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英汉词汇现象对比

合集下载

基础英语翻译第三章 (1)

基础英语翻译第三章 (1)

2) Not knowing how to work out the difficult problem, he asked the teacher for help. (原因状语,= Because he didn't know how to work out the difficult problem, he asked the teacher for help.)因为不知道如何解这道难题, 他求助老师。
2、从词义角度来看 1)词义随时间变化
小姐
同志
同志(LGBT)
Gay
Lesbian
Transgender
Bisexuality
“B T”究竟是啥意思
一楼: “B T”的意思是“奔腾”,这是全国IT人士的一 致意见。 二楼:楼上的胡扯, “B T” 分明是礼貌用语,就是“拜 托”的意思 三楼:全是胡言乱语。据我所知,现在流行什么“BT” 下“崽”。因此,我敢肯定,“BT”是“拜堂”的意思。 连傻瓜都知道,要先“拜堂”才能下崽,否则就是非法 了。 N楼(楼主):你们都在胡说八道什么,简直就是(变 态)。
2)英汉词语的词义对应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 种: A. 完全对应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 FBI (美国) 联邦调查局 smog 烟雾
B. 部分对应 milk 奶(抽象) film 胶卷(一般), 影片(个别)
C. 不对应 hippie 嬉皮士 breaker 跳布瑞克舞者,跳霹雳舞者
D. 交叉对应 light music 轻音乐 light loss 轻微的损失(light=not heavy light heart 轻松的心情(light=relaxed) light car 轻便汽车 light step 轻快的步伐(light=gentle) light manners 轻浮的举止 light voice 轻柔的声音(light= soft)

第二、三讲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二、三讲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二、三讲英汉语言的对比第二讲英汉语言的对比教学要求:掌握:英汉语言宏观的差异熟悉: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的不同(形合与意合)了解:中西思维差异、英汉词汇对应与不对应的情况、英汉语言差异的主要根源第一节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一、中西思维差异导致语言差异1. 中国文化精髓:天人合一,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

在儒家、道家思想中的体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循回式思维方式。

语言中的体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回环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递进式)表达事物时按时间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大到小,由先到后的顺序。

思维模式:具体一般型表达,擅长具象思维2. 西方:人物分立,人能通过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I do not believe in fate that falls on us no matter what we do,but,I do believe in fate that will fall on us if wedo nothing (我不相信,无论我们做什么,命运都一样;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

)里根英语是理性语言,哲学思辨。

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说理后举例,先整体后细节,由因到果,由小到大。

思维模式:具体型思维,擅长抽象思维3. 思维差异导致语篇的主要差异:1). 英语语言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的概念。

而中国人则习惯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虚的概念。

英语语言偏重抽象思维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大量使用被2). 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是“直线型”,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即把要点先表达出来,然后再把各种修饰语和其它次要内容一一补充进来。

所以,句式结构多主句、从句相互交错。

3)而中国人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的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即不直接切入主题,先在主题外围“兜圈子”或“旁敲侧击”,最后再进入主题。

所以,汉语的表达方式被称为是“曲线型”或“螺旋型”。

第3讲 英汉词汇对比(4--复习)

第3讲 英汉词汇对比(4--复习)

第三讲英汉词汇比较和选词吕叔湘: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区别。

词汇层面比较句子层面比较语篇层面比较文化层面比较语用层面比较吕叔湘:给《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王菊泉、郑立信编)题词: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它们何以有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

而这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

英汉词汇比较Peter Newmark: the largest quantity of translation in a text is done at the level of the word. ( 1988:55)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

英语词汇若干特点1、丰富的同义词—选词Johnson:Words are seldom exactly synonymous.英国语言学家C.L.雷恩:“English is among the easiest languages to speak badly, but the most difficult to use well.”词源不同:临危不惧brave --源自意大利语bold --古英语courageous –古法语valorous, valiant --源自拉丁语表示“生气”/“发怒”: angry表示一般生气;irate表示怒形于色;indignant表示义愤;wrathful表示盛怒;enraged表示狂怒;infuriated表示因忿恨而愤怒之意;incensed则有激怒之意。

表示“切”/“割”这一动作的动词,有:cut, chop, slice, mince, hack, hew, pare, slash, whittle, prune, truncate, incise, excise; chisel 等等。

