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儿歌(新)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歌曲小星星教案中班儿歌教案小星星

幼儿园歌曲小星星教案中班儿歌教案小星星

幼儿园歌曲小星星教案中班儿歌教案小星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课程,教材为《幼儿音乐乐园》。

教学内容为经典儿歌《小星星》。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夜空中的星星”,详细内容包括歌词学习、旋律演唱、节奏感知以及简单的音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喜爱这首经典儿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学习《小星星》,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节奏和音高的掌握。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旋律的演唱以及节奏的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星星挂图、小星星手偶。

2. 学具:小星星卡片、节奏棒、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挂出星星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夜空中的星星,讲述关于星星的故事,激发幼儿对星星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播放《小星星》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哼唱。

分组教唱,教师钢琴伴奏,幼儿跟随演唱。

针对歌词、旋律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难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示范,用星星手偶进行歌词动作表演。

指导幼儿用小星星卡片进行歌词排序,巩固记忆。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用节奏棒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知能力。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唱《小星星》,展示学习成果。

鼓励幼儿互相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小星星》2. 歌词: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将歌词分句书写在黑板上。

3. 旋律:用简谱表示歌曲旋律,并用箭头标注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用小星星卡片,将《小星星》歌词按顺序排列好,并拍照至班级群。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完成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儿歌牧童谣教案设计

儿歌牧童谣教案设计

儿歌牧童谣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册,第二章“儿童歌曲”,详细内容为《牧童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牧童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牧童谣》的歌曲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通过学习歌曲,了解牧童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旋律跳跃、节奏变化以及音准控制。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黑板。

2. 学具:歌词单、音乐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故事形式引入牧童生活,让学生了解牧童的生活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教师示范演唱《牧童谣》,学生跟随学唱。

(2)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难点。

(3)分组练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3.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典型节奏、旋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4. 随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牧童谣》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歌曲重点:节奏、旋律标记4. 歌曲难点:跳跃、变化部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牧童谣》,录制视频或音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的演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的适用性,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牧童题材的歌曲,进行欣赏、学唱。

(2)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把握与针对性教学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3. 板书设计中的歌曲重点和难点展示4. 作业设计中的演唱作品提交与评价一、教学难点的把握与针对性教学在《牧童谣》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旋律跳跃、节奏变化以及音准控制这些难点,教师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024年中班儿歌标准教案小星星

2024年中班儿歌标准教案小星星

2024年中班儿歌标准教案小星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儿歌教材》第二章《天空中的星星》,详细内容为“小星星”儿歌的学习与演唱。

该儿歌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通过学习可以让幼儿初步认识星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音乐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掌握“小星星”儿歌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

2. 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了解天空中的星星,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歌旋律的掌握,歌词的记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星星卡片、星星挂图、教学视频。

2. 学具:小星星歌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星空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中的星星,让他们说出星星的形状、颜色等。

教师出示星星卡片,让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星星,并分享给同伴。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小星星”儿歌,一边唱歌一边展示星星挂图。

分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弹奏钢琴,幼儿跟着旋律演唱“小星星”儿歌。

邀请个别幼儿到台前领唱,锻炼他们的自信心。

4. 团队协作(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彩色笔在歌词卡片上为“小星星”儿歌涂上颜色。

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大家一起演唱“小星星”儿歌。

组织幼儿相互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歌“小星星”的歌词,用不同颜色标注重点词语。

2. 在黑板旁边贴上星星挂图,展示星星的形状和颜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跟家长一起演唱“小星星”儿歌,并将演唱过程录制下来。

2. 答案:录制演唱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观星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星空的魅力。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天文现象,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上课用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上课用

