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目前课堂提问在教育领域日益受到关注,可是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不敢提问,有的学生找不到问题, 有的学生不善于提问,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提问呢?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格的问题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总是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提问,不是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也就是说,学生没有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疑。结果,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过程松散庞杂。上完一节课像是喝了一杯温吞水,不爽不利的。

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学生是无法一下子做到抓住课文中心来提问的。所以教师要巧妙地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模式的过程。适时引导学生回忆出教师所提的问题,使学生逐步知晓“提问题”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踊跃提问,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发展了思维能力。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其质量高下不在于提问的多少,而在于提问的质量。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

一、鼓励质疑,养成质疑习惯

由于一直以来的教育习惯,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没有质疑的习惯,也没有向老师请教的意识,更谈不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了。要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读书、自觉质疑的习惯。如在学习《诚实的孩子》一课时,一位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汇报时提出来。结果只有两三个学生举手,于是老师请一个没举手的学生站起来,对他说:“你没有举手,说明你已经读懂了课文,老师有几个不懂的地方想请教你,行吗?”那个学生回答不出来。这位老师马上抓住这个机会告诉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得到十个问题的答案更有意义,读书要动脑,要细心,才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提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在课堂的最后阶段,老师又让学生第二次找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相信长期坚持这样,就能逐步促使学生养成自觉质疑的习惯。

二、创设情景,培养问题意识

首先,用点拨的方法,促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次,注意保护学生提问题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而表现出厌烦情绪。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细小、琐碎或偏离主题时,我们应因势利导,及时指出毛病并恰当引导;对提问提得好的学生则及时表扬。同时,对勇于提问的学生,老师要用语言、眼神、手势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并记分鼓励,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

三、创设良好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他们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是不愿提,不敢提。主要是学生存有“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

教师的批评;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成为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被人瞧不起。另外学生确实懂得太少,无从问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学生的“三怕”心理,才会敢于提出问题。

四、合理采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课本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本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花一定的时间去预习下节课所讲的内容,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书本上的基本内容确良,并提供预习提纲,诱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观察,善于发现知识的可疑点,并注上适当的记号,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疑问的认识心理去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仍不清楚的当堂向老师提出问题来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能持之以恒,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质疑的习惯,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一个深刻地理解。在实际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问题,如“椭圆的定义”一节我们在课堂上可通过实物演示,先将细绳两端重合,把粉笔套在其间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形,学生马上指出这是一个圆,然后再将两端分开,固定在黑板上,把粉笔套在其间一个图形,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曲线叫椭圆。然后让学生根据操作过程,相互讨论“椭圆是怎样定义”的这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去完善问题,在知识的发生阶段,不要直接给出结果,而是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教给方法,提高提问质量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授给学生知识,提供现成的答案,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答问题。教学中,我主要从文章的题目、主线、主要内容、中心句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跳水》一文,一位老师首先让学生理清文章的主要线索,再提问题。结果有二十六位同学能提出“作为孩子的父亲,为什么他用枪逼儿子跳水?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吗?”这样颇有深度的问题。

六、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评价,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保障。

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的评价,多表扬、多引导,是学生感觉到有一中成就感,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问题的态度,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无价值的,或是与本节课无关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本着先“培养学生敢提,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再培养学生会提问题”原则,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面对问题情景,就想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充分体现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生挖掘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对学生“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教师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授课重点、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