表示“走”/“步行”这种动作的,有下面一些词:walk, go, stroll, saunter, trudge, plod, toddle,stride, march, trot, strut, stalk, shuffle, wobble, amble等。

3汉英语言对比及转换

3汉英语言对比及转换
2.主语的选择
1.修饰语位置不对等
英语语法中,短语和从句只能位于名词后面做后置修饰语, 而汉语的定语,无论是词、短语、短句均位于名词之前。
例: 事实上,除了学者对于老龄化的担忧,支持延长退休 年龄的呼声,主要来自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In fact, in addition to academics’ concerns over aging, voices backing retirement delay largely come from employees in the government office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要注意的是,如果状语从句位于主句之后会影响构句、连 句或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那么这种情况下一般就将其位于 主句之前即可。
2.主语的选择
句子的主干包括主语和谓语。主语的选择和确定对翻译尤 为重要,主语一旦确定,谓语也跟着变化,在逻辑上、数 量上与主语保持一致。
汉语的句子结构复杂,有些汉语的主语可以和英语的主语 直接对应,有的不能。无论是汉语典型的“主题-述位” 结构还是英语的“主-谓-宾”结构,假如一味地直接将 原文的主语或主题取作译文的主语,译文则有可能显得生 硬,结构不平衡或是不连贯,那么其他成分的翻译也会受 到影响。
力大如牛 (strong like a horse)
糟糠之妻 (a humble wife)
挥金如土( spend money like water)
13
英汉词汇的褒贬意义上有时也有不一致。 例: 宣传 propaganda 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自由主义 liberalism 实用主义 pragmatism famous(褒) – notorious(贬) statesman(褒) - politician (贬) amaze(褒) - shock(贬)

英汉词汇现象

英汉词汇现象

英汉词汇现象之对比对比英汉词汇现象是从英语词的意义、搭配能力和词序方面来看它们在汉语中的对应情况及对应程度如何,并在使用中看它们会如何变化。

一.词的意义方面语言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词的意义也是如此。

以bird一词为例。

它的本来意义是“鸟”,后来在口语中有常用来指“人”、“姑娘”等。

后来随着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bird的意义又进一步扩大,可指飞机、火箭、直升飞机、航天飞机、卫星等任何飞行器。

又如,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

英语sail一词原作“帆”解。

现在我们常用的短语set sail(起航),当初确有张帆起航之意。

今天,帆船以被用煤、柴油、甚至核动力的轮船所代替,可是sail一词仍然在用,但其含义远不止“帆”。

潜艇出现以后,sail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或潜艇指挥台围壳)”之意。

西方吸毒成风以后,sail又可以作吸毒后“变得飘飘然”之意解。

以上两个词由本意转换成引伸义,就是词义的发展和变化。

我们在对英汉语的词义作对应考察时,应该明确它们之间的对应情况是随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英语词汇意义在汉语里的对应情况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英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

它们的意义在任何上下文中都完全相等。

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名称。

例如,The U.S. State Department美国国务院the Pacific Ocean太平洋tuberculosis结核病helicopter直升飞机minibus微型汽车(面包车)(二)英语中有些词与汉语中有些词在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

它们在意义上概括的范围方面有广狭之分。

例如,marriage娶、嫁gun枪、炮sister姐、妹morning 早晨、上午(三)英语中有些词所表达的意义,目前在汉语中尚找不到最后确定的对应词来表达。

这主要是一些新词,包括专用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反映英美等国社会特殊风气及事物之词。

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词汇、句法

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词汇、句法
❖ 如果我能存下足够的钱,我就去买一台电脑。(前 置)
LOGO
❖ 3. 在表示目的的与行动的关系的英语复合句中,目 的与行动的顺序比较固定,多数情况行动在前,目 的在后。汉语中多数也是行动在前,目的在后,但 有时为了强调目的,也可以把目的放在行动之前
❖ I will run slowly so that you can catch up with me.(后置)
饰的名词之前,但也有放在后面的,似汉语的习惯而定。 ❖ A building project of high-rise apartment houses(后置)
一个多层公寓大楼的建筑项目(介词短语)
LOGO
❖ (二)状语的位置 ❖ 单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常前置。 ❖ 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其他状语时,可前置或后置;
❖ 因为她生病了,所以她昨天没有去上学。(前置)
❖ 2.在表示条件(假设)与结果的关系的英语复合句 中条件(假设)与结果的顺序也不固定,条件(假 设)从句的位置可在表示结果的主句前,也可在主 句后,汉语多数情况是条件(假设)在前,结果在 后。
❖ I will buy a computer if I am able to save up enough money.(后置)
有后置的,但汉语一般都前置。 ❖ 1)单词作定语(书上23页) ❖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单词作定语,定语均
置于被修饰词之前。有时英语也有后置的,但汉语一般都前置。 ❖ 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前置)一所以搞科研为重点
的医院(前置) ❖ Something important (后置)重要的事情(后置) ❖ 2)短语作定语 ❖ 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汉语里则放在被修

