、《易经》、《道德经》最为相近相通,乃同根所生,皆为阴阳变换之妙法,皆追求“道”之本源———即揭示宇宙万物演化的根本原则。
它们是华夏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基因,历经数千年依然熠熠生辉,是中国古典文化最灿烂的瑰宝,是中华文脉之根,是中华文脉之魂魄。
《道德经》是最接近宇宙客观真理的朴素哲学,老子言“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环宇矣,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其永恒之智慧,下可修身、养性,中可齐家、置业,上可治国、平天下。
老子修道而长寿,长孔子二十余岁,孔子数次向老子求教天道,感叹:“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回到鲁国后对众弟子称赞老子“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
“老聃,真吾师也!”虽然历代中国的统治者独尊孔子的儒学,而能成大业者,却无不是依靠《道德经》的思想来平天下和安天下的。
当今,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受到广泛的重视,其实孔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正是源于老子思想。
《道德经》却因过于简单又过于深奥,容易被误读和误解,所以老子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鲁花企业文化及道德经读后感
鲁花企业文化及道德经读后感篇一《鲁花企业文化及道德经读后感》读完鲁花企业文化与《道德经》,我这心里像被猫抓了一样,痒痒的,有好多感触。
鲁花的企业文化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就像一个工匠在精心雕琢一件绝世珍宝,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是不是有点像《道德经》里说的“致虚极,守静笃”,在浮躁的商业世界里坚守本心呢?我记得我有次买东西,只看价格便宜,结果质量差得一塌糊涂。
鲁花却几十年如一日地注重原料、工艺,这是不是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呢?可我又在想,这种坚守在如今快速发展、充满诱惑的时代,是不是有点“傻”呢?就像在满是捷径的森林里,偏要走那条最难走的路。
但也许正是这种“傻”,才让鲁花的产品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
这鲁花企业文化与《道德经》的结合,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商业之道,亦如做人之道,要稳扎稳打,可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能真正理解这背后的深意吗?我觉得我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篇二《鲁花企业文化及道德经读后感》《鲁花企业文化及道德经读后感》这题目一冒出来,我思绪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到处乱飞。
鲁花的发展历程,在我眼前就像一部励志电影。
从一个小厂慢慢成长为行业巨头,他们对诚信的坚守,像一座坚固的灯塔,在商海中为自己也为消费者指引方向。
这和《道德经》里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不是有相通之处呢?我曾遇到过一些商家,说得天花乱坠,实际却货不对板。
鲁花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诚信。
我就想,他们在面临利益诱惑时,难道就没有动摇过吗?也许有吧,但他们还是选择了遵循企业文化和《道德经》的理念。
这是不是意味着企业的长久发展,离不开这种道德的约束呢?可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企业能真正做到呢?我有点悲观地觉得,可能不多。
这鲁花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在商业道德的道路上坚定地走着,而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这样的企业点赞,同时也呼吁更多企业向它学习呢?像呼唤迷路的小羊归队一样,可这容易做到吗?我不确定。
篇三《鲁花企业文化及道德经读后感》看了鲁花企业文化及《道德经》后,我内心像一锅煮沸的开水,翻腾不息。
102: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行《道德经》作为企业文化——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
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行《道德经》作为企业文化——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每年到这个月初,每个企业都开始作上半年的工作总结。
我也不例外,在召开各部门的部门小结后,开始总结上半年公司的运营情况。
借此也总结一下《道德经》学用在公司推行这半年来的心得。
