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内容-单元2 第三章 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

1-学习内容-单元2  第三章  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
1-学习内容-单元2  第三章  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

学习内容——第三章护理学支持理论

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压力、压力源、压力反应、适应的概念。

2.能正确描述应对压力的防卫线;压力适应层次含义和方式。

3.能列举住院患者常见压力源及护理职业压力源。

4.能正确陈述压力反应适应综合征及反应过程。

5.能正确理解压力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在护理工作中能正确运用压力理论,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适应。2.在护理执业岗位上能正确评估护士职业压力,并予以调节和应对职业疲惫。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

2.树立正视应对压力是人类生存必备能力的理念。

3.建立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提高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是护理职业本质的意识。【教学重点】

1.压力源、压力反应。

2.塞里的压力理论。

3.压力适应综合征。

4.压力的防卫和适应。

5. 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如何将压力与适应理论运用与指导护理实践。

【教学时数】 1学时(理论1学时/)

【教学方法】案例引导、讲授式、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程序】

1. 利用课前1分钟,强化仪表风范意识训练。

2.温习前知识,导入开启新内容。

3.案例引擎,导出学习任务。

4.提出相关问题,寻找解答方案。

5.根据相关问题,提出教学目标。

6. 展示学习内容

一、压力的相关概念

二、压力的意义

三、压力学说

四、压力的防卫

五、压力的适应

六、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7.讲授

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

案例情景设置

患者王某,女,22岁,未婚,职业芭蕾演员,因意外交通事故造成左下肢骨折,行截肢清创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患者麻醉清醒后得知伤情立即晕厥过去,经抢救患者清醒后,为自己无法从事热爱的职业而痛苦万分,情绪激动,反应强烈,拒绝任何治疗和护理。护士小张在即将下班时又投入了抢救工作,无法正常下班,感到身心疲乏

任务目标

1.能运用压力理论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适应压力。

2.能运用压力理论分析、正视工作压力及正确应对护理职业压力。

学习目标

1.掌握压力、压力源、压力反应的概念;压力反应适应综合征及反应过程。

2.掌握应对压力的防卫线;适应及适应层次。

3.熟悉住院患者常见压力源及护理职业压力源。

一、压力的相关概念

(一)压力

1.概念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2.含义从定义看,压力被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和反应三个环节。

(1)刺激

(2)认知评价

(3)反应

【知识链接】

压力是一种跨越人格与文化、时间与空间的全人类经验

(二)压力源

1.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2.压力源产生压力的决定因素①个体本身的感受;②现存的或潜在的支持系统;

③当时所处的情景;④压力源的性质、强度、频率、数量、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可预测性等因素,以及所采用的应对方式等。

3.压力源分类①躯体性压力源;②心理性压力源;③社会性压力源;④文化性压力源;

(三)压力反应

1.压力反应分类

(1)生理反应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增加、胃蠕动减慢、括约肌失去控制、敏感性增强、免疫力降低等。

(2)心理反应表现为焦虑、忧郁、怀疑、依赖、自卑、孤独、恐惧、愤怒、否认等。

2.压力反应特征

二、压力的意义

(一)积极作用

①是维持正常人体活动的必要条件

②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③能使机体处于应对刺激的紧张状态

(二)消极作用

①突发心理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②持久而慢性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③压力对个体社会功能的影响

三、压力学说

(一)塞里的压力理论

1.观点

2.非特异性反应含义

【知识链接】建立压力学说学者——

有关压力的生理及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从19世纪中期后开始。其中,塞里(Selye H)、霍姆斯(Holme T)与拉赫(Rahe R)及拉扎勒斯(Lazarus R)等,都对压力进行研究。

(二)压力适应综合征学说

1.压力适应症侯群类型

(1)全身适应综合征:不论是何种因素侵犯体内恒定系统时,都会引起一定的反应,但任何刺激都不可能产生完全特异的反应,而只能产生相同的反应群,他称之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2)局部适应综合征:同时塞里还指出,人体除了对压力的全身反应以外,也对局部的压力源发生反应,他称这种发生在身体某一器官或区域内的反应为局部适应综合征(local adaptation csndrome,LAS),例如局部炎症。

