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后心理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后心理干预

1受冲击阶段

时间:

灾难发生后的最初的几天,

特点

人们的境遇将发生急剧惨烈的变化。此时,受灾区的民众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开始第一现场的自救知识,会迅速、自发地动员起来参与营救受难同胞,搭建避难所,保障大众安全的行动。

之后,当伤者救治,避难所搭建,食品、饮水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灾难带来的精神卫生问题开始显现。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注意,因为它们通常会持续到躯体创伤痊愈之后。

心理干预的地点

对受灾人群进行精神方面救助的活动可在受灾地区的临时避难所、民众聚集地、以及受灾者家中进行。

目的

主要是在灾难之后的急性期为受灾者提供情绪、情感支持。内容

1帮助他们正确表达、理解灾难所带来的应激、睡眠障碍以及思维困难和悲伤反应。

2帮助他们尽快回到稳定平和的状态和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

3告诉民众,在灾难后出现各种反应和行为的变化是正常的,

目标:

a)恢复受灾者的生存能力。b)帮助受灾者适应新的灾后环境3)帮助受灾者配合政府的紧急时期的部署[6]。

干预的方法的差异性

1)在心理干预的方法学上,由于各个专业人员所运用的理论不同,因而为达成以上目标所采取的方法也可能各不相同。

2)在具体的心理干预中,由于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不同信仰地区的儿童、成人和老人的灾后反应不同,因此要成功地进行灾后心理干预,所采取的措施也应各不相同。

心理救助的方法

1家庭心理救助

当家庭中有人在灾难中遇难时,其他成员则会成为灾后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因此他们

急需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的帮助[7]。停尸间、公共掩埋地(遇难者遗体可能会被集中焚毁以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可能是最需要精神卫生工作者提供心理干预的地方。同时,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加强与各方面的人士进行合作十分重要。

2避难所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的要点,

1心理干预程序的制定与避难所里幸存者的具体情况息息相关。

2对避难所的环境进行评估,以判断这种环境如何影响受灾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避难所环境的能力,

3要注意受灾人群中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和能提供心理帮助的专业人员的数量之比。

4把自己融入到救援队伍中,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被人们认可的救援人员。

5对人们的反应和感受以及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整理,以对他们所遭受的应激进行初步诊断和评估。

6逐渐运用情感支持、移情、和对否定和扭曲等心理防御方式的理解和接受等干预技巧进行规范的灾后心理干预。

7加强物质救援。

8随着灾民们的住所变化,要随同他们一道进入他们的住所继续进行援助活动。

9同处理伤者或焚烧死者的医疗急救人员进行协作、宣教和磋商将有助于受灾者的早日康复。

10判断受灾者是否需要进行长期、专业的心理辅导。

短期阶段

时间

急性期之后,紧接着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灾后反应阶段,这一阶段可能会持续数月。

特点

受灾者将会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新的问题。咨询、宣教、救助的内容会发生变化。

如果专业人员没有经过良好的有关灾难引起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培训,则有可能忽略、误诊、误治那些严重的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抑郁综合症。

表现

1)创伤性记忆。有关灾难的记忆常常会在受灾者的脑子里一遍又一遍的浮现,慢慢地、他们逐渐丧失了对焦虑和痛苦的感知,精神变得麻木。

2)出现的各种生理反应。

这两种情况在灾害结束后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3)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酒精和药物依赖以及人格障碍等。

治疗

1心理治疗

包括认知疗法、暴露疗法和行为疗法

目的:

让灾民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身心得到疗养,尽快从灾难带来的创伤性记忆、空想、恐惧和悲痛中解脱出来。

2药物治疗

主要针对各种生理障碍,抗抑郁剂可减轻焦虑症状,改善睡眠紊乱,缓解惊恐反应以及促进体力的恢复。目前,大量有关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药物实验正在进行,以评价这类药物对上述这些症状的疗效。

3灾后集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以及专门针对儿童的心理治疗也在有条件的地方选择性地进行。

4预防措施

可以阻止受灾者在以后发生进一步的功能减退。比如针对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进行的学校教育计划,通过学校和孩子将更多的人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有机会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核心群体,来非常有效地接受精神障碍预防方面的宣教[8]。

5 对待特殊人群

A妇女,是家务的主要承担者,需要通过帮助使她们尽快担当起照顾家人的职责和开始重新生活的勇气。

B在灾难中失去了家园而变得无家可归的人们,他们在漫长的等待政府重建计划中逐渐变得消沉。在这些人中出现可明确诊断的病理症状的患者明显增多,需引起专业人员的重视。

长期阶段

对受灾人员进行的援助计划的时限比我们通常所预期的时间要长。当救助机构意识到有相当比例的灾民由于各种原因陷入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困境时,救助的内容就应当包括帮助他们寻找避难所,解决就业,和寻找卫生资源等,而这类救助在某些国家会由于资源的短缺而难以实施。

救助者的“耗竭综合症”

在灾后参与紧急救助的专业队伍中,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9]。

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会最大程度地耳闻目睹各种最悲惨的场面,没有人能对这种体验

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有充分的准备或对这种冲击有天然的免疫力。

此外,我们还应当理解为什么许多救援人员在工作中能无私奉献,甚至极度疲惫也不愿意离开他们的工作,哪怕是短暂的休息。这一点在参与911救援的消防队员中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他们接到命令,要求停止工作时,却表现出了愤怒,只因此时他们正与警察并肩战斗在市世贸中心的废墟上。

对这些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实施程序如下:[10]

1向工作人员介绍正式,严格,全面,机密的任务报告。

2让救援成员说出他们的感受。交流感受和反应。

3解释并理解所出现的各种反应。

4用认知和教育的方式甄别出应对各种反应的方法。

5必要时,让有关救援人员停止工作,并对其实施进一步的心理干预。

灾后援助的跨文化问题

政府机构会介入灾后救助,在不同的国家,政府介入灾难事故的程度有着明显不同。在美国,除非当地自救的能力在灾难中遭到直接的冲击而大大减弱,否则进行灾难救助将首先被认为是地方政府的责任。而在其他国家,进行灾难自救则首先被认为是整个国家的责任。一般会动用军队。

宗教机构介入灾后救助工作的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因为他们平时活动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神职人员在人们的灾后精神健康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尤其是在那些涉及到大量伤亡的重大灾难,如亚美尼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大地震和洪都拉斯大滑坡中,其作用尤为重要[11]。宣教

灾后,媒体报道的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信息为人们提供了了解灾后精神健康方面知识的机会。因为人们在灾难中的故事往往引人注目,同时专业媒体也会适时地邀请一些精神病学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访谈。

通过宣教的方式,我们可以给民众澄清两方面的信息:一方面是灾难如何影响心理健康以及灾难后出现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另一方面是灾难后精神卫生机构会采取哪些措施以及什么样的专业人员能在灾后为人们提供帮助。同时,我们也鼓励有精神科其他问题的民众找到我们。对精神科学的发展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