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群测群防体系完善

群测群防是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专业监测预警系统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群专结合”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通过前期非工建设(2010-2012年),重庆市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市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38个区县群防群测体系,共编制县区级预案38个,乡镇预案908个,村预案6628个,其他单位预案10个;制作宣传栏、警示牌13202块,发放明白卡739600张、其他宣传材料740051册;共组织集中培训89次,参加人数16795人;演练48次,参加人数16107人。

通过2013-2015年度项目建设,重庆市进一步完善了群测群防体系。根据调查评价成果,共修订38个区县预案,921个乡镇预案,5460个村级预案。补充完善宣传栏1035个,警示牌2024个,发放明白卡475020张,宣传手册108720册,光盘5436张;38县每年均安排培训,三年培训人次达35663人次;38县每年均组织1-2场山洪灾害避险演练,三年共计演练146场,提高了群众主动防灾避险意识。

2016年,按照国家《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5年)的要求,重庆市将持续、规范、长效组织开展建设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从而显著增强山丘区群众的主动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38个区县的责任制体系的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订,监测预警系统的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内容。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范围涉及县、乡(镇)、村,重点为村。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行政村全部按照“十个一”建设群测

群防体系。

3.5.1责任制体系完善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按照防汛抗洪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干部党员包群众的“包保”责任制体系,并与已有的社区管理体系相结合,实现网格化管理。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旅游景区、工矿企业等单位均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并与当地政府、防汛指挥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和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重庆市山高坡陡,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一个行政村含几个、十几个自然村(组),管辖范围较大,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尤为突出。将责任落实到村组,落实到旅游景区、工矿企业能够更有效的缩短防灾避灾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人员转移安置等相关工作的开展。

3.5.2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订

重庆市已经按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SL666-2014)的要求编制了县、乡(镇)、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根据调查评价成果对其进行了完善,本年度主要是根据区域内相关情况变化进行少量的修订工作,并监督危险区内的重要企事业单位开展预案的修订工作。

3.5.3持续开展宣传、培训、演练

3.5.3.1市级培训

市级组织对38个区县的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应包括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组成及技术、群测群防与撤离避险、运行管理等内容,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基层对系统的运行维护水

平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

原则上,组织2次培训,38个区县各派4人参加。培训一般安排在非汛期。

3.5.3.2县级宣传、培训、演练

(1)县级宣传

重庆市以县为单元,每年开展宣传、培训和演练工作。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采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场景模拟游戏、科普读物、宣传栏、宣传册、挂图及明白卡等多种方式,持续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在山洪灾害危险区内的重要集镇、行政村张贴标语、挂图,制作宣传栏、宣传册,在中小学发放小人书、科普读物,使群众掌握山洪灾害防御常识,了解山洪灾害危险区域,熟悉预警信号和转移路线。

根据《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识别系统制作规范(试行)》,宣传标志要求如下:

①宣传栏

涉及内容:公布当地山洪灾害防御的组织机构、山洪灾害防御示意图、转移路线、避灾安置点以及当地县、乡(镇)防汛指挥机构联系电话;

尺寸:不小于2.0×1.2 m;

形式:户外立牌、墙面挂牌、宣传橱窗等形式,应考虑风雨侵蚀影响。

②警示牌

涉及内容:含危险区域名称、灾害类型、危险区范围、人口范围、转移安置点、预警转移责任人及联系电话等信息;

尺寸:根据当地地形条件及安装位置的具体情况确定;

形式:户外立牌、喷绘或粉刷上墙等。

③宣传标语

涉及内容: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标语性文字,语言精炼、

字迹醒目;

尺寸:根据宣传内容、布设位置确定,图幅高度一般不小于80cm;

形式:张贴、喷涂等。

④明白卡

涉及内容:包括家庭人员信息及联系电话、灾害类型、转移责任人及联系电话、避灾安置点、预警信号等;

尺寸:张贴式用16开规格;便携式用32开规格;

形式:张贴式和便携式。

(2)县级培训

针对防汛责任人、系统使用人员、村级预警人员、危险区群众分别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山洪灾害防御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以适应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需要。包含开展山洪灾害防治水情教育,定期举办山丘区干部群众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培训,定期开展业务知识的相关培训。

(3)县级演练

在山洪灾害防治区乡村,持续组织以转移疏散为主的山洪灾害避险演练,使群众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每年每个区县组织开展1次山洪灾害避灾演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