英汉语言对比第三讲

英汉语言对比第三讲

第三讲第二节英汉动词对比英汉语动词之间差异多,最大的区别在于英语动词有语法形态变化,表示各种语法意义;英语动词是英语句子的核心,英语造句离不开动词;另外,对于及物动词带不带宾语方面也存在差异;在使用频率上,英语动词不如汉语动词频繁。

1.英汉语动词语法意义对比英语动词的语法意义涉及到人称(person)、数(number)、时(tense)、体(aspect)、态(voice)、语气(mood)六个语法范畴。

六个范畴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出现在句子中,使得动词的形态变化更加复杂,英语一个动词有几十种不同变化形式。

例,PlaysPlayPlayedShall playWill playShould playWould playIs playingAm playingAre playingWas playingWere playingShall be playingWill be playingHave playedHas playedHad playedWill have playedShall have playedWould have playedShould have playedHave been playingHas been playingShall have been playingWill have been playingShoud have been playingWould have been playing 过去将来进行完成时动词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意义,该用哪一种形式是强制的,不可随意。

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语法意义的实现由上下文、词汇(时间词、副词、助词等)、语调等体现。

动词对表示语法意义手段的选择是灵活的,不具有强制性。

A:怎么啦?B: 来了、马上来、就来、马上就来。

(“来”可以和助词“了”,副词“马上”、“就”,副词组合“马上就”一起用)英译汉时,可遵循“增词原则”,增加表示时间关系或动态关系的词语。

Translation Course(3)

Translation Course(3)

(一)完全对应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美国国务院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语言学 helicopter 直升飞机 minibus 微型汽车(面包车) 微型汽车(面包车)
(二)部分对应 marriage 娶、嫁 sister 姐、妹 morning 早晨、上午 早晨、
第三讲 英汉语言现象的对比
一、词的意义方面 二、词的搭配能力方面 三、词序方面 四、英汉句子结构比较 五、作业
一、词的意义方面
语言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不 语言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是静止不变的。例如: 是静止不变的。例如: Bird 本意“鸟”,在后来在口语中指 本意“ 姑娘” “人”、“姑娘”等,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现可指“飞机” 火箭” 的发展,现可指“飞机”、“火箭”、 直升飞机” 航天飞机” “直升飞机”、“航天飞机”、“卫 等任何飞行器。 星”等任何飞行器。
2)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nomical ) artificial heart is only a few transient failures away. 只消再经过几次失败, 只消再经过几次失败,就能造出价格低廉的 人工心脏了。 人工心脏了。 英语简单句——汉语偏正复句的条件句) 汉语偏正复句的条件句) (英语简单句 汉语偏正复句的条件句 ……
(2)英语中地点短语状语一般在时间状 ) 语之前,而在汉语中往往反之。 语之前,而在汉语中往往反之。 He was born in Beijing on May 27, 1923. (地点在前 地点在前) 地点在前 他是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在北京 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在北京出生 他是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在北京出生 的。(时间在前) 。(时间在前) 时间在前 注意: 注意:英语中时间短语状语和地点短语状 语的排列一般都是从小到大, 语的排列一般都是从小到大,而在汉语中 则反之。 则反之。

