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血液保护共19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6.血液保护

《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胡小琴主编

发表日期:2006-10-26 9:50:35 浏览数: 7

第十六章血液保护

李平

第一节概述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在手术中及术后都会有较大量的血液丢失,这是因为手术是在腔内含有压力高、血量集中的心脏和大血管上直接施行,较容易出血;加上在体外循环运转期间需要用肝素防止凝血和血液流经体外循环机时的机械破坏和机内的异物表面对血液生化方面的影响引起的凝血机制的变化使血液的质与量在短期内产生的变异影响了血液功能。血液是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是输送氧气及营养、维持体内内环境平衡和保护机体免受外侵的防御媒介。如何在围手术期对血液进行保护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维持体内生命器官功能的必要措施。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创伤,体外循环机的运转和其各部对血液的影响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都是在治疗疾病时产生的人为危害,轻柔的手术操作,改进体外循环机的设计、取材和操纵运用是现在可能也已经在采用的保护血液措施。机体本身的代偿在一定的时限内的体外循环手术能较安全的进行。

临床应用体外循环四十余年的实践提高了机器对血液影响的认识,在理论上通过实验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进一步指导在机器的结构上和操作管理方面对减少白细胞结构的破坏,生化学的影响和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问题做了改进,如:动脉泵的设计制做,淘汰了对血细胞破坏重的指压泵,搏动泵的设计,离心泵的制做进一步减少多年来应用的滚压式泵。鼓泡式氧合器更多采用微泡氧合减少气体冲击和气血界面对血细胞的破坏和携氧功能影响,膜式氧合器材料的改进减少血细胞功能、特别是血小板的功能影响,提高氧效率。在制作体外循环机时采用血液相容性较好的高分子材料,减少增塑剂、填加剂等的毒性可减少血液与高分子材料界面引起的血液变性和白细胞、血小板的粘附。

以上的措施和改进虽然在体外循环期间使血液的破坏和失血减少,增加了手术安全性,但还会给病人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和血液方面变化。体外循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时限还是相对比较短的,一般在2小时左右。体外循环的时间延长,血液的破坏将会加重,也将导致体内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改进体外循环机的工作仍在不断进行,但要制做一种体外循环机其系统的内面能像身体内心血管膜面一样完全不影响血细胞和血浆蛋白功能的,在目前还没有可能。

现在对体外循环期间血液的保护重点在于减少血细胞的机械性破坏和血液凝固功能失常、纠正因体外循环使用操作时对血液成份和功能的变化以减轻术中和术后的失血和因血循环功能改变对机体器官功能的影响。

第二节血液保护措施

体外循环不可避免地要损害血液的各成份。所造成的失血量和血成份的损害远较非体外循环手术为大。血液保护应从手术前即开始,在手术中及术后分别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争取保存血液的功能,帮助机体的代偿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

血液是一种复杂的混悬液,其有形成份的细胞膜,胞浆内以及血浆中含有许多酶、蛋白、多肽、激素等物质,分别及共同担负着体内多种功能。有不少成份及作用机制还不为人们所了解,还在深入研究。临床上尽目前可以应用的方法在围手术期对病人的血液维护和利用药物等保存细胞的

功能。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维持体内血液的流体状态及防止向体外丢失和防御外侵。对于体内全身个部还有维持内环境的平衡来保障各器官细胞的正常功能。也包括血液的有形成份和血液的液体部分的生长代谢。具体重点是维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质与量和血浆载体内各种活性物质包括蛋白、酶类等的稳定。

一、手术前处理

术前某些心脏病,如紫绀型心脏病,常已存在血液凝固异常。血块回缩不良,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及加速纤溶等加重了体外循环的影响。肝脏疾病、术前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如阿斯匹林等也可以导致术中出血、渗血增多。对某些影响血液功能的肝病给予治疗,停用阿斯匹林以减少手术中、后出血渗血。

二、恰当的麻醉

恰当的麻醉药物的配伍,维持平稳的血动力学,在条件允许时适当应用控制性降压,避免由于血压升高增加手术中失血。

三、减少手术失血

外科手术操作细致,术式合理、止血充分,避免失血。

四、低温

结合低温手术,减低体温减少代谢需要供氧,可以减低泵流量、运转速度和频率,减少对血细胞的捻压。体外循环采用低温降低代谢和血液稀释无血预充已成为现代体外循环的标准方法。它减少血细胞的破坏和术中、术后的输血量,减低血液的粘稠度改善了微循环。血液稀释会降低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胶体中以白蛋白的影响最大。稀释后血球比积也降低,但使肌肉、红细胞内钠含量、细胞内钾的丢失,自由水量进行性增加;细胞外液的潴留和体重增加,血浆和全血容量减少,术后还可能维持多日。胶体渗透压降低可导致心肌、胃肠粘膜、骨骼肌和肺组织的水肿。术中肺水增多可使肺泡闭合容量增加,再加上功能残气量可降低动脉氧饱和度,这可能是体外循环术后肺不张及通气血流比失调的致因之一;但临床上并未发现明显因渗透压低所致内脏、肌肉水肿等导致的并发症。然而可推测术后肠麻痹、渗出、肺内分流、全身乏力等现象与血液稀释引起的间质水肿有关。临床上还观察到术后早期补给胶体提高胶体渗透压的病人在恢复上较快,血流动力学稳定,尿量较多,血球压积升高,肺内分流减少,体重增加亦较少。低温使血管收缩增加血流的阻力,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细

胞聚集、凝集;血液稀释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增加,血中凝血因子相对减少等;但低温还是利多弊少,减少了体外循环期间的血液破坏,术中、后出血量,提高了循环的效能,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五、少用库血

因输异体血导致最常见的问题是疾病的传播。病毒性肝炎、巨细胞病毒、艾滋病病毒、细菌性败血症,甚至血液中寄生虫病已屡见不鲜,严重者导致死亡。

其次是输血反应。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蛋白均可引起受体的反应。红细胞的溶血反应源由受体对供血者红细胞的抗原产生了抗体,可在输血的即刻发生,亦有延迟出现。还有在前次输血后产生了抗体,再次输血出现的同种免疫反应;同样,白细胞亦可产生这种免疫反应或可有供-受体免疫性的急性肺损伤反应,血小板的输血性紫癜和异性蛋白的过敏反应。这些都潜在有致命性危险。

较为少见的还有因使用了血液或血液制品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变态反应,使肿瘤复发,如结肠、直肠、乳腺等肿瘤的术后复发。还使移植的器官存活的变化,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这些反应的机制还不明确,可能由于T细胞间助/抑比例低下或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退,淋巴细胞对抗原反应的减少。

输血或血制品还可造成生化失常如酸血症,高血钾、低钙、2,3-二磷酸甘油酸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