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初步探讨——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

规划纲要首次权威全揭秘! 8月23日,新华社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全文1万多字,迄今为止最详尽最权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诸多内容均属首次公布。 指导思想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创新,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5条基本原则一是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二是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三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四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五是统筹推进,试点示范。 功能定位 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4句话 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北京功能定位4句话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天津功能定位4句话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功能定位4句话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三步走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符合协同发展目标且现实急需、具备条件、取得共识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经验借鉴)您的得分 93/100 答对题数 28/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核心城市的周围地区的功能体现的是()。[ 单选题:3 分] A 制造业基地 B 基础设施 C 加工业基地 D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2 核心城市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的功能。 [ 单选题:3 分]

A 高新技术产业 B 制造业 C 重工业 D 生产服务业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3 大城市群是以一两个()的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若干个城市所组成的内部具有垂直的和横向的经济联系、并具有发达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系统给以支撑的经济区域。 [ 单选题:3 分] A 小型 B 中等 C 大型 D 特大型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4 未来河北省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 单选题:3 分] A 加强对港口城市的建设 B 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C 扭转京津冀之间不公平的经济关系 D 对现有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实行大幅度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错误 5 现在世界经济的体系集中的表现在()上面。 [ 单选题:3 分] A 连接 B 网络 C 空间 D 流和流的节点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6 未来河北省发展的战略重点方向是()的现代化建设。 [ 单选题:3 分] A 省会城市周边区域 B 沿海平原地区 C 滨海、山区和山麓地带 D 沿海地区和环京津区域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7 大城市群在经济上是命令和控制中心,它通过()作为载体,来实现对全球经济的控制。 [ 单选题:3 分] A 资金密集型企业和制造业基地 B 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加工业基地 C 高级服务业和跨国公司总部 D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8 京津冀大城市群规划目标是()。 [ 单选题:3 分] A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B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C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D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9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跨国公司总部的首选地是()。 [ 单选题:3 分]

南京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南京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正式版

南京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仍在增长,销竣比显示供需仍不平衡。XX年南京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额445.97亿元,同比增长27%,XX年1-2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77.2亿元,同比增长41%。XX年以来平均销竣比为2.64,XX年全年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XX年前两个月销售面积跟不上竣工面积,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市场"拐点论"的影响。 XX年南京商品房销售均价平稳增长,XX年初售价同比增长10.1%,环比略有下降。XX年,南京市商品房全年销售均价为

5303.8元/平方米。 XX年1-2月份商品房销售均价为5331元,同比XX年2月份增长10.1%,相比XX 年全年销售均价增长0.5%,但是比较XX年末的销售均价略有下降。XX年12月份南京市商品房成交量显著放大,XX年前两个月成交量较少,相比XX年1-2月份同比减少60%多。 XX年前4个月南京住宅市场成交量表现比较平稳,较XX年同比有所减少。XX年3月份累计成交面积约4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7%左右,4月份截至到4月22日累计成交40.2万平方米,有望超过3月份的成交量,但同比XX年4月仍有缩减。 南京未来两年的住房建设计划将提高

xx南京市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

XX南京市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 目录目录 ........................ 1综述443 一、前言443二、研究方法简介553 1.研究背景说明553 2.抉策地产研究指标体系说明663 三、延伸服务773四、报告883摘要883 1、房地产需求上升势头强劲883第一节市场容量分析10103 一、xx年南京市房地产市场容量分析10103 (一)xx年的商品房市场容量10103 1.拆迁购房仍然处于南京房地产需求的主导地位10103 2.投资者比例波动较大较快11113 3.结婚购房比例比较稳定11113 4.改善居住环境群体需求比例变化较小11113 5.城市化进程等购房需求11113 (二)存量商品房市场容量12123二、xx年南京房地产市场交易状况分析12123 1. xx年商品房己实现需求状况12123 2. 商品房交易量的历年增长情况13133 3. xx年未实现需求状况分析13133三、xx年需求结构分析14143 1.各片区的结构比例及季度变化情况14143 2.楼型层次及季度比例变化分析15153 3.商品房价格档次及季度变化情况16163第二节产品结构分析17173 一、xx年市场供给总量17173 1.商品房开发持续增长17173 2. 土地资源的供给状况18183 3. xx年存量房供应状况19193 4.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商品房开发建设情况19193二、xx年房地产供应结构以及供需分析20203 1. xx年南京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供需分析20203 2.各区域供需结构分析20203 3.价格层次供需结构分析22223 4.楼型供需结构

