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民营化案例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案例主体

公交车“民营化”,何去何从?

摘要:本案例描述了历经五年的“全国首家”的“城市公交整体民营化”改革——十堰市公交民营化改革的来龙去脉。十堰市公交改制,始于2003年温州商人张朝荣以高价买断了十堰市城区公共汽车22条线路、18年的特许经营权。但改革一波三折,在短短5年内,公交司机4次集体停运,对市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较大影响,市民反应强烈。迫于停运与社会压力,这个国内首家、曾经计划18年的十堰市“公交民营化”改革,在仅仅推行了5年之后便“夭折”,最终不得不以“政府重新收回”的结局尴尬谢幕。

关键词:公用事业;民营化;特许经营

引言

2003年,温州商人张朝荣以每年800万元的价格买断了十堰市城区公共汽车22条线路、18年的特许经营权,“十堰市公交民营化改革”正式启幕。作为国内首例市州级“城市公交整体民营化”改革,十堰市“公交民营化”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标本”意义,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当年,《工人日报》和《经济日报》曾对此深入报道,并期待此次改革是“多赢”之举,为国内其他城市公交改革提供借鉴。

但是,仅仅时隔五年,十堰市政府决定收回公交特许经营权,张朝荣败回温州。这场备受瞩目的公交民营化改革,未行多远又重新回到了起点。这场公交民营化改革为何而谢幕?十堰市公交民营化改革又将走向何方?

1. 改革前的十堰公交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其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十堰公交始建于1968年,从1968年至2002年公司一直实行国有经营模式,在政府补贴下承担十堰城区的公共交通服务。关于改革前公交公司的经营状况,十堰市体改办方主任说:“这之前,我们的公汽公司经营得不差,并不是外界所想像的经营不善才卖出去。我们希望公汽公司改制起到一个榜样作用,优化十堰市的投资环境。”据《楚天金报》的报道:十堰市公汽总公司当时运营22条线路,拥有372台车。2002年,公汽公司账面收入5100万元、盈利120万元。2000

年以来,公汽公司每年车场建设等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左右,年更新车辆70多台。而且,公汽公司是在与全线运营的个体中巴竞争中经营的。看似是在经营不算坏的情况下,十堰的公交车进行“民营化”的。①但是,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又是另一般情况:十堰市公交集团因体制不活,营运设施落后等原因,一直处境艰难。直到2002年,营业收入才突破5000万元大

关,实现盈利120万元。②“偌大一个城市,至今还没有一台高档空调车,跑来跑去的全是老

式客车。”“更何况这点可怜巴巴的盈利,还有“水份”,据十堰市一位副厅级官员透露,“公交集团其实是明盈暗亏。如果减去财政550万元的补贴和应交未交的330万元营业税,实际亏损760万元。”③生于1950年的张朝荣,原来是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的工人,1985年在老家温州涉足公交行业,成立了自己的出租车公司。1995年,张朝荣的鹿城运输总公司与温州市公交总公司合资成立温州公交鹿城中巴有限公司,打破了当时温州国有公交企业的垄断局面,并在竞争中快速发展。

2. 第一个吃螃蟹

国家建设部为了促进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提高市政公用行业运营效率,于2002年12月27日提出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确保社会公众利益,促进市政公用行业发展为目的,加快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尽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政公用行业市场体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后,一些省市开始尝试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

2003年4月,温州商人张朝荣出资2300多万元买断国有性质的原十堰市公交集团公司所有资产,并以每年800万元的费用,买断所有公交线路18年的经营权。十堰市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公交事业全面民营化的城市,这一改革被誉为打破了公用事业这一“计划经济最后一块堡垒”的“破冰”之举。

4月21日,张朝荣说道:“市州级城市公交整体民营化,我们是国内第一家!”

④十堰方面还承诺,只要张朝荣投资超过5000万元,就可以超低价获得市中心的百亩地块。

2002年6月,张朝荣受邀考察十堰,与十堰公交合作之意由此萌生。据十堰市一位官员回忆,当时,十堰市政府欲把公交公司作为国企改革的龙头,来推动全市国企改革的步伐,而张朝荣也正有在全国各地投资公交的打算,“双方一拍即合”。

张阳春:《全城公交民营化第一例 温州老板买断十堰公交》,《楚天金报》,2003年4月21日。 ②

林毓瑾:《民企买断十堰公交线经营权》,《南方都市报》,2003年05月08日。 ③

陈东升:《民营企业首次挺进城市公交的幕后新闻》,新浪网,/c/2003-05-12/0844117197s.shtml 。 ④ 陈谢:《十堰公交民营化》,《工人日报》,2003年4月27日。

这无疑消除了张对公交营运的顾虑,“万一公交亏损的话,我可以用这地块来弥补”。同时,有政府官员“支招”:随着城市发展,公交场地要另外征地外迁,原有场地就可以搞房地产开发。

2003年3月24日,张朝荣的温州市五马汽车出租公司与十堰市政府正式签订收购协议。按照协议,十堰市政府所持有的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公交公司,张朝荣以3931万元的价格收购国有产权;新公司挂牌后,温州市五马汽车出租公司持有68%的股份,另外32%的股份由公交公司内部员工持有;新公司同时以每年800万元的经营费和附加费等,买断十堰公交18年的特许经营权。①来自十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此后4年来,公交集团公司累计投入资金达1.3亿多元。先后三次投入崭新豪华双温空调公交车237台,陆续新设站牌站廊500余个,投巨资建成了公交IC 卡乘车收费系统项目,又投入巨资建立公交GPRS 智能监控调度系统。对此,十堰市政府也表示肯定:“公交公司在民营化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经营者增加经营投入、更新公交设施、改善服务条件,曾经也出现过营运局面的好转,为十堰公交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有益的探索。”

作为国内首例市州级“城市公交整体民营化”改革,十堰市“公交民营化”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标本”意义,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当年,《工人日报》和《经济日报》曾对此深入报道,并期待此次改革是“多赢”之举,为国内其他城市公交改革提供借鉴。

“企业改制要以民营化为基本取向,公交公司的改制为我市企业改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十堰市当时的领导也这样表示。

“我们给十堰公交条件的改善做出了很大贡献!”张朝荣说。就在十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的第二天,首批100台豪华双温空调公交车投入了运营。

金明大:《湖北十堰公交民营化尴尬谢幕:5年间停运4次》,《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5月5日。 ②同上。

他还把温州公交的运营模式“移植”到十堰,如购买高档空调车、打造女子专线品牌、拓展车厢和路牌广告业务等。2003年、2004年公交公司奇迹般地实现了赢利。

3. “停运风波”

然而,对于被寄予“多赢”厚望的“公交民营化”改革,十堰市公交公司的职工却屡次以“停运”相抗。

十堰市公交公司原本是一家国有事业单位,随着“民营化”,职工们的身份一下子变成了私人企业的员工,这令大多数职工难以接受。“宁拿政府的500元,也不要私人老板的800元。”当时有人扬言。据原公交公司一位职工透露,当时职工主要有三怕:一怕下岗;二怕收入减少;三怕政府卖断企业后,从此撒手不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