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ASTER)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影响因素
年龄
睡眠及觉醒状态 调制率和调制深度 载频及刺激强度
一、年龄
40Hz稳态反应在新生儿中不易得到。新生儿听觉稳态 诱发反应阈值随调制率增加而下降,但在正常成人听觉稳态 反应在40 Hz时可增加。新生儿40Hz听觉稳态反应阈值仅为 10Hz反应阈值一半,而成人阈值平均是它的1.5倍。有两点 值得注意:其一,新生儿皮质发育不完全,不能为高调制率 的稳态反应提供条件。Jerger提出中潜伏期反应Pa波在新生 儿出现于50ms,而成人出现于30ms,其调制率在2Hz或更低。 其二,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在新生儿清醒时很难得到,在成人 睡眠可降低40Hz听觉稳态反应的阈值。40Hz稳态反应何时 接近正常成人水平这一点还不太清楚。Suzuki等人报道小于 6岁的新生儿和小儿的40Hz稳态反应基本上是脑干反应的重 复。Aoyag发现40Hz稳态反应阈值在6月~15岁期间总体上 又逐步升高的趋势。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ASTER) 及其应用
前言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是在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技
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听力学检测技 术。 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是由调制声信号引起的, 反应相位与刺激信号的相位具有稳定关系听 觉诱发电位。 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频谱出现于与声信号刺 激速率及其谐波一致的频率范围内。由于其 频率成分稳定而被命名“听觉稳态诱发电 位”。
第三部分 多频稳态反应与行为听阈的 关系
MASTER的反应阈通常高与行为听阈10- 20dB 。Maria报告稳态反应反应阈与行为听 阈之差在正常组为10-13dB,而在听力损失 组两者之差仅为5-13dB。与Lins、Picton、 Rickards结果大致相同。可能是由于听力损 失存在重振现象,所以引起的反应幅度随强 度增加而异常增长。
第一部分 方法
MASTER刺激信号
MASTER反应原理 MASTER波形判断方法 MASTER产生部位
MASTER刺激信号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刺激信号是以言语频率 纯音或宽带噪声为载频,对其进行调频、调 幅或混和调制。以一正弦波对另一正弦波进 行频率调制,称为调频,进行幅度调制称为 调幅,即调频又调幅称为混和调制。混和调 制信号的调制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前 者称为混和调制反应,后者称为独立的调幅 调频反应。被调制的正弦波为载波,它的频 率为载波频率。进行调制的正弦波为调制波, 它的频率称为调制频率
给声方式
正弦调幅音(SAM)
带通噪声(Bandpass Noise) 混合调幅调制声(MM) 独立的调幅调制声(IAFM)
正弦调幅音(SAM)
1、左右耳同时给载频为500、1000、2000、
4000Hz纯音,调制频率为70-110Hz。 2、一耳给载频为500、1000、2000、 4000Hz纯音,另一耳给载频为750、1500、 3000、6000Hz纯音,调制频率为70-110Hz。 如下图:
Lins以一组青少年,重度听力损失作为受 试对象。MASTER阈值与行为阈值相关系数 在500、1000、2000、4000Hz分别为 0.71,0.70,0.76,0.91。二者最小差异为9dB, 最大差异为14dB。
Rance(1995)等以听力损失儿童及成人进 行详细的稳态反应预估听阈的研究。受试者 的听力损失在中等以上,包括一些及重度听 力损失者。听力损失类型为感音神经性。稳 态反应阈值与行为听阈的相关系数在500、 1000、2000、4000Hz分别为 0.86,0.81,0.93,0.91。提出:听力损失程度越 重稳态反应阈值与行为听阈相关性越好;载 波频率越高稳态反应阈wk.baidu.com行为听阈相关性越 好。
