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旅游的真实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并有多种表现方 式。
决定将文化商品化的不在于消费者,而是生产 者。
本真性与文化商品化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文 化商品化更可能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三)本真性与遗产旅游
怀旧-士兵的心理病(现代启示录) 在社会衰落和分裂状况下的一种精神追求。 遗产旅游正是要体现过去的“真实”,这种“真实”并非过去的
2、保护说
Cohen认为,民间艺人可能为赚钱而表演,但也可能 为有一个展示艺术的机会而激动。
在面向外来游客时,文化生产者可能会在产品中加入 一些新奇而本真的元素来吸引他们(如对扎染的图案 进行创新)。但是这并不一定会破坏产品的内涵,原 有内涵成为民族或文化身份的标志。因此,旅游市场 化有助于保护濒临消失的文化。
游客是否满意其旅游经历不仅取决于旅游地的 环境,还取决于游客对当地的认知,以及个人 对本真性的不同需要。
(二)本真性与文化商品化
1、破坏说
商品化的文化产品丧失了对当地居民的内在含 义,导致当地文化生产者的热情降低。
文化有静态形式(物质产品)、日常习俗和动 态形式(节日、仪式)等。在旅游过程中,所 有文化形式都会经历文化涵化和变迁,都会有 不同程度的改变。文化商品化割断了艺术形式 与其原有涵义之间的关联。(机场艺术)
旅游中的主体,体现了个体的本真性 自我认同:日常生活中无法达到的“自我实现”
反而可能在旅游过程中获得。
2、个体之间的本真性 家庭旅行:强化家庭团结和归属感 旅游者共同体:成员的原有社会角色消失,而
转化为平等、友好的真实关系。
批评:民族旅游中,客体的本真性比主体的本 真性更为重要;客体的本真性与主体的本真性 还是有一定联系。
“后台”,即可唤起旅游意识和神秘遐想的社会空间。
Sharpley(1994)认为旅游者追求本真性的程度与对 现代社会异化的认识程度有关。一些人认可现代化, 因而不会产生异化感。 Cohen(1988)指出,知识分 子比中产阶级更能意识到这种异化,因而更求本真性。 探索型游客比观光型游客对本真性的要求也要高。
本底的文化意蕴。
也造成当地居民“身份认同”的危机。
案例4:被净化和美化的历史
博物馆中展示的没有社会的斗争、丑恶现象; 美国的种植园曾经是一个与罪恶的黑奴生活有 关的地方,今天却变为种植园主绅士生活的展 示舞台。
澳门博物馆中也没有展示葡萄牙人的殖民罪恶。
思考:遗产旅游中净化和美化历史的现象是谁的错?
四个主体:政府、旅游经营者、游客、社区居民
游客对旅游产品真实性的认定程度不一: 同一游客对不同产品 不同游客对同一产品 同一游客对同一产品的不同消费阶段
好客旅游地的生命周期
早期:传统的好客,双方认同 初期:旅游介入的好客文化,双方基本认同 中期:过度商业化背景下的好客表演,游客认
(二)建构的本真性
绝对客观的真实是不存在的。 真实是主观被投射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
因而同一产品往往被赋予多种不同的真实性。 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想像、
期望、偏好、信仰和权力赋予产品某种真实性。 真实性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最初被认为是
虚假的东西很可能最终会成为“新增的真实” (如清明上河园中的购物)。
Cohen(1979)提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空间 与舞台猜疑”理论,主要针对观光型旅游景观。
景观的本质 真实
真实 (1)真实
旅游者对景观的印象 舞台化 (3)真实的否认,舞台猜疑
舞台化 (2)舞台真实,隐藏性 (4)人造性,开放性旅游空
旅游空间

Pearce等(1986)认为,对本真性的体验还 取决 于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当二者交 流顺畅时,旅游者在前台所体验的真实性与在 后台体验的可能完全一样。
(五)定制的本真性
客体的本真性与主体的本真性可以相互转化 对于“家”的追求是第三种本真性追求,是联
系另两种本真性的纽带。 Wang Yu(2007)对丽江客栈的研究表明,旅
游者试图在异地寻找“家”的愿望在家庭客栈 中得以实现。 这里的“家”是创造出来的,既与客体环境相 联系,又是根据自己的想像建构出来的。因而 是由客体与主体共同建构的。
文化演变与博物馆化: 传统文化是演变的,静态的展演不是活的文化,
只是某种符号化的文化或文化象征物。(阿米 什人)
大众旅游与文化可持续性发展: 大众旅游会直接引起社区环境的退化和文化冲
击,但是通过前台和后台文化的区分,避免了 本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受到损害;人造景观或 场所表演还可以起到疏导游客,避免文化或环 境敏感地区受到来自大众旅游的压力。(东巴 文化:太安乡vs甘海子)
第5讲 旅游中的本真性
一、本真性理论 (一)客观的本真性
对原作真实性的认知体验。
1、Boorstin(1964) (大众)旅游者所经历的是被旅游产业设计好
的、失真的旅游体验。
2、MacCannell(1973) 旅游者正因为身边社会的不真实,才会去寻求
旅行的意义—到目的地去寻找本真性。所以他 将旅游者称为“世俗的朝圣者”。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后现代的本真性
对原作的真实性与否不再关心。 认为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超真实的“仿真”世界。 认同人造物、仿制品(如迪斯尼)。
(四)存在的本真性
被旅游活动激发的存在状态。 它与目的地是否真实无关,而是旅游者借助旅
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 1、个体内部的本真性 身体感觉:身体从劳动中被控制的客体转化为
(3)游客与主人都虚假,互不认同真实性。
思考
由于游客的个体差异,他们对“家”的想像也 是不同的。那么定制的真实性就是多元的。能 否为游客提供一个共同认同的“家”?如何实 现?