2.适应综合症的反应阶段塞里还认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和局部适应综合征(LAS)都以三个不同的阶段发展。

第一阶段(警觉期)

第二阶段(抵抗期)

第三阶段(衰竭期)

【知识链接】压力理论之父——塞里(Hans Selye 1907~1982)

塞里是加拿大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于1926年就读医学院二年级时开始了对压力的研究,并根据对人及动物的大量研究,于1950年出版第一本专著《压力》,提出“压力与适应学说”,压力作为人类全面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个重要概念,已被广泛引用于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护理学等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其压力理论对压力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塞里被称为“压力理论之父”。

四、压力的防卫

(一)第一线防卫——生理与心理防卫

1.生理防卫

2.心理防卫

(二)第二线防卫——自力救助

1.正确对待问题

2.正确对待情感

3.利用可能的支持力量

4.减少压力的生理影响

(三)第三线防卫——专业辅助

1.及时专业辅助

2.求助不及时或不恰当导致的负性反应

(1)导致慢性病

(2)产生新压力源

五、压力的适应

(一)适应的概述

1.适应概念适应是生物体调整自已更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是应对的最终目的,是所有生物的特征。

2.主动适应行为个体在遇到任何压力源时,都会选择一系列应对行为尝试着去适应。

3.适应的特点适应具有稳定性、主动性、整体性、差异性、有限性和时间性等特点。

(二)压力的适应

1.生理适应指当外界的刺激发生改变,影响人的内稳态时,个体调整生理变化来应对刺激的过程。

(1)低偿性适应

(2)感觉适应

2.心理适应指个体感到心理压力时调整自身认识压力源的态度,摆脱或消除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如学习和运用新的行为(运用松弛术),或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来适应。

3.社会文化适应

(1)社会适应

(2)文化适应

六、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患者面临的压力及护理

1.患者常见的压力源①环境陌生;②疾病威胁;③缺少信息;④丧失自尊;⑤不被重视;⑥护理专业服务。

2.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适应压力

⑴协助患者预防压力:①创建适宜的住院环境;②协助患者适应环境;③协助患者适应患者角色;④提供相关信息;⑤参与制定计划;⑥锻炼自理能力;⑦锻炼意志。

⑵指导患者运用恰当应对方法:①心理疏导和自我心理保健训练;②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③放松训练。

(二)护士的职业压力与适应

1.护理工作压力源

①工作责任重大

②工作负荷过重

③特殊工作性质

④人际关系复杂

⑤职业风险性

⑥工作环境特殊性

2.护理职业疲溃

(1)疲溃感指由于强烈、持久的工作压力所造成的一种无助、无望的心理体验,是一种职业疲溃症候群。

(2)职业疲溃表现生理功能失调、亚健康状态、否定自我价值、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行为改变等。

(3)职业疲溃分期热忱期、停滞期、挫折期、疲溃期。

(4)疲溃感的负性结果影响医疗团体系统运作、影响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降低、影响家庭生活等。

3.护士应对工作压力策略

(1)提高综合素质

(2)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3)自我心理调适

(4)调动支持系统

【课后小结】

本次课重点讲述压力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在护理领域中对患者、护士的运用意义。通过本节课学习,正确认识压力,树立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压力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必备能力。掌握压力源、压力反应;塞里的压力理论;压力适应综合征;压力的防卫和适应等理论知识。难点在于如何运用压力与适应理论指导护理工作实践。培养自身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

【课后要求】

1.复习:压力与适应理论,做到要点熟记。

2.作业:

(1)思维训练

1)患者有哪些压力反应?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帮助防卫和适应?

2)患者还会面临医院的哪些常见压力源?

3)护理职业有哪些压力?护士应如何去调节和应对?

