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的显微镜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疾(Malaria)
•系世界六大热带病和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危害极大,非洲每年约100万儿童死于疟疾
•疟疾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各国,我国的华南、华中(特别是云南和海南)
•疟原虫属原生动物亚界--顶复门--孢子纲--疟原虫属
•寄生人类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等
•疟原虫通过蚊叮咬而感染人,疟疾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周期性寒战、发热和出汗
•疟疾诊断主要靠外周血涂片检查
•用磷酸氯喹及磷酸伯氨喹治疗,对于抗氯喹虫株则宜用青蒿素类药物、或与奎宁、咯萘啶、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等联合用药
疟疾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周期性:冷(1-2h)à热(4-6h) à汗。实际上发作周期多不典型,尤其是儿童、初发时
和进入疟区的初患病例
•冷:全身颤拦、皮肤鸡皮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等;夏天盖几层棉被也不暖•热:面色绯红、皮肤灼热、体温39-40℃可伴头痛\全身酸痛,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生惊
厥、谵亡或昏迷
•汗:大汗淋漓、体温急降,乏力
•贫血:发作次数越多、病程越长贫血越严重。•脾肿大、硬化:脾切面颜色变深;大可达脐下;重量可达500至1000g.慢性患者脾纤维
化,包膜增厚而变硬原因
•发作周期和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
•疟原虫代谢产物(外源性热原质)和裂殖子、残余
和变性血红蛋白、红细
胞碎片被吞噬细胞吞食
而产生内源性热原质•疟原虫对红细胞的直接破坏
•脾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骨髓造血受抑制
•免疫病理(正常抗疟抗体+红细胞自身抗体)
疟原虫的生活周期
生活史中的关注点:
1.感染阶段:子孢子
2.感染方式:蚊虫叮咬和输血
3.致病阶段:红内期原虫
4.寄生部位:肝、红细胞
5.媒介:蚊(为终宿主)
6.诊断阶段:红内期原虫
疟疾的实验诊断
病原检查:
1. 血涂片染色
取外周血制成厚、薄血膜,经吉氏或瑞氏液染色镜检
2. 采血时间
•恶性疟:发作时、查环状体,发作数小时后因晚期滋养体寄
生虫的红细胞滞留下皮下脂肪
及内脏微血管中,不易查见。•间日疟和三日疟:发作后10小时内,过久则原虫数量下降免疫诊断:
1. 检出疟原虫抗原
可诊断现症病人和带虫者。血中有疟原虫时才能查出其抗原,
一旦治愈,抗原在短期内即行
消失
2. 检出疟原虫抗体
适用于多次寒热发作又未查明原因者。原虫血症后1周可查出抗
体,故没有早期诊断价值
3. 检出疟原虫DNA
目前主要用于恶性疟的诊断
采血和涂片
•戴好乳胶手套,握住病人左
手,让其手心朝上,握住无
名指(婴儿用大脚趾而非脚
后跟,无论大人和小孩都不
能用大拇指),用酒精棉签
消毒穿刺部位,用力擦去上
面的灰尘和油腻
•用清洁棉球擦干,挤动指根
刺激血液循环,用无菌穿刺
针迅速扎一下。用干棉球擦
去第一滴血,确认穿刺部位
没有残留棉绒
采血和涂片
•轻轻挤出一小滴血点于玻片
中央(用于推薄血膜),在
离此约1cm处再挤2~3大滴血
(用于涂厚血膜)。用棉球
将穿刺部位的血液擦去
•薄血膜涂片:用另一块清洁
玻片作为“推片”,以其边缘接
触玻片中央的一小滴血,血
液沿此边缘扩散,此时坚定
地沿着玻片滑动“推片”(保持
45°角度),此时血液在玻
片被均匀分散
采血和涂片
•厚血膜涂片:握住玻片
边缘,用推片的一角快
速涂出平坦的厚血膜,
不要扰拌血液,只要用
三到六个快速“笔画”涂出
圆形或方形即可,面积
相当于直径为1cm的圆。
厚血膜应当水平干燥,
防止灰尘、苍蝇、阳光
和过度加热
采血和涂片
•厚血膜在染色前必须完全干
燥,可使用小型电吹风热风快
速吹干(也可以在灯或灯泡上
小心加热),但应避免过度加
热导致“高温固定”而染色不良。
在正常情况下,薄血膜很快就
会干燥
•过去曾将病人信息、采集日期
和编号用铅笔写在薄血膜较厚
的部分,现在不推荐这样做,
而是写在玻片的毛玻璃端,避
免笔尖碰到血膜
几种不良涂片
•涂片部位不正确
•血太多
•血太少
•玻片有油腻
•推(玻)片边缘不光滑
染色试剂准备
•2%酸性pH校准液
•2%碱性pH校准液
•缓冲水(pH7.2)
•Giemsa染液
•甲醇
•精密pH试纸或pH计
染液pH对疟原虫形态的效果
红细胞中的疟原虫的构造
滋养体在薄血膜和厚血膜的差异
裂殖体在薄血膜和厚血膜的差异
配子体在薄血膜和厚血膜的差异
在厚血膜和薄血膜上的血液成分
在厚血膜和薄血膜上的血液成分
血膜上的干扰物
血膜上的干扰物
恶性疟原虫滋养体特点
间日疟原虫滋养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