2015年初开始推行《道德经》学用走进企业活动,创办了读书会,也从春节后开始推行三节操,真正的感悟是“率先垂范,身先士卒”。
从2014年开始在企业里宣传《道德经》,在员工的不理解中慢慢找寻推行的方式方法,开始明白:不管嘴里说出多少漂亮的辞藻,如果不能亲自行动起来的话,到底还是无法赢得大家真心的支持!我们想让别人做的事情,必须身先士卒,给大家做个榜样,大家才会跟着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次公司集体晨会中,列队的时候我发现,当没有领队指挥的时候,队形散乱,虽然有要求按部门和车间整队,但是因为人数不等,队形散乱,各组成员也无所适从。
当把队形整好时大约花了十分钟的时间,但是队伍前后左右仍然不能整齐。
第二次的时候,我按照人数把队形的第一个人先安排到位,然后后面的人逐渐以第一个人为基准陆续补位,队形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前后左右非常整齐!这就是“标杆”的榜样作用!羊群有领头羊,狼群有领头狼,蚁群有蚁王,部队有指挥者??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人引领着,每一个人心里都希望有一盏明灯照着。
这就是我们领导者需要用心去关注的细节!在推行三节操的过程中,只要在家,每天我会提前20分钟到公司,坚持打拳,然后带领大家一起做三节操,开始一些人应该是被动或者不太情愿的,因为我在,不好意思,慢慢被动也就变成了习惯,甚至一部分人开始享受。
在参观一次允程老师的公司晨会后,我把分享环节带回了公司,每天安排一位家人分享,并且让大家彼此点评,再把真诚微笑,爱要大声说出来的语言每天让他们去演练,享受。
在这个环节中,因为公司平时推行的道德文化,他们开始会把《道德经》与工作、生活相结合去分享,我感到非常的棒!虽然《道德经》学用在公司还没有被完全接纳,但是一部分核心人员已经开始去接受,并开始主动配合学习,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成立了一支以打造“核心研发团队”为目标的学习型队伍,把自愿学习和核心的一些成员都动员进了学习队伍,每周开展一次围绕《道德经》的学习,从产品开发,客户需求,生产管控方面结合《道德经》的章节展开学习,采用学习后互动提问的方式,逐渐把道德文化融入到企业的经营中去!看到同仁们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抱怨,看到他们晨会上展开的笑颜,看到他们工作中的互相包容,我感动,也有来自内心的感恩!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道德经》与企业文化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第17卷第4期文化视窗 2017年1月《道德经》与企业文化◦凌世敏(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广西桂林541003)[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发展要想经久不衰,一定要靠文化的支撑,而《道德经》中的一些核心 内容,如“上善如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等思想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道德经》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中图分类号]D64,B824.5 [文献标识码]A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 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 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 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
它包括“信誉文化、品牌文化、凝聚力文化和管理文化”,是 企业的灵魂。
“企业一年获利靠机遇;三年不败靠领导;五年成功靠制度; 百年发展靠文化”。
美国兰德公司曾花20年时间跟踪了 500家 世界大公司,发现百年不衰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卩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 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
这个共同特点其实就涵盖了企业 的信誉文化、品牌文化、凝聚力文化、管理文化。
这种企业文化 与《道德经》里的一些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书,是道家思 想的主要来源,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 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 之道的智慧。
它的一些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 了思想基础。
-、秉承“上善若水”的品质培育企业的“信誉文化”信誉文化是指与信用相关的道德风俗、意识形态、价值 观等非正式约束,它不同于法律、条例等正式约束,在大多数 情况下并无明确的条文及强制力量而是通过舆论、集体价值 取向、道德评判等方式来规范信用活动。