(2)预习

1)第四节成长与发展理论

2)第五节沟通理论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duǒ cánɡ xī shōu jiě dònɡ zhù sù shì jiè( ) ( ) ()()()hū huàn wēi xiào dù juān qīnɡcuì ɡǎn mào ( ) ( ) ( ) ( ) ( ) yīnɡɡāi ní nìnɡ ruò xiǎo xià jì shū shu ( ) ( ) ( ) ( ) ( ) 二、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划“___”。 嫩(nèn lèn)绿玫瑰(ɡuìɡuī)垂(chuícuí)头 追(zhuīzhūi)赶花骨(ɡūɡǔ)朵干枯(ɡūkū) 三、比一比组词。 分()玲()末()浇()躲()芬()铃()未()烧()躺()股()该()抽()净()喊()服()刻()油()静()减()四.照例子,写一写。 1.例:才——材(木材) 西——()()本——()() 冒——()()安——()()

2.例:议——义(意义) 站——()()塘——()() 裤——()()符——()() 五、我会连。 蓝蓝的田野黄鹂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灿烂的阳光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广阔的小溪赠人玫瑰人要人帮 清澈的天空花要叶扶手有余香 突然仔细弱小勇敢 美丽锋利破坏保护 锐利漂亮容易困难 认真忽然成功失败 六、按要求填空。 1、补充词语:(7分) 弯弯的()蒙蒙的()温暖的()()的春光()的天空()的田野()()相间随()舞() 倾盆()()()()灿烂 2、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几个孩子,()棉袄,()家门,()田野,去()春天。 树木()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诚心能叫,实意能叫。

汇率理论作业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提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或说明理由) 1、外汇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支付手段。F 2、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下降表示外国货币贬值,本国货币升值。F 3、A国货币对B国货币贬值,对C国货币升值,其有效汇率可能不变。T 4、利率平价论主要是讲短期汇率的决定,其基本条件是两国金融市场高度发达 并紧密相连,资金流动无障碍。T 5、国际收支状况一定会影响汇率。F 6、国际借贷说实际上就是汇率的供求决定论。T 7、根据利率平价学说,利率相对较高的国家未来货币升水的可能性大。F 8、本国预期通胀率上升意味着本币将会贬值。T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汇率理论的正确看法有:(ABC ) A.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货币的比价反映了两国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能 力,因此,汇率变动的原因就是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B.根据利率平价理论,汇率变动源于资本在不同利率的国家之间流动和套利的 行为,套补利率平价的成立,意味着利用两国货币利率的差异进行无风险套利机会的消失。 C.国际收支说从国际收支和外汇供求的角度对汇率的决定进行分析。现代形式 的国际收支说以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为基础。 D.汇率超调模型认为,当货币当局调整货币供应量时,货币市场的价格黏性引 起了汇率的超调。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正确的有:(ACD ) A. 根据利率平价,本国利率相对上升,则本国货币在未来将相对于现在贬值。 B. 根据利率平价,本国利率相对上升,则本国货币在未来将相对于现在升值。 C. 根据国际收支说,本国利率上升将会使本国货币升值。 D. 根据弹性价格的货币分析法,本国利率上升将会使本国货币贬值。 3、金币本位制的特点包括:(ABCD ) A.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 B.黄金能够在各国间自由输入和输出。 C.各国货币能按照法定含金量自由与黄金兑换。 D.黄金能自由铸造成金币。 4.金币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B ) A.法定平价 B.铸币平价 C.通货膨胀率差 D.利率差 5.与金铸币本位制相比,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对汇率的稳定程度:(B ) A.有所升高

初三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第一二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6=32分) 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5、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 A、翻放 B、正放 C、随意放 6、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9、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二年级数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1.直接写得数。 300+500= 230+500= 200+800= 700-500= 980-80= 100+300= 3000+500= 2400+600= 240-80= 10000-2000= 50+90= 310-70= 1400+900= 6000+400= 250+50= 170-80= 2.填空。 3.写出下列各数。 二千零一十七写作: 九千八百写作: 七千零五写作: 4.填空。 (1)最小的四位数是()。 (2)最大的四位数是()。 (3)千位上是2,十位上是7,其他数位上都是0的数是()。(4)由4个千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 5.照样子,填一填。 7468=7000+800+40+6 9873=()+()+()+() 7600=()+()

