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2.1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93a01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7.png)
人教版·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整理和总结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把零散知识串成线、结成网。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有关化学概念的计算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掌握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间的关系和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二、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三、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关系判断及快慢比较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我们学物理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慢之分,因此用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快慢。
在我们的化学世界里,不同的化学反应也有快慢之分,比如:火药的爆炸几乎在一瞬间完成,而溶洞的形成却需要上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那我们用什么来描述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呢?[板书]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学生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P17,解决下列问题[板书]1、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2、公式:V == △C/ △t3、单位:mo l/(L·s)或mo l/(L·min)【学生活动二】简单计算--------讨论总结-------得出结论例1、在2L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开始时加入1mol/LN2和3mol/LH2,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6mol/L的NH3,请分别用N2、H2、NH3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N2+ 3H2 2NH3起始量(mol/L): 1 3 0变化量△C(mol/L):2s末(mol/L):0.6则V(N2)=V(H2)=V(NH3)=[投影]有关化学反应速率计算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faa1f91b307e87100f69665.png)
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
在高中化学必修2中已经初步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化学反应,使学生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问题时,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将进一步理解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
是对必修二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延伸和总结,同时进一步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
本节内容也为后面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打下了基础,对后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材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在回顾完物理现象速率的表示方法后,进而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后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的理解。
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深入,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识规律。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本课时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3、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知道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量的【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观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描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3、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思维品质,体验化学实验的喜悦,培养对化学研究的兴趣。
3、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2、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二、学情分析(1)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在高中化学必修二中已经初步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9298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0.png)
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教案标题: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能够设计实验并使用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应用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2. 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材料、实验器材;2. 学生准备:教科书、笔记本、实验报告本。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思考。
2.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板书,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结合实例,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三、实验设计与操作(30分钟)1. 教师介绍一种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2.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变量的选择、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方式。
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数据处理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并填写实验报告。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总结实验规律。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反应速率?如何应用反应速率在日常生活中?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供更复杂的反应实例,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并计算反应速率。
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讨论。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变化规律。
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相关作业,如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完成实验报告或解答相关问题。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5dfcb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f.png)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与技能①、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并进行简单计算。
②、体验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③、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在猜想、探究、实验中完成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并进行简单计算及实验测定一些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化学实验的喜悦,培养对化学反应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求实精神。
②、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思维品质。
2.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高中化学必修2中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高中化学必修2从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反应,使学生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问题时,体会化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化学反应速率是本专题的开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基础。
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3.重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及计算难点: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
4教学准备多媒体:化学反应速率课件5、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讨论、交流等。
三、板书设计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数学表达式:V == △C/ △t 单位:mol/(L·s)或mol/(L·min)3、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计算(1)“三段式”计算法(2)规律二、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测量1、原理2、方法3、实验2-1 结论:四、课堂巩固练习:多媒体投影五、课后作业:教材P18第1~5题荐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套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荐化学教学设计范例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3000字)荐初三化学教案第二篇: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化学反应速率内蒙古包头市蒙古族中学化学组高宇摘要高二年级开始学习选修四的内容,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原理当中化学反应的一个基础知识,在高一阶段必修II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平衡的简单知识,所以在这一部分当中,我们只需要简单的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些关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2.1《化学反应速率》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2.1《化学反应速率》名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801af6a1c7aa00b42acb3c.png)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3)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培养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兴趣、增强合作探究精神