浅析区域一体化视角下跨市交界地区发展应对——以南京仙林-镇江宝华为例

浅析区域一体化视角下跨市交界地区发展应对 ——以南京仙林-镇江宝华为例 陶修华 摘要: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地缘相邻、人文相近的跨市交界地区发展空间广阔。传统的以提供相对大都市价格优惠的房地产功能为主的一体化难以推动交界地区可持续发展。在不改变行政区划前提下,依托相邻城市的资源,以“协同一体”为目标,通过建立协商机制,从空间规划、产业发展、生态共保、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方面着手,实现目前以竞争为主的关系向竞合关系、伙伴关系转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区域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交界地区,竞合关系,南京,镇江 1 引言 刘易斯·芒福德曾说过“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随着“城市病”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区域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也是规划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地位的要求中,区域一体化日趋重要。 纵观区域一体化发展实践经验,根据区域/城市规模差异,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典型模式(表1、图1):一是以城市群为主的区域一体化,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二是以相邻规模同级城市之间的一体化或同城化,如广佛同城化、宁(南京)镇(镇江)一体化、西咸一体化、郑汴一体化、沈抚一体化、钦(州)防(城港)一体化等;三是环大都市周边紧邻地区与核心城市一体化,即“以大带小”模式,如昆山(花桥)与上海一体化、南海(桂城)与广州一体化、廊坊(燕郊)与北京一体化等。对于前两种模式,已有文献对于区域一体化或同城化的模式路径、协调机制等已有较多的研究积累[1-4],但对于第三种模式研究相对较少[5-6],尤其是对于依托临近大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及要素成本较低和交通条件逐步改善的优势而成为发展热点板块的城市交界地区,如花桥、燕郊等地区,面对着以服务大城市为主的目标定位,承担着大城市人口的居住郊区化、产业转移等功能,如何实现与大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文章旨在以与南京市东部的仙林副城交界、行政区划上隶属于镇江的宝华镇为例,按照区域一体化的要求,针对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对原来编制的规划进行相对的优化调整,以实现功能衔接、产业协调、生态共同维护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协调,为类似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2020安徽省《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经验借鉴)》答案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经验借鉴) 您的得分 96/100 答对题数 29/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我国珠江三角洲都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单选题:3 分] A 深圳 B 广州 C 香港 D 澳门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2 现在世界经济的体系集中的表现在()上面。

[ 单选题:3 分] A 连接 B 网络 C 空间 D 流和流的节点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3 大城市群是以一两个()的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若干个城市所组成的内部具有垂直的和横向的经济联系、并具有发达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系统给以支撑的经济区域。 [ 单选题:3 分] A 小型 B 中等 C 大型 D 特大型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4 大城市群在经济上是命令和控制中心,它通过()作为载体,来实现对全球经济的控制。 [ 单选题:3 分]

A 资金密集型企业和制造业基地 B 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加工业基地 C 高级服务业和跨国公司总部 D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5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核心城市的周围地区的功能体现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制造业基地 B 基础设施 C 加工业基地 D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6 京津冀大城市群规划目标是()。 [ 单选题:3 分] A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B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C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D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7 核心城市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的功能。 [ 单选题:3 分] A 高新技术产业 B 制造业 C 重工业 D 生产服务业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8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跨国公司总部的首选地是()。 [ 单选题:3 分] A 核心城市 B 港口城市

