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树

魏书生是个智者,他把初中语文知识划分为四个部分:基础知识部分,文言文部分,文学常识部分,阅读和写作部分。在语文知识树这株大树身上,要生出4根粗壮大干。接下来,在这4根大干上,又长出了22条挺拔大枝,而22条大枝上,还长着131个生机勃勃的小杈。

语文知识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魏书生老师有感于当时语文教育考题泛滥、教学缺乏序列的现状,引导学生画出来的。它的由来主要基于语文课的两个特点:“第一,每篇课文,即使是最浅显的课文,人们都能够围绕它设计出成千上万道考试题。第二,每篇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讲课时你缺了课,只要基础好,期末或升学考试,成绩照样优秀。”从第二个特点,魏书生老师看到了“语文学科知识也有规律,也有稳定的结构方式”。掌握了这些规律,考试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就可以不做大量的习题了。

基于此,1979年,魏书生老师开始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经过讨论,他们选择了树式结构,并通读了初中的六册语文教材,画出了“语文知识树”。虽然在画的过程中意见众多,但最终从大的方面基本确定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4部分依次为“文言文知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具体包括“实词”、“虚词”、“字”和“句式”4项;“基础知识”包括“文字”、“句子”、“修辞”、“标点”、“语音”、“词汇”、“语法”和“逻辑”8项;“阅读与写作”包括“中心”、“结构”、“语言”、“材料”、“表达”和“体裁”6项;“文学常识”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和“外国”4项。每一项下面又包括众多知识点共131个。

魏书生老师常把“语文知识树”比作地图,有了地图就能明确目标,选择最佳路线,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在教学中运用也有较大的可行性。在教学中,师生可以按“知识树”的体系去安排进度。每讲一点知识,让学生懂得每次学到的知识处于整体的什么位置,与邻近的知识点有何区别和联系。此外,在魏书生老师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的“自结”阶段,他总是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并把所学知识纳入到“语文知识树”中去。再有,在“学法指导”中,他非常重视复习、检测的过程,他强调复习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不会什么复习什么,全班同学一般不集体复习什么知识,而是每个同学根据“语文知识树”的内容自行安排。如果有的同学复习后还有弄不懂的知识,就去请教承包这一知识的同学。这种做法和布鲁姆提倡的“掌握学习”有一定程度的相通之处。

“语文知识树”自其产生以来的十多年中,在我国的语文教育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6年来一些报刊杂志先后印了60多万份”。直到近些年,它还有一定的影响。借助网络技术,我们可以查到,自1994年以来的各种教育杂志发表的论文中涉及“语文知识树”的起码也有上百篇。

知识树”,也称“知识能力结构概念图”,帮助师生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构建,并逐步细化教学目标。实施“知识树”教学,就是在将教学内容系统化的同时深化课堂教学。

构建学科知识树,能使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本单元或本册所学知识,准确

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使学到的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些零碎的知识,做到聚点成线、成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利,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一节课用到两棵“树”:“单元知识树”和“本课知识树”形成“知识林”,通过“构思知识结构、逻辑线索结构、画知识树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首先,知识树可以用在对每节课的知识梳理上。究竟在课堂上如何应用呢

1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师生边回顾边画知识树;

2学习新课时边理解边带领学生画知识树;

3在每一节课结束的时候引导学生复述本节课的内容或谈自己的收获,再画知识树。

这样就形成了对一节课、一个知识点的网络结构。

其次。阶段性知识梳理。

1开学初引导学生画本册教材的知识树;

2每学完一章内容以后,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知识梳理,以便形成一章的知识体系。

学生构建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图):

学生构建知识树是对所学知识的重温和再现,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能力。学生知识树可分为课时知识树、单元知识树和学期知识树。在构建时,按照学生学的规律,遵循着“课时知识树——单元知识树——学期知识树”由微观到宏观的层次进行构建。

1、课时知识树

教师在每堂新授课结束前五分钟,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的情况下,把每堂知识树构建在课堂笔记本上。

2、单元知识树

每单元学习结束后,每位老师利用本单元(或章)的最后一节10分钟时间,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牵头,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交流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和内在联系、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及典型题例。然后作为一项常规作业让全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单元知识树画出来,在下一个单元上课前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任课教师。

3、学期知识树

学期结束复习时,在任课教师的帮助和点拨下,让学生根据学期所学的内容打破章节的界限按照知识的分类,在小组成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构建学期知识树,达到有效记忆、高效学习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