人无信不立,企业 也是如此。
【实操】如何用《道德经》建设企业文化
【实操】如何用《道德经》建设企业文化自从2013年踏上美丽的文化城学习《道德经》之后,在老师的引领下,我开始对发展自己企业的文化建设有了一些新的所思所想。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所著五千言《道德经》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老子《道德经》是古今中外自然哲学规律的最高经典,老子文化的弘扬能够促进世界和谐、社会安定、家庭和谐和个人身心健康,能够促进道德三界安平泰。
为此,考虑到公司已成立三十多年时间,原有的企业文化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故我决定将《道德经》引进企业,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添砖加瓦!可是《道德经》虽好,但如何真正走进企业,成为企业文化?那么,让公司的员工能够接受、领悟是首要前提。
首先,我认为要想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
所以我运用《道德经》第二章中的“行不言之教”来开始自己的改变。
记得2013年8月份我第一次到文化城,老师授课时讲:要关心自己的人生,首先要关心好自己的身体。
老师特别强调人要依道而行,必须要摒弃一些不良嗜好,尤其要戒除一切不良习惯所带给身心健康的危害。
然后,我对照《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小事做起》,找准了“目标”——就是从戒烟开始,这样让大家既能看得到我的改变,又能使自己的身心获得很大的好处!虽然本人以前并非不知道吸烟之危害性,但所受的触动却一直没有像那一次参加研习营中老师批评吸烟这个不良习惯的危害性时之体会,那样的刻骨铭心!所以找准“目标”后即起心动念,我进行了个人戒烟的准备。
在回到公司与中层干部分享泰国学习《道德经》感悟的会议上,我自己提出了至元旦坚决把烟戒除,并争取在“十一国庆”前戒掉的承诺,希望大家监督。
最后到九月底,我提前实现了一根也不抽的戒烟目标,同时也就兑现了在公司中层干部会议上的承诺——这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戒除多年不良习惯的新生;对平时关心我、爱惜我的亲人和朋友而言,则也是少了一份担心。
同时,还有一个收获就是,自从学用了《道德经》,所有人都说原本不会笑的我,脸上的微笑也比原来增加了。
《道德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科学理论与管理哲学理念的有机结合,不外乎是以企业精神、使命、愿景、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形象标志、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为企业指明“道”的方向,而企业文化建设就是通达“道”的桥梁。
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道德经》哲学思想中的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强调了必须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才能稳定统治,而对于企业来说,在物质利益面前,“上饱下饥”的状态有损于员工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员工的“跳槽”,与其说是别人开出的条件更好,不如说是忽视了自身环境的建设,忽视了物质文化的建设。因此,要把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作为大事来抓,用程序化规范机制而非随意性管理,这样才能“无为而治”。
《道德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近日,笔者在信阳新世纪大讲堂聆听了由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翼成教授主讲的《道德经》与人生智慧,明师点悟、实例论道,种种奥妙尽在其中……
道德经与企业文化培训的密旨所在
《道德经》的意义
老子的伟大就在于,常 人不知道的他知道并 阐述了。感谢尹喜函 谷关做了回截道的, 不然,我们今天哪有 福分接触前人这么伟 大的智慧。
我一不劫财,二不劫色, 就把你脑子里的软件留下吧!
一般都要硬件,你还是挺识货! 货卖识主,就送给你了!
《道德经》的意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有”和“无”名字存在差异, 却从同一个地方而来。同一个地 方却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这是最 为玄妙的。这玄妙不定的关系, 就是宇宙万物奥妙的起源。
“玄窍”是道家 练习内丹 的法门。 《道德经》的意义
人体就是小宇宙, 如何挖掘身体的奥妙, 需要相当的智慧 和积累。
有无相生,难 易相成,长短 相形,高下相 盈,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恒也。
太极拳的作用机理
太极拳练习拳架、 推手时讲究“不 用力”,“不用 力”而“力”又 无处不在,这就 是“水”的力量。
水是最温柔的,又是最可怕的! 不但能纯洁宁静,也能藏污纳垢! 即能温柔抚人,又能摧枯拉朽!