8030=()+() 5008=()+() 6.探索规律。 850 900 950 ( ) ( ) 123 234 345 ()() 9898 8787 7676 ()() 1998 2997 3996 ()() 7.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1)学校有学生3952人,约()人。 (2)滨海大桥长2053米,约()米。 (3)一篇文章有978个字,约()字。 8.在○里填上>或者<号。 987○1002 658○685 3062○3026 5176○5179 987○978 10000○9989 9.小红的学校有420人,小刚学校的人数比小红学校多得多。小丽学校的人数比小红学校少一些。 小刚学校的人数可能是()人。 小丽学校的人数可能是()人。 A、460 B、1050 C、380 10. 估一估。 二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1.直接写得数。 25+8= 42-7= 1500+300= 300+700= 47+20= 62-50= 240+30= 4500-300= 350+50= 9×4= 56÷7= 74-50= 100-40= 47-9=

【化学】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关键字】化学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1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2、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 ) A.空气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5、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 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10、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5 B、5:1 C、1:4 D、4:1 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A. 纯净物 B.混合物 C . 氧化物 D . 无法判断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1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扑灭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acdfe B. abcdef C. bacdef D.abcdfe 1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总量更多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límínɡzhànlán diāozǒu zh?ujiànɡwǔdǎo ()()()()()Shí bìpiānpiānqǐwǔqīnɡcuì f ùbùsìyǎnɡ ()()()()()二、把下面的四字词语填完整.9 ( )有()有 ( )()交迫 ( )千()万 各 ( )各() ( )()葱葱万( )千() 又( )又() ( )彩夺() ( )()挤挤 三、照样子写词语。 爱憎详 略 四、对对子。 (清)对(浊)(廉)对()()对(罪) (勤)对()()对(劣)()对() 五、我会背。2 1、万壑树参天,。 2、,竹溪村路板桥斜。 3、不知细叶谁裁出,。 4、,无边光景一时新。 六、下面句子中,是比喻句的用对号表示。 1、太阳像个火球,跳出了海面。()

2、此刻,我似乎看到了无边的大海和涌起的浪花。() 3、小明想像他姐姐一样,当个医生。() 4、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 七、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 1、春天到了,老师代领我们去田野撒步。()() 2、忘着善良的老师,王小明望记了疲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3、她座下来,极力忍住,才没让眼泪调下来。()()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荷花(片断)11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似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出来。 1、请把以上几句话按课文中的顺序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2、请在文中方框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3、请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我能照样子写词语。 挨挨挤 挤 5、短文生动地描绘了白荷花的、、三种形态。 (二) 大象想做一条裤子,用长鼻子卷着(zháozhe)一块布走来走去,急得直出汗。他走着走着,遇到了狗熊。 狗熊说什么事把你急成这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完整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考号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牛奶变酸B.钢铁生锈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D.农家肥料腐熟 4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6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7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8实验室里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②1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酒精灯⑤石棉网⑥试管 ⑦试管夹⑧胶头滴管 A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⑥⑧ C①②④⑥⑧ D①②④⑤⑥ 9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10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A. 纯净物 B.混合物 C . 氧化物 D . 无法判断 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12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acdfe B. abcdef C. bacdef D.abcdfe 13小强用托盘天平称量5.1 g食盐时,1 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 . 5.3 g B. 5.1 g C. 5.0 g D. 4.9 g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 10月份调研试题 (时间:40分钟) 2017年10月 等 级 评 语 一、填空。 1、、 (1)小鸟在小狗的( )面。 (2)小狗在小老鼠的( )面。 (3)小老鼠在小狗的( )面。 2、 2、 (1)小狗跑在最( )面,小象跑在最( )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 )面,小狗跑在小兔的( )面。 (3)小兔跑第( ),它的后面还有( )个,前面还有( )个。 3、 学校 班级 姓名