二、本真性理论的应用
(一)本真性与旅游动机和旅游体验
MacCannell(1976)利用Goffman的拟剧理论将旅游景 观系统的“舞台真实场合”解释为6种类型:
“前台”,即旅游者极力回避的社会空间。
“旅游前台”, 就是经过加工和装饰后,在“形式和功 能”上“貌似后台”的旅游社会空间,如四壁挂满了渔 网和捕鱼工具的海鲜餐馆。
“经过彻底地组织包装而看起来完全像后台的一个前 台”。
对“既不表演也不观看的局外人(即当地人)开放的后 台空间”。
经过简单准备可供游人“进入”和“观赏”的后台。 如一般意义上的“闲人免进场所”。
五对关系
自发性与商业性: 二者本是对立关系,但商业性也会成为保护文化
资源、复兴本土文化的一种机制。
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 尽管开发可能会使文化面临风险,但是经济发
展也能使本地居民受益,从而强化文化保护。
社区自主与政府主导: 只有社区居民真正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才
会在旅游发展中保护文化。政府主导的旅游开 发必须与社区进行充分的协商。(新西兰毛利 人)
游客的心理需求:趋利避害,追求美好; 现代人的娱乐观念:对悲伤历史的回避; 大众旅游的普遍; 历史的真相服从于意识形态的需要(政治需要)
总结
历史的原貌不可能和今天仍然完全一样,对历 史的适当简化以方便游客需要是可以的,但不 能随意改写历史(如靖国神社中供奉的台湾和 朝鲜军人的亡灵,他们不是自愿去作战,而是 被强制奴役)。
打造成德国巴伐利亚的形象,受到欢迎。尽管它并没有德 国文化元素。 新加坡文化大剧院上演的“精彩亚洲”剧目:农民种植水 稻--本国并无稻田;手工艺品是国外进口。
案例2:相对真实性 社会和文化的展示方式可能影响真实性,环境和地点
也会对真实性产生影响。 加州鬼镇就通过保持衰败的街道和建筑场景营造恐怖
McKean以巴厘岛仪式表演为例,认为表演有神职人 员、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三种观众。为旅游者进行的演 出并不影响仪式对于前两种观众的意义。通过表演增 加居民收入,增强了表演技巧,改进了表演设施,实 际上有助于保护文化。
3、阶段说 Sharpley认为,一些文化产品即使是为游客生
产的,仍然被游客视为真实的。
应从东道主社会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文化与真实性
客观真实,而是对过去的现代演绎。
案例1:虚构的地点 1)虚构幻想的地点。 美国堪萨斯的莱顿,被认定是《绿野仙踪》的多罗西农场,
虽然堪萨斯没有农场。 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线》。 这都是立足于文学遗产的旅游开发。 2)虚构的民族特色,并不以文学形象为基础。 华盛顿的莱文沃斯,是一个被废弃的煤矿城市,但其后被
(六)互动本真性
游客参与和东道主的合作共同构成旅游的本真 性。
主人:代表本地文化与传统的世居居民。 (区别:目的地居民vs.主人) 陌生人:游客。 好客文化来自于原始部落对陌生人的崇拜。
互动本真性的三种情形:
(1)游客与主人情感均为真实,且互相认同 这一真实性;
(2)游客情感真实,主人表演,但互相认同 这一真实性;
遗产旅游应该保留遗产历史文化内涵,减少大 众娱乐元素;
不是刻意地去复制一个主题,而是还原原貌, 让游客自己去辨识其中的历史。
批评
游客看到的真实,只是对过去的现代演绎,是 按照游客需要仿制的真实。
赞成: 文化遗产的创造是“新历史主义”手法,促进
了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和民族自我认同意识。
(四)真实性的鉴定(Swain,1989)
气氛。而年代更是决定了旅游选择一些地点而不选择 另一些地点的原因。500年前的遗址与50年前的同一 类型人类遗址,哪一种更有吸引力?
游客自我真实性营造的三种类型:
强化对比:反思过去和今天的差别。 认知感受:人们获得以前不知道的新信息。 怀旧联想:将个人体验与记忆相联系。
案例3:外来人参与旅游削弱真实性 丽江古城大量外地人经营的酒吧,削弱了丽江
总结
本真性反映了现代游客“好恶交织”的心理(寻找 本真与旅游产业的伪真实之间的矛盾)。
并非所有文化都可以搬上舞台,一些具有神圣内涵 的文化不能被随意开发为旅游资源。
开发文化资源要尊重当地人的意愿,赋予他们一定 的自主权。
真实也是在变化之中的,原来一些非真实的东西随 着时间推移也成为真实的了。
同度降低 后期:极度商业化的好客表演,部分游客因不
认同而放弃,部分游客认同。
民俗旅游是大众旅游产品,无法也无必要追求与遗产 保护同等的真实度,民俗旅游产品应该针对目标市场 来安排。
游客比例(%) 100 80 60 40 20
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性
-5 -4 -3 -2 -1
1 2 3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