南京都市圈规划浅析

南京都市圈规划浅析 班级:城规1211 成员:26 宋晓露 28 马晓婷 29 陈静芳 30 蔡水湄 指导老师:王勇老师 目录

南京都市圈规划浅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已经脱离了独自发展的模式,都市圏的建设成为发展城市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都市圏内城市联动及产业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南京都市圈作为中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

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同时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南京都市圏的融合、完善与分工将极大地带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牵引作用。 本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南京都市圈目前的概况及基本特征,分析圈内各产业;其次,基于南京都市圏发展现状与规划远景,将南京都市圈与江苏省其他都市圈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都市圈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规律,提出了优化都市圏的建议。 关键词:基本特征产业分析比较分析优化建议 1.南京都市圈概述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核心,以放射状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1] 南京都市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比较厚实的经济基础、明显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深厚的历史文化等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 区位分析 宏观区位 宏观上,南京都市圈是一个跨省城市群,地跨 苏皖两省,是中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起着连南接 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 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 区域,同时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 地位。 图1-1 南京都市圈与周边都市圈区位示意图(注:来自网络)中观区位 从中观上看,南京都市圈处于长江三角洲向西部地区推进的中枢,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带的一角。 微观区位 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 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市,包含31个市辖区、8个县 级市和20个县,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同时,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其 范围锁定在南京周边100公里左右。 图1-2 南京都市圈范围(注:来自网络)

南京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范本

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第一章市的区域特征和城市概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市位于北纬33゜31′,东经118゜47′,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雨量集中,历年平均气温16゜C,主导风向夏半年为西南风,冬半年为东北风。 地处我国东西水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境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蟠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雄据,故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说。万里长江自西向南滚滚而来,折向东去;淮、金川两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两湖依偎东西山水之间,气势雄浑而景色秀美。 1. 1 城市性质 是著名古都,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和建设要继承古都历史精华,创造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

城市特色。 是省省会,也是该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要保证省级管理职能的顺利行使,并形成省最发达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和科教文化对外交往中心。 作为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西部枢纽城市,要充分发挥沿江、近海的优势,增强跨省域的辐射功能和吸引力。 1. 2 城市规模 1.2.1 人口规模 ●全市总人口2010年为680万左右,远景按1000万 人口预留,城镇人口2010年为520万左右,远景按870 万左右预留。 ●都市发展区总人口2010年为530万左右,远景按 800万左右预留。都市发展区城镇人口2010年为450万左右,远景按740万左右预留。 ●主城人口2010年控制在300万以,远景下降到260 万以。 1.2.2 用地规模

主城城市建设用地为24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2010年为81平方米,远景为93平方米。新市区、新城和重点镇人均建设用地按100平方米左右安排。 1. 3 主城功能布局特征 主城布局以河流、铁路、城墙等为自然边界。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片区。以明城墙围合的主体中片(旧城)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强调环境品质的提升和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现;东、西、南、北四片区要在继续保持原区特色的同时,加强设施配套和功能完善,形成居住就业相对平衡,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综 合性片区。 西片是主城的重要新区,具有以商务、体育、文化等功能为主的新城区的中心功能;居住与新业相协调的中高档居住区的功能;以滨江风貌为特色的主城西部休闲游览功能。 1. 4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依据市“十五”计划纲要,将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调整为:经过“十五”和更长的一点时间的努力,把建设成为科学技术先导,古都与江滨特色鲜明,国际影响较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到2010年,基本实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