第3讲 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第3讲 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例2】原文:
A: What does that lawyer do after he dies? B: Lie still.
译文一: A: 那个律师死后能干什么? B: 静静地躺着。 注: lie兼有“躺”和“撒谎”之意;still兼 有“安静地”和“仍然”之意。 可译为:仍然撒谎。(勒梅琳 等译) 译文二: A: 那个律师死后还能干什么? B: 躺着说鬼话。 (马红军 译)
点评
英语中一个动词build可以很协调地同它的 三个宾语a ship, a bridge or a house搭配, 而汉语中却没有一个共用的动词可以很地 道、很通顺地同这三个宾语进行搭配。
可见英语词汇的语义较宽,而汉语词汇的 语义则较窄。
例:wear; fuel up on
1. He wore dark glasses, and thick jersey, and stopped up his ears with cotton wool. 他戴黑眼镜,穿厚毛衣,耳朵里塞满了棉花。
1. the moon ,the body which moves round the earth in a month and shines at night by light reflected from the sun. (月亮) 2. moon-beam, ray of moonlight .(一道月光) 3. satellite of other planets;(除地球外其他行星的)卫 星 4. (poet )month. (诗)一个月的时间
1、英语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往往颇具游移性、 灵活性;现代汉语词语的涵义范围比较狭窄, 词义比较精确、固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2、由于当代科技日新月异以及英语在国际 上不可替代的地位,英语词汇容易获得新义; 汉语词汇则不然。(例如mouse, base等等)

第三讲-英汉词汇对比2-词类对比

第三讲-英汉词汇对比2-词类对比

3、英语及物动词带宾语往往带有强制性,而
汉语及物动词的宾语常常可以不出现。 If you‘ve got the answer, please write it on the blackboard. 找到答案后,请写到黑板上。 He finished his meal in such a short time. 他很快就吃完了。
词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
汉语很重要的语法特点之一即词类与句法成分 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 它不仅可以做谓语,而且可以自由充任其它句 法成分而形式不变。 跑步有利健康。/讨论开始了。 我非常喜欢跑步。 教练正在向队员讲解跑步的要领。 她警惕地止住哭声,擦干眼泪。 我吃完饭了。
I study Chinese every day. (一般现在时) She is reading a book now . (现在进行时) We were playing basketball at eight yesterday evening. (过去进行时) By ten p.m . last night , I had already finished my homework.(过去完成时) Kate will go to school next year.
他看着电视睡着了。(表示进行) 我的作业写完了。(表示完成) 你去过美国吗? (表示经历) 那本书我昨天看了三分之一,现在还在看, 明天就可以全看完了。
英汉动词的这种差异,对英语教学、对外汉 语教学和英汉互译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英译汉和汉译英时针对这种情况应分别使 用什么技巧呢? 在英译汉时,适时采用“增词原则”,即增 加动态助词和一些表示时间关系的词语。 汉译英时,可遵循“省略原则”,省去动态 助词和时间词而使用动词的形态变化。

第三章英汉语言现象对比ppt课件

第三章英汉语言现象对比ppt课件
议员院)议员(男议员或女议员)
11
D. 交叉对应。
• light music 轻音乐(light=intended chiefly to entertain • light loss 轻微的损失(light=not heavy); • light heart 轻松的心情(light=relaxed) • light car 轻便汽车(light=having little weight); • light step 轻快的步伐(light=gentle) • light manners 轻浮的举止(light=frivolous); • light outfit 轻巧的设备(light=handy) • light work 轻松的工作(light=requiring little effort) • light voice 轻柔的声音(light= soft)
序,译成汉语时却不符合汉语习惯,须 作颠倒处理
• rural America 美国农村;a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国际经济新秩序
18
2
第二节
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19
一、英汉句子对比
• 例如: • His idea is that we clean the
(formal) • John went to bed early because he felt
tired. (common core) • John felt tired, so he went to bed early.
(informal)
24
二、英语句子翻译
• 一、亦步亦趋 • 二、化整为零(分译) • 三、调整句序、词序
• .他喜欢我那热情欢快的妹妹。 • (定语分句--前置定语)

Unit_3_英汉语言对比

Unit_3_英汉语言对比
17
5、词义空缺 、 ♦英语中有些词所要表示的意义, 英语中有些词所要表示的意义, 目前在汉语里还找不到最后确 定的对应词来表达。这主要是 定的对应词来表达。 英语中的一些新词,包括专用 英语中的一些新词, 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反映英美 名词、 社会特殊风气及事物的词。 社会特殊风气及事物的词。
18
16
♦The music was fine, but the
book was very poor.
音乐是出色的,但是唱词很糟。 音乐是出色的,但是唱词很糟。 ♦Both parties are brought to
book over the information leak.
双方都被要求就泄密事件做出解 释。 bring sb. to book: 盘问、斥责 盘问、
♦例:Then with a bag of toys and books
we walked across the garden in the gray light of the dawn.(前置 前置) 前置 我们提着一口袋玩具和书籍, 我们提着一口袋玩具和书籍,在晨曦 提着一口袋玩具和书籍 中穿过了花园。 前置) 中穿过了花园。 (前置)
15
例、下面例句中的“book”都不能 下面例句中的“ 都不能 译作“ 译作“书”: ♦ The company’s books are audited every year. 这家公司的帐目每年都核对。 这家公司的帐目每年都核对。 ♦ He is to swear on the Book before taking office. 他上任前将手按《圣经》宣誓。 他上任前将手按《圣经》宣誓。
20
III. 词序对比
♦ 英、汉语句子中主要成分主语、谓 汉语句子中主要成分主语、

