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资料6 中医阴阳学说之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中医阴阳学说之基本概念


薛崇成*



我国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古代历史条件及当时文艺情况的影响,为了解释从临床上实地观察所得的现象而形成的一些理论,也就杂入了盛行于儒道各家的阴阳学说。所不幸者,此类学说以后发展得过于繁复以致令人难以知其真义,不切实用,仅为哲学家们空谈之材料而已。但因此类学说之应用,不过系以之解释或推测某一些临床的实地观察所得的现象发生之理,并将其连串后而成的一个体系。因之,我们若从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意义上去了解,我们当能认识到中医讲的阴阳并不全是一种玄学而是中医用阴阳对客观现象之解说,故其了解,当不为难,我们现在来谈阴阳学说也不算开倒车,值此西医学习中医之际,西医必需对中医的基本学说有些认识,必需从正确的观点以认识中医的阴阳学说,不然就会因我们拒绝了阴阳学说而成为把自己关在学习的门外与发生“学习中医只在学习中药”的错误认识的一部份原因。
中医以为阴阳是在作用上与表现上都是彼此相反的,但又是彼此相容的与绝对不能分离的,一定要互相依靠并且维持在一个协调的状况,要阴阳交泰,一切方有生机。倘若此种协调不能维持,即为灾害之源,所谓“阴阳相错,变即由生”(1),“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2)。若走至极端,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则万物的生长都受严重的影响。此在天覆地载之间一切事物莫不如此,对于生物之关系尤为密切,所以中医以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1,3),其重要如此。中医谓阴阳之变化“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8,19),既如此变化多端,“然其要一也”(8)。由于“阴阳为万物之能始”(3),人类自然不能例外,故“人生有形,不离阴阳”(4),一个健康的人必需要阴阳维持在协调的情况下才可,故中医称为健康的人是要“阴阳平匀,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5),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2)。此类人之表现为“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居处安静,无为懼懼,无为欣欣,委委然,随随然,颙颙然,愉愉然,然,豆豆然”(21)。倘若人身不能维持这种协调即发生疾病,故“逆之则灾害生”(16),“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6),“阴阳离决,精气乃绝”(2)。因之,在保健工

作上要求达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20),才能长寿,才能抵抗疾病之发生,“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2),要“从之则苛疾不起”(16),由此可见中医对阴阳之重视了。
阴阳并非固定的指某二事物,而是代表事物或自然界一些现象的属性,对于自然界及一些事物来说,其分别阴阳则“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6,8)“火为阳,水为阴;阳为气,阴为味;”(3)“至者为阳,去者为阴;动者为阳,静者为阴;数者为阳,迟者为阴”(7),“阴清阳浊”(22)。从其对时间上之定阴阳而知尽为阳,夜为阴(9)。对于人之身躯器官来说,则“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府者为阳,藏者为阴(注一);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9)。中医论药物从性味上出发,药物也要分别阴阳,药之“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3,10),“淡味渗泄为阳,咸味涌泄为阴”(10)。由此可知阴阳是相对存在的,并不是孤立的,其本身也不是绝对的,因为阴中还有阴,阴中也有阳,阳中有阳,阳中也有阴,譬如天为阳,地为阴,但“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1),以昼夜来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谿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谿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9)。对于人体来说:“人身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藏为阴,六府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18)。又“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
*天津医学院脑系科
天津市立总医院脑系科 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9)。由此可知五藏都属于阴,然而在此属阴之基础上还有阳藏,六府都属于阳,然而在此属阳之基础上还有阴府。再者每一藏府又各有其阴阳,譬如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其论药物之气味亦莫不如此,故“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3)。“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土者,名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名曰阴中之阳”(8)。从这里当可看出中医之所谓阴阳并不是一个死板的或固定的指某一事物了。
前已提到阴阳之功能为万物生长之根本,在其彼此调和之状况下,宇宙间之一切正常状况方能维持,人身之阴阳协调,也才不致于发生疾病,然而阴与阳彼此间的表现不同,性能也是各别,因为“阳主生,阴主长;阳主杀,阴主藏”(1,3);“阳主外,阴主内”(17);