《孙子兵法》中阐 述:“夫兵形象水,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兵 因敌而制胜。故兵 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 者,谓之神。”
太极拳的作用机理
曲则全,枉则直,洼 则盈,蔽则新,少则 得,多则惑。是以圣 人抱一为天下式。不 自见,故明;不自式 ,故彰;不自伐,故 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 莫能与之争。古之所 谓“曲则全”者,岂 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委曲则能求全,弯曲则能 伸直,低洼则能盈满,蔽 旧则能换新,少了就能多 得,多了则会困惑。是以 圣人抱着一个基本原则来 做为天下的规范。不自我 标榜,所以形象鲜明;不 自以为是,所以形象突出 ;不自我夸耀,所以能成 功;不自满,所以能成长 。正因为不争夺,所以天 下无人能与他争夺。古人 所谓委曲则能求全,岂会 是空话呢?诚恳地落实它 就能完成。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与企业文化建设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与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资深学者,我多年来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哲学思想感兴趣。
其中,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理念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组织的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因此,我开始思考如何将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理念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理念强调了一种非强制性的领导方式,即通过不过度干预和控制来实现治理。
它强调了自然法则和自发性,认为最好的领导方式是尽可能地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这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开放、自由和创新的理念相契合。
首先,无为而治可以引导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者放下权威和控制欲望,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
在现代企业中,领导者往往试图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层级管理来控制员工的行为。
然而,这种过度控制往往会抑制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相反,无为而治的理念鼓励领导者相信员工的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和创新。
其次,无为而治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和谐与平衡。
道德经中提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这意味着通过柔性的领导和管理方式,可以在组织内部建立和谐的关系,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共赢。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应该尊重员工的个性和差异,鼓励员工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协作,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此外,无为而治也提醒着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者要保持谦逊和谨慎。
道德经中强调了“行其事,无欲”。
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不追求个人功利,而是以整个组织的利益为重。
他们应该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以更好地引导组织的发展。
然而,要将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理念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代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领导者往往需要做出许多决策和安排。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控制范围内实现无为而治,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无为而治理念。
首先,领导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
道家思想与企业文化分析
老子道家思想的特点
老子道家思想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的社会主张
老子的处事原则
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
老子的社会主张
老子的社会主张——老子对于政治统治的方方面 面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主要包括无为而无不为 的治世思想、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平等思想和以无 事取天下的反战思想。 治世思想——无为无不为。老子主张法自然, 弃仁义。出于对有意的、人为的社会伦理 法则的反对,老子批评了儒家、墨家“尚 贤”主张和法家的法治和耕战政策,提倡 “道法自然”,自然无为。老子的“无为” 主张本质上是有为,是依道而有为,“无 为”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最终 “无不治”。
道家思想与企业文化
《老子》其书
老子又名道德经,道教尊其为《道
德真经》分《道经》和《德经》两篇,
共81章。 《道德经》博大精深,内容涉及哲学、
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美学、
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 学等诸多领域,被誉为百科全书。 《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 “,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下德”:人间之德、社会之德
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 ——自然
道法自然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一是指:“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
二是指:“道”是因顺其固有态势运行
的。
引申开来,前者揭示了事物存在的客 观性,后者揭示了事物运行的规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盲人摸象,象是墙,象是蛇,象是柱子,一个瞎子摸出一个 结果,而实际答案只有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影响太极拳理解的重要因素
• • • • 天赋 价值观 性格 思维 模式
•
• • •
智商
情商 心胸 责任感情
太极本来是个简单的东西,勤奋本来是件简单的事,但却成了、 高不可攀的难题 ,人自知如此 ,这对于人类来说是莫大的耻 笑。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敦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直者,
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 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少此言论是符合自然的,由于狂风刮不了一个上午,暴雨下 不了整天,既然天地尚且不能长久。何况是人呢?顺其自然 就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体力,能做到四两拨千斤。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撞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之间就像 一个大风箱,虽然虚无无物,但却充满了力量,这 个力量随时都可能呼之欲出。 这个比喻十分形象的形容了太极内力。 人身本是小宇宙,太极内力充盈其间,成为太极 拳练习者的重要 标志。 我不告诉你,想要知道啊,你就慢慢跟我学,学会了你自然就知 道了。
• 感谢尹喜函谷关做了回截道的,不然我们今天哪 有福分接触前人这么伟大的智慧.
我一不劫财,二不劫色,就把你脑子 里的软件留下吧!哈!哈!哈!
一般都要硬件,你不是挺识货的!货卖识主,就送给你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观其徼
“无”的永恒,能看到宇宙万物的微妙;“有”的存在, 能看到物质的生命世界.
太极拳真有内力啊,人们都不信呢
那怎么能证明呢?