从左数起小马是第()位,从右数起小象是第()位。小鹿的右边有()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小动物。 二、计算 17-9= 18-9= 12-9= 14-7= 13-5= 15-6= 11-2= 17-8= 14-7= 12-4= 16-9= 11-9= 12+4-9=10-5+8=9+7-2= 三、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四、看图列示 ?个 12 = 2(个)

五、我能行 1、阿姨拿了16个,分给小朋友8个,阿姨还剩多少个 ? = (个) 口答:阿姨还剩()个。 2、停车场原来有17辆汽车,现在只有9辆,开走了几辆? = (辆) 口答:开走了()辆。 3、15本作业本分给小东和小华,小东分得8本,小华分得多少本? = (本) 口答:小华分得()本。 4、一共有12个。 (1)左边有5个,右边有几个? = (个)

(2)花皮球有6个,白皮球有几个? = (个) 六,绘画训练场 在老虎的左面写一个数字“5”,右面写一个数字“6”。上面画一个你喜欢的动物,下面画一个你喜欢吃的水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5分×20=50分)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 A.空气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5、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 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10、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5 B、5:1 C、1:4 D、4:1 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 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D. 无法判断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 溶于水 1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 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acdfe B.abcdef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漭水中学2016-2017年上学期九月份化学月考 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考场号: 考号: 班级: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牛奶变酸B.钢铁生锈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D.农家肥料腐熟 4、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 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 A.氮气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6、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7、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8、实验室里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②1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酒精灯 ⑤石棉网⑥试管⑦试管夹⑧胶头滴管 A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⑥⑧ C①②④⑥⑧ D①②④⑤⑥ 9、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10、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 A. 纯净物 B.混合物C.氧化物 D . 无 法判断 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12、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acdfe B.abcdef C. bacdef

第一学期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1、(2015?新疆)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B.葡萄酿酒C.西瓜榨汁D.玻璃破碎 2、(2015?孝感)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移开蒸发皿 D、读出液体的体积 3、(2015?苏州)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4、(2015?兰州)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B.溶解性C.稳定性D.导电性 5、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 6、小明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检验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时,发现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7、下列方法中能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三瓶无色气体的是() A、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B、闻气体的气味 C、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 D、以上方法都不行 8、实验室加热约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9、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臭氧(O3)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其中臭氧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稀有气体、 3.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4. 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在100 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 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 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 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提示:空气中也有氧气)() A.50 mL和50 mL B.60 mL和40 mL C.40 mL和60 mL D.20 mL和80 mL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观察到白烟的是() A.红磷 B.硫磺 C.铁丝 D.木炭 7.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 .硫+氧气二氧化硫 C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8 铁丝在氧气中 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气瓶中 9.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热门话题之一,现有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氮③一氧化碳④烟、粉尘等物质,其中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15分) duǒ cánɡ xī shōu jiě dònɡ zhù sù shì jiè 追(zhuī zhūi)赶花骨(ɡūɡǔ)朵干枯(ɡū kū) 三、比一比组词。(16分) 玲()末()浇()躲() 铃()未()烧()躺() 股()该()抽()喊() 服()刻()油()减() 四、照例子,写一写。(8分) 1.例:才——材(木材) 西——()()本——()() 冒——()()安——()()2.例:议——义(意义) 站——()()塘——()() 裤——()()符——()()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的天空()的阳光()的枝条 弯弯的()蒙蒙的()晶莹的()六、选词填空(5分) 保护爱护 1;我们要比自己更弱小的。

