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为外语的汉语学习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语为外语的汉语学习者
摘要: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在研究领域,语言学习理论得到普遍重视,这一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上。
本文主要对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的语际偏误研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掌握外国留学生的学习特点,为教学提供方便。
关键词:语际偏误中介语偏误分析
一.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作用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介绍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科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钟。
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
二.分析偏误的作用
(1)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习对目的语的掌握程度及其所达到的阶段。
(2)通过偏误分析,研究正可以了解学习者是如何习得目的语的,有助与了解学习者在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和步骤.
(3)通过偏误分析,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检验对所学的语言规则的假设。
三.偏误的来源
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来源是多方面的,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这里就是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学习环境影响等五个主要方面影响。
我搜集了近几年来几所大学交流学院学习的一些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汉语书面作文60篇,对这些汉语作文进行了分析,共发现语篇的衔接偏误201个。
如图所示:
从偏误原因来看,语际偏误的数量最多,比率最大,这个结果与前面所述的red ellis的研究结果(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中母语因素引起的偏误比率的平均值是37.71%)比较接近,者反映母语对而语习得的影响普遍性。
因此,语际因素对中介语语篇语法的影响是对外汉语研究者必须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四.语际偏误的类型
语际因素以何种放回影响中介语语篇语法呢?下面以英语者母语者的一些典型的汉语语篇语法偏误为例,介绍集中几种英语为母语者一些典型的汉语语篇语法偏误。
1.空项影响
英语和汉语的语言项目并非一一对应,有些语言项目英语中有,汉语中没有,有些项目英语中无,汉语中有。
这种情况可称作空项,这种影响可称作空项影响。
(一)英语有,汉语没有。
英语中有关系代词,关系代词有明确的指称对象,而汉语中没有关系代词这种语言形式。
关系代词的语义功能在汉语中一般是通
过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和词汇复现等手段表达的。
例如:(1)this umbrella was left by john ,who was a moment ago.
这把雨伞是约翰丢在这儿的,他刚才到这儿来过。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
他们不能正确使用指称方式,如下例:
(2)我们先去法兰克福,然后做火车去科隆。
因为要游览的地方很多,我们要在那个城市停留五天。
(科隆)
we will first go to frankfort,and then take a train to cologne,where we will stay for only five days,for we will have many places to
visit.
在(2)句中的“那个城市”即可指称“法兰克福”,又可指称“科隆”,出现了指称不明的偏误。
这个问题需要通过词汇复现的方式解决,即用“科隆”或“法兰克福”代替“这个城市”。
不定代词
英语不定代词one出现频率高,用法灵活.它还可以通过ones,the one等形式表示复数,特指等。
汉语没有类似的语言形式,其语义功能是通过词汇复现“的”字结构形式实现的。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dresses in that shop,finally i chose a red one.
那个商店卖很多漂亮的衣服,我最后选择了红色。
(一件红色的)
这句话的偏误可使用“的”字结构解决。
(二)汉语有,英语没有
有些语言项目在汉语中存在,在英语中却不存在,或者其相应的语义功能在英语中以其他方式表示。
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必须把他们作为安全的项目进行学习,这种情况也容易出现偏误。
例如出现在主语后的但也能接连接词在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而英语中却没有这类用法。
在汉语的复合句中,单音节连接词无论是出现在第一分句,还是出现在第二分句中,都只能出现在分句的主语后。
如:
你要不愿意去的话,我就一个人去。
(出现在第一个分句和第二句的主语后)
这里气候很好,冬天也不冷。
(出现在第二个分句后)
母语为英语的学生经常在这方面出现很多偏误。
请看下面例子:*去加人都吃完了,才妈妈开始吃。
(妈妈才开始吃)
mother began t eat only when all the family finished eating.
*如果你不同意的话,就你别去。
(你就别去)
don’t go if u don’t agree.
