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文综历史试卷讲评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维新派抓住了变法成功的关键
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的共识
C.维新变法其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D.维新变法与中国实际结合
30.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 委员会上指出:“现存战争的主要地点 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 党统治区内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这说明当时
A.国共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4.据《左传》载,春秋中期,卫定公聘(出使)晋 的时候,晋国欲使其公见逃亡到晋的卫臣孙林父, 卫定公夫人劝卫定公会见,其主要理由便是孙林父 为“先右之宗卿之嗣”。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
B.传统等级秩序基本崩溃
C.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D.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
25.下表是汉代有关名田(占有土地)规定的记 载。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摘编自曹阳《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格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结构 变化的深远影响。(10分)
(3)深远影响:促进国内消费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对外经济外交 战略;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打造民族品牌,提升外贸竞争力;完善市 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融人全球化进程。(10分,答出五点即可)
内容
汉武帝时,令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பைடு நூலகம்得 名出以便农,一人有市籍,则身及家内皆 不得有田,犯令者没入田货 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
出处 《汉书·食货志》
《汉书·哀帝纪》
A.严厉地打击了商业违法行为 B.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严格限制了商业规模的扩大
26.唐代皇帝对要官子弟任职多有限制,尤 其是很多诏令都对宰相子弟进行严格限制 ,如谏官回避和翰林学士的任职限制主要 是针对宰相子弟,选士回避中也将宰相子 弟列为主要限制对象。唐朝的这一做法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文明有两个载体:一是政治的载体即国家,二是精神的载 体即意识形态。中华文明特殊之处就在于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形成了 思想与国家的完关对接。相比之下,其他文明就没有那么顺利。比如在 欧洲,思想与囯家长期不能对接,这对它后来的发展造成极不利的影响 。如果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后世纪,世界上有两个帝国即汉和罗马 ,它们分别是当时东西方的¨超级大国”,那么在“蛮族入侵”后,罗 马帝国解体了,两欧进入封建时代,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权力 与意识形态分离。中世纪的欧洲与世界地区相比落伍了。中华帝囯则一 枝独秀,按照美国加州学派的估算,在18世纪之前的1000年里,中国的 国内生产总值始终世界第一,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长期 不变。为什么东方始终“先进”、西方一直“落后”?原因很简单,那 就是西欧的封建社会使社会高度碎片化,缺少凝聚力。这种情况中国此 前就巳经历过,秦以统一才改变中国命运。
——摘编自王超《清代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 ,并分析18世纪后半期清廷海外贸易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
(2)演变过程:由海禁到开放再到闭关。(3分) 原因:中国传统经济的自给自足性;清廷对外夷的防范心理;封建统治危 机的加剧;海关税收较低;“天朝上国”观念浓厚。(6分,答出三点即可)
【材料三】 从新中国对外贸易6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变 革与增长是中国对外贸易60年前后贯的历史实践。2012年、 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出口的平均增长仅为1.5%,但中 国同期增速接近8%。2008年后,中国商品进口经历了从以工业 品为主到农产品和高技术类商品并重的变化,粮食、飞机和汽 车的进口分别加1.18倍,1.8倍和2.95倍。在推行新型城市化过 程中,近年来中国进口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数量均大幅增加, 整体粮食进口量占产量比重达14%,相比2008年上升了6个百分 点。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是对内促进消费升级、产业结构调整 ,以及对外推进经济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对未来经济、政 治的意义无疑也将是深远的。
——摘编自谢冬慧《民国时期的司決改革及其当下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司法改革的内容(6分)
(1)内容:设立司法机构;保持司法体制的独立;司法人员保持独立;选用 专业的法律人才。(6分,答三点即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
B.教皇专制统治导致国家分裂
C.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强烈
D.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时代潮流
34.1887年,英国某东志刊登了一则梨牌肥 皂广告。在广告中:一箱肥皂冲上海滩,一 名女黑人握着一块肥皂。广告标题是“文明 的涎生”;广告底部写着:“肥皂消耗是衡 量财富、文明、健康、人之纯洁的标准。” 这则广告可以用来说明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司法是此时社会治理 的重要工具。北洋政府按照西方国家的司法改革要求,改革了旧有法制, 设立了司法机构,但依然按照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设置司法机构。司法体 制的独立是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如审判机构与检察机构的分立,易 受干扰的行政法院——平政院独立于立法、行政及普通法院之外,直隶于 大总统。此外,颁布的《法院组织法》中专条规定“法官不得加入任何政 党組织”,强调“司法不党”。对于法律人才的选用,强调专业化,重视 法官素质,侧重于留学西方法学毕业生并在社会上素有声望的人。北洋政 府的司法改革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逐步建立起了审判、检察、 监狱、律师等一整套近代意义上的司法体制,为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建设奠 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政局的动荡不定直接影响了北洋时期的司法改革节 奏,影响到了当时司法制度的理性、设计与妥当运行,特别是司法执行环 节问题突出,司法判决宣判之后却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A.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B.法国利用强大的欧盟作后盾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D.欧洲已成为美苏争霸的重点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近代早期(1500—1750年),英囯海外贸易由 弱到强不断得到发展。16世纪30年代,从诺里奇、布里斯托 尔等地出口的呢绒,成功地在欧洲市场与意大利的纺织品竟 争。16世纪中后期,低地国家在英国呢绒贸易中所占的比例 越来越大,英国海外贸易的伦敦—安特卫普模式逐渐形成。 从1585年到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英国在北美相继建 立了6个殖民地,以新芙格兰为代表的北方殖民地发展起来 的渔业、造船业和运输业,对英国、西印度和北美的三方贸 易起到了平衡作用,英国建立了广阔的大西洋商业贸易体系 。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对欧洲的进口贸易比重下降到44% ,殖民地贸易则在17世纪中期后的一个世纪里增长了近5倍 ,殖民地开始在英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编自孙燕《近代早期莫国海外贸易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海外贸易所处的历