续写儿歌
补票 老袋鼠,看舞蹈,买张票,往里跑。 小袋鼠,哇哇叫,妈妈给我补张票。
续写儿歌
雨来了
雨来了,快回家,小蜗牛,说不怕,我把房子背来了。 雨来了,快回家,(小蘑菇,说不怕),(我把雨伞打开了 )。 小青蛙,说不怕 ),(噗通跳到荷叶下 雨来了,快回家,( )。
续写儿歌
(四)问答歌 (五)连锁调 (六)绕口令 柿子 柿子红、柿子黄, 柿子,柿子甜似糖。 红柿子,树上长, 摘下柿子大家尝。
(七)颠倒歌 有意把事物的真相颠倒过来,说得跟实际 相反,这就产生了离奇、诙谐的效果,荒 唐可笑,孩子们觉得很开心。 如《四川儿歌》: 河里石头滚上坡, 先生我,后生哥, 生了妈妈生外婆,……
①押韵:儿歌相关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 或相近,使儿歌读起来产生音韵上的和谐美。 儿歌押韵的方式主要有: 连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隔行押韵(一般是首行及偶数行押韵) 几行一转韵(转韵要自然和谐)。 押韵如《宝石光光》
②词语、词句的回环复沓以及直接模拟声响 也是形成儿歌音韵和谐不可忽视的手段。 如《雨铃铛》p78 2.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儿歌的节奏鲜明主 要通过句式的整饬(chi)、句式的变化以及 句子字数的变化等来形成的音乐感。
请欣赏《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如:《爬》 爬台阶, 往上跑, 往上跑, 回头瞧, 爸爸妈妈没我高。
又如:《雨点》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儿歌短小、集中、洗练。非常切合婴幼 儿的口吻。
快乐一家子
天上白鸽子, 树上红猴子。 (水里黄鸭子), 草丛灰兔子 ) ( (门前土狗子) ( 檐下黑燕子 ) 家里乖孩子 ) ( 快乐一家子。

2024年小班儿歌小小猪标准教案

2024年小班儿歌小小猪标准教案

2024年小班儿歌小小猪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材》第二章“可爱动物”,详细内容为儿歌《小小猪》。

通过对儿歌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小小猪的特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小猪的外貌和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小猪的基本特点,学会用词语描述小小猪的外貌和动作。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小小猪的外貌和动作。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小猪玩偶、图片、音乐播放器、歌词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小猪玩偶和图片,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小小猪的外貌和动作。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儿歌《小小猪》,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儿歌,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c. 分组练习,让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歌词卡片,讲解歌词中的词语,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给出描述小小猪的词语,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小小猪。

b. 教师挑选部分幼儿的作品,让幼儿用词语描述自己画的小小猪。

b.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猪》2. 内容:a. 小小猪的特点:可爱、胖乎乎、懒洋洋b. 歌词:小小猪,胖乎乎,懒洋洋,走不动,摇摇尾巴,笑哈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小小猪,并用词语描述它的外貌和动作。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小小猪是可爱的,它有着胖乎乎的身体,走起路来懒洋洋的。

它还会摇摇尾巴,笑哈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小小猪的特点,学会用词语描述。

但在歌曲学习环节,部分幼儿对节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教案:中班语言活动儿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二章第三节《儿歌》进行教学。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儿歌,掌握儿歌的节奏、韵律和歌词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歌的节奏、韵律和歌词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语言艺术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歌的节奏、韵律和歌词内容的掌握。

难点:儿歌的节奏、韵律的运用,以及歌词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儿歌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儿歌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歌词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儿歌,边读边解释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儿歌的内容。

3. 节奏练习(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一起练习儿歌的节奏,让学生掌握儿歌的韵律。

4.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与儿歌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道与儿歌相关的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巩固。

六、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为家人表演所学儿歌,并录制视频,下次课堂分享。

2. 请学生回家后,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儿歌,并和家人分享。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教师要积极拓展延伸,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儿歌的节奏和韵律是儿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儿歌的骨架和灵魂。

小班语言教案儿歌轻轻地

小班语言教案儿歌轻轻地

小班语言教案儿歌轻轻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二章《儿歌轻轻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儿歌的歌词、韵律、节奏及其所表达的主题情感。

儿歌歌词简单易懂,富有节奏感,易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通过对儿歌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轻轻地动作的美好,培养他们的细心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儿歌,正确地唱出儿歌,掌握儿歌中的关键词汇。

2. 学生能够理解儿歌的主题,感受轻轻地动作的美好,培养他们的细心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儿歌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创意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歌的歌词、韵律、节奏及其所表达的主题情感。

难点:学生对儿歌中的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响、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轻轻地的动作视频,如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关门等,让学生感受轻轻地动作的美好。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生活中遇到的轻轻地动作。

2. 儿歌学习(10分钟)让学生跟读儿歌,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唱出儿歌。

解析儿歌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让学生理解儿歌的主题。

3. 动作表演(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作,如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关门等,用儿歌的歌词进行表演。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儿歌的主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运用儿歌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创意表达。

例如,让学生用儿歌中的词汇创作一个轻轻地故事。

5. 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回顾课堂内容,检查学生对儿歌的学习情况,强调儿歌的主题和轻轻地动作的美好。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儿歌《轻轻地》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关门,世界变得更美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儿歌《轻轻地》的歌词,创作一个轻轻地故事。

答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明轻轻地走进教室,轻轻地坐下,轻轻地打开课本,开始轻轻地学习。

他轻轻地翻动书页,轻轻地写字,轻轻地思考。

他的轻轻地动作让整个教室都充满了宁静和美好。

第二章儿歌——第二节儿歌概说(2)