2;每一个小朋友都要花草树木。 可惜惋惜珍惜 1;我们一定要时间。 2;这场晚会太精彩了,你没去看。 3;这个小女孩是个盲人,真让人感到。 七、课文回顾。(12分) 1;早开的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吧?树木 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吧? 2;诚心能叫,实意能叫。 3;野火,春风。 4;儿童急走追黄蝶,。 5;杨柳,春风。 6;春风,南燕双归万户春。 八、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5分】 1、妈妈笑着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啦 2、萨沙不解地问这雨衣为什么要给我呢 3、我一直想有一只小猫 九、仿照例子写句子。《6分】 例: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______________渐渐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___________静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 ;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做什么事最快乐 小青蛙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 他跳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说:“最快乐。” 他跳到田野里问水牛:“爷爷,做什么事最快乐?”水牛说:“最快乐。” 他跳到花丛中问蜜蜂:“小妹妹,做什么事最快乐?”蜜蜂说:“最快乐。” 他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 妹说的不一样呢?” 妈妈笑着说:“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 1;将序号填入文中的横线上。(3分)

压力与适应的概念

压力与适应的概念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陈素坤 何谓压力 压力-在生物中指的是人为应付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出的非特异性的反应。——“压力理论之父”汉斯·席尔耶 人在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人际冲突、遭遇恶劣环境等。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境,被称为应激源。 例如:患者突然患病住院进行治疗,无论是医院的新环境还是疾病本身对病人都构成压力,使其感到精神紧张。 一提起压力,似乎总是伴随着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现代人面临如此众多的挑战,因而感到精神紧张是十分自然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心中希望快乐和轻松,好像没有人愿意被压力所控制,没有人感受到压力的好处,常常把精神紧张视为一种痛苦,总是否定或逃避精神紧张。其实,精神紧张并不都是坏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压力给了我们很多帮助,适度的压力对我们是有积极意义的。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适度的压力有助于唤起我们的注意,提高我们的记忆和思维能力,一个人的精神如果没有一定的紧张度,学习和工作就不能取得良好的业绩;适度的精神紧张,情绪的适度唤起,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它能增强调适技巧,有助于我们克服危机。也就是说,适度的压力确实能提高人们的工作业绩。诚然,持续长期的高水平的压力是有害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活、工作环境与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等这些“社会一文化因素”,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情绪变化,而情绪变化总是伴随着相应的生理反应的。就是说,社会因素将以其刺激的特殊性和强度,影响我们的心理,而心理的反应性和易感性,又会通过人们对所面临的刺激情景的认知、评价及个体的应对能力不同,而影响人们的健康。当我们遭遇到超过个人承受能力的压力时,又适逢自己准备不足,或适应不良时,会使得身心健康受损、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退步,适应力渐降、免疫系统减弱。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标准答案)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 B、鸡蛋变臭,人体呼吸 C、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D、铁生锈,电灯通电发光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共有体 B、医用的生理盐水 C、除去氧气后剩余的空气 D、雪碧饮料 3、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4、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 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碳,点燃使其充分 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出的现象的是: A、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B、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C、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 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一定是: A、氮气 B、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C、氧气 D 、难溶于 第 3 页共6页

水,比空气重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伸入氧气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D、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 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气密性;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 ④①③⑤⑥② 8、如下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正确量取8ml液体,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有: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② C、③④ D、②④ 第 4 页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精选

三下数学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一、我会填。 1、地图上通常是按上()下(),左()右()来绘制的。 2、正午时你面向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 3、王丽在李强的东面,那么李强在王丽的()面。5太阳每天从()方升起,从()方落下。 4、840÷8的商是()位数,345÷5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5、□42÷3,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6、一个数除以6,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7、181÷6的商大约是(),394÷8的商大约是()。 8、20的5倍是();20是5的()倍。 9.早晨,小丽面向太阳站立,她的前面是(),左边是(),右边是(),后面是()。 10.要使□58÷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 二、我会判断。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 3、900÷6的商的末尾有2个0。()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5、一个数除以8,商是24,余数是9。() 6、东北方向与西南方向是相对的。() 三、我会选择。 1、一只海龟的寿命是128年,一只青蛙的寿命是4年,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倍。 A、33 B 、30 C 、20 2、下面的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是()。 A、 64÷4 B 、804÷8 C 、336÷2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除数。 A 、大于 B、小于 C 、等于 4、612÷6的商是()。 A、120 B 、106 C 、102 5、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笔算时,要从被除数的()算起。 A、最高位 B 、最低位 C 、第三位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400÷4= 3600÷9= 300÷5= 0÷120= 420÷2= 210÷7= 3200÷8= 200÷4= 560÷8=