2.对称影响
对称影响是指母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上与目的语某个语言项目完全相同。
如英语的i’ve和法语的“j’ai”.英汉两种语言红衔接地方的对称项目很少,常见的有表示并列的列
举方式,如:“first…second…third…”第一……第二……第三……”等。
英语和汉语中对称的语言项目系的难度不大偏误情况少,但是也不能输绝对没有偏误。
请看下面的例子:
*首先整糯米,半熟,然后拿出放在一个锅里。
其次把椰浆,姜黄煮开。
(接着)
first ,braise sticky rice to half ripe. then take it out and put it into a pot. after
that ,heat the coco juice and ginger water to boil.
“其次“用于距离事项,只是次序较厚后的,次要的人或事物,这里被错误地用来表示程序。
3.非对称影响
非对称影响是指虽然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某个语言项目,打而这并非一一对应,而是呈现出一堆多或者多对一的情况。
1)英语中一个语言项,对应于汉语多个语言项。
or 与“还是,或者,否则”
英语中的or大致与汉语中的“还是,或者,否则”对应。
汉语只三个词的使用事有分工的,或者说其分布是互补的。
“还是”表示选择,多用于疑问句:“否则”表示转折,用于第二句的开始,前面必须有预设句。
留学生在学习这三个连接词的时候,不容易分清他们的区别,容易出现偏误。
请看例子:
*我也不知道该告诉他或者不告诉他。
(正:我也不知道该告诉
他还是不应该告诉他。
)
i don’t know whether i should tell him or not.
*q:你喜欢喝什么汤?
a:我喜欢牛肉汤,还是鸡汤。
(或者)
q:what soup do u like ?
a:i like beef soup or chicken soup.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或者我们找不到工作。
(否则我们找不到工作)
4.准对称影响
准对称可被视为介于对称与非对称之间的一种情况,值得是英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与汉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大体是对称的,但在具体应用上却存在一些差异。
准对称影响一有两类情况。
1)汉语英语都有,语义功能相当,用法不同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语义功能相当但用法不同的语言项目,是造成语际偏误的主要原因。
这里英语的and与汉语的“和”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and 应用的范围光,即可连接词语,又可连接句子,使用时不受限制。
”和“应用的范围较小,一般用于连接名词;连接其他词性的时候有一定的限制。
(吕叔湘,2999;266);不能连接两个句子。
在这一点上留学生极易出现偏误:
*办公室的环境比较有意思和年轻人在他们的工作上比较出色。
(办公室的环境比价有意思,年轻人在他们的工作上比较出
色。
)
the environment in the office is interesting
and the young people there work excellently.
*我们的教室很大和很干净。
(我们的教室很大,很干净。
)
第一个句子是连个小分句,第二个句子连接两个形容词不全是双音节的。
所以都不能用“和”。
2)语义功能,语言形式和句法分布基本相同,但应用频率存在差异。
在语义功能上,this与“这”对应,that与“那”对应。
但在具体运用时,英语额汉语的这对只是代词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使用频率上。
根据《英国和美国英语词汇使用频率》(longman,1982)和《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的统计,that与this 砸英语中的使用频率“这”与“那”在汉语的使用频率如下(引自朱永生等,2001:31)在汉语语篇中,多用“这”指称上文中别人的话或者提到的事:而在相同情况下,英语多用that。
试比较: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 (shakespeare :hamlet)
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
再者,在汉语语篇中,“这”和“那”在表达时空距离时往往受心理或视觉的影响,这就英语造成模棱两可的情况:而英语的距离概念比较接近实际的时空远近距离
因此,尽管this “这”that与“那”在语义功能和形式上基本一样但什么时候用“这”什么时候用“那”留学生常常搞错。
这有进一步影响“这里”“那里”“这么”“那么”的用法。
请看下面语篇衔接偏误的例子:
*去年的蔬果产量没有今年水果产量那么多。
(去年的水果产量没有今年的水果产量这么多)。
the fruit yield of this year was more than
that of last year.
例句中“多”指的是今年。
是近指,应用“这么”。
总结:
偏误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只能尽量的掌握留学生的偏误现象,在讲课的过程中避免留学生所出的问题,尽可能把他们的错误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周小兵朱其智等《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松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
[4]刘月华潘文娱等使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
[5]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