按照规划南京将形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三级城镇体系,其中中心城由主城,东山、仙林和江北3个副城构成。新城包括龙潭新城、汤山新城、禄口新城、板桥新城、滨江新城、桥林新城、永阳新城、淳溪新城。新市镇则是指建制镇和街道所在地的集中建设地区。 都市区将形成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新城(地区)中心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其中城市中心由“新街口—河西—南站地区”共同构成,承载南京区域中心城市服务职能。三个副城的设置,规划形成江北(浦口)、东山和仙林三个城市副中心,江北将“相对独立发展”。江宁规划的城市中心是在目前的凤凰港一带。仙林新市区,目前是集中主要精力在发展大学城片区,而预留的城市中心是百水桥一带。江北新城的城市中心,则不是在珠江镇,而是位于石佛寺一带,这是江北新城的一个滨江城市中心 【南京构建城际交通圈,两小时通达长三角中心城市】南京交通将构建以“2133、3155”为畅达目标,“2133”是指长三角中心城市2小时内通达;南京都市圈1小时通达;都市区通勤交通3刻钟(45分钟)通达;主城内30分钟通达。“3155”是指城市任意一点驱车15分钟上快速路、高速公路,市域所有规划村(或集中居民点)15分钟内能通达国省干线公路网;城市居民步行5分钟内可达公交、地铁车站。【将建成16条过江通道、16条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道路上,南京将规划形成“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组团快联”的城市快速路系统。同时将规划有16条过江通道,建成1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 【南京规划提升公共服务】[仙林江北江宁都有三级医院] [步行8分钟到社区中心][打造30处地区商贸中心][9大片区集中供热] 南京在文化设施上建立五级文化设施体系,及市级文化设施集聚区、市级文化设施副中心、地区(新城)级文化设施中心、社区(新市镇)级文化设施中心、基层社区(村)级文化设施中心。 教育设施上,将把幼儿园服务半径控制在250米足有,小学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左右,初中服务半径控制在1000米左右。 医疗卫生方面,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同时在仙林和江北两个副城中心各建一所三级医院,河西将增设一所三级医院,江宁也将扩建一家三级医院。实现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覆盖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辐射的功能。在保障设施方面也将全面发展。 主城划分5大片区重点发展服务业。产业布局上,现代服务业主要在主城发展,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商务、信息服务、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主城将形成四大服务产业聚集区,分别是老城服务业集聚区,河西服务业集聚区,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 主城外结合副城和新城,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钢铁、航空物流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并规划引导形成十二个先进制造业板块。 1、南京的城市性质与定位是什么 南京的城市性质被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三角承东启西的重要中心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 ①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本文回顾了京津冀大城市群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经济联系与利益矛盾。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京津两市和 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已形成的优势。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天津、河北省的功能定位。关键词:城市群;定位;协同发展;京津冀 1引言 大城市群,是指以1~2个特大型城市为核心,包 括周围若干个城市所组成的内部具有垂直的和横向的经济联系,并具有发达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系统给以支撑的经济区域。大城市群往往是一国或一个大区域进入世界的枢纽,是世界进入该区域的门户,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增长极,也是最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大城市群发展的主要背景为:在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支撑下,世界经济的“地点空间”正在被“流的空间”所代替。世界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已经逐步建立在“流”、网络和节点的逻辑基础之上。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塑造了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门户城市”,也就是各种“流”的汇集地、连接区域和世界经济体系的节点,即控制中心。在当今世界,处于世界性“流”的节点上并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体的“门户城市”,其对于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地位比相同级别的制造业大城市要重要得多。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已经具备条件逐步建设成为对东亚、对世界经济有明显影响的全球性城市群。以三大城市群及其所直接影响的经济区域来构建应对全球竞争的国家竞争力,是国家发展规划和区域性规划的重要目标(陆大道,2008)。 上述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秦皇岛、 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等城市(图1)。在此区域范围内,集中了3000多万城市人口,2013年GDP 总量约4.8万亿元,沿着上述城市的连接线所包围的区域约60000km 2。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京津冀的相互经济联系及发展特点,分析主要核心城市的优势与特点,探讨北京、天津及河北省的战略定位,最后提出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目标与任务。 2京津冀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发展特点 京、津两市在河北省地理范围之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两大直辖市之间及其与直接腹地之间具有多方面的利益联系和利益矛盾,两市一省经济发展也逐步形成自身特点和优势。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认识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及途径,有助于制定科学的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规划。2.1河北省与京津两市的经济利益关系及发展中的问题 2.1.1河北省与京、津两市发展关系中的利益矛盾 及影响 河北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规模和国土 收稿日期:2015-02;修订日期:2015-03。 作者简介: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问题研究,E-mail:ludd@https://www.360docs.net/doc/be5284431.html, 。 ①本文主要内容来自“关于京津冀大城市群各部分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的建议”咨询报告,报告课题组成员有:陆大道、叶大年、黄荣辉、 郑度、傅伯杰、郭华东、周成虎、樊杰、刘彦随、刘卫东、刘慧、陈明星、 周侃。本文由陆大道执笔。 265-270页 第34卷第3期2015年3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4,No.3Mar.2015

