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克隆中线粒体DNA的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克隆中线粒体D N A的命运
征月良 (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276000)
摘 要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一种重要胞器。
在克隆胚胎发育过程中,供体细胞和受体卵母细胞的线粒体D N A存在三种命运:供体线粒体D N A消失,仅存在受体线粒体D N A;供体与受体线粒体D N A共存;受体线粒体D N A消失,被供体线粒体D N A取代。
关键词 动物克隆 胚胎 线粒体
线粒体是动物细胞内负责生产A T P的细胞器,在胚胎发育和组织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在正常受精过程中,精子线粒体被破坏,只有卵母细胞的线粒体遗传给后代,从而维持后代细胞的线粒体同质性。
通过核移植技术,将同种或异种供体细胞与受体去核卵母细胞融合,构建克隆胚胎。
在克隆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供体和受体细胞的线粒体命运如何,成为克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介绍动物克隆中线粒体D N A的组分研究结果。
1 同种动物克隆中线粒体D N A的命运
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引起了全世界瞩目,它有力地证明哺乳动物的分化体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E v a n s等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来自成体绵羊乳腺上皮细胞的克隆羊“多莉”和来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9只克隆绵羊的线粒体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克隆绵羊中不存在供体细胞的线粒体D N A(m t D N A),绵羊m t D N A全部来自受体卵母细胞[1]。
E v a n s认为,核移植后,在卵母细胞的胞质中存在一种破坏供体细胞线粒体的主动机制。
尽管这些克隆绵羊含有来自供体细胞的核D N A,是真正的细胞核克隆动物,但其细胞质中含有受体卵母细胞的m t D N A,因此这些克隆绵羊实质上是一种嵌合体。
将牛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克隆胚胎移植后,获得克隆后代。
这些克隆牛含有来自供体卵裂球和受体卵母细胞的m t D N A,且供体m t D N A的数量与核移植时供体卵裂球的发育阶段有关。
在来自早期桑葚
等。
因而,在利用超积累植物进行植物修复方面急需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现阶段研究的关键仍然是筛选出超积累污染物的植物,应在自然界,尤其是在被污染了的矿区进行全国范围的超量积累植物资源的调查、收集、筛选种质资源,建立超量积累植物数据库。
②进行超量积累植物生态、生理、生物化学研究,探索生长条件与修复激励,为提高其修复功能积累实验参数。
③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结合到植物修复技术中,加快植物修复的进程培养出生长迅速、生物量大的超积累植物,从而构建出抗性强、吸收少、产量高、品质好的作物品种,以保证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条件下的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4)深入研究净化植物中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的回收技术,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黄运湘,廖柏寒,王志坤.2005.超积累植物的富集特征及耐性机
理.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6):693~697
[2]褚贵新,任 岗.2001.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
进展.石河子大学学报,5(4):30~31
[3]骆永明,吴龙华,蒋先君.2002.超积累植物根际土壤锌镉释放机
理研究Ⅲ金属富集植物B r a s s i c aj u n c e a对锌的吸收和积累.土壤学报,39(5):664~670
[4]张淑香,高子勤.2000.连作障碍与根际为微生态研究.应用生态
学报,11(1):152~156
[5]K a y s e r A,W e n g e r K,K e l l e r Ae t a l.2002.E n h a n c e m e n t o f p h y t o e x-
t r a c t i o n o f Z n,C da n dC uf r o m c a l c a r e o u s s o i l:T h eu s e o f N T Aa n d s u l f u r a m e n d m e n t s.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34(9): 1778~1783
[6]Z a u r o v,D.1999.N i t r o g e n-f o r m a n de n d o p h y t e i n f e c t i o ne f f e c t so n
g r o w t h,n i t r o g e nu p t a k e a n da l k a l o i dc o n t e n t o f c h e w i n g s f e s c u et u r f-
g r a s s.P l a n t N u t r i e n t.22(1):67~79