第二章儿歌——第二节儿歌概说(2)

许仅仅是孩子们的喜悦,最终却能开出真善美的花朵。
总之,儿歌同玩具、游戏一样,是幼儿天然的朋友,只有这个朋友有趣、
好玩,他们才会乐于听,喜欢念。
儿歌来源于民歌,最早是口口相传的方式。它的一些特殊形式就是由民间
歌谣流传下来的,儿童对这些特殊形式的儿歌作品情有独钟。
四、个案举要:分别出示不同类别的儿歌作品,判断各自不同的特点?
备注
5
讲授内容
备注
来》(《幼儿文学》63 页)。还有人采用“了、人、瓜”等作字尾,例如(《幼儿
文学》63 页)。
9、颠倒歌: 又叫古怪歌 、稀奇歌 、滑稽调等 。它故意违 背常情常 理,将
自然界或生活中事物的特征、正常关系加以夸张性的错乱颠倒,造成荒唐可笑
的效果,在开心的笑声中加强对正常事理的认识,增强辨别事物的能力。
恰如儿童文学研究者王泉根教授所指出的:“这是文学女神在未经开发的幼者 引证导入 心田播下的第一例诗之花种,洒下的第一瓢美之甘露,投下的第一束爱之光 5 分钟
泽。”也正像儿童文学作家黄庆云所说:“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唱过儿歌的孩子
能快乐地成长起 来。”童年 时通过儿 歌播撒在孩 子心田的种 子,最初激 起的或
的动作要求;动作促使幼儿记熟儿歌,反过来又提示幼儿按照内容和节拍做出
动作,二者相得益彰,带给孩子极大的愉悦。
我国有大量的拍手、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的游戏儿歌。深受喜爱的游戏
歌有:《斗虫虫》、《拉大锯 》、《找朋友 》、《丢手绢 》、《小兔 跳》、《黑猫 警长》 等。一般有这样一些形式:
边唱边玩集体游戏——如《丢手绢》。 边唱边跳皮筋——如“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条裤子穿九年,新三年,旧三
儿歌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各种不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

桃花 (金近)
桃花,桃花, 张开嘴巴, 只会笑,不说话, 红红的嘴唇,像个小娃娃。
儿歌的功能

儿歌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 智力、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 识、训练幼儿的语言、培养幼儿的道德, 是其他文学样式难以企及的。
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 •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 ”、“小儿语”。 明代吕坤编著《演小儿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 的儿歌专集。 清代《天籁集》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的歌 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 刊上发表。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 沿用至今。
8、颠倒歌 又叫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指使 用夸张手法,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 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 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小槐树
小槐树, 结樱桃, 杨柳树上结辣椒, 吹着鼓, 打着号, 抬着大车拉着轿。 蝇子踢死驴, 蚂蚁踩塌桥。 木头沉了底, 石头水中飘。 小鸡叼个饿老雕, 小老鼠拉个大狸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
4、问答歌 问答歌也叫对歌、盘歌、猜谜调,是通过设问 作答的方式表现内容的一种儿歌。引导孩子认 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式 。
豆儿对歌
什么豆儿圆? 什么豆儿扁? 什么豆儿长? 什么豆儿小不点? 豌豆粒儿圆, 蚕豆粒儿扁, 豇豆粒儿长, 绿豆粒儿小不点儿。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鸟春天最早飞到我家来? 迎春花春天最早开; 小燕子春天飞到我家来。 什么鸟夏天水中住? 什么花夏天开满树? 水翠鸟夏天水中住; 石榴花夏天开满树。
2、游戏歌
游戏类儿歌是配合幼儿游戏内容编写、在幼儿