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一般,但思维敏捷,善于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口多动手;
2.学生的计算基础一般,强化计算过程跟思维发散。
3.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利用学生的特点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激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教学过程
【导入】与生活有关的化学反应事例
如烟花、爆炸、发霉、牛奶变质、溶洞形成、钢铁生锈等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练习】课前预习检查
以判断题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讲授】进入新课
1、化学反应速率定义
2、描述方式
3、表达式
4、对表达式的理解掌握
分别采用从图片及习题中获取新知识的方式,从五个方面让学生先了解再掌握表达式的理解及运用,同时进行课堂习题巩固跟强化。
【活动】总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再进行补充说明。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_高二化学教案_模板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_高二化学教案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83844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7.png)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_高二化学教案_模板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定义化学反应速率并了解其意义;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够解释其作用;3. 掌握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及实验操作技巧;4. 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并能够绘制相关图表;5.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意义;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及实验操作技巧;4.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某化工厂大量生产某种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突发事故导致反应速率异常增加,从而引发爆炸事故。
这个案例将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速率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并引发学生的思考。
2. 理论讲解(15分钟)2.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意义首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即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生成物产生量的变化量。
接着,讲解化学反应速率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性,以及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对控制反应过程的意义。
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详细讲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并结合实例解释其作用机制。
3. 实验操作(30分钟)3.1 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及实验设计介绍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方法,包括体积法、质量法和光学法等,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实验条件进行测量。
3.2 实验操作演示对所选方法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讲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实验操作技巧。
4.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20分钟)4.1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理论阐述讲解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理论,引入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定量关系表达式。
4.2 绘制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图表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图表,并进行图表解读与分析。
2019-2020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2-1化学反应速率 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2-1化学反应速率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9e502cd5bbfd0a7856734d.png)
2019-2020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2-1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⑤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
比。
例如:N2 + 3H2 = 2NH3中ν(N2):ν(H2):ν(NH3)=1:3:2 针对第五点,做两道练习(见PPT)
[教师]: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由于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体系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因此与其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是都可以加以利用,包括能够直接
观察的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也包括必须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溶液中PH的变化﹑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
[过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来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那我们怎样来测定呢?我们以锌与硫酸反应为例来探
究
[板书]:5.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引导]: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分组汇报,教师补充,完成探究实验,最优化实验计如下:
按上图安装两套装置,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 1mol/L和40mL 4mol/L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H2所用的时间。
把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加入试剂反应时间/mim 应反应速率/( mL-1min-1)
1mol/L H2SO4
4mol/L H2SO4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会测定化学反应。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2f35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8.png)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精选3篇)教案一: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学会通过实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烧杯、盐酸、镁条、碗、计时器。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
3.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2. 介绍实验:告诉学生将会进行的实验是“镁和盐酸的反应”。
3. 实验操作:将一块镁条和盐酸倒入试管中,记录开始反应的时间。
4. 实验观察:观察反应中气泡的产生情况,并隔一段时间记录实验结果。
5. 数据整理: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表格,并计算出反应速率。
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反应速率。
6. 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在黑板上列出。
7.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解释。
教案二: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的确定教学目标:1. 理解速率方程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确定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的方法。
3. 学会运用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计时器、烧杯、导管、试管架。
2. 实验药品:亚硝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 实验操作:将亚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记录开始反应的时间。
3. 实验观察:观察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并隔一段时间记录实验结果。
4. 数据整理: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表格,并根据数据推导出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
5. 讨论与分析:分析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的确定过程,并解释实验结果。
6. 实际应用:根据所学内容,应用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三:反应速率和能量变化的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反应速率和能量变化的关系。
