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及解决办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及解

决办法

植物组织培养指通过无菌无菌操作把植物体的外植体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去进行离体培养的一套技术和方法。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温度、湿度、营养及培养基的PH等正是微生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因此与褐化、玻璃化相比,污染更易发生,给科研及生产均带来很大危害,分析和防控污染在组织培养中是不容忽视的。

一、污染种类

从污染产生的病原来看,主要包括真菌和细菌。

细菌污染的特点为在培养基表面或材料表面出现黏液庄物体、菌落或者是浑浊的水迹状,有时甚至出现泡沫发酵状,一般在接种1-2天即能发现,主要为大肠杆菌、链球菌、芽孢杆菌,主要是由于使用未消毒好的工具及操作者呼吸排出的细菌引起或操作者的手接触材料或器皿边缘所致。

真菌污染的特点是菌斑呈绒毛状、絮状,界限不明显,伴有不同颜色的孢子,一般在接种3-10天后才能发现,主要为霉菌污染,一般是由空气污染和瓶口边缘以及取放封口杨起的灰尘和真菌孢子落入器皿中造成的。

二、污染来源及防控措施

一般来说,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来源主要有三类:外植体带菌,接种污染,培养过程污染

外植体为组织培养的材料,外植体表面和内部常携带一些微生物,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主要污染源,为了减少外植体导致的污染,应选取合适的材料,尽可能选择带菌少以及不携带内生菌的外植体。○1、选取胚和无病害的茎尖等,减少携带内生菌的几率。○2、不同

季节,外植体带菌情况不同,选择合适季节采集外植体。○3、将有土栽培改为无土栽培,减少植物携带外生菌的几率。○4、将室外的植株移到清洁的室内栽培,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取外植体。○5、利用种子在无菌条件下培育成无菌苗,然后再将无菌苗的胚轴、培根、子叶等作为外植体。○6、采用合适消毒方法,对于大多数外植体只需表面消毒即可,但由于某些外植体有内生菌,为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还需进行其他处理。

接种时,由于镊子带菌或接种室及操作人员的未消毒干净也易引起污染。每次接种前,用紫外灯照射接种室、缓冲间、超净工作台20min,关闭紫外灯后,应提前打开超净工作台风机15min再进行接种,另外应定期检查超净工作台滤布,操作人员应时常注意个人卫生,勤梳洗,勤剪指甲,接种时先用肥皂洗手,并用新洁尔灭溶液浸泡5min,接种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及时用75%酒精擦拭双手和超净工作台面。接种器械应及时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接种过程中应尽量少说话、咳嗽,超净工作台面上应保持气流畅通,使操作区空气不断净化。当打开培养基瓶接种时,培养瓶应拿成斜角,以避免灰尘进入瓶中。

培养室是培养物生长的室内环境。若培养室门窗封闭不严,易给苍蝇、飞蛾等的进入创造条件,有利于杂菌传播,同时室内尘埃多,若不经常清洁消毒,将会使细菌增多,因此要对培养室进行定期熏蒸(甲醛:高锰酸钾=2:1),同时应用甲醛溶液喷洗墙面,每周用75%的乙醇溶液作喷雾处理,用0.5%的新洁尔灭溶液擦洗培养架和地板,另外要及时处理培养室中的污染菌和污染苗。

三、结束语

组织培养中污染的发生时极其普遍的,严重影响组培苗的工厂化进程,给科研也带来极大损失。因此对组培中污染原因及防控的研究都是极其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