[7]孙 琴,王晓蓉,丁士明.2005.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根际效
应研究进展.中国生态学杂志.24(1):30~36
[8]We i C Y,C h e nT B,H u a n gZ Ce t a l.2002.A r s e n i ch y p e r a c c u m u l a t o r
P t e r i s v i t a t a.a n di t s a r s e n i c a c c u m u l a t i n.C h i n e s e S c i e n c e B u l l e t i o n, 47(11):902~905
[9]韦朝阳,陈同斌,黄泽春.2002.大叶井口边草———一种新发现的
富集坤的植物.生态学报,22(5):935~937
[10]杨肖娥,龙新宪.2002.东南景天(S e d u m a l f r c d i i H)———一种新
的锌超积累植物.科学通报,47(13):1003~1006
[11]薛生国,陈英旭,林 琦.2003.中国首次发现的锰超积累植
物———商路.生态学报,23(5):935~937
[12]魏树和,周启星,王 新.2002.超积累植物龙葵及其对镉的富
集特征.环境科学,26(3):167~168
[13]张学洪,罗亚平,黄海淘.2006.一种新发现的湿生铬超积累植物———
李氏禾(L e e r s i a h e x a n d r aS w a r t z).生态学报,27(3):187~188
[14]田胜尼,刘登义,彭少麟.2004.香根草和鹅观草对C u、P b、Z n及
及复合重金属的耐性研究.生物学杂志,21(3):65~67
[15]A s s u n c g oA G L.M a r t i n sP D C,D e f o l t e r Se t a1.2001.E l e v a t e d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 e t a l t r a n s p o r t e r g e n e s i nt h r e ea c c e s s i o n s o f t h em e t a l
h y p e r a c c u m u l a t o r T h l a s p i c a e r u l e s c e n s.P l a n t C e l l E n v i r o n m e n t,24
(2):217~226
期卵裂球的2头克隆牛中,供体m t D N A占总m t D N A的比例分别是13%和18%;而在来自晚期桑葚期卵裂球的2头克隆牛中,供体m t D N A的比例分别占0.6%和0.4%。
I n o u e等用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乳腺上皮细胞和成体成纤维细胞分别进行核移植,获得10头克隆牛。
在来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6头克隆牛中,4头出现m t D N A异质性,供体m t D N A占总m t D N A的比例是0.4%~4%,在克隆牛的5种结构,即心、脑、肾脏、肝脏和皮肤中,供体m t D N A的比例分别是1%、3%、3%、4%和4%。
在2头来自乳腺上皮细胞的克隆牛中,1头存在m t D N A异质性,在其血液和皮肤中,供体m t D-N A分别占0.4%和0.5%。
在来自成体成纤维细胞的2头克隆牛中,均出现m t D N A异质性,其中一头牛的皮肤中供体m t D N A的比例是2%,另一头牛的血液中供体m t D N A的比例为0.6%[2]。
因此,在许多克隆牛中,供体和受体m t D N A能共存,导致m t D N A异质性。
在克隆小鼠中,同样发生m t D N A异质性现象。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 C R)技术,发现在25只克隆小鼠中,有24只小鼠的脑、肝脏、肾脏和尾部中同时存在来自供体细胞与受体卵母细胞的m t D N A[3]。
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 C R技术对克隆小鼠不同结构中供体m t D N A 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供体m t D N A比例与克隆小鼠的器官或组织种类有关,其中肝脏中供体m t D N A的比例最高。
2 异种动物克隆中线粒体D N A的命运
异种克隆是保护珍稀动物的一种方法,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C h e n等将大熊猫成纤维细胞移入去核兔卵母细胞中,构成大熊猫-兔异种克隆胚胎。
这种胚胎能在体外发育至囊胚。
将克隆胚胎移植进第三种动物———猫的输卵管后,胚胎能着床。
使用大熊猫和兔的m t D N A特异性探针对克隆胚胎进行分析,发现在早期囊胚中,来自大熊猫供体细胞和兔受体卵母细胞的m t D N A能共存。
在胚胎植入后,大熊猫m t D N A仍存在,而兔m t D N A消失,供体线粒体完全替换了受体线粒体[4]。
C h e n等认为,在克隆胚胎发育过程中,大熊猫细胞核和兔卵母细胞的胞质进一步协调,供体细胞核能支持大熊猫线粒体的生物发生,但不支持兔线粒体的生物发生。
Y a n g等将猕猴成纤维细胞与去核兔卵母细胞融合,获得猕猴-兔异种克隆胚胎。
用实时P C R技术对胚胎进行分析,发现在融合后的1-细胞期胚胎中,猕猴和兔m t D N A的拷贝数分别为2.6×104和1.3×106。
从1-细胞期到桑葚期,这两种m t D N A的数量没有显著变化。
在囊胚期时,兔m t D N A增加,而猕猴m t D N A 减少。
猕猴与兔m t D N A的比值从1-细胞期的2%下降到囊胚期的0.011%。
因此,在植入前发育时期,猕猴和兔m t D N A共存于克隆胚胎中,但兔m t D N A数量占优势[5]。
J i a n g等将牛和克隆牛的成纤维细胞分别移入去核兔卵母细胞,形成牛-兔和克隆牛-兔异种克隆胚胎,这两组胚胎的体外发育率相似。
通过实时P C R技术对两组胚胎进行分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牛m t D N A数量减少。