幼儿文学电子教案 第二章 儿歌

幼儿文学电子教案 第二章 儿歌
8.字头歌
字头歌,也称为头字谣,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一韵到底,韵律感很强。
这类儿歌多以“子”“头”“儿”字作为每句结尾,依次称为“子字歌”“头字歌”“儿字歌”。
字头歌往往句式相同,节奏匀称。
9.谜语歌
谜语歌是用儿歌编写的谜语,既是一种游戏材料,也是一种文学样式。
念诵着谜语歌来猜谜,是一种具有文学趣味的益智游戏。
五、讨论
1.交流教材“探讨”栏目中的内容。
2.评析幼儿创编的儿歌《过桥》《刺猬捡松果》(见教材第37-38页)。
六、作业
1.举例说明儿歌的特点。
2.结合作品阐述儿歌的形式类型及其特点。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形式,创编一首好听又好玩的儿歌,并在班级共享。
4.自主作业:分组搜集各种形式类型的儿歌。
(1)在班级开一个儿歌读会分享各组的成果。
子,使其愉悦平静,安然入睡。
摇篮歌一般语言流畅,节奏舒缓,语调柔和。
2.游戏歌
游戏歌是指在游戏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念唱的儿歌。
(1)亲子之间的逗乐歌:是母亲等长者为低幼孩子念唱的儿歌。
一类是安抚孩子的;另一类是亲子之间嬉戏时念唱的。
(2)儿童之间的游戏歌:是儿童同伴之间嬉戏时念唱的儿歌。
一类是在玩手指游戏、踢毽子、跳绳等非对抗性游戏时念唱的;
4.连锁调
连锁调,又称为连珠体或连环体儿歌,主要采用顶针的修辞手法来结构全文。
顶针的方式不止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是上一句或上一节末尾的字、词或短句,做下一句或下一节的开头,或者是使用谐音词作为连接上下文的桥梁,随韵接合,环环相扣。
从主题上看,大部分连锁调的意义并不连贯、完整,各个层次之间基本上没有逻辑联系,但往往洋溢着一种诙谐、荒诞的快乐。
情趣也体现在形式上:富有动感的叙述方式所呈现的口语风格。

2024年小班音乐《小星星》教案(精选

2024年小班音乐《小星星》教案(精选

2024年小班音乐《小星星》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音乐启蒙教材》第二章《认识音符》,详细内容为学习《小星星》这首经典儿歌。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基本的音高概念,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小星星》的旋律,学会演唱这首歌。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高的把握,节奏的稳定。

2.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小星星》,了解基本的音高和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琴、音乐教材、星星挂图。

2. 学具:小星星头饰、音乐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星星头饰,演唱《小星星》,引导幼儿观察、模仿。

邀请幼儿上台戴头饰,一起演唱,营造愉快的音乐氛围。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弹奏电子琴,引导幼儿注意音高变化,讲解音符知识。

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音准和节奏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演唱《小星星》,注意音准和节奏。

教师挑选个别幼儿进行示范,给予表扬和鼓励。

4. 音乐游戏(10分钟):教师准备音乐卡片,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接龙游戏。

增加难度,要求幼儿按节奏和音高完成接龙。

邀请幼儿上台展示,演唱《小星星》。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小星星》歌词2. 黑板右侧:音符、音高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小星星》,并尝试用音乐卡片进行音乐接龙游戏。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音准和节奏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儿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音高的把握,节奏的稳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音乐游戏。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1. 音高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弹奏电子琴,让幼儿仔细聆听不同音高的差异。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上课讲义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上课讲义

• 在这首童谣中讲述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民 间故事,极具好奇心的孩子们对这些民间故事中 的传奇人物充满了兴趣。
• 同时,这首童谣每句句尾押“ang”韵,念来响亮 明朗,因此成为孩子们在娱乐中广为传诵的歌谣。

周瑜
镜公主 /唐僧
霸王 四郎探母之铁
• 就我们最熟悉的摇篮曲童谣《摇啊摇》而 言,它就已具有了多个版本,而它产生时 的最初的功能、作用在流传中也发生了改 变。
• 还可通过词语、词句的回环重复及直接模 拟声响来达成音韵和谐。
• 节奏:通过句式的修整、变化,句子字数 的变化来形成音乐感。
• 可以通过有规律的出现一定数量的音节来 形成一定数量的节拍,使诵读时有自然的 停顿,即为儿歌的节奏。
• 二、形式活泼,歌戏结合,富有情趣 游戏和歌谣的结合是儿歌一个鲜明特点
• ①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 外婆叫我好宝宝, • 一只馒头两块糕/又有团子又有糕。
• 摇啊摇,摇啊摇, • 摇到外婆桥, • 外婆叫我好宝宝, • 糖一包,糕一包, • 我是外婆的好宝宝, • 新衣服,新书包, • 欢欢喜喜上学校。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儿歌源于民间,历史悠久。童谣在各种文献中还有 “童子歌”、“儿童谣”“小儿童谣”“婴儿 歌”“孺子歌”等称谓。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五四时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歌得以产生,五四 新文化运动孕育了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 “儿歌” 作为专业术语固定下来,儿歌的研究不止于收集, 开始了专门的创作。如《卖布谣》(刘大白)
新中国:50年代被誉为黄金时期而记载在儿童文学 史上。有一批儿歌作家:鲁兵、圣野等。80年代 开始,儿歌更有新发展。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
儿歌来源于民间文学,是在童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第二章 儿歌(新)

第二章 儿歌(新)