二、睡眠及觉醒状态
睡眠对脑电活动有着复杂的影响。总体 上,睡眠状态下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反应波 幅是清醒状态下的1/2。Cohen(1991)发现当 调制频率<60Hz时,其潜伏期与中潜伏期诱发 反应一致,而调制频率 >90Hz时与短音诱发 的ABR一致。低调制频率诱发的稳态反应无论 在清醒后睡眠状态下信噪比都比较大,而调 制频率>80Hz时只有睡眠时波形才易检出。
三、调制率和调制深度
由上图可见两个基本规律:其一,反应波幅随着调制率的 增加而减少。其二,在一些特殊频率段,反应波幅可增加, 如40Hz及90Hz附近。这与Kwuada观点相似,他认为正常 听力成人清醒状态体内稳态反应分两类:一类是低调制率 (30~50Hz)诱发的稳态反应,具有较大的波幅,其潜伏 期约30ms,反应阈值与行为阈值很接近。另一类是高调制 率(75~350Hz)诱发的稳态反应,其波幅小,潜伏期为 7~9ms。随着调制率增加,背景噪声也相应减少,因此尽 管反应波幅降低,但信噪比实际上有所提高。听觉稳态诱发 反应的反应波幅随调制深度增加而增加,达到25%时反应的 相位不再改变,达到50%以上时,反应波幅趋于饱和。因此 大多数学者均将调幅深度设为100%。
Kuwada(1986)和Aoygi(1993)将产生听觉稳态诱发反应 的神经元分为两类。一类为调制率低于60Hz的调幅调制声 诱发反应的神经元。一类为调制率大于80Hz的调幅调制声 诱发反应的神经元。二者的特征是不同的。首先是在睡眠或 清醒状态下波幅的差异。低调制率的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波 幅在清醒成人高,但睡眠时降低;而高调制率听觉稳态诱发 反应的波幅在睡眠状态下高。其次。二者的潜伏期和反应阈 也是不同的。因此推测产生这两种反应的神经元是不同的。 Kuwada认为产生低调制率(25~55Hz)的神经元可能位于 皮层,因为其潜伏期与皮层相似。而产生高调制率(高于 80Hz)的神经元可能位于中脑,因为7~9ms的潜伏期与下 丘神经元相似。
独立的调幅调制声(IAFM)
左右耳同时给载频为500、1000、2000、 4000Hz包含50%AM和20%FM,调制频率左 右耳不同70-110Hz 。
TIME
FREQUENCY
MASTER反应原理
MASTER 所用的刺激声信号的载频是语言 频谱内的纯音或带通噪声,对其进行调频,调幅 或混合调制.如果以100Hz调制波对2000H z 纯音调幅,这个刺激信号的波形、信号频谱图 如下所示。刺激声的包络由调制声决定,能 量主峰主要集中在2000Hz ,其频率范围在载 波频率± 调制频率内,即1900-2100Hz.
由于刺激声的频率范围相对狭窄,因而对 耳蜗基底膜的刺激部位也狭窄,所以其诱发 的反应应被看作是基底膜相应部位受到特定 频率刺激后兴奋所致,因此稳态反应具有很 好的频率特异性。
当以等于或高于听阈强度给声时,耳蜗基 底膜上对应频率区域内的毛细胞被激活,紧 随这调制频率而发生变化,当听神经受到刺 激时,它的兴奋释放频率与刺激信号一致, 这种现象在所有听神经纤维均可出现称之为 “相位锁定”。这一诱发反应的特征是在时 域内表现为时间间隔一致、波峰重复出现。 在频域内表现为各峰间隔为一固定频率。
带通噪声(Bandpass Noise)
1、宽带噪声(Broad-band noise)
2、一个倍频程噪声(one-octave noise) 3、窄带噪声(narrow-band noise)
如下图:
混合调幅调制声(MM)
左右耳同时给载频为500、1000、2000、 4000Hz包含50%AM和20%FM,调制频率为 70-110Hz。
反应。 1969年Regan和Heron报道同时用四个独立视觉刺激诱发稳 态反应。 1981年Galambos报道用短声刺激诱发40Hz听觉稳态诱发电 位。 1982年Field Rickards 用调制的纯音刺激诱发听觉稳态诱发 电位用与听力检测。 1995年Lins和Picton提出双耳同时给于不同刺激频率诱发多 频稳态诱发电位。 1995-Present:多频稳态诱发电位进一步发展,不断完善。
命名
由于其反应与刺激声之间的特殊关系, 其命名也有多种种“调幅跟随反应”、“调 幅包络跟随反应”、“听觉稳态诱发反应”、 “听觉稳态反应”、“正弦调幅稳态反应”、 “80Hz稳态反应”、“独立的调幅调频反 应”、“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正弦调频 稳态反应”。
