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营城思路在都江堰市总体规划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营城思路在都江堰市总体规划中的体现

邓盛杰

(都江堰市规划管理局,四川都江堰611830)

【摘 要】 通过对都江堰市城市由源而始、由始而立、由立而定、由定而兴的发展轨迹分析,结合都江堰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各种发展形态的研究,指出都江堰市以“田园城市”为框架,山、水、城、田、林、堰相因相借,“三山为依衬,岷江为轴心,七水为脉络,田园为基底,干路为骨架,跳出旧城,发展新区”战略布局,是都江堰市盛于久远,生态营城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生态营城; 规划修编; 战略布局选择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1 【文献标识码】 A

1 都江堰市城市发展历程

111 源于古蜀

都江堰市地处古蜀族活动中心,章樵注《蜀都赋》引《蜀王本纪》载:“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之中”。蚕丛以后,蜀族逐渐向东南方向的成都平原发展。《华阳国志・蜀志》曰:“鱼凫以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移治郫邑”。《蜀王本纪》称:“治汶山下,邑曰郫”。古史记载证明,于今都江堰市地域,在杜宇以前相当长时期,都曾是古蜀国活动中心。

112 始于秦汉

都江堰市境内政区设置始于秦。“秦、汉叫湔氐道”,汉升为县。崔实《政论》:“蜀守李冰凿离堆,通两江,益部至今赖之。”由于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变成一个“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成为强秦对外用兵,大后方的“天然粮仓”,秦国得以“操纵予夺,无不如意,于是灭六国而统一天下”;由于历代的重视、发展和维修,使都江堰历2200多年不衰。都江堰工程既是都江堰市生产、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影响和左右城市形态与格局的最基本要素。

113 立于唐宋

都江堰市自唐代即作为御边屯兵之所,“军无城碟,以巨木为栅”,“岁配鹿角为砦”。到北宋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刘随任永康军(今都江堰市)判官时,看到“军无城碟,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费民力”,就动员全城百姓“环(城)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界限,民得不困”。今杨柳河及将军桥即宋代护城河和桥梁。

114 定于明清

明洪武初,诏令天下筑城,都江堰市方开始正式筑城。而后经清雍、乾、嘉繁衍生息,至宣统末年(1911年)城区面积大约0176km2左右。清刘肇堂《灌县》诗赞道:“郫筒饮罢又鸣驺,忽扑征尘古灌州。多少人家环水饮,高低雉堞依山头。千年胜迹离堆在,五季繁华夕照收,独有青城高不及,烟霞晃朗豁双目。”这几句名诗是对清时都江堰市城市形态、鲜明城市风貌特色的真实写照。

115 兴于近代

古城垣在进入民国后,城区突破了古城垣局限,向外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前,建城区面积为115km2,人口2万人。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建设区面积达到3108km2,人口5万人,城市道路顺应河流呈扇骨放射展开,城市空间也沿河向外放射扩张,成扇指状。”满城水色半城山”,山、水、城、林、堰交融的城市格局特色明显。1992年,都江堰城市人口已达15万,城市建设用地达1215km2。

1993年都江堰市城市规划修编时,为避免城市呈扇形连片漫延,对城市格局进行了巨大的调整,提出了三镇(蒲阳片区、玉堂片区、紫坪片区)鼎一城(灌口、幸福片区)分片区发展的良好思路。将保持都江堰的生态环境和小尺度的城市空间开创了良好格局(图1)

图1 1993年城市总体规划图

2002年,都江堰城区面积已达20km2,主城区人口达20万人。由于城市尺度的扩大,城市与山的关系、与堰的关系不够紧密,山、水、城、林、堰交融的城市特色开始减弱。

2 都江堰市城市发展形态的选择

211 现状形态及存在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5-07-26

[作者简介]邓盛杰,建筑学硕士,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都江堰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

4

 ・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 

图2 2002年都江堰城市现状图

近几年全市土地开发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主城区,另外就是以青城山脚为核心,形成向西发展的漫延带,并且这一势头仍在不断增加(图2)。这样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造成青城山自然遗产环境破坏:山脚田园生态环境是青城山世界遗产的重要环境。如果项目建筑过高,密度过大,将遮挡了部分山体,隔断山地生态与平坝生态的联系。

(2)对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造成影响:摊饼扇形圈层式的集聚发展已破坏原有“山、水、城、林、堰”相因相借、相互交融的独特城市特色。随着城市尺度的扩大,原有“满城水色半城山”的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如果城市继续扇形扩张,“城市对扇顶”的依赖加强,造成旧城巨大的中心服务功能需求,开发强度再进一步扩大,旧城历史文化保护与振兴以及旧城环境整治的成本加大,推进困难,进而导致历史环境破坏,历史文化特色可能逐步丧失。

(3)带来交通问题:扇形放射状圈层式的交通网络系统已将交通吸引至中心,随着规模扩大,城市的交通将继续吸引至中心,中心的道路交通资源将无法满足需求,最终导致严重的交通问题。

212 几种发展方向简介

在城市发展方向上,曾拟有三种不同方案:

21211 方案一:顺应市场需求,按惯性多指向聚集发展对岷江以东旧城以东地区通过基础设施的先导,大力加快其发展,满足城市大面积扩张和新功能空间要求;岷江以西紧靠青城山麓,市场需要强劲,顺应市场需求,适当发展,中间以生态廊道作为隔离,山、田之间通过密布的水网与生态廊道呈指状交错连接(图3)。

21212 方案二:跳出旧城,拥江发展

岷江以东旧城区控制发展漫延,跳出旧城,在城东聚源发展新区,新区以岷江为轴心形成拥江聚集发展态势,中间以大片田园风光带相隔;岷江以西紧靠青城山麓一带以各乡镇为中心,集约式、集中式适度发展,中间以大片田园风光带隔离,重塑山、水、城、林、堰的城市格局,并向山、水、城、田、林、堰发展。山

、田、水、林、园联为整体,

构成生态网络体系。

图3 

方案一:顺应市场需求,惯性多指向布局

图4 方案二:跳出旧城,拥江发展

图5 方案三:跳出旧城,扇指状均衡发展

围绕形成“众星拱月”态势(图4)。(下转第8页)

5

 ・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