第三章儿歌教学目标:1.把握儿歌得概念2.了解儿歌得功能3.理解儿歌得特点4.把握儿歌得艺术形式5.在改编得基础上创作教学重难点:1.了解儿歌得功能2.理解儿歌得特点3.把握儿歌得艺术形式教学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儿歌作为儿童最早接触得文学样式,被喻为第一粒诗之花种,第一瓢美之甘露,第一束爱之光泽,就是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得金钥匙。

可以启发儿童得思维,丰富儿童得语言,锻炼儿童得表达能力,引导儿童得想象。

有针对性地利用儿歌培养孩子得情感与心智,使孩子们在欢快地欣赏与诵读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

一、儿歌概说(一)儿歌得概念就是指适合幼儿吟唱、欣赏得歌谣,又称为“童谣”。

它就是儿童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得一种文体,也就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得一种文学样式。

生长于民间文学得土壤,口耳相授、代代相传,就是活在孩子们口头得文学。

童谣就是歌谣(民歌、民谣、童谣得总称)得一部分。

儿歌分类:民间流传得童谣与作家创作得儿歌两部分。

(二)儿歌得发展概况儿歌得起源与发展: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

明代吕坤编著《演小儿语》,就是目前发现得我国最早得儿歌专集。

清代《天籁集》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得歌谣中得儿童歌谣,冠以“儿歌”得名称在《歌谣》周刊上发表。

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得体裁名称沿用至今。

(三)儿歌得功能:启蒙作用1、增添乐趣《跳绳歌》(郑志刚)花儿红,鸟儿叫,柳树底下把绳跳。

单脚跳,又脚跳,脚步越跳越灵巧。

您也跳,我也跳,一个挨着一个跳。

挺起胸,向前瞧,脚儿轻轻别摔跤。

(二)一根绳,两人摇,摇得低,像水池,摇得高,像座桥,摇摇摇,像波涛,三个宝宝排队跳。

跳跳跳跳,鱼蹦高。

您跳我跳大家跳,好像鱼儿水中闹。

跳绳就是孩子们喜欢得一种活动,尤其就是在冬天,可以抵御寒气、锻炼身体。

跳绳有许多种,有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

单人跳又分单脚跳,双脚跳。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精选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精选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二章“儿歌与童谣”,具体内容为《小星星》儿歌。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幼儿感受夜空的美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夜空中的星星,知道星星的形状和特点。

2. 技能目标:让幼儿能够正确地朗读《小星星》儿歌,并掌握其中的生词。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正确地朗读儿歌,并理解其中的生词。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夜空,感受星星的美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星星卡片、挂图、儿歌《小星星》PPT。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星星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星星的形状和特点,激发他们对星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儿歌《小星星》PPT,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朗读,并注意纠正发音。

3. 新词学习:教师解释儿歌中的生词,如“亮晶晶”、“闪烁”等,让幼儿理解并掌握。

4.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画星星、捏星星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5. 例题讲解:教师挑选一个有趣的关于星星的故事,通过讲解,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星星的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六、板书设计1. 《小星星》2. 内容:星星形状:五角星星星特点:亮晶晶、闪烁儿歌:《小星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夜空中的星星,并用彩泥捏出自己喜欢的星星形状。

2. 答案:根据幼儿的作品,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夜空,寻找星星,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同时,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相关的绘本、故事,让幼儿在课后继续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正确地朗读儿歌,并理解其中的生词。

2.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画星星、捏星星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幼儿文学课件 第二章 儿歌

幼儿文学课件 第二章 儿歌
饿虎肚里咕咕咕, 笑坏窝里小灰兔。
第三节 儿歌的形式类型 二、 儿歌的特殊形式
数数歌
数数歌一般将数字和 形象结合起来,通过数 数吟唱,以帮助儿童认 识数。
数数歌《一二三》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筋斗;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 十个手指头。
第三节 儿歌的形式类型
二、 儿歌的特殊形式
字头歌
浆浆洗洗,肚兜系系, 雨水弹弹,窗门关关, 秋风凄凄,盖条棉被。
Company Logo
第三节 儿歌的形式类型 一、 儿歌的一般形式
杂言句式的儿歌 《鹅 大 哥》
请你进来坐一坐, 我要问问你,哦呜!哦呜!
唱的什么歌。