2. 学习并掌握活化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探究不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37d887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d.png)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理解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掌握单反应物的反应速率计算,掌握简单反应的反应速率表达式及其应用;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反应因素和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掌握反应速率定量变化规律的应用;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计算单反应物的反应速率;3.掌握反应速率和反应因素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难点1.理解复杂反应速率表达式;2.运用速率表达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法。
通过PPT、实验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知识点。
2.实验探究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定量规律。
五、教学过程1.热身:化学反应速率的认知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讨论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实验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原理:利用酸碱反应测定反应速率。
3.实验步骤:•实验一:影响反应速率的浓度因素实验装置: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一图示实验一图示实验步骤:•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1毫升的苯酚溶液,快速加入2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并马上开始计时,将温度计放在装置中央处,记录每10秒钟的体积变化。
•实验二:影响反应速率的温度因素实验装置: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二图示实验二图示实验步骤:•加入2毫升的稀硫酸、1毫升的苯酚组成实验液体,但不加NaOH溶液。
利用打火机在试管下方焚烧约20秒钟,然后立即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液体中并马上开始计时,记录每10秒钟的体积变化。
4.实验数据处理: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绘制数据图表,比较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帮助学生认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
化学:2.1《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化学:2.1《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54ec4fe127d3240c8547ef1b.png)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的意义。
2. 会根据实验现象定性的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
3. 掌握定量表达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化学反应速率数据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教学方法:利用事例进行启发性讲解。
教学策略:1.通过对一些化学事例的分析来提升学生对定量表达化学反应速率意义的兴趣。
2.通过对例题中一些数据的分析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表达方法的认识。
德育目标:1. .在一些化学事例的分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等实验方法)。
2. 在对例题中一些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析化学数据的方法教育并认识化学数据的科学研究价值。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学习、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现实意义【介绍】1.自然界中进行得较快的反应和进行得较慢的反应。
2.人类对控制反应快慢的需要。
(说明)放录象片或给学生一些数据资料。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和概念【导入】1. 师生共同回顾以下两个实验:(1)Na、K分别和水反应的对比实验;(2)Mg、Al分别和同浓度同体积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
2. 提出问题讨论:(1)怎样判断反应的快慢?(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你能否判断出一个反应比另一个反应快多少吗?【明确】1.为了定量的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我们需要一个能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量。
2.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量。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讨论】在物理上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在化学上怎样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呢?【明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来表示,单位为:mol/L,时间用t来表示,单位为:秒(s)或分(min)或小时(h)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V == △C/ t 单位是:mol/(L·s)或mol/(L·min)或mol/(L·h)【例题】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和3mol的H2和N2,发生N2 + 3H2 2NH3,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55f5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f.png)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精选3篇)教案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影响因素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验引入话题,观察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差异。
2. 理论讲解(15分钟)a.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化学反应速率定义为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计算时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浓度-时间曲线,然后求取曲线的切线斜率。
b.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温度升高,分子活动增强,反应物碰撞频率增加,速率增加。
- 浓度:浓度增加,反应物碰撞频率增加,速率增加。
- 压力(只适用于气体反应):压力增加,气体分子间距减小,反应物碰撞频率增加,速率增加。
- 表面积:表面积增大,固体反应物暴露面积增加,反应物碰撞频率增加,速率增加。
-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提供反应物的反应活性位点,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3. 实验操作(2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变化。
四、小结(5分钟)总结并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案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关系;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表达式。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关系;2.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表达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验引入话题,观察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差异,并让学生讨论可能存在的反应机理。
2. 理论讲解(15分钟)a.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而反应机理描述的是反应中发生的分子间碰撞和键的破坏和形成过程。
反应机理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1《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1《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78ea6be518964bcf847cc4.png)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要求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通过实验测某化学反应的速率。
●课标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2.掌握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3.了解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教学地位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
用实验2-1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得出只根据看到的气泡产生的快、慢来表示反应的速率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判断。
本节是该章学习的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北京的故宫是世界著名的古建筑群,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保和殿后,有一块巨大的“云龙陛石”,上面雕刻有精美的蟠龙图案。
但是,近些年来这些浮雕已开始受损,一些细小的花纹已变得模糊不清。
在太和殿周围的汉白玉护栏上的蟠龙柱以及吐水龙头上的花纹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腐蚀。
据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有的已面目全非。
这真是一场大的灾难。
几百年来,这些精美的图案都保存完好,可近些年来却不断遭受损失,这是为什么呢?●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P17,完成【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并完成【思考交流1】;(2)看教材P18页,完成【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并完成【思考交流2】。
同学之间可分组进行讨论交流。
⇒步骤1:导入新课、分析课时教学地位。
⇒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比较”,可利用【问题导思】所设置的问题,师生互动。
可使用【教师备课资源】为您提供的例题拓展学生的思路。
⇐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两题,验证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掌握情况。