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二节 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 • • • • • • • • • 对比英汉句法现象主要涉及句子结构、句序和句子内容的一些其他表达手段 这三方面。 一、句子结构 在翻译中,英汉语句子结构有时可以不转换,但有时则要转换。这种转换对 于我们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英汉句子结构转换大致 有以下五种情况: (一)英语简单句转换成汉语复合句 1)On April 2, 1942 HORNET put to sea escorted by cruisers, destroyers and a fleet oilet. “大黄蜂”号于一九四二年四月二日出航,由若干巡洋舰、驱逐舰和一级舰队 油船护航. (英语简单句---汉语联合复句并列句) 2. This attitude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ything from a “merciful loss of memory” to “escapist therapy”. (人们对这种态度有各种的议论,有的说是“好心的遗忘”,有的说是“逃避 现实的疗法。”) (英语简单句---汉语联合复句的分合句)
• 在词的搭配能力方面:英汉在词的搭配能 力方面往往有差异。如:cut • To cut wheat • To cut cake • To cut finger-nails
• 又如wear: • He wore dark glasses, and thick jersey, and stopped up his eaup on • Some Americans pop across the border simply to fuel up on flavorful Mexican food and beer.
• He was quick to use self-deprecating humor to throw anyone off the scent.(后 置) • 英语中地点短语状语一般放在时间状语之 前,而在汉语中时间状语往往在地点状语 之前,如: • He was born on Fourth in May 27, 1923.

英汉互译(三)词汇对比

英汉互译(三)词汇对比

• 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或概念意义 (ideational meaning)是
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叙述
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 实体或事件之间的关系。
• 言内意义(intralingual meaning)或语篇意义是句 子成分与句子成分之间或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它决 定着行文的韵律节奏,如 何衔接连贯,达到何种修 辞效果等。
• 西语是以形合为主导语言。在其句子结构成分的铺排中, 主语与谓语形成提挈全句段主轴线;如有宾语和补语成分, 可在主线上延伸;定语及状语成分则以枝桠的形式形成分 支线,并通过关联词语与主轴线相接。这种结构形式严密、 联接标记明显的线性语言也许是抽象(逻辑)思维的产物, 或反过来说,有助于人们进行精密的抽象(逻辑)思维活 动。
• 语用意义(pragmatic meaning)或交际意义是语 言符号与其使用者之间的 关系,包括表征意义、表 达意义、社会意义、祈使 意义和联想意义。
• 4,在思维方式上,西方文化如同直线切割, 细分明析,注重抽象推理;中国文化犹如 圆环内封,综观合察,寻求自觉顿悟。
• 5,西方的线性特点在语言上表现为句子结 构以直线枝形铺排,由主到次,递相叠加, 犹如枝繁叶茂的大树;汉语的环性特点体 现在语段以环状波式流动,浪花无律,形 散意合,好似波涛滚滚的大江。
阴阳调和” (《庄子·天运》)
• 环性时间观使中国人在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不慌不 忙是一种主要倾向。人们相信失去的东西还有时间补救。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 时过境迁——时来运转 • 慢走——慢用——慢慢商量——慢慢欣赏
• 线性时间观向前看,重求知,有利于鼓励开拓创新,环性 时间观则向后看,重修身,有利于促进稳定守序。