烟糟得落地, 呼—— 呼—— 呼——
烟糟得落地, 小咯咯拖之跑勒去。
2. 儿童之间的游戏歌
《鹞鹰捉小鸡》
鹞鹰几把刀?三十六把刀。 鹞鹰几根毛?三十六根毛。 夺掉你的刀,拔掉你的毛。
吃倷的肉,还倷的毛。
第三节 儿歌的形式类型
二、 儿歌的特殊形式
连锁调
连锁调,又称为连珠体或连 环体儿歌。连锁调主要采用顶针 的修辞手法来结构全文,比较常 见的形式是上一句或上一节末尾 的字、词或短句,做下一句或下 一节的开头,或者是使用谐音词 作为连接上下文的桥梁,随韵接 合,环环相扣。
问答歌
绕口令
游戏歌 摇篮歌
儿歌的特 殊形式
数数歌 字头歌

Company Logo
谜语歌
第三节 儿歌的形式类型 二、 儿歌的特殊形式
摇篮歌
摇篮歌又称为摇篮曲、催 眠曲,是母亲等安抚孩子睡 觉时哼唱的儿歌。
摇篮歌一般语言流畅,节 奏舒缓,语调柔和。
《摇 篮》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小星星》(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儿歌《小星星》的内容,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唱出儿歌。

1.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1.3 通过儿歌的学习,培养幼儿对星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儿歌《小星星》的曲谱和歌词,以便教学使用。

2.2 准备一些星星的图片或玩具,以便在活动中展示和互动。

2.3 准备一个音乐播放器,以便播放儿歌和音乐。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开场:教师向幼儿们问好,并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3.2 教学儿歌:教师逐句教唱儿歌《小星星》,让幼儿们跟着学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解释儿歌中的一些词语,帮助幼儿理解。

3.3 互动环节:教师邀请幼儿们上台展示自己唱儿歌的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3.4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一个“猜星星”的游戏,展示一些星星的图片或玩具,让幼儿们猜猜哪一颗星星是儿歌中唱到的。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教师引导幼儿们讨论儿歌中的小星星,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描述小星星的样子和特点。

4.2 教师带领幼儿们进行手工制作,制作一颗属于自己的小星星。

4.3 教师组织幼儿们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儿歌中的小星星,进行表演。

第五章:活动总结5.1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幼儿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5.2 教师鼓励幼儿们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到的儿歌和手工制作的小星星。

5.3 教师提醒幼儿们下次活动的内容,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互动教学: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2 情境教学:教师创造一个富有情境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儿歌的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6.3 游戏教学:教师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儿歌《小星星》的曲谱和歌词:用于教学和复习。

《幼儿文学》第2章 儿歌

《幼儿文学》第2章 儿歌
儿歌的鉴赏
(1)写儿歌的体例
儿歌的体例,看起来应该排列整齐、规范,每句儿歌字数应符合规则。
(3)写孩子的兴趣
要想写出孩子感兴趣的儿歌,一定要注意内容的选择、角度的选择、想象力的运用和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
(4)灵活运用表现手法
儿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起兴、摹状、反复、设问等。
(2)写儿歌的味道
幼儿文学
第二章 天籁之音 感心动耳——儿歌
第一节 儿歌概说
儿歌的功能
儿歌的特点
儿歌的起源
重点项目
01
02
03
04
我国童谣的收集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等古代典儿歌的概念
内容健康 结构单纯
儿歌的功能
儿歌的起源
儿歌的概念
音韵和谐节奏清晰
儿歌的创作
2.新颖独特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的、直观的、形象化的,因此儿歌要突出物体的形象、声音、色彩,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活动。例如传统儿歌《青蛙歌》。
儿歌的创作
3.构思别致 在创作儿歌时,作者必须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合理布局,对幼儿生活进行再现。例如樊发稼的《家》。
儿歌的分类
摇篮歌
游戏歌
数数歌
谜语歌
字头歌
颠倒歌
绕口令
问答歌
连锁调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第二章 天籁之音 感心动耳——儿歌
第三节 儿歌的鉴赏与创作
儿歌的创作
1.富有童趣 儿歌必须是一首字里行间充满着天真、活泼和童趣的儿歌,这是儿歌鉴赏最重要的方面。例如刘京山的《小猫钓鱼》。
篇幅短小易懂易记
天真烂漫富有童趣
儿歌的特点