中国城市群规划汇总(最全)

中国城市群汇总(最全) 已建成的城市群三个将成世界级 已基本建成的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辽宁半岛、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海峡西岸。以后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城市群,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而济南城市群如整合到京津冀鲁城市群,也是世界级的。 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 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成员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金华、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合肥、马鞍山23个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个地市其所属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新域。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范围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滨州、德州、聊城等14市。 辽宁中部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8个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 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双核包括四川的成都、德阳、眉山、遂宁、内江、南充、资阳、自贡、广安和重庆主城、涪陵、合川、永川、江津、大足等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集合体。 关中城市群:由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农业示范区以及商洛构成。 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泉州市为中心,包括漳州、莆田、宁德等城市。 正在建设的城市群中西部居多 正在建设的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甘肃城市群、乌昌城市群、黔中城市群、银川城市群、拉萨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石家庄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南宁城市群。 武汉城市群: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南京市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南京市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南京市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报告》分为南京市房地产项目投资施工情况、南京市房地产销售情况和南京市主要楼盘销售情况三大部分内容。报告对南京市房地产项目数量、施工进展、 投资进展、资金来源、销售价格、销售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对成交额排名在前20名的每家楼盘的销售状况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分析。 【需知:如果您想购买本报告或者获得更多报告信息,您可以通过页面上的网址、联系电话以及QC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服务。】点击购买报告 报告综述 《南京市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报告》分为南京市房地产项目投资施工情况、南京市房地产销售情况和南京市主要楼盘销售情况三大部分内容。报告对南京市房地产项目数量、施工 进展、投资进展、资金来源、销售价格、销售数量等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对成交额排名在前20名的每家楼盘的销售状况进行了单独分析。该数据报告全面详实,可按年度和月度更新,是地产商了解竞争对手、地产行业下游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信息依据。

房地产项目投资施工 房地产销售情况重点楼盘销售情况情况 房地产项目数量统计销售概况:重点楼盘列表 v 分类别v 已售v 按成交总价排名前20 v 分进度v 空置楼盘列表 v 分开发商类型 销量统计重点楼盘不同户型销量 房地产项目施工进展v 现房销量v 70平米以下户型销量 v 计划面积v 期房销量v 70-90平米户型销量 v 开工面积v 住宅销量v 90-120平米户型销量 v 完成面积v 商业销量v 120-140平米户型销量 v 办公楼销量v 140平米以上户型销量 房地产项目投资进展v 预计投资销售价格统计XX楼盘销售情况介绍 v 投资进度v 销售均价v XX楼盘销售概况 v 投资类别v 现房销售价格统计v XX楼盘不同户型房屋 v 期房销售价格统计成交量 房地产资金来源v 住宅销售价格统计v XX楼盘不同户型房屋 v 贷款v 商业用房销售价格统计成交价格 v 外资v 办公用房销售价格统计(按成交总价排名前20楼v 自筹资金盘) v 预收款