“阳主躁,阴主静;阳化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3);“阳者卫外而为固,阴者藏精而起亟”(2);“阴在内为阳之守,阳在外为阴之使”(3)。阴阳性能不同而又彼此相依难分,于此可以概见。
阴阳之失宜既为疾病发生之原因,阴阳又各有其不同之性能,故阴病阳病在临床上之表现自然即依之为定准,概言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3,11)。然而热也不一定是阳本身之胜所致而可为阴不足之故相对而生,寒亦如此,其间区别为“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5,11),同样的,“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5)。“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乾,以烦寃,腹满死,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3)。“阳气有余身热无汗,阴气有余多汗身寒”(12),“若阴阳都有余则无汗而寒”(12)。“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2)。“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18)。其在精神症状上之表现则“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20)。在脉象上亦要分别阴阳,“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诸沉而细者,皆在阴,则为骨痛,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12)。“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短者阴也,濇者阴也”(23)。脉之阴阳与症之阴阳相符,方为顺症。这些症状的产生,再进一步的从病因上讲,则病之“生于阳者,得之于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于饮食居处,阴阳喜怒”(1)。
疾病之诊断与豫后之推测,自然不能脱离阴阳,因而善于诊断者,通过“察色按脉”(3),即需“先别阴阳”(3),要“审其阴阳,以别柔刚”(3),“谨熟阴阳,无与众谋”(7)。然后“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濇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3)。辨别病之为阴症阳症,至为重要,因为能“别于阳者,知病从来,知病处也,知病起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7,14),倘“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13)。又因从阴阳而与外界大环境连系,所以“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9),“阳盛之病能冬不能夏,阴盛之病,能夏不能冬”(3)。
中医视治病为燮理阴阳,视阴阳之盛衰不调,则“因而和之”(2),能和阴阳,“是为圣度”(2)。要看病之在皮毛,肌肤,筋脉,六府,五藏,又看时令之春夏秋冬,病者平素之气质,外感之邪气,内载之情绪,从各方面以决定其病情,而后“定其中外,各守其乡”(10),“视其所在,为施针石”(9),“伏

其所主,先其所因”(10),视病所宜,决定治法,如“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热因寒用,寒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10),务必达到“治病必求于本”(3)之目的,否则医者未能尽其能事。
由此可知中医的阴阳学说贯串了其整个系统,无一能与之分离,它将人体各方面连系起来,又从而与大环境相连系,因之,欲学中医而不了解其阴阳学说之基本意义,殊难以入手,欲割离中医某一部份而学习,如像认为中药可学,中医无可学之处的见解也是错误的。离开了中医的学说,它的药物又如何给予呢?至少目前是如此。中医的阴阳学说的某些部份固然是难以了解或涉于空谈,但其整个学说究竟不能与其他的阴阳学说相比,因为它是用以解释一些实地观察的临床现象者,所以其基本意义则不难了解。总上所述,大凡一切活动的,有力的,明显的,积极的,进行性的,机能亢进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都属于阳。沉静的,柔弱的,隐晦的,消极的,退行性的,机能衰减的或属于器质方面的则属于阴。阴阳本身只代表事物之性能而不固定为某事物,也不是绝对的,中医也自认为“阴阳者,有名而无形”(19),当可想见。如已提过,胃为府为阳,然他本身还有阴阳,从中医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胃阳的意义系指消化的能力,胃阴则指胃液,所以中医谓消化不好常称胃阳不足,胃阴枯竭则系指胃液不够,胃之消化能力,自然不能与胃液分开,两者之间又显然不能有偏废,胃酸过多并不等于消化力强,胃之整个功能又受内外载环境之 影响,冬天胃病患者常感不适,情绪不好影响我们的消化,都是人们熟知的事,中医只不过用阴阳学说而将其连串到一起而已。自然界中水火有节,寒暑有序,昼夜有分,其骤然的变化都是灾害之源,都是不难了解的,于此我们又有甚么理由不去正确的体会中医学说的精神或拒斥不学呢?
西医在工作中,常说某某反应为阴性,某某检查为阴性;某某反应为阳性,某某检查为阳性;一天不知用阴阳两字几多次数,安之无异,然而一提到中医,有一些人并不了解中医,先就觉得中医说阴阳为可笑,认为玄妙,这实在是自己弄出的玄虚。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医学思想体系来认识中医自属不可能之事,因为中医历来以整体观念为主,与细胞病理学及分析生理学判为两途。所以要学习中医只有从以巴甫洛夫学说为指导思想的医学基础上才能正确的认识中医,从而批判整理中医。我们若进而设想中医用阴阳两字于人身并解释疾病现象其意为兴奋与阻抑过程之紊乱,则更有其深刻的意义。中医以为“阴阳之要