第二章 儿歌

第二章 儿歌

节奏是儿歌的灵魂 节奏是由句子的停顿决定的。一般说来,三字句为两拍,五字 句为三拍,七字句为四拍。
例如吴少山的《想奶奶》是三字句 两拍的: 小树叶, ×× × | 做只船, ×× × | 呼呼呼, ×× × | 像枝箭, ×× × | 接奶奶 ×× × | 回家转。 ×× × |
• 马玉芝的《荷叶圆圆》是四字句三拍的:
• 点评:这首游戏歌配合踢毽游戏,边踢边唱,可以增添游戏的兴味, 又因其鲜明的节奏而带有口令的性质。
3.数数歌
数数歌是按照数序,结合具体事物组成句子的民间童谣。
数数歌的主要功用是:用文学形式来帮助婴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序,训练婴
幼儿的思维和运算能力。这类童谣的特点是计数形象、顺口易记,是对婴
幼儿形象化的数学启蒙教育。
如流传在北京地区的童谣《问答 歌》: 什么尖尖尖上天? 什么尖尖在水边? 什么尖尖街上卖? 什么尖尖姑娘前? 宝塔尖尖尖上天。 菱角尖尖在水边。 粽子尖尖街上卖。 花针尖尖姑娘前。
鉴赏:
孩子们在问和答之间彼此诘难,有 效地激发了婴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从而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收到发 展智力、训练语言的艺术效果。
6.连锁调
连锁调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将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的开头,随韵接合,环环相扣,一 气呵成的民间童谣。
连锁调的主要功用是:培养婴幼儿连贯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节奏感。民间童谣中的连锁 调,歌词往往不完整,没有明确的意思,但句式简短,连用谐音,节奏鲜明,韵律感极强, 生动有趣,顺口易记,婴幼儿很爱诵唱。其作用正如郭沫若所说:“转辗蝉联而下,有意无 意,无意有意,最是童谣的神妙处。”
3.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一首儿歌只有让婴幼儿爱听、爱念唱,才能发挥它的认识和教 育作用。因此,儿歌总是十分注重具体形象艺术地表现婴幼儿 的生活情趣。

2024年小班儿歌小鸡小鸡教案精选

2024年小班儿歌小鸡小鸡教案精选

2024年小班儿歌小鸡小鸡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教材《儿歌乐园》第二章《动物朋友》,详细内容为“小鸡小鸡”一课。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幼儿了解小鸡的生长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能熟练地演唱儿歌《小鸡小鸡》,并掌握儿歌中的动作。

2. 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增强对动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歌中动作的编排和表演。

教学重点:儿歌的演唱和小鸡生长特点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鸡图片、儿歌CD、动作卡片。

学具:小鸡手偶、动物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鸡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儿歌(10分钟)(1)教师播放儿歌《小鸡小鸡》,让幼儿倾听并感受儿歌的韵律。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儿歌,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

(3)教师将动作卡片与儿歌结合,教授幼儿儿歌中的动作。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鸡找妈妈”的游戏,让幼儿扮演小鸡,寻找自己的妈妈。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感受小鸡的生长过程,了解小鸡的生活习性。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名幼儿扮演小鸡,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察并说出小鸡的动作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首儿歌的演唱和动作表演。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和发音。

(1)教师邀请各组幼儿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小鸡图片2. 儿歌《小鸡小鸡》歌词3. 动作卡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表演儿歌《小鸡小鸡》。