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词序

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词序
Exhaust from boilers and vehicles, unless properly treated, causes air pollution in cities.
替换主语以符合英语表达
一.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Lu Hsun was a man of unyielding integrity, free from all sycophancy-拍马屁,奉承 or obsequiousness-谄 媚; this quality is invaluable among colonial and semi-colonial people.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胎又瘪了。 We’ve got another flat tire. 找出译文中合适的主语 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空前活跃。
○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finds China most active on the diplomatic arena.
○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ina is most active in its diplomatic activities.
汉语:按时间顺序和逻辑发展关系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 设到推论、由事实到论证,习惯于问题解决型模式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
例如:
It was keen disappointment that I had to cancel the visit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Hong Kong On July 1St. 我原先打算七 月一日去香港旅游,后来不得不取消,这使我很扫兴。

第3讲汉英语言词汇对比研究-1

第3讲汉英语言词汇对比研究-1

汉英词汇系统的对比第一节词汇研究概述(一) 基本概念:词位(lexeme )-词汇的基本单位——词词位和短语词位,前者即词,后者即词语。

英语词位的不同形式——限定形式、非限定形式,限定和非限定形式。

Eg.V 词位speak的6种词形:speaks ,spoke, speak to speak ,speaking , spoken .前2限定,后3非限定,中间属于限定和非限定。

(二)研究对象:词汇形态学—词的构成形式和词汇语义学—词的所指意义。

1、词汇形态学:词的内部形态结构:语素-小于词的基本结构单位。

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构成词的基本部分,又称词根。

粘着语素—不能独立成词,添加在词根上的附加成分,又称词缀-前缀、后缀。

类词—单纯词(单个词根构成)、派生词(一个词根与一个或几个词缀构成)和复合词(含两个或以上的词根)。

词汇形态学研究的对象及方法词汇研究的对象—形态学研究派生词和复合词。

派生结果—3种——词形、词类和词义变化;派生方式——加缀(前中后或零派生——不加缀),重叠(重复词根的一部分或全部),变异(内部形态变异如:元音、重音、语调变化),减缀(删除词中貌似词缀的部分),此外还有拼合法及首字母缩略发等。

外来词及泛化的专有名词等词汇对比的方法—形态系统和结构上比较。

英汉词汇形态系统的构成特点如:单纯词、派生词和复合词各占多少,从历时共时角度对比2语言中派生、复合词的类型和特点,如词缀的源头,新出现词缀及其原因,派生的方式和作用有什么不同,复合词的结构方式有什么不同,具有想同功能的粘着语素在两种语言中的构词能力有什么不同,等等2、词汇语义学研究的对象及方法主要任务:研究分析词义及词义间的联系。

普遍方法:成分分析法——将一个词的意义分解为一组较为简单的语义要素(又称语义成分或特征,或义素)另3种方法:(1)语音和书写形式与词所指间的联系-拟声词和象形词-与银行或文字理据;(2)文化历史背景与意义间的联系;( 3)形态理据-纵向聚合-一类词的聚合构成语义场或词汇分支系统,(研究聚合关系从研究词汇和语义场的结构入手,同一语义场的词呈现的语义结构有4种形式——等比、等级、偶极、群集)及横向组合——词的搭配(选择限制——参加组合的词义的限制;搭配意义——赋予特殊含义给人以一特定的语义联想)方法:成分分析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英汉词汇现象对比1. 中西思维的差异导致语言的差异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

先有人类思维后有语言、图画、音乐等外在表现形式。

Language serves as dress of thought/Thoughts are always expressed by words /Without thinking,language would be meaningless 那么,思维又是如何作用在语言形式上的呢?通过研究可知:思维---表现法---语言具体形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

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

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

The Taoist notion Of following nature is closedrelated,as in other naturalistic movements,to the idea of fate.这种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使中国人习惯于崇尚自然、行于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和宿命论,即Let things remain as they are.而在人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

美国人说这是moving in endless circles and repeating it over and over again。

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哲学就深深体现了这种观点。

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等,这就是汉民族的循回式思维方式,比如在语言表现法中有回环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及递进式表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阐述,这种思维模式可称为具体一般型表达(Particular-General Pattern)。

习惯于问题解决型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它们不仅在语言上如此,在文化艺术、经济活动中也都占有统治地位。

也就是说中国人擅长具象思维。

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一向将人与自然分隔开来,认为思维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客观事物,讲究“人物分立”,人能够通过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从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说过的一句话之中我们就可见一斑:I do not believe in fate that falls on us no matter what we do,but,I do believe in fate that will fall on us if we do nothing.我不相信,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的命运都一样;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He wants us to believe in the struggle, not in the fate. 诸多此类像美国人热衷于job-hopping (跳槽),美国人的梦想便是being a self-made man from rags to riches。