,阳密乃固”(2),“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2),“阴平阳秘,精神乃治”(2),“阳道实,阴道虚”(17),从这些记载中去体会,以及中医在调理阴阳中要“知七损八益(注二)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⑶的立论,因而阴盛只有从治,阳盛则正治,阴盛无消阴之法,阳盛则可伐阳,张仲景四逆,真武,理中等方之订立,论者谓都本此意(25),元朝朱震亨更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说法(24),此与阻抑过程之较兴奋过程不稳定,易于弱化(26)颇有近似之意。中医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⑶与解释老年人睡眠少为阴不足等见解也同抑制过程的老年衰退(27)的意义多有符合之处。阴阳不交泰为兴奋与阻抑之不平衡使疾病有发生之机会而在治疗上则必需从此下手。我们学习中医必需要正确的体会其总的精神,虽其叙述繁杂,但其主要义意则并不难了解,同时我们学习中医必不能与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相分离而应从学习苏联医学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的认识中医,并应从之而整理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


参考文献


(本文所引用内经难经原文系根据周学海编“周氏医学丛书”,福慧双脩馆藏版,1936年影印本,以下只注明原文所在册数及内经原卷数。)
1.内经:天元纪大论,素问第19卷,周氏丛书第51 册。
2.内经:生气通天论,素问第1卷,周氏丛书第49 册。
3.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第2卷,周氏丛书第49 册。
4.内经:宝命全形论,素问第8卷,周氏丛书第50 册。
5.内经:调经论,素问第17卷,周氏丛书第51册。
6.内经:六节藏象论,素问第3卷,周氏丛书第49 册。
7.内经:阴阳别论,素问第2卷,周氏丛书第49册。
8.内经:阴阳离合论,素问第2卷,周氏丛书第49 册。
9.内经:金匮真言论,素问第1卷,周氏丛书第49 册。
10.内经:至真要大论,素问第22卷,周氏丛书第52 册。
11.内经:瘧论,素问第35卷,周氏丛书第50册。
12.内经:脉要精微论,素问第5卷,周氏丛书第49 册。
13.内经:平人气象论,素问第5卷,周氏丛书第49 册。
14.内经:玉机真藏论,素问第6卷,周氏丛书第49 册。
15.内经:五藏别论,素问第3卷,周氏丛书第49册。
16.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素问第1卷,周氏丛书第49 册。
17.内经:太阴阳明论,素问第8卷,周氏丛书第50 册。
18.内经:寿夭刚柔篇,灵枢第2卷,周氏丛书第53 册。
19.内经:阴阳系日月篇,灵枢第7卷,周氏丛书第54 册。
20.内经:行鍼篇,灵枢第10卷,周氏丛书第54册。
21.内经:通天篇,灵枢第10卷,周氏丛书第54册。
22内经:

阴阳清浊篇,灵枢第6卷,周氏丛书第53 册。
23.难经:第四难,周氏丛书第23册。
24.方广:丹溪心法附余,第24卷,第33页,上海海左书局印,民国甲子年。
25.张仲景;伤寒论,卷1,7,8,四川国医学院讲义,成都祥记彬明印刷社印,1938。
26.伊·凡·巴甫洛夫: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戈绍龙译,上册,第94页,上海医学出版社,1954。
27.伊·凡·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讲演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室译,第233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
注一:中医古典的记载中,脏腑两字都不加肉旁,藉此以说明其作用,所谓脏者“藏精而不写(同泻字)”(15),腑者“传化物而不藏”(15)之意。
注二:中医以七代表女性为阴,以八代表男性为阳,所谓七损八益,意即阴常亏损,阳常有余。

(本文发表在1955年6期第8页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