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研究_基于世界六大城市群的经验借鉴_刘敏

■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第12期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和最具活力的城市群和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两省一市”的地域范围。早在1981年,原国家计委牵头编写制定《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是政府部门研究京津冀一体化的开端。随后30年,从“京津冀一体化”,到“大北京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再到“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协调发展问题始终被列为重要的区域命题,但是“两省一市”合作始终没有实质进展。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成为迫切要求。鉴于此,充分考虑京津冀“环首都”区域特点以及未来建设目标,以世界六大城市群协调发展经验为比拟和借鉴对象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创造性提出了将非均衡区域经由自由市场经济力量送达协调发展彼岸的模式,此后,以制度建设和政策干预为核心的综合经济增长理论又进一步优化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手段。区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几经变迁,政府协调和市场机制相互作用,系统论、协同论、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共同为城市群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程玉鸿、罗金济(2013)指出,科学认识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是正确制定政策实施相关战略措施的前提与基础。 在具体研究方面,国外学者针对城市群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成果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区域协调内在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注重区域协调理论和模型的应用,对协调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挑战和做法等的研究较为薄弱和零散。国内学者对城市群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模型的解构和运用,例如:郭子彦(2007)通过构建经济、地理、制度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对关中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分析与政策研究,强调理性的产业集聚与扩散合理的城市群规模体系结构有助于减少交易费用的制度体系创新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对世界较为著名的都市区、城市群、大都市连绵带协调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归纳和体系化总结,包括组织监管、目标内容、协调合作、实际操作等一系列内容。宗传宏(2001)从整体出发,提出应通过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建立各种合作机制与机构,在城市群一定范围内实现统一规划与协调。具体来说,秦尊文(2008)对美国大城市群与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美国城市群发展在全球居领先水平,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推动中国城市群发展很有益处。龚果(2009)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群发展中的政府协调机制评述,指出借鉴国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开拓适合于本地区城市群发展之路非常必要。鞠立新(2010)总结出英国大伦敦行政架构的一体化协调模式、美国加拿大的城市政府之间的协会协议与特设机构的模式、日本韩国的核心城市主导协调的模式、法国的城市(镇)联合体的协调模式等,值得我国城市群借鉴。苏宏伟、许强(2012)对纽约都市圈等的协调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存在两个显著特点保证了都市圈的协调有序发展,第一是立法保护区域一体化合作协议的有效执行,第二是设立了专门针对区域合作的组织机构。王涛(2014)从区域规划机制、统分结合的政府管理体制、区域竞合机制以及市场机制四个方面,对东京都市圈的演化发展及其动力机制作出研究,对我国的都市圈发展与规划具有很大借鉴意义。但是,程玉鸿、罗金济(2013)指出,国内对于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普遍规律性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缺乏有深度的学理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舍本求末的倾向。 二、世界六大城市群协调发展经验总结 自法国地理经济学家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经济圈(带)”的概念以来,城市群的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城市群理论也逐步向多元化、深层次发展。戈特曼依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划型,认为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六大城市 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基于世界六大城市群的经验借鉴 ●刘敏王海平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世界性的大课题。由于政治考量、经济实力、产业层次、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等若干差异因素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文章通过从组织管理、协同机制、规划法案等角度对世界六大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律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经验借鉴。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设立高规格办事机构、理顺三地协同机制、出台协同发展法规等借鉴措施。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世界六大城市群;经验借鉴 ■发展战略 67 --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

附件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年3月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2) 第一节发展基础 (2) 第二节机遇挑战 (3) 第三节重要意义 (4) 第二章发展思路 (4)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原则 (4) 第二节战略定位 (6) 第三节发展目标 (7) 第三章总体布局 (7) 第一节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 (8) 第二节完善城市群发展体系 (9) 第三节推动人口布局优化 (12) 第四章创新发展提高质量效益 (13) 第一节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13) 第二节营造“双创”良好环境 (14) 第三节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15) 第四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5) 第五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6) 第一节构筑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7) 第二节共建水利基础设施 (19)