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一二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0分钟) 一、 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 ( ) A.道尔顿 B.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 拉瓦锡 D.门捷列夫 2、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的是 ( ) A. 发明新药物 B.研制新材料 C. 设计新的电脑软件 D.防止钢铁生锈 3、判断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 :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B :硫磺受热变成液体。 C :发出大量的热 D :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B 、呼吸作用 C 、蜡烛燃烧 D 、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5、下列家庭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牛奶 B. .冰水混合物 C.葡萄酒 D. 酱油 6、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C.固体氧是雪花状淡蓝色 D.氧气能支持燃烧 7、下列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 :量筒 B :集气瓶 C :试管 D : 烧杯 8、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检查装置气密性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加热液体 固体药品的取用 A B C D 9、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C .实验时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可用水冲灭 D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10.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撤离,⑦按顺序固定好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⑦①④⑥⑤ B.③②①④⑥⑤⑦ C.②③⑦①④⑤⑥ D.③④①②⑦⑤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3分) 1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氧 、硫 、铝 、硅 、氖 、氦 、铁 、氟 12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 1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对空气的成分:①氧气 ②氮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和杂质。 按体积计算,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填名称) 酒精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酥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其表面生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能够供给呼吸的 (3)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氮 C .二氧化硫 D .可吸入颗粒物 14、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10分)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15、(1)量取液体药品时,量筒必须放 ,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 (2)要准确量取9mL 药液并进行加热 ,都需要那些实验仪器 (填序号)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三年级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班别:姓名:成绩: 一、填空。 1、、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本数学书的厚度是5()。(2)小红的体重约是35()。 (3)一个乒乓球重6()。(4)一辆卡车载重量是5()。 2、填一填,算一算: 5厘米=()毫米30分米=()米400厘米=()米 1千米=()米6000米=()千米7分米=()厘米 4千克=()克9吨=()千克 37厘米+13厘米=()分米1吨—400千克=()千克 500千克+500千克=()吨1米—8分米=()分米3、在○里填上>、<或=。 6厘米○60毫米50千米○400厘米800克○1千克2米○19分米3吨○3000千克6吨○7千克二、判断对错,我能行。(10分) 1、丽丽的身高是136分米。() 2、1200千克-200千克=1000吨() 3、3000米+8000米=11千米() 4、1吨石头比1000千克棉花重。()

5、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约2313米。() 三、计算。 1、口算: 140—80= 800+900= 420—370= 290+80= 730+90= 26+48= 27—8= 600—300= 7×4+2= 250—70= 400+600= 28—4×5=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16分 39+86= 406+398= 验算: 验算: 610-456= 900-358= 验算: 验算: 3、检验下面各题,把错的在旁边改正过来。12分 1008 709 404 239 — 17 + 321 - 186 + 571 91 1020 318 800 ()()()()

三、解决问题。(39分) 1、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2只重900千克的箱子,超载了吗?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2、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 ) A.空气 B.二氧化锰 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 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通电点燃 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点燃点燃 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5、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 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9、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 和“矿泉水”均属于() A. 纯净物 B.混合物 C . 氧化物 D . 无法判断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1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 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acdfe B. abcdef C. bacdef D.abcdfe 14、小强用托盘天平称5.0克食盐,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 称量后天平达到平衡时(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则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 A.等于5.0克 B.小于5.0克 C.大于5.0克 D.无法判断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二、我会填:(36分) 16、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_就说明氧气已满。 17、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 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加热时应不时 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 18、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规律的科学。 19、实验室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为了安全不能用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