在囊胚期时,牛m t D N A在牛-兔胚胎中急剧减少,而在克隆牛-兔胚胎中轻微减少。
在这两组胚胎中,兔m t D N A在囊胚期时均显著增多,说明受体m t D N A在此期出现复制[6]。
除兔卵母细胞外,牛卵母细胞也可作核移植受体进行异种克隆。
将冷冻保存的人脐带成纤维细胞解冻,进行血清饥饿培养后,移入去核牛卵母细胞中,形成人-牛异种克隆胚胎。
这种胚胎在体外可发育至囊胚阶段。
用P C R技术对胚胎进行分析,发现在16-细胞期前,人和牛m t D N A共存于克隆胚胎中,到桑葚期时,人m t D N A 完全消失,在克隆胚胎中仅含牛m t D N A[7]。
因此,这种胚胎是含人核D N A和牛m t D N A的嵌合体。
综上所述,核移植后,在克隆胚胎发育过程中,线粒体命运包括供体m t D N A消失,供体与受体m t D N A 共存和受体m t D N A消失三种情况。
进一步探索引起供体或受体m t D N A消失的分子机制,研究m t D N A异质性对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对完善核移植理论和改进核移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E v a n s M J,G u r e r C,L o i k e J De t a l.1999.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D N Ag e n o-
t y p e s i n n u c l e a r t r a n s f e r-d e r i v e d c l o n e d s h e e p.N a t u r e G e n e t i c s,23
(1):90~93
[2]S t e i n b o r nR,S c h i n o g l P,Z a k h a r t c h e n k oVe t a l.2000.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D N Ah
e t e r o p l a s m y i nc l o n e dc a t t l ep r o d u c e db y
f e t a l a n da d u l t
c e l l c l o n i n g.N a t u r e G e n e t i c s,25(3):255~257
[3]I n o u eK,O g o n u k i N,Y a m a m o t oYe t a l.2004.T i s s u e-s p e c i f i c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o n o r 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D N Ai nc l o n
e dm i c ep r o d u c e db y
s o m a t i c c e l l n u c l e a r t r a n s f e r.G e n e s i s,39(2):79~83
[4]C h e n D Y,We nD C,Z h a n gY Pe t a l.2002.I n t e r s p e c i e s i m p l a n t a-
t i o na n dm i t o c h o n d r i a f a t e o f p a n d a-r a b b i t c l o n e de m b r y o s.B i o l o g y o f R e p r o d u c t i o n,67(2):637~642
[5]Y a n g C X,K o uZ H,W a n g K e t a l.2004.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o f
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D N A s i n m a c a q u e e m b r y o s r e p r o g r a m m e d b y r a b b i t o o-
c y t e s.R e p r o
d u c t i o n,127(2):201~205
[6]J i a n g Y,C h e n T,Wa n g Ke t a l.2006.D i f f e r e n t f a t e s o f d o n o r 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D N Ai nb o v i n e-r a b b i t a n dc l o n
e db o v i n e-r a b b i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e m b r y o sd u r i n gp r e i m p l a n t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F r o n t i e r si n
B i o s c i e n c e,11(1):1425~1432
[7]C h a n g K H,L i m J M,K a n gS K e t a l.2003.B l a s t o c y s t f o r m a t i o n,
k a r y o t y p e,a n d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D N A o f i n t e r s p e c i e se m b r y o sd e r i v e d
f r o mn u c l e a r t r a n s f e r o f h u m a n c o r df i b r o b l a s t s i n t o e n u c l e a t e d b o v i n e
o o c y t e s.F e r t i l i t ya n dS t e r i l i t y,80(6):1380~1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