再比如,从东方人与西方人做事的动因也可以发现:The Chinese is always described a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 been done before. And the American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n’t been done before.中国人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以前有人做过;美国人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以前从未有人做过。

Americans love to try something new mostly because of a belief that newer maybe better.美国人喜欢尝试新事物,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认为更新的可能是更好的。

通过研究可知,英语自莎士比亚时代以来有很大发展。

英语被誉为理性语言,这与欧美哲学较早与改造、征服自然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培根和洛克等一代启蒙哲学家恪守的客观形式化方法(即逻辑论证)很有关系。

British people lo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ause these fields of study bring the excitement of new discovery. 英国人热爱科学技术因为它能带来新发现,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最有力武器。

The love of change is closely tied to faith in improvement.培根思维精深周密;洛克的哲理明豁通达,对英语影响极深。

“哲学思辩”(Speculative Philosophy)使他们将英语化为对人类经验(物理变化经验、感觉经验、价值经验)理性构建的精辟描述。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培根和洛克等一代理性主义哲学家实质上为英语作了科学规范,以至被称为:"King’s English"。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一般具体型思维,擅长抽象思维,总是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总结后事例、先整体后细节,由果到因、由小到大等。

由于中西思维模式的迥异,说话的语序就存在很大区别,所以中国式英语频繁出现。

试举例说明:我原先打算七月一日去香港旅游,后来不得不取消,这使我很扫兴。

中国学生就常按中文语序脱口而出,使语义重心落在后面。

实际上,按英语思维习惯应先概括,将语义重心放在前面,然后分解开来,所以应翻译成It was keen disappointment that I had to cancel the visit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HongKong On July 1st.再看下面典型的例句:“在全球经济事务中,中国应继续保持一个积极而充满活力的力量,我坚信这是符合我国利益的。

”让我们看英语的语序:I strongly believe that it’s in the interests of my countrymen that China should remain an active and energetic power in global economic matters.由此可见,汉语是按时间顺序和逻辑发展关系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论证,而英语则相反。

2. 英汉词语完全对应(word for word correspondence)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有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名称Aspirin;Marxism;Capitalism;modernism,the Pacific Ocean, helicopter3. 英汉词语部分对应(one word with multiple equivalents of the same meaning )Wife: 妻子、爱人、老伴、内人、贱内、夫人、老婆;president: 总统、主席、校长、议长、会长、社长;Morning: 早晨、上午部分对应造成翻译时的选择,如对于morning 的翻译:Late in the morning 接近晌午/ Early in the morning 一大早;而mid-morning 等最好用时间表示:Mid morning: 上午十点左右Mid-afternoon:下午三、四点In the middle of next week: 下周三前后4. 英汉词语不对应(words without correspondence ):Teenager: 13至19岁的青少年; Clock-watcher: 老是看钟等下班的人; Prey: 被捕食的动物; Porridge: 牛奶燕麦粥(Combination of milk and oatmeal); 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 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 丁克家族5. 汉英表达尽量简洁(Brevity)Any person leaving litter about instead of putting it in this basket will be liable to a fine of 5 pounds. 任何不把凌乱的东西放入这个筐内而任意乱扔的人将处于罚款5英镑。

废物入筐,违者罚款5磅。

Clothes or no clothes, I can read you like a book. 不管你怎样伪装,我都能看透你。

由此还涉及到词的搭配能力。

1) He wore dark glasses, and thick jersey, and stopped up his ears with cotton wool.2) Some Americans pop across the border simply to fuel up on flavorful Mexican food and beer.3) But his attack was always repulsed by a kick ora blow from a stick.6.形合和意合(hypotaxis and parataxis)1. 形合和意合的概念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英语国家沿袭了古希腊人非常严格和规范的语词系统。

古希腊人认为,语词系统与思维系统是相一致的,要表达一个清晰合理的思想,就离不开清晰合理的词形和句法。

中国人重直觉,强调意念流,只要能够达意,词的形式是无关紧要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藏在字里行间。

Eugene A. Nida说过,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之分了。

“形合”和“意合”是已故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译。

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 devices)或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

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semantic connection)”。

印欧语言重形合,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

英语从构词、构语、构句到语段的连接都要偏重于使用形式或形态因素,句型结构严谨。

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