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区方言的_子_尾词形式及功能_蒋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舞台大232

西方讲对美的关照是要将物质的东西推远。以前的理解都是讲美与善无关、与政治无关。朱光潜也讲到对一棵松树的态度,形式主义的美学是不讲功利的,不讲善和有用的,我觉得这样的理解不准确,只看到了审美在形式上的不占有性。如丰子恺先生画白菜,请保姆去市场买。结果保姆买来的白菜又白嫩又水灵,从作为菜的实用意义上看这颗菜很好,但是丰子恺不满意。他亲自去买了一棵白菜,很老的叶子,颜色也深绿,连买菜的老板都说不好吃,但是丰子恺说就要它,他认为美与实用是分离的。这是把美的有“用”性理解为有限的目的、功利的目的。美虽然没有形式上的功利目的,但是有终极目的,即人崇高的情感。[4]英国经验派的美学家讲,优美是为了培养人们爱的细腻情感。比如一些小的东西,往往会引起细腻的情感,像仁慈、慈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挚爱。但是审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无利害关系,在其内容上是要培养一种崇高感,一种敬畏感。崇敬的感情是对伟大神圣事物的敬仰之情,是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的一种敬的感情,是为了理想不惜一切代价的情感,为人类朝向正义的方向九死不悔的献身的情感。所以,康德认为通过审美从形式上可以培养爱,从内容上可以培养敬畏,审美从这两个方面可以塑造人的道德结构,从而把人从生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真正的审美可以让人有自爱,有敬畏,使生活的动力变得有崇高感,使人免于沉溺在物质的欲望中,从此层面上审美可以让人真的超越生活的物质欲望。

所以,现代人的审美生活,不能仅仅从知识层面上出发,追求人与人、人与物间的物质关系,而应以幸福和美的情感为目的,从人的需要出发,产生真切的美感体验。如果能够通过艺术和审美,培育个人既有慈爱又有崇敬的审美情感,让自己获得独立于物质关系之外的美好人格,在情操的层面上,大家的体验就可以彼此交流,消除对立的情绪,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10页[2]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第62页

[3]张节末.《论孟子美学的情感和狂者气质》《哲学研究》 1997年5期

[4]王元骧.《论美与人的生存》.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7 作者简介:

赵中华,浙江大学文艺学在职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教师。

浙江省社科联课题项目《“审美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影响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以在杭大学为例” 》(编号:2009N09)成果

摘要:本文主要描写泰州市区方言中非常常见的“子”尾词的形式以及功能,对泰州方言中的“子”尾词进行详细的分类描写,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从而试图解释泰州方言中的“儿”化加“子”尾表示小称的特殊形式。

关键词:泰州方言;“子”尾词;儿化;小称一、序言

词缀“子”在泰州方言中出现频率非常高,有的是和普通话一样,普通话带“子”,泰州方言也带后缀“子”,有的则是普通话中带“儿”或不带后缀的词,在泰州方言中带有后缀“子”,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带后缀“子”的词中间还可以带“儿”。下面笔者将仔细分类讨论。

二、形式

泰州方言中“子”尾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带后缀“子”的,一种是既有“儿”又带后缀“子”的,这两种形式并不截然区分开来,有一部分词是只属于其中一种形式,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词是可以根据语法功能相互转换的。

1.词根+子如:

矮子 扳子 刨子 篦子 瘪子 步子 车子 橱子 窗子 锤子 底子 碟子 肚子 儿子 鸽子 钩子 盒子 后头子 胡子 架子 剪子 轿子 金子 镜子 橘子 句子 锯子 纽子 裤子 筷子 栗子 领子聋子 席子 明个子 镊子 花子

前年子 叶子 椅子 银子 贼子 柱子 桌子 台子 粽子 昨个子 坐月子

以上这些词只能带后缀“子”,且不能加“儿”,“子”不能脱落。词根都不能单说,或者单说时意义不同或词根的位置变化。“子”读作[z ],轻声,词根基本不发生音变。

2.词根+儿+子①如:

