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正式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结
• 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 • 无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借书, 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 之先达 • 为师严厉:未尝稍降辞色,叱咄——求 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 曳屣, 行(于)深山 当:在„„的时候 书箱 拖着鞋子 走在 之:取消独立性 巨谷中,穷冬 烈风, 大雪深数尺, 大 隆冬 刮着凛烈的寒风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 僵劲不能动, 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支通”肢” 动弹 僵硬 学舍、书馆 指服侍的人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 覆,久而乃和。寓 仆人 热水 浇洗 围裹 覆盖 寓:名作动,住 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鲜 肥 滋味 每天 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 旅店 给两顿饭吃 食:给饭吃,动词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前臵 之:指抄书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贫穷, 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藏书的人 家去借,(借来)就亲手用笔抄写, 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特别冷的时 候,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 (冻得)不能屈伸,也不敢停止。抄 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 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 得 遍 观 因此 都 把 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
小 结
• 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 • 第一层:写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 • 第二层:一开始,用“既加冠”的“既” 字承接上文,讲的是求师艰难。第一点 写老师的严厉。第二点是写平时请教老 师的情景,第三点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 教的情景。
• 第三层:主要写求学的艰苦情况 。
作者循循善诱,诚 (1)写得书之难 恳真挚,把自己的学习 经历和学习态度,介绍 (2)叙求师之艰 给马生,用来勉励他勤 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 (3)写求学之苦 的人才。
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10.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 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贵, 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11.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 精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 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1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 难,而“卒获有所闻”?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 乐者。
被通”披”,穿着 之享。 同舍生 皆 被 绮 绣, 享受 同屋住的同学 华丽的衣服 绮:丝绸 绣:绣花 戴朱缨 宝 饰之帽, 腰 白玉之 环, 红缨 宝石装饰 圈子 腰中挂着 腰:名作动,腰佩 烨然 若神人;
左佩刀,右 备 容臭,
挂着 香袋 光彩照人的样子
生活在 余则 緼袍敝衣 处(于) 其间,略无慕艳意。 却 穿着破旧的衣服 他们中间 毫无羡慕的意思 以 中 有 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 吃的穿的 因为 我内心 足以快乐的事 足乐者:指读书 奉:供,之:取独
关于作者
关于文体 关于背景 关于题目
关于作者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谥 文宪。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 生平著作甚丰,与刘基、高启 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 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 臣之首”,刘基赞许他为“当 今文章第一”。平生著作很多, 有《宋学士文集》等。
关于背景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 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 应天府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 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 送给东阳马生,介绍自己的求学经历 及态度,勉励他勤奋读书,成为德才 兼备的人。
缊袍敝衣
执经叩问
通假字 词类活用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 文言虚词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穿着
腰 腰白玉之环。 腰,腰挂,名词用为动词。
手 手自笔录。 手,用手,名词作状语。
1.持汤沃灌 古: 热水 今: 菜汤
2.走送之 古: 跑
关于文体 •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 “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 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 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 想感情,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 辞。
解题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 年(1378)。这一年,辞 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 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 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 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 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 序”送给东阳马生。
悬梁刺股 (孙敬和苏秦的学习故事) 凿壁偷光 (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 (欧阳修幼年受母教的故事)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宋 濂
• 1.学习并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重点 句子翻译。 • 2.提高整体感悟文章内容的能力。 • 3. 养成勤奋刻苦的习惯,以积极乐观心态 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困难。
诗句
名言
典故
ຫໍສະໝຸດ Baidu
其它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岳飞 ——屈原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孔子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 。 ——卡莱尔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今: 行走
弗之怠 走送之 益慕圣贤之道
代“抄书” 宾语前置 代词,指“书”
结构助词,的 之 当余之从师也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结构助词,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去、到 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以 以是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以衾拥覆 连词,表目的,来 表修饰,不译 因为,介词 把,介词 因为,连词 介词,用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准备交流: 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怎样克服的?你认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句式:我从文章————句中感知到作者————。 示例:我从文中“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一句感知到作者数九隆冬,砚成坚冰,还要冒着严寒 用手抄写,实属不易。
手自笔录
穷冬烈风
侧着 有时 援 疑 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 训斥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弯下身子 请教
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 等待 周到 说
解释、回答 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 有所 高兴 焉:于之 愚笨 终于获得教益 向他 闻。 听到了一些东西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 够阅读很多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 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 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书向同 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 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来不把语言放委 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 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 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 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 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但 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1.读准下列字音:
嗜(shì )学 chì duō ) 叱咄( 箧( qiè )曳(yè ) 皲(jūn )裂 硕(shuò 俟( sì 屣( xǐ 绮( qǐ ) ) ) )
2.划分句子节奏:
盖 余 之 勤 且 艰 若 此。 主 人 日 再 食,无 鲜 肥 滋 味 之 享。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意。
文言文五读法
五读,延展链接,写作之源。 四读,咬文嚼字,升华情感; 三读,精读文本,读出自我; 二读,通读全文,读懂作者; 一读,读准字音,把握文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 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 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 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 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 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 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 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 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结构内容
一 段
作者少 时求学 之难用 心之专。
1少时求学:嗜学—家贫—勤苦—遍观群书 2成年后求师:叩问之难 —— 卒获有所闻 3求教之路:跋涉之难。 4衣食粗劣,生活俭朴(对比) 5总括全段,现身说法:“勤且艰”是学有所 成的根本原因。
2、读第二段
作者写自己从师问学的“勤”‘、 “艰”时,面对生活比自己好的同 舍生,“余”抱什么态度?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态度?
①略无慕艳意;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
3、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 件的?找出原文。
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主要体
现在:借书抄录,求师叩问,跋涉艰难,衣食 粗劣,生活简朴等方面。
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 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 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
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1、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 苦求学的经历?
⑴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 (①幼时得书之艰) ⑵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从师叩问之难 ) ⑶从师学习奔走的艰难。 (③ 求师奔走之劳) (4)从师学习生活的艰难。 (④住读生活之苦) 从四个方面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A 特殊句式
1.弗之怠。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中心句及名句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对照翻译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就爱好读书 没有办法得到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藏有书的人家 计算着约定的日子送还 经常 假借:同义,借 抄写 以:而,便,就 冰 坚, 手指不 砚台里的(墨汁) 结成坚硬的冰 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弯屈伸直 抄书 跑 超过约定的期限 约。 大寒,砚
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 且 艰若此。 (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 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踏着 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都不知道。到 了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 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 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每天只吃两顿饭, 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 起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 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 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而我却穿 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 心思,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 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 此。
群 书。既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 学说 担心 各种书籍 已经 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有道德学 大师 向当地 交往求教 跑到 问的前辈 执 经 叩问。先达德 隆望 尊,门人弟子 道德声望高 拿着经书 请教 填其室,未尝稍降 辞色。余立侍(于)左右, 挤满屋子 稍微缓和 言辞脸色 站在旁边侍侯着
主要语句有: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趋百里外,求师叩问。 (4)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5)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思考探究
4.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因为课 文只是节选,参照后文叙太学的优越学 习条件,以及对马生语重心长的鼓励和 期望,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同时,文 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 易。
5.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借书之苦和求教之难。
6.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 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7.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 现了什么?
勤奋、谦虚的求学态度。
8.“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指什么?
得到的知识,明白的道理。
9.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