2. 答案:儿歌演唱和动作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家中或周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花鸭钻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乐坏了鸭,摇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这是一首难得的的极富文学音乐味的绕口令。天空的霞光、水上的鸭群、水下的倒影、鸭与霞相互交织,动感十足,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的丰收景色,兴奋和喜悦的情感充溢其间,意境优美而深远。画面中虽没有“人”,但“人”对景色的兴奋、喜悦都流淌在字里行间。
一、儿歌概说
(一)儿歌的概念
是指适合幼儿吟唱、欣赏的歌谣,又称为“童谣”。它是儿童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一种文体,也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生长于民间文学的土壤,口耳相授、代代相传,是活在孩子们口头的文学。
童谣是歌谣(民歌、民谣、童谣的总称)的一部分。
儿歌分类:民间流传的童谣和作家创作的儿歌两部分。
白天晚上不睡(眠)觉;还要绕着太阳跑,一年转它一大圈。
谁说地球不会动,地球是个长跑运动员。
这首知识儿歌写出了地球的外形特征及“运动”的本质特征,让婴儿童明白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的道理。作者将地球比作运动员,变抽象为具体形象,让儿童在娱乐认识自然,增长知识。
点点虫(传统儿歌)
点点虫,虫会飞。点点鸡,鸡会啼。点点鸟,鸟会飞,嘟啦。
3.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音韵和谐:通过句子的押韵、词句的回环复沓及模拟声响等手段
《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作者在这首诗里把握住幼儿从直接观察中获得对事物的简单认识,着力描绘鸭子的外形、步态、神情、食性。“走起路来,屁股歪歪”,在反复中传达出专属于鸭子的幽默趣味。儿歌
儿歌句句押“a”韵,“霞,鸭,麻”三个相近的音交替出现,有助于幼儿练好元音a.
二、儿歌的特点
1.内容浅显,单纯活泼
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掌握的知识、词汇不丰富。儿歌作为供幼儿吟唱欣赏的一种河宽,
天河长。
牛郎坐火箭,
去把织女访,
四万年才相会——
海哟哟,
牛郎已经老掉牙,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
明代吕坤编著《演小儿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
清代《天籁集》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的歌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刊上发表。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沿用至今。
《《小板凳》
小板凳,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
妈妈下班回来,我请妈妈快坐下。
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的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外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教益。
〈蘑菇出来戴草帽〉(薛卫民)
天上下雨,地上冒泡儿。蘑菇出来,顶个草帽。
小兔看见,乐得直跳。挎个小筐儿,边采边笑!
织女白发三千丈!
诗人在儿歌中将民间传说故事和科学知识融合起来,通过简单的情节,向婴幼儿极为自然地介绍了天体中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遥远的距离。整首儿歌写得轻松风趣,令人过目难忘。浅显明白的语言,将儿歌的文学性与知识性水乳交融。
扣纽扣(张继楼)
扣纽扣
一个眼,
一个扣,
我帮它们手拉手,
结成一对好朋友。
在这首儿歌中,诗人赋予纽扣和扣眼以崇高而美好的人的情感。儿歌非常简短,语言浅显易懂,但读来铿锵悦耳,有强烈的节奏感。
雨过天晴,地上冒着水泡,蘑菇吸饱了水,湿淋淋地顶着草帽跑了出来。“冒”和“顶”字使大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儿歌增添了无尽的诗意。目睹此情此景,幼儿定会在“边采边笑”中萌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3.启迪心智
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丰富知识,启迪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地球是个运动员
胖地球,肚皮圆,身体棒,爱锻炼,自转一周八万里,
它是父母用来逗引婴儿玩时吟诵的。一般是父母握着孩子的两个食指,说“点点虫”、“点点鸡”、“点点鸟”时,让孩子的两个食指一碰在一起,说下句时两指分开。这首儿歌里包含了一些基本知识,昆虫会飞,鸡会啼、鸟会飞。
4.训练语言
发音训练,学词汇、句子
〈鸭与霞〉(阮居平)
湾湾水田一片霞,水上游来一群鸭。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
4.趣味性、娱乐性强
寻求玩的乐趣、满足听觉上的快感,间接得到思维、语言的训练
如吴昌烈的《太阳和月亮》
太阳月亮两娃娃,
打开妈妈化妆匣,
太阳拿起胭脂抹,
2.通俗易懂,篇幅短小
适应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语言的需要,一般在四行至十行之间。
如:《爬》
爬台阶,
往上跑,
往上跑,
回头瞧,
爸爸妈妈没我高又
短短的五行诗,仅十几个字,活脱脱地写出了刚刚学会走路的娃娃热切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心理特征。
如:《雨点》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写得短小,集中,洗练,符合幼儿的口吻。
(三)儿歌的功能:启蒙作用
1.增添乐趣
《跳绳歌》(郑志刚)
花儿红,鸟儿叫,柳树底下把绳跳。单脚跳,又脚跳,脚步越跳越灵巧。
你也跳,我也跳,一个挨着一个跳。挺起胸,向前瞧,脚儿轻轻别摔跤。
(二)
一根绳,两人摇,摇得低,像水池,摇得高,像座桥,摇摇摇,像波涛,
三个宝宝排队跳。跳跳跳跳,鱼蹦高。你跳我跳大家跳,好像鱼儿水中闹。
跳绳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尤其是在冬天,可以抵御寒气、锻炼身体。跳绳有许多种,有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单人跳又分单脚跳,双脚跳。这两首不仅描写了单人跳,而且还描写了集体跳大绳的情景,让孩子们一边念儿歌一边跳绳,能增添许多乐趣。
2.陶冶性情
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得到愉悦。率真自然、健康乐观、活泼风趣
第二章 儿歌(新)
第三章儿歌
教学目标:
1.把握儿歌的概念
2.了解儿歌的功能
3.理解儿歌的特点
4.把握儿歌的艺术形式
5.在改编的基础上创作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儿歌的功能
2.理解儿歌的特点
3.把握儿歌的艺术形式
教学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
儿歌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被喻为第一粒诗之花种,第一瓢美之甘露,第一束爱之光泽,是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金钥匙。可以启发儿童的思维,丰富儿童的语言,锻炼儿童的表达能力,引导儿童的想象。有针对性地利用儿歌培养孩子的情感和心智,使孩子们在欢快地欣赏和诵读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