矮豆儿子(矮个子的人) 疤儿子(疤) 河歪儿子(蚌) 背心儿子(背心) 冻冻丁儿子(冬天屋檐垂下的冰锥) 把儿子(柄) 饭米糯儿子(饭粒) 坟囗儿[t r 213]子(坟墓)

疙瘩儿子(疙瘩) 香瓜儿子(香瓜)蝴蝶儿子(蝴蝶) 饺儿子(饺子) 记号儿子(记号) 脚盆儿子(脚盆)

结结儿子(说话结巴的人) 信封儿子(信封) 眼睛珠儿子(眼珠)

这一类词带有“儿”和“子”,一般来说不能脱落“儿”,并且词根不单说,单说时意义发生变化。有些词的词根还会发生音变,比如香瓜的瓜由阴平32变为上声213,结结儿子第二个结由阴入3变为上声213,叫叫儿子第二个叫由去声33变为上声213。意义上由括号中的释义也可以看出有些词根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些带有表小的语法功能,这点下面功能一节中会具体分析。

3.其他

泰州方言中有很大一部分“子”尾词是既可以不带“儿”表示正常意义,又可以带上“小”表示小称、亲密、喜爱等意义。

如:

棒子/棒儿子(棒子) 包子/包儿子(包子)壁虎子/壁虎儿子(壁虎) 刀子/刀儿子(刀)盖子/盖儿子(盖子) 狗子/狗儿子(狗) 羊子/羊儿子(羊) 锅子/锅儿子(锅)鸡子/鸡儿子(鸡) 壳子/壳儿子(壳) 篮子/篮儿子(篮子) 里子/里儿子(里子) 板子/板儿子(板子) 沫子/沫儿子(沫子) 瓶子/瓶儿子(瓶子) 桃子/桃儿子(桃子)泰州市区方言的“子”尾词形式及功能

蒋 博 (上海大学文学院 200444)

综合学术论坛

大舞台

233

兔子/兔儿子(兔) 猫子/猫儿子(猫)二、功能

泰州方言的“子”尾词有几种语法功能,带“子”的词与普通话中相对带“子”或不带“子”的词,带“儿”和“子”的词与只带“子”的词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下面会详细讨论:

1.构成词形

上一节中所列举出的很多不能去掉“子”尾单说的词都是“子”尾构词功能的体现。

如:

A:二流子 胡子 镜子 坐月子 光光堂儿子

坟囗儿[t r 213]子 波罗盖儿子 叫叫儿子 结结儿子 踢毽子 矮豆儿子

B:车子 碟子 窗子 房子 鸽子 钩子 盒子 轿子 席子 裤子 筷子 栗子 箱子 巷子 新娘子 袖子 靴子 鸭子 燕子 叶子 椅子 疤儿子 河歪儿子 耳扒儿子 番茄儿子 蝴蝶儿子 车盘儿子 信封儿子

A类是去掉“子”尾就不成其为词的,这类词出现时必须要带“子”尾;B类是去掉“子”尾只能表示泛指类别而不能表示具体事物。

“子”尾在这里起到了构词的功能。2.改变词性

A:动词变为名词

扳——扳子 刨——刨子 篦——篦子 锤——锤子 钩——钩子 剪——剪子 架——架子 锯——锯子

镊——镊子 塞——塞子 刷——刷子 垫——垫子 B:形容词变为名词

矮——矮子 瘪——瘪子 疯——疯子 胖——胖子 聋——聋子 傻——傻子 呆——呆子 瘫——瘫子

“子”尾有改变词性的功能,最常见的是上面两类,动词或形容词加上“子”尾后变为名词,另外还有一些数量比较少的,比如量词步加“子”变为名词步子等等,不一一列举。

3.区别词义②

(1)加“子”区别原来的词义如:

a.底——底子,这组中“子”没有改变词性,底原来是名词,加“子”后仍然是名词,但是意义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底是物体的最下部,而底子则变成了基础的意思,两个仍然可以看做引申的关系。

b.花——花子,这组同样“子”没有改变词性,普通话中可以加“儿”表示喜爱的意义,泰州方言中花子则是乞丐的意思,与原来的词根完全没有联系,并且也没有加“儿”表示喜爱、小等的意思,要表示小、喜爱等义,泰州方言中是在前面加上“小”。

