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召回控制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召回控制程序

1.0 目的:为使进入流通领域的、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合格产品及

时、快速、完全的召回,保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特制定本程序。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任何已发出的不适合产品的信息传递和召回过程。

3.0 工作职责:

3.1 业务部负责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的组织、内部通报的安排。

3.2 生产、质控部、研发部门负责协助业务部对客户投诉信息的分

析、改进等的处理。

3.3 产品召回小组负责产品召回的组织及实施。

3.4 总经理负责产品召回通知的批准。

3.5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完成本程序的要求。

4.0 定义:无

5.0 作业流程:无

6.0 工作程序内容:

6.1 召回的时机:当公司存在受不合格产品影响的批次产品已经不

在公司控制下时(如已经交付),必须启动召回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形都可能涉及待召回产品,触发召回程序:

6.1.1 顾客的投诉;

6.1.2 国家主管部门检查发现的不合格的产品;

6.1.3 媒体报告的不合格的产品或事件;

6.1.4 公司内部检查发现受不合格产品影响的批次产品已经交付;

6.1.5 其他的改变(包括技术、法律行规和突发事件)影响到已交

付的产品质量或安全。

6.2 待召回产品的识别和评价

6.2.1 产品召回小组,必须监视与产品召回有关的信息。

6.2.2 出现6.1的情形时,召回小组组长必须立即召开小组会议进

行召回评审。必要时,必须要求最高管理者和法律顾问、各

部门的其他主管参加。

6.2.3 召回评审的内容包括:召回原因、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以往

的产品安全记录、危害程度、待召回产品的范围(包括产品

线和地理区域)、是否启动紧急召回。一旦启动召回,还必

须制定明确召回的方法、途径和召回产品的处理等。

6.2.4 只要可能,必须对待召回产品对必须的批次产品,甚至相邻

批次的产品留样进行复查,以证实是否不安全及其不安全的

原因,其结果必须作为召回评审的输入,留样必须保持到召

回活动结束。

6.2.5 在有确切的信息支持时,召回的评审不超过半个工作日。

6.3 召回的程序

6.3.1 召回产品溯源,以识别召回活动的相关方。必须考虑客户(包

括分销商及其顾客)、合作单位、公司内部单位(包括各部

门、分支机构和所有员工)、供必须商、相关的政府主管部

门和社会组织(包括媒体和消费者组织)。从产品交付、生

产、采购的全流程各步骤追溯,寻找所有可能的相关方。6.3.2 根据相关方,选择合适的方式发布召回信息,召回信息必须

在做出决策后半个工作日内发布。合适方式可以是电话、传

真、电子邮件、媒体公告等。召回信息必须编制成文件,内

容包括:

6.3.2.1 召回小组成员的信息,包括成员名单,24小时联系方式,

代表的部门和所承担的职责。

6.3.2.2 召回产品的信息:召回产品名称,代号或批号,工厂名

称,生产日期等;召回的原因,召回产品分销的区域(包

括地区、分销商名称和地址)。

6.3.2.3 产品召回的方法、途径和时间。

6.3.2.4 受召回产品的不合格影响的其他信息,如已使用待召回

产品的后果和对策,与召回有关的费用和赔偿。

6.3.2.5 给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产品召回通知单》,或作为召回信

息的附件,以便他们通知和协助召回。

6.4 产品召回的方法、途径和时间:

6.4.1 必须尽可能利用销售网络作为召回网络,由消费者将召回产

品交加零售商,再由零售商交回批发商。必须明确向公司或

批发商报告的方式如电话或传真等。

6.4.2 必须保持从公司到批发商的接受召回产品的通道,并在召回

信息予以明确。

6.4.3 每一批(或件)召回产品均必须填写《产品召回记录》。6.5 召回产品的处理

6.5.1 召回产品在处理前必须进行标识和隔离。

6.5.2 召回产品必须作为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处理。

6.5.3 当召回产品的处置方法为报废时,可由批发商在公司的监督下进行。

6.6 产品召回的结束和报告

6.6.1 召回要求的产品全部召回并妥善处理完毕,表示该次召回活动结束。

6.6.2 召回活动结束后,召回小组必须编制召回总结报告,作为管

理评审的输入。召回总结报告必须包括召回的原因、范围和

结果。

6.6.3 召回的程序和要求必须编制成《产品召回通知单》,经总经

理批准后可正式启动。

6.7 召回的公关:为了避免损害公信,公司必须对公众的报道作好

准备,并指定专人(管理者代表或公司的公关人员)负责,以便恰当地向公众传达召回相关的信息。

6.8 纠正和与预防措施

6.8.1 组织必须通过使用验证试验、模拟召回或实际召回来验证召

回程序的有效性,并记录结果,利用结果制定纠正和预防措

施。

6.8.2 发生召回时,召回小组必须根据《召回产品报告》,对召回

程序和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7.0 相关文件:

7.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2 《产品追溯流程图》

8.0 相关表单:

8.1 《纠正预防措施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