第三节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20) 第四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1) 第六章产业协调发展 (22) 第一节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22) 第二节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25) 第三节发展壮大现代农业 (27) 第七章生态文明共建 (28) 第一节构建区域生态屏障 (29) 第二节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30) 第三节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32) 第四节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33) 第八章开放发展合作共赢 (34) 第一节扩大对外开放 (34) 第二节加强国内合作 (35) 第九章基本公共服务共享 (36) 第一节加强教育交流合作 (36) 第二节推进医疗卫生合作 (37) 第三节共同推动文化繁荣 (37) 第四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9) 第十章组织实施 (39)

前言 哈长城市群是东北地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区域,处于全国“两横三纵” 城市化战略格局京哈京广通道纵轴北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加快培育哈长城市群,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聚,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增长极,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是培育发展哈长城市群的指导性文件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核心区以上述市(州)中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开发的区域为主,统筹区域其他地区发展,核心区面积约5.11万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约2000万人。 规划期为2016—2020年,展望到2030年。

南京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南京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进入南京市场前期调研报告 目录: 一.南京市房地产总体状况分析; 二.南京市房地产市场板块划分及其属性; 三.政府房地产发展政策; 四.政府城市规划对房地产的影响; 五.城市发展中交通发展的影响; 六.南京市房地产企业竞争企业状况; 七.江宁板块详细资料; 八.民信将军路项目诸项信息; 九.民信将军路项目SWOT分析及预见性建议;

南京市房地产总体状况分析 南京市房地产整体上市场供需两旺,价格持续上涨,卖方市场特征显著,但同时也具有结构性短缺市场的部分特征(如:80—90平方的房型短缺)。市场竞争层面也呈现板块化、品牌化、专业化,这就意味着本项目入市不仅要面临微观的项目竞争,也要面临企业、板块层面的竞争。如何在市场上找准机会点击败竞争对手?通过对南京房地产市场、板块市场、项目本身及目标客户群的详细分析,认为南京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从用户市场向概念市场的过渡阶段(从卖社区环境向卖生活方式、卖文化过渡),在此阶段,可借鉴一线发达城市的成熟市场经验,在完善产品本质的基础上,创造概念市场。 一、总体供求状况呈现卖方市场特征 1、土地供应状况 □新的土地批租政策——拍卖,预示着南京的土地市场开始进入市场化阶段。 □城市改造规划提供大量土地进入市场——新城区建设、城内企业的外迁、十大城市工程的启动、老城地区棚户拆迁,提供大量可开发土地。 □南京房地产市场各区域发育不平衡,市区过热,而城郊相对较迟缓,因此,政府有意识地利用调整级差地租的手段,控制不同区域的土地供应,从而达到有效地疏散城市人口和平衡各区之间开发水平的目的。 □待开发土地大多集中在城市新区。南京中心城区内空间十分狭小,可提供的土地资源有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改善城市面貌与环境需要大量公用土地;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土地;原有工业用地和军事用地的占用也影响了城市民用和商用土地的开发,因此城区外扩已经是大势所趋。可见。大量待开发的土地集中在城市新区。 2、住宅供求状况