(2)加“儿”区别与加“子”的词义如:

a.肚子——肚儿子,前一个肚子是人的肚子,后一个肚儿子是牲畜如猪的肾。

b.脑子——脑儿子,脑子表示人的脑子,脑儿子是指像脑子状的东西,如豆腐脑儿子,这个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儿化区别词义。

c.腿子——腿儿子,腿子是指一般的人的腿,腿儿子一般是牲畜家禽等的腿,如鸡腿儿子,也有蔑视的意思,如泥腿儿子。

d.尖子——尖儿子,尖子是指杰出的人,而尖儿子是细长物的顶端,如针尖儿子、笔尖儿子。

(3)加“儿”避免一些词同音

泰州方言中一些词加“儿”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有时候是为了避免与一些词同音,主要是避讳,如瘸子和茄儿子,番茄儿子,泰州方言中“瘸”和“茄”同音,这里加上“儿”主要是为了避免同音。另外还有瘫子和摊儿子等。

(4)加“儿”表示小、喜爱等意义a.表示小:

如勺子——勺儿子,前一个勺子比较大,可以是舀汤的汤勺或盛饭的饭勺;后一个勺儿子是小勺子。

这种用法是最常见的加“儿”的意义,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儿化,但是泰州方言中“儿”不可以在词尾,只出现在中间,并且有时还有韵母声调的变化;

b.表示喜爱:

如狗子——狗儿子,狗子就是指一般的狗,说狗儿子就有喜爱的意思。

这一类词在加“儿”之前一般不能去掉“子”尾,加“儿”之后也不可以去掉“子”尾,“儿”和“子”共同成词表示喜爱的意思。

有的时候还可以在前面加“小”表示小的意思,如小狗儿子。

c.表示贬低、轻视:

有的时候加“儿”并不表示喜爱、小等义,而是轻视,贬低的意思。如上面提到过的泥腿儿子。

4.其他功能

泰州方言中在称谓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如:侄子——侄女儿子 孙子——孙女儿子 外甥——外甥女儿子

外孙子——外孙女儿子 重孙子——重孙女儿子

这些称谓中男性称谓不加“儿”,并且在表示小、喜爱意义的时候也不加“儿”;而女性称谓则一定要带“儿”,不可以去掉。

小结

泰州方言的“子”尾词大致有带“儿”和不带“儿”两种,“子”尾的功能主要是构词,改变词性和区别意义几种,其中带“儿”的词又特别具有了表小、喜爱等小称的功能。特别的是,“儿”只能加在“子”尾前,而不像一些方言一样可以单说或是出现在“子”尾后。

关于泰州方言加“儿”出现音变与否以及音变的具体情况本文并没有做深入研究,留待以后进行详细调查之后再分析研究。注释:

①括号中为词汇的意义。

②这里的区别词义功能不再列入上面已经提到过的泛指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区别。

参考文献:

[1]曹志耘.南部吴语的小称,《语言研究》2001.3

[2]顾黔,石汝杰.《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手册》,中华书局, 2006.6

[3]李申.《徐州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85.12

[4]刘丹青.《南京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5]石毓智.表现物体大小的语法形式的不对称性——“小 称”的来源、形式和功能,《语言科学》2005.5

[6]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泰州志》第二十八篇 方言,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7]熊正辉.南昌方言的子尾,《方言》1979.3

[8]俞扬.泰州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1991年第4期259- 274

[9]赵冬梅.关于小称的基本认识[J],《语文学刊》2002.2

[10]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儿尾词的语音变化(一),《方言》1 980.4

——温州方言儿尾词的语音变化(二),《方言》1981.1[11]朱晓农.亲密与高调——对小称调、女国音、美眉等语言 现象的生物学解释,《当代语言学》2004.3

综合学术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