坏人
听劲就是感觉训练 感觉能打人吗? 感觉敏锐了,你就能知道对方的细微 变化,此谓 “袭明”。 因敌变化而变化,打人有什么难的 呢?感觉积累成为直觉,听 劲就有相当 水准了。 你说的我有点明白了,感觉应该是讲的皮肤的触觉,意识的敏 锐知觉,甚至应该是潜意识的本能感觉 要想练好感觉能力,必须要有一个过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有人练了一辈 子太极 拳,不知道什么是听劲,听劲就是太极拳练习的一道坎。
是以不去。
•
让万物运作而不去重新更改它,创造出来的不会占为己有,做了 事不得意忘形,立功了也不会居功,正因为不急功所以他就能长
久不去。
太极拳的作用机理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天下莫柔弱
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曲则刚,枉则直,注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 圣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式,故彰;有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 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委曲则能求全, 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则能换新,少了就能多得,多了则会困 惑,是以圣人抱着 一个基本原则来做为天下的规范。不自我 标榜,所以形象鲜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形象突出,不自我 夸耀,所以能成长。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无人能与他争夺。 古人所谓委曲能求全,岂会是生活呢?诚恳地落实它就能完 成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这有玄,众妙之 门。
有和无名字存在差异,却从同一个地方而来,同一个地方 却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这是最为玄妙的。这玄妙不是的关系, 就是 宇宙万物奥妙的起源。 我们是双胞胎,无有,是的我们的双胞胎 人体就是小宇宙,如何挖掘身体的奥妙,需要相当的智慧和 积累 “玄窍”就道家练习内丹的法门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 之不。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这段话描述了为人、作战、胜敌与用人的精华所在。区区 几字,成为日后各家兵法之魂。 字数虽少,却一气呵成,成为评价一个武者用人的综合要 求。“不武;不,不与,为下”。此为真正的能力
载营魄推一,能无离乎?王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为雌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礚,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蓄之,生而不育,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 德。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 和,前后相随,恒也。 一切都是比较出来的,我这样理解可以吗?经济学的 核心规律就是博弈。国家之间就是军备竞赛,武术之间就 是比赛 。 宇宙的规律就是这样,生活的道理就是这样,人的最高 追求也是中道,不落两边。
太极拳的品德
•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弗而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谁懂太极,他说懂的就真懂了吗
世界上多少科学家都在研究宇宙的规律和奥秘啊。霍金都没有弄明 白呢?
“天下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 道”
面对真理大多什么都不信啊! 基本上都是假的,我们面临 着的打假的艰巨使命.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从无极生来,而太极万物是万物生长的源头。
• 老子的伟大就在于常人不知道的他知道并阐述了。
太极拳练习拳架,推手时讲究“不用力”,“不用力”而“力”又无处不 在,这就是“水”的力量.
水的特点就是柔而有骨,无形百年的有势。
《孙子兵法》中阐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离而趋下,兵之避 难而袭击;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 化而取胜才谓之神。” 把水的特点理解得比较透彻时,对于太极拳的理解 就上了一个台阶 啊
道德经与企业文化
——东方明珠分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真的“道” 可以叫出来名字的概念 不是长期能存在的 这句话是老子的思想核心,如果搞不明白,那么其它的也不会理 解透彻
杨氏太极是唯一将武术与思想发生如此紧密联系的拳种,它不但 契合了《道德经》,而且是天人合一的最有为途径。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得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 可解也!不从别处找出路,只需在对方和自己身上解决问 题就能无为而不为呀! 看人长,打击人短,解决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优点 很多东西都是听劲,,踢足球,踢键子,耍中翻,摔跤。 开车,使筷子,人们都要听劲才能正常生活、工作,只不 过大家听劲后用途不一样而已,处理方法不一样而已。 你这样一说我更明白了,人生小宇宙,我们需要理解的太 多了,简直是无法处理的;但我们的思想行为契合了宇宙 , 那么很多东西只要接触就会迅速明白掌握。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已经体会到“无”的妙用。敞 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做真正思想的自由人。 “ “有”与“无”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无招胜有招 请问无招是无用功吗 四两拨千斤,用的是轻灵劲。 你气死我了,你水平太低了,讲太极拳吧,我还是给你
无招胜有招 请问无招是无用功吗
四两拨千斤,用的是轻灵劲。
你气死我了,你水平太低了,讲太极拳吧,我还是 给你
我有三宝,持而得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手里拿着宝,如同捏根草,手里捏着草,却像拿着宝。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无德者也可能 学成多高深的武艺,真真假假,跑到街 上丢脸来了,真是下贱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这所恶,故几 于道 ,居地,心渊与人,言信,政治,谁能理解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合似万物之宝。
治大国若烹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