技术发展历史
1960年Geisler运用1-120次/秒的短声刺激诱发听觉稳态
与40Hz稳态反应不同的是,80Hz稳 态反应即可在新生儿中记录到又可在睡眠 状态下的小儿中记录到。出生后头几个月, 听觉稳态反应阈值较成人高10~15dB,其 反应波幅平均比成人小1/3~1/2,而位相 与成人相似。稳态反应在成人随年龄变化 不明显。Boettcher发现年轻人与老年人 40Hz稳态反应的反应波幅和相位无明显变 化,调幅率、调制频率及调制深度也无明 显变化。
四、载频及刺激强度
载频的影响随调制频率不同而不同。当调制率为40Hz时, 反应波幅随载频增加明显增加。这可能与以下有关:其一, 较低载频时脑干反应与皮层反应发生融合。其二,低的载频 声在耳蜗能够引起较大区域动作电位,激活更多的神经元。 当调幅率为80~100Hz时,载频为1KHz~2KHz较其它载频 的反应波幅大。John、Picton等人发现500Hz~6000Hz载 频与78~96Hz调幅率之间无明显的关系。Rickards等人发 现新生儿载频较低时用低调制率反应幅值较大。因此,在低 的载频频率时所给的调制率也较低。随着刺激强度增加,反 应幅值增加,潜伏期下降。刺激强度的作用通过多个生理机 制完成。
许多作者报告,不管单频给声或多频给声, 低频阈值较难确定,且与行为听阈相关性较 其它频率差。可能原因有: 1、环境噪声多为低频声 2、多频给声时高频对低频的向上掩蔽作用 3、低频反应因神经同步体在基频微扰较大,导 致与之难以确定。
稳态反应的参数是波幅和相位结果以极坐 标形式表示,矢量线段的长度代表波幅,其 与X-轴的夹角代表相位。判断的指标有以下 几种(Valdes et al 1997): 1、F-test法 2、CT2法 3、HT2法 4、PC或CSM法
MASTER产生部位
通常认为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产生部位与 调制频率有关,而与载波频率无关。由于正 弦调幅调制声产生的听觉稳态诱发反应与该 调制声的相位具有锁定性。相位与反应的潜 伏期有关。因此诱发反应潜伏期一致的神经 元被认为是同一类神经元。
由于高调制率的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无论在清 醒或睡眠状态下其波幅相同,证明该反应与觉醒状 态无关,因此它的产生部位可能位于脑干,包括下 丘和耳蜗核。John(2001)通过研究不同调制率对潜 伏期的影响,得出由于80~100Hz反应潜伏期较长, 提示其神经元位于听觉通路的远段或听觉通路较低 水平,由于多突触环路激活。而150~190Hz反应 的潜伏期大约是80~100Hz反应的一半,其神经元 可能与听觉脑干诱发反应波Ⅴ的神经元一样来自脑 干。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发生源、对听觉通路的定 位诊断及神经病理对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影响,还 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Aoyagi(1993)也发现调制频率在80- 100Hz时,清醒成人的稳态反应结果很不稳 定,而同样条件在睡眠状态下却很容易检出 稳态反应。通过作出调制频率与反应幅度和 背景噪声函数曲线发现,无论清醒还是睡眠 状态,同一条件引出的反应幅度相同,只是 清醒状态时,由于背景噪声较大,掩盖了反 应。
正常听力成人稳态反应调制频率与睡眠关 系的研究发现当处于清醒状态时低调制频率 所诱发的稳态反应幅值较高,当睡眠状态时 低调制频率的稳态反应波幅随睡眠程度的加 深而减少,而高调制频率的稳态反应却保持 不变。这提示在进行阈值测试时,如果受试 者处于清醒状态低调制频率为最佳选择,而 当受试者处于睡眠状态,则应用高调制频率 为最佳。
在耳蜗及听神经对声刺激的处理过程中可 能涉及到了以下几种机制: 1、耳蜗基底膜的行波理论(Traveling wave) 2、毛细胞非线性机制-压缩校正 (Compressive rectification) 3、抑制机制(Suppression) 4、残余效应(Residual)
MASTER波形分析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