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研究
1引言
中国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解中国,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掌握中文。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辉煌的文化,中文博大精深,词汇丰富,比喻贴切,能表达细腻的感情,许多优秀文学巨作都是由中文创作的,一部《红楼梦》就足以让世界上所有的文学作品黯然失色。

掌握中文就是掌握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学习中文,掌握中文,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中文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中文和其他亚洲语言关系密切,如:日语,朝鲜语等,掌握中文对学习其他语言也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他们拥有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把中文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关注了来华的留学生,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来华学生这一群体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和研究,进一步了解了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具体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等方面,一方面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另一方面大大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有序开展,有利于帮助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进而达到运用汉语进行语言交流的最终目的。

2研究综述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方面,被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和语言教师视为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因素。

自 Gardner 将动机理论引入二语习得领域以来,关于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法。

根据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心理和社会文化两大研究范式和学派及四大模式:社会心理学模式侧重研究学习者个体对第二语言和第二语言社团的态度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认知心理模式主要研究学习者内在因素如何影响他们学习第二语言;过程导向模式强调学习者动机发展的动态性与暂时性;后结构主义模式侧重研究社会环境通过语言媒介对学习者个体的影响以及学习者在语言活动中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

语言态度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Gardner将态度分为两类:学习目标语言的态度和对目标语言群体的态度。

他指出,第一种态度与学习语言的成果相一致,第二种态度则表现出一种更加多变的关系。

高一虹等将语言态度分为社会地位与意识和经济地位与意识这两个因素。

并且指出,在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和经济地位融为一体。

同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远大于语言社区、地理位置和民俗文化的差异。

[由于语言态度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专门针对汉语态度的研究更是有限。

高一虹、王学松、顾颖、李建国、倪传斌等等人分别对日本人、
法国人、印尼人、越南人的汉语态度进行了探索。

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语义微分量表、变语配对法、直接调查法和间接调查法等。

上述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如对汉语态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认为民族与文化会影响到二语态度,母语和二语之间有削弱和加强两种对立影响等。

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某一国留学生展开的,而对外国留学生汉语态度进行全面调查的研究尚不多见。

本文使用问卷法,在外国留学当中进行调查,使用因子分析法归纳留学生的汉语态度,并探索对汉语态度可能产生影响的背景因素。

学习策略宏观研究在这里指的是对外国学生在汉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学习策略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

在以往的汉语学习策略微观研究中,主要涉及到留学生汉字、阅读、听力、词汇、口语等多项或单项微观技能或要素的学习策略研究。

江新、赵果研究发现“留学生最常用的是整体字形策略、音义策略、笔画策略和复习策略,其次是应用策略,最不常用的是归纳策略”。

其研究结果与赵果、江新发现的“应用策略对提高汉字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字形策略很可能不利于汉字书写的学习”结果有出入。

从结果差异可以看出,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未必是对学习最有效的,所以要鼓励学生经常刻意地去使用能促进他们学习的策略,避免做无用功。

虽然随着研究的不断扩大和深入,研究方法上也在不断成熟,研究者们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的经验谈和总结式研究风格,将科学的实践观察和理论论证相结合,利用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大大增强了结果的说服力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突破了以欧美、日韩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局限性,研究范围扩展到越南、泰国等其他亚洲国家的学生,但范围还是不够广,对亚洲和非洲等国家学生的研究还是很少,导致研究结果的概括性和说服性不强。

3.数据描述与统计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华中师范大学90名来华学习的母语为土耳其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事实测试时间实际发放问卷为9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有效回收率98.8%,剔除缺失值后,受试者的个体差异因素特征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特征统计
4.留学生汉语学习调查
4.1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R ·Gardner 和 V ·Lambert 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理论及模式。

认为基于融合型动机学习外语,通常更容易获得成功。

因此,他们认为,外语教学应当寻求融合型动机与工具型动机之间的相对平衡。

只有当融合型动机与工具型动机配合起来使用,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语言学习组合。

学习动机理论在上个世纪不断更新和发展,因为语言是人的交际工具,我们更要从研究人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习动机研究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

加拿大学者 Lambert 和 Gardner 最早开始研究语言学习者的动机问题,确定了态度、动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阐释了语言学习者的动机构成及其对语言学习的作用,他们所提出的学习动机模式直接影响了之后的动机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Gardner 的动机理论在 20 世纪 80年代末开始受到了一系列质疑和挑战,相关研究有Au ,Crookes &Schmidt ,Dornyei 和Oxford &Shearin 等。

动机研究不再局限于关注社会环境对动机的影响,而是打开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

表2 汉语学习原因
表3是否通过HSK 考试
根据表2与表3 连表分析发现,大多数人出于工作需要学习汉语,其中出于工作需要学习汉语的人中,绝大多数通过了HSK 考试,而对汉语感兴趣的任重考试通过概率相对较少,由此可推测,工作需要更能促使汉语学习。

4.2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
语言态度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Gardner 将态度分为两类:学习目标语言的态度和对目标语言群体的态度。

他指出,第一种态度与学习语言的成果相一致,第二种态度则表现出一种更加多变的关系。

图1是否喜欢汉语
表3 汉语学习重要性
图1可知,绝大部分人对汉语学习的喜好在喜欢以上,只有极少数人不喜欢汉语学习,其中对汉语感兴趣的人大多为喜欢和非常喜欢。

而不喜欢汉语学习的人绝大多数出于工作需要。

联系表1,3其中认为汉语学习非常重要和重要的人中,绝大多数为工作需要。

4.3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
所谓学习策略,就是指学生学习所采用的方法、技巧或者直接进行的行动,其实质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与效果,进一步优化学习过程,进而达到加强语言知识记忆的最终目的。

