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认识的辩证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的辩证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人类认识的一般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理解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举例说明认识是不断深化、永无止境的;实际体验把握事物本质的关键,是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制作”。
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概念的比较和相互关系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框内容教学,培养学生在认识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教学难点: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启发思考]
背景材料一:2005年5月22日上午11时08分,中国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新的珠峰高度有望在8月公布。今年的珠峰复测行动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有三个悬而未决、争论很久的迷,将有可能在此次行动中解开谜底。三大谜底包括:珠峰的身高到底变了没有?珠峰峰顶的冰雪深度到底是多少?珠峰地区和青藏高原的地壳是如何变化的?等问题。
问题一:在人类对珠峰的认识史上,各国科学家曾在不同时期,以各种方式获得多种结论,我国科学家此次对珠峰复测的价值何在?在珠峰复测过程中,怎样体现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要实现这两次飞跃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珠峰复测的过程,就是人们通过观测获得大量的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形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并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并通过图表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基本形式及特点。
结合在珠峰复测中科学家付出的艰辛劳动,分析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对珠峰进行实地勘测、观测、记录等,创造第一个条件即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而可靠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基础。
对观测得到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等,创造第二个条件即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这是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关键。
总结:在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的过程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没有前者,理性认识就是无本之木;没有后者,获得理性认识也是一句空话。
人们通过第一次飞跃获得了理性认识,这是否意味着认识的终结?
背景材料:1852年,以英国人华夫为首的测量队用大地测量的方法,在印度平原上测定珠峰为8840米,首次确定珠峰为世界最高峰。此后,登顶珠峰被视为挑战人类极限的象征。1975年,中国的藏族女运动员潘多从北坡登上珠峰峰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女性,她因而被称做“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并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正因为珠峰是世界最高峰,珠峰的“身高”一直引人关注,1975年中国测量队获得的海拔8848.13米的珠峰高度也始终处于争论之中。复测的重要目的,就是继30年前中国测量队第一次测得“8848.13米”的珠峰高度后,又一次由中国官方测量珠峰的高度。随着新的复测数据的公布,围绕“8848.13”的争论可能会告一段落。
附:在历史上曾有三次著名的关于珠峰高度的争议。
1992年,乔治·普瑞迪带领的意大利科学家和登山家来到中国,在峰顶再次设立觇标,测得雪面高度之后,意大利人同样使用了将拇指粗的钢钎插入雪层的方法来测定覆雪厚度,他们获得的结果是2.55米。计算下来,珠峰高度为8846.50米。
1999年5月,美国“千禧年珠峰测量”计划实施,11月,总策划人和组织实施者布兰德福特·沃斯本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年会上宣布测量结果为8850米。
2004年8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地壳运动虽然使珠峰以微小的速度在增高,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峰整体高度在降低。根据中科院院士陈俊勇等人的观测,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累计降低1.3米,并且继续在降低。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珠峰复测的意义何在?人们为什么要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珠峰复测的意义,分析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及条件。
问题二:此次珠峰复测是否意味着人类认识珠峰高度的终结?人类认识遵循怎样的发展规律?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结合人类历史上的珠峰测量师生共同分析人类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总结认识发
展的总规律。的发展过程。
(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
与前几次测量珠峰相比此次测量珠峰有哪些创新之处?
第一,随着测绘科技和测量技术设备的巨大进步,对珠峰测量的精确度将有明显的提高,这也是我国首次由专业测绘测绘人员和专业登山队员合作,携带测绘仪器,登上珠峰峰顶进行实地观测。
第二,要用测深雷达准确探测出珠峰峰顶的浮雪和永久冰层的厚度,为准确计算珠峰的“身高”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要在珠峰峰顶树立测量觇标。觇标是建在地面上或其他建筑物顶部的测量专业标架,作为观测照准目标和供升高仪器位置之用。此次觇标是用航空铝合金材料制成。而且设计更精巧以方便携带、安装。与以往觇标不同的是,珠峰觇标上还将安装上GPS天线和反射棱镜,以方便测量需要。
第四,将是首次在8000米以上进行重力测量,同时对珠峰周边地区开展大规模控制测量工作,通过分析研究近邻区域40年的观测资料,开展与珠峰高度位置变化密切相关的地球科研工作。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上材料中分辨影响人们对珠峰高度认识的主、客观条件,并分析其影响。
(2)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事物本身是无限的、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的。因此,认识过程是无限的。
(3)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本章第一节学习内容,归纳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走进生活判断运用]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由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转向重视社会的协调发展,但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90年代,我国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