史阶段。(6分)
(1)历史阶段:以呢绒出口为主的伦敦一安特卫普模式阶段;大西洋贸易体
系构建阶段;全球殖民地贸易发展阶段。(6分)
【材料二】 清代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环 境所造成的。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廷颁布禁海令,康煕二十四年(1685 年),确定以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为对外贸易港口。据统计,乾隆 十八年(1753年),即使海关收入达9万两,但是与田赋收入相比,无论从 商业还是财政需要來说,均对朝廷没有太大的吸引力。随看工业革命的 进行,西方殖民者所表现出的海盗侵扰,极大地加剧了清廷对“外夷” 的防范心理。18世纪后半叶起,陷入封建统治危机之中的乾隆皇帝,把 四口通商改为一口通商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保证“小人不得勾串滋事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廷出台《防夷五事》,禁止外国商人在 广州过冬,严格意义上的闭关政策就此开始。正如马克恐所说:“与外 界完全隔绝,这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由此可见,国家制度与意识形态紧密结合,有助于推动文明的发展。(1分)
参考答案示例二: 论题:国家统一是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2分) 阐释: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长期陷入分裂,连年征战,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 度上遭到破坏。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汉承秦制,巩固了统一多 民族国家,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古罗马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大,罗马法也 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统一的罗马帝国推动罗马法的发展。后来罗马帝国 分裂解体西欧进入封建时代,国家分裂导致社会缺乏凝聚力;而秦汉以后的 中国古代,国家统一成为主流,封建社会继续发展,从而使18世纪以前的中 国长期领先于西方。(9分) 由此可见,国家统一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关键。(1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阅卷的唯一标准)
B.第一次将人置之于世界的中心位置
C.夸人了个人的作用
D.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
33.16世纪,意大利人马基雅维利在《佛罗 伦萨史》中常常站在阿尔卑斯山的角度论述 问题,如意大利政情”采用意大利惯例”意 大利的武装力量”等,并指责罗马教皇是导 致意大利分裂的罪魁祸首。这折射出当时的 意大利
A.日本在华扩张影响了我国港口格局
B.一战加快了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
C.上海丧失了全国最大贸易港的地位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9.1896年至1898年,上海时务报馆实际上 成为各种维新事业的联络站,共有40人自 浙江、四川、江苏、湖北、槟榔屿等多地 来信,请求帮助办理各类事项近60项,涉 及拟开办学堂请代聘各科老师,请代为销 售、推广报刊,请帮助设学堂、办公司等 。据此可知,当时
A.提高了庶族官员的地位
B.防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否定了宰相参与中枢
D.旨在维护君主的权威
27.有学者指出,汉、唐、宋时,“天下 等于中国加上四夷”;清朝前期,统治者 则认为“天下等于中国”“我皇上为统驭 天下中国之主”。据此可知,清代这一认 识
A.为构建其华夏正统地位而服务
B.丰富了传统“天下”观的内涵
A.英国业品主要销往非洲市场
B.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欧洲工业文明开始在非洲传播
D.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35.1958年7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巴黎 。他与戴高乐的会谈围绕东西方关系、法国 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黎巴嫩 问颕、最高级会谈、欧洲等众多话题展开, 但总的基调是分歧大于一致。这一状况的出 现反映出
C.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D.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
32.与普罗泰格拉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许多哲 人都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亚里士多德 明确地把奴隶不看作人,而把人的概念内涵 理解为理性、城邦与自由。超越上述理解的 藩篱是从希腊城邦解体开始的。据此可知, 古希腊对人的认识历程的解读合理的是
A.忽视了道德的作用
C.体现了“夷夏”之辩的日益弱化
D.明确了“中国”与“天下”概念
28.中国各区域口岸在全国贸易中的份额,以 1895年为界,可分前后两个阶段。1895年之前, 上海占全国份额的半数,华南约占40%。1895年 ~1915年,口岸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华北和东北快 于其他区域口岸的趋势。对这一变化解读合理的 是
——摘编自钱乘旦《多样的文明,创造世界共同的未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文明与国家”提炼一个具体论 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中外联系,史论结合,论述合理)
参考答案示例一:
论题:文明发展是国家制度与意识形态相融合的结果。(2分)
阐释:汉承秦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实 现了思想与国家的有效对接推动了社会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成为当时世界 上的“超级大国”。同样,古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罗马法发展演变相对 应,从而维系了罗马的统治,影响深远。进入中世纪后,国家权力与意识形态 分离,导致西欧走向衰落;而汉代至18世纪前的中国,国家制度与意识形态相 统一,使中国长期领先于西方。(9分)
B.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时机成熟
C.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遭到失败
D.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有所调整
31.1987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教育体 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要求凡是没有进 入普通高中、普通大学和职业学校的学生 ,都可以经过短期职业技术培训,然后就 业。这决定
A.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B.完善了国民教育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