纵观他的研究成果,是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的。

常常这样做
有时候这样做21
总是这样做45
常常这样做39
从不这样做 3
极少这样做 6
有时候这样做30
总是这样做12
表4 词典的使用情况
双语词典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补充性的.事实上,单语词典和双语词典各有独特的功能,应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不一定要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双语词典编纂上的一些特性,如简单定义(相对于单语词典冗长的定义而言)、两套语言符号系统的对应或对立性质、独特的对立性两维视角,使得其使用在提高词汇习得速度和减轻"词汇习得负担",使翻译活动顺利进行并帮助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两类主要失误,以及翻译失误和理解失误三个方面起着较单语词典更为积极的作用.
图3阅读方式的选择
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视觉接受文字信息后直接传输给大脑,立即进行理解,所以默读速度快,效率高;而且默读由于不出声,环境安静、便于集中精力地思考、理解所读内容。

现在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就是指默读能力。

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理解。

要看个人喜好。

可以先默读理解,然后再朗读背诵。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增强记忆、培养语感,增强阅读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而且可以激活思维,引起联想,陶冶情感,有利于理解欣赏文学作品。

朗读主要要“停顿、重音、语调、节奏”四个方面的要求。

朗读与默读都属于阅读,只是形式和作用存在一定差别,二者都是很重要的阅读技能。

图4文章预测习惯
图5 学习过程的沟通行为
沟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不论是语言或文字、故意或偶然、积极或消极,沟通是我们所做的事情中很重要的部分。

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太多,通常不是班主任的老师上完课就走人,而教留学生交流很重要。

留学生背井离乡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生活上、文化上都需要适应,很不容易。

他们一般个性自由,性格活泼,喜爱交际,喜欢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更喜欢像朋友一样的有趣老师。

如果要得到他们的认可,要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老师一定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并和留学生有足够的交流。

有第一语言教学经验的老师,常常习惯于用复杂的语言解释简单的问题,对象感不强;对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认识不够,常常高估他们。

可见教学中使用最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并尽可能地了解学生是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的一项基本功。

图6 课后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时间少之又少。

因此可以说教出去的又真还给老师了。

课后小结就可以有效的改善记不住这个问题,在讲授新课之后再次唤醒学生的记忆,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

同时还可以点通一些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后利用下节课的导课再次唤醒学生上节课的记忆。

将知识变成学生长久记忆,甚至永久记忆。

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

图7 学习环境、是否做笔记、是否选择内容进行阅读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周而复始的高效运转,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学习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特别是作为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专门育人的学习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气质的形成。

5.留学生汉语教学建议
事实上,学习动机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重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而且也是各种内在因素中最活跃、最集中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心理因素。

全球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出于不同的学习动机来中国学习汉语。

而所有影响外语学习的主客观因素,其有效作用的产生都以良好的学习动机为前提。

在以上调查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5.1提高学生对中文的内在兴趣
来华留学生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汉语有着浓厚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汉语学习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必须让兴趣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有趣而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调查表明,的学生对中文歌曲、电影感兴趣,教师可以据这一特点,适当开展中文歌曲、影视教学,让学生在听歌看电影的过程中学得更好。

此外,汉字书写比赛、汉语演讲比赛、汉语歌曲大赛、联欢会等活动形式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2弱化中文学习成绩动机。

由于受成绩的影响,一些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时不时地提醒学生为了好成绩要努力学习。

实际上,成绩动机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学生以短期学习目标,促进学习的同时,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可能会抑制有长远意义的内在兴趣动机。

因此,对外汉语教师不应过多地在学生面前强调成绩,应尽量避免将考试作为刺激学生中文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

5.3 教学有效性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国留学生总体上具有工具性动机其目标就是短期内掌握基本的汉语语言知识同中国人进行交际。

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即所学内容是学习者在交际中马上用得着的也是学习者急于掌握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精选那些使用频率高、没有地方色彩的句子供学生使用。

5.4教师授课习惯
有的学生注意力分散是因为教师说话的音调过低或过高,节奏过快或过慢。

有的学生上课很紧张,因为老师有着严厉的面孔,态度过于严肃。

有的学生打不起精神,是因为老师表情冷漠,毫无热情。

有的学生听课吃力是因为教师讲课脱离教材,东拉西扯,产生“教学障碍”。

为此,教师平时在注意教学的同时,要学会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6.小结
通过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三者对留学生汉语学习成果的影响都较为显著,而汉语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就是HSK考试。

学习动机决定学习态度,但学习态度同时还受到教师的授课方式、学习氛围等因素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我们的学习,而通常学习态度端正积极的学生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看出外国留学生总体上具有工具性动机其目标就是短期内掌握基本的汉语语言知识同中国人进行交际。

因而在教学上,老师应该不要过分强化成绩动机,注重与学生的有效沟通,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上,学生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

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安皖. 论HSK对荷兰汉语学习者的反拨作用[D].山东大学,2017.
[2]左璐琦. 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的三维调查与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付晓琳. 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4]谭晓健.国内外30年来汉语学习动机研究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2):94-101.
[5]丁安琪.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强度变化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05):18-25.
[6]高媛媛.国内近二十年来汉语学习动机研究述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11(05):26-33.
[7]王恩界,武玉香篱,范氏清平.汉语学习动机、策略与汉语水平的关系研究——基于对越南汉语学习者的调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03):74-78.
[8]俞玮奇.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影响因素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03):24-31.
[9]温晓虹.汉语为外语的学习情感态度、动机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3,27(01):73-85.
[10]刘明男.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7(05):43-48.
[11]李丽娜.关于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调查报告[J].汉语学习,2004(03):67-70.
[12]江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01):61-68.
[13]徐子亮.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心理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9(04):75-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