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案
授课人: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
1.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2.利用加法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
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1 有理数有几种分类方法?都是如何分类的呢?
我们知道,有理数可以根据定义和符号性质分成两类.
问题2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及0的加法运算.学过的加法类型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的类型还有哪几种呢?
画图来说明:
所以加法共分为三种类型:
1、同号两数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
3、一个数与0相加
二、讲授新课:
1.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
例题: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比如:向右运动 5 m记作5 m,向左运动5 m记作-5 m.
问题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了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问题(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 5 m,再向左运动 3 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总结问题(1)(2)归纳: (+5)+(+3)=8 ; (-5)+(-3)=-8
根据以上两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
求以下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并用算式表示:
问题(3):先向左运动3 m,再向右运动5 m,
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2 m, (-3)+5= 2 ;
问题(4):先向右运动了3 m,再向左运动了5 m,
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 2 m , 3+(-5)=-2 ;
问题(5):先向左运动了5 m,再向右运动了5 m,
物体从起点运动了 0 m , (-5)+5= 0 .
总结问题(3)(4)(5)归纳:
(-3)+5= 2 ; 3+(-5)=-2 ; (-5)+5= 0
根据以上三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结论: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
3.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一个数与0相加
问题(6):如果物体第1 s向右(或左)运动5 m,第2秒原地不动,很显然,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5 m.如何用算式表示呢?
5+0=5.或(-5)+0=-5.
结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总结概括:
综合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加法运算不同。
四.例题:
例1:计算:
①(―3)+(―9);②(―4.7)+3.9;
解:① 原式=―(3+9)=―12;
②原式=―(4.7—3.9)= ―0.8;
五.随堂练习:课本18页练习题
课堂作业:课本第24页第1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今后我们经常要用类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问题.
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