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代企业管理:

诸子百家中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思想是否还有价值呢?,我们是否还需要"无为"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因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有存在的价值,而且需要继续发扬。

老子"无为"思想,首先是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而提出的。它产生的年代距现在也已经十分久远了。对于现代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管理而言,这个思想还有指导定义和借鉴价值吗?如果能够借鉴的话,那么,老子并没有在他的书中提到过企业,也没有相关的明确表述,又怎样借鉴呢?对于这些问题,我的理解,一是: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肯定的,毫无疑问的对我们现代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二是:正因为老子没有对企业问题做过具体明确的表达,我们才有足够的思想空间和观念空间,将老子思想的精神实质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从而丰富老子思想的现代表述和现代运用范围:三是:领悟"无为"精神, 将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去粗取精,走一条有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

之路,是企业家、经济工作者,人文工作者及社会管理者应当共同担负、共同完成的使命。下面,文章将从现代企业管理之道、现代企业的信仰之道、现代企业的立业之道、现代企业的长存之道及现代企业领导者素质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具体分析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哲学理论与现代管理之间的关系。

1.治大国若烹小鲜,企业管理亦然。哲学家尼采曾把老子的思想、比作"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 唾手可得。"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是治理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就像煮小鱼一样。只能将调昧、火候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不躁:这样煮出来的东西,色鲜味美:如火候不对,调味不对,心烦躁,下锅后急于翻动,东一下、西一下("有为),最后煮出的东西色、香、味什么都设有了,肉也碎了。统治者治理国家,企业领导者治理企业,道理跟烹煮小鱼一样,不要常常翻弄。因为,国家几亿人,一个企业几十人至上万人,如果制度朝令

夕改,老百姓就无法适应,大家的行为无所适从,不知该做什么才好: 人心即乱,社会就大乱。如果制度稳定,职工就心情稳定.就会专心于工作.做出成果。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无为"思想的进一步具体表述,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展开.而这个展开的思想,并没有脱离它的根源,即 "道"。为什么这样说呢?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出自《老子》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在天下,其鬼不神:非神不伤民:非其神不伤民, 圣人亦不伤民。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一章完整的意思我理解是这样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本章的中心思想,具体说它是一个关于"治理"的思想。字面上讲的是关于"治国,实质上讲,可从理解为治理社会、企业,而这个有关"治理"的思想的精华在于"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包含的思想方法和道理。这个方法和道理就是要烹小鱼那样,以"无为"的方式来治理社会。谁掌握了这个道理,并运用这个道理去从事社会治理的话,谁就是"以道莅天下"。像这样"以道莅天下"的话,连鬼神都起不了作用了,不仅如此,不仅鬼神不伤民,圣人("以道莅天下"的管理者〉也不"伤民"。这样,鬼神和圣人都不 "伤民","故德交归焉,天下也就治了,民也安了,国也泰了。这里,我们看出的思路即是:"无为"就是"道"的运用,运用的结果就是"无不治"。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思想运用在我们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情形和原理也是一样,治厂如治国。就企业而言、企业规章,大原则不能变,只能因时间推移、市场演变和大小、软硬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小调整"和"小改变"。企业只要抓住了大的原则,制定了大的基本的规章制度,使企业有了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运行轨道,在通常情况下,就应当坚持"从不变应万变,只要基本的东西是正确的、基本完善的,就不要轻易去"翻弄"它。

市场的繁荣与否,其道理也是一样。要紧的并不是彼此"斗争",而是看谁更能顺应社会规律,市场规律,需求规律,要顺应这些规律,要紧的并不是在市场上

找对手与之"相争,而是各自去认识这些规律,做到自觉的服从,顺应这些规律。企业的天职是为社会、众生生产物质财富,如果企业界都把重心放在"争"上,那么,社会众生所需的多种多样的物质财富又由谁生产呢?

对企业而言,最明智的谋略应当是:"以无事取天下"。这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说不要去"争",明智的企业,应当在"不争"上下功夫, 去了解社会众生新的、未被市场认识到的潜在需求,把全部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在这个"没有竞争"的点上,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开发,拿出公众满意的产品。这样的新产品上市场,自然就拥有了市场。在这个意义上讲,你用新产品创造了新的市场,谁又能与你"争"呢?这就是老子所说"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就是在这样的"无事"(不争)中取得的。

已有很多经济学和著名企业家为企业文化下了很好的定义: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诚信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大有可为”……我认为中国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是摆在中国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