区域城市群空间协同发展

区域城市群空间协同发展 发表时间:2013-09-03T16:47:26.590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爽[导读]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港城形象 李爽/江苏省响水县纪委 响水县陈家港镇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经济强镇、港口新城,目前已成为该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客商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近年尤其2009年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抢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难得机遇,由港城建设指挥部牵头,以完善港城功能为重点,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快完善功能、快彰显特色”要求和“采取超长的措施,拿出不亚于建设县城的力度”精神,加快港城建设进步,全面拉开陈家港港城3.5平方公里的启动区框架,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港城服务沿海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港城建设工作面广量大,必然会出现很多困难和问题。县港城建设指挥部将拿出“亮剑”的气势,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迎着困难披荆斩棘,咬定目标锲而不舍,努力赢得发展先机,着力把陈家港迅速建成沿海几个重要节点尤其是周边县份中规模最大、品位最高、功能最全、形象最好的港城,切实增强对沿海和灌河开发的服务和保障功能。 一、深化完善规划,引领港城科学发展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也是发展的方向、前提和基础,港城建设指挥部围绕建设生态宜居海滨新城的定位和打造国家级优美城镇目标,努力提升港城规划水平,着力以规划为引领建设一个现代化、高水平、有影响力的临港城市。一是完善规划体系。本着立足现状、设计未来的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超前规划、理性规划,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按照港城建设新一轮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编制港城近期规划建设、控制性详规以及电力、排污、绿化等各类专业规划。 二是提升规划层次。注重用长远视角、战略思维来编制城市规划,以开放的胸襟,打开大门欢迎全国的优秀规划设计单位参与到港城规划编制中来,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城市规划设计院等高资质单位对港城总规、福港大酒店等单体项目进行规划,定期邀请盐城市规划院等单位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各类规划进行深化完善提升,宁可慢一点,也要把品质、品味做出来,确保以规划的高起点、高水平引导建设的高标准。 二、着力破解要素瓶颈,全力保障港城建设港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能否加快推进面临着土地、项目、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制约。因此,县港城建设指挥部将进一步创新举措,认真谋划,精心组织,逐一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要素瓶颈,保证港城建设顺利推进。(一)积极化解土地瓶颈。 坚持走集约节约用地之路,严格执行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等规定,千方百计盘活存量土地,对长期批而未用、用而不足和“围墙项目”土地,依法收回使用权,或加以调剂,保证重点项目用地需要。继续做好与海军农场、国共盐城用地协调置换工作,镇区独立选址项目获省国土厅批准;积极做好用地包装点供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及盐田置换等工作,缓解港城建设用地指标难题。(二)积极化解资金瓶颈。 指挥部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坚持政府投入和招商选资相结合,最大限度吸引各类资金参与港城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各类融资平台作用。积极推进与省内外投资平台合作,引导更多的投融资实体参与港城建设;加强与盐城悦达集团的合作,充分利用悦达集团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推进港城、港口和临港产业建设。创新融资渠道,把符合条件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以及港区港产的使用权,经营权推向市场有偿使用,继续推行BT、BOT等工程建设模式,缓解城建资金难题。二是积极包装项目融资。做好经营城市文章,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的要求,加大土地包装出让力度,把港城适合出让的土地都排出来,有计划、有序地推向市场,做到成熟一块出让一块,是土地经营收入成为城市建设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三、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港城功能当前及今后,港城指挥部将继续以港城核心区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完善港城功能。(一)缩短审批流程。 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着力解决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本着“一切服从和服务于把事情办好”、“能简则简、能并则并”、“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规划、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加强配合,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向社会公开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服务承诺,对审批事项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做到简单问题当即答复、一般问题当天解决;主动靠前实行指挥部工作人员主办、业主帮办的服务机制,让业主尽量少跑腿、少花钱、少费时。最大限度优化服务质量,缩短规划审批、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时间,促进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 (二)加快推进功能性项目建设。 建设倒逼机制,明确时间节点,明确责任要求,督促开发业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推进功能性项目开发。发扬“求实、务实、落实”作风,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各级领导经常深入项目现场一线,加强项目施工会办的力度和频度,努力做到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协调矛盾、在一线解决困难、加快星海城市广场、宏锦商务大厦、福港大酒店、福港星城小区、港城医院、棚户区改造安置工程、响水悦达合作共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同时,努力做到主体项目和素有配套功能同时设计、同时招投标、同时组织施工、同时验收竣工,确保建一块、成一块。 (三)强化服务意识。 切实增强指挥部和相关部门每一位同志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不说不能办,我来帮助办;不说不行,一起想办法怎样才行”的服务理念,对业主的事主动服务及时办、减少环节快速办、克服困难设法办、多方支持协调办、努力做到全方位管理和服务,更好更快地推进项目建设。对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推行契约式服务,实行指挥部工作人员挂钩包干负责制,加快项目推进步伐,尽快展示港新形象,确保到2015年将港城建成具有海域和港岛文化特色、功能齐全的全县副中心城市,增强港吸纳能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 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港城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