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对联》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对联

学习目标

1.学习对联基本知识,能理解、运用、创作简单的对联

2.搜集、鉴赏对联,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亲近乡土,感受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

以点带面,促进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3.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会用大视野去感受,用大胸怀去接纳。

教学重点

抛砖引玉,激发兴趣。不在于讲清学透,务期多角度呈现,吸引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教学方法

讲授。活动。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正说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分类:

对联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赠联、行业联等。

游戏:老师出联。你们说说在两联间配副什么图画最为妥当。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

春联

喜今朝银汉横渡盼来年玉树添枝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纤xian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鹊桥仙》宋秦观)婚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寿联

身去音容在寿终德望存

挽联

虽说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行业联(理发铺联)

宠辱不惊,观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赠联

对联的要求:(看谁记得快)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例:秋风挽意泼玄画,夏雨留绣细纱(留空)

2.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4.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另外: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简记为: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详解:(看谁能解释清)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

第二环节趣说对联

自己读读这段话,提炼主要内容:

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规范。它秉承文学艺术的严肃性,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但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明代的朱元璋、刘伯温、清代的乾隆、纪晓岚都是热衷于游戏性对联的大师。

提炼:

严肃性和游戏性兼具,为王公卿相所重,文人雅士所爱。

趣联一

相传清代的乾隆皇帝宴请群臣,指着一位一百四十一岁的老者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花甲"指六十岁,"花甲重逢"指两个六十岁,再加上"三七"二十一岁,恰好是一百四十一岁。纪晓岚灵机一动,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指七十岁,"古稀双庆"指两个七十岁,再加上"一度春秋".也就是一年,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

趣联二

江南一所私塾里,先生讲得起劲,学生却昏昏入睡,先生敲醒了坐在前排的一位学生,教训他说:“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那位学生揉揉眼睛,随口应答:“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趣联三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均夫人(改字)

趣联四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人多病少财富。(断句)

趣联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隐字联)

趣联六

猫踩猫头瓦鸡啄鸡冠花

“瓦应与砖相对,怎能与花草相对呢?不通!”

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足见不守规矩不成方圆,只讲规矩留为笑谈)

第三环节俗说对联

环节目标:避免曲高和寡,力求学以致用

阅读资料,揣摩老师到底想说什么?

资料一:老师观点,一家之言。

1.文化的发展依赖于区域内外循环形成的优势互补,固步自封、近亲繁殖只会弱化文化的生命力。

2.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既依靠了伴随商品贸易促成的人口流动,也借助了战争中进退据弃带来的人口迁徙。这是外循环。

3.文化的域内生长则主要依靠主流文化(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交融。这是内循环。

资料二:百度搜来,点击即见。

两千五百多年前编写的《诗经》,其中《国风》的约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们都是从民间采来的。足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很早,历史悠久。

资料三:老师原创,碎笔点点。

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点缀着广袤的乡村田野。他们中不乏失意的王公、落魄的权贵,又有闲逸的大隐、放旷的贤达。这群人农时下田,闲来持卷,无意介入上流社会,唯独喜欢种豆临溪,俚语滑调无伤其智慧,布衣短褐难掩其光芒。正是这群人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醒智盖世的巨子,闪耀在历史的星空,成为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资料四:读书笔记,因有所感。

夫街谈巷议,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不易;难于。】轻弃也。——曹植《与杨德祖书》

(结论:如果一种文化,没有丰厚的土壤滋养,惟王公雅士所嗜,则不具生命力。只有

耕夫田汉与大隐贤达所共能共融,方可蔚为大观

老师观点,一家之言;百度搜来,点击即见;老师原创,碎笔点点;读书笔记,因有所

感。——旨在细节引领,使学生明了要有自己观点,要会搜索资料,多积累,多动笔。学生

对很多话或许不懂,知识没明白,目的不在此,而在指给方向,见到高远。)

老师什么意思?答案略。

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将有助于你理解以上内容。

一起由身边人,身边事,来感受对联文化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