⇐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17页的讲解,对探究1中的“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进行总结。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a9450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4.png)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本店铺精心整理化学反应速率教案,希望这份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优质课教案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优质课教案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7afb1daef5ef7ba0d3cb2.png)
选修四第二章第一节反应速率教设计一、教材分析:反应速率属于动力的范畴。
为了让生在研究应进行的快慢及如何定量表述上有感性知识,教书安排了简单易行的实验2—1在实验过程中使生体会到,要想准确表达反应进行的快慢,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确定起点,确定时间单位,找出易于测量的某种量或性质的变。
二、教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反应速率的涵义2、解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2能力目标:1、通过有关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掌握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有关概念的计算能力2、提高根据方程式的判断、比较和计算反应速率的能力,掌握比较反应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习过程、实例生初步会运用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反应速率的问题三、教重难点教重点: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计算。
教难点: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反应速率四、情分析、教方法分析:在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生带太大的困难,但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
用实验2—1引导生,使他们得出只根据看到的气泡产生的快、慢表示反应的速率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判断。
通过教书图2—1的提示,生很容易想到可以从测量H2的体积比较反应的快慢。
这种测量可以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H2体积的多少,也可以看产生相同体积的H2所耗时间的多少。
如果相同时间内测量溶液中H+浓度的变,测量锌粒质量的变,也都可以定量比较这个反应进行的快慢。
生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表示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测定某些反应的速率。
在交流中得出: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的变表示。
显然该反应以测量H2的体积最为简便易行。
然后,引导生得出:反应速率通常总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变表示。
五、教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式教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在激发生的求知欲望、提高生的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2.1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2.1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d6f5e7fad6195f302ba619.png)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从教材体系看,它是之前所学物质、量和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知识的应用与深化,是后续学习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基础。
从研究意义来看,该节内容为高中化学动力学的开始,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实质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为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它是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内容。
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
2教材的内容本课时讲的是化学反应速率。
它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学情分析:根据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改变一些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加快或减缓反映的速率。
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交流讨论的习惯,同时采取实验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还是弱点,同时在设计实验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能进行简单的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掌握设计、操作、观察实验以及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的能力和方法,通过交流讨论,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团队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从生产生活实例体会到化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的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的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探究性试验的设计。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本节课是《化学反应速率》的第一课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较为枯燥,所以如何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成为本节课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
2.1《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2.1《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ecd6be9d1eb91a37f0115c80.png)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设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共一课时)我们知道宏观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并可用速度来表示。
那么微观世界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快慢呢?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如炸药(或原子弹)爆炸瞬间就能完成、溶洞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这是经过了亿万年岁月的沉淀等等可知,化学反应也有快有慢,那么化学反应的快慢我们可以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交流】可以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的一些明显实验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例如: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丝。
可以观察:①冒气泡快慢;②固体量的改变;③浑浊程度;④颜色变化;⑤温度变化等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讨论2】(2)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数值一定不相同吗?【交流】不一定,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可知,在同一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物质的量变化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因此,若化学计量数相同,则反应速率相同,否则,不相同。
【讨论3】(3)在C(s)+H2O(g)CO(g)+H2(g)的反应中,可用哪些物质表示反应速率?在2Na+2H2O===2NaOH+H2↑的反应中呢?【交流】在C(s)+H2O(g)CO(g)+H2(g)反应中,可以用H2O(g)、CO(g)、H2(g)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而在2Na+2H2O===2NaOH+H2↑的反应中只能用NaOH、H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即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因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为常数。
【问题探究1】(1)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物质的量的SO2和O2,则发生反应:2SO2+O22SO3,经5 s后,测得SO3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填写下表:有关反应物质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mol 0.8 0.4 0.8物质的量浓度变化/mol·L-10.4 0.2 0.4化学反应速率/mol·L-1·s-10.08 0.04 0.08 速率之比v(SO2)∶v(O2)∶v(SO3)=2∶1∶2根据上表数据,你能的出什么结论?【交流】结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f055f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d.png)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
- 熟练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运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
-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
- 运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工业生产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性。
3. 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化学反应在不断地发生。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化学反应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呢?比如说,铁生锈的速度、食物变质的速度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一起探讨化学反应的速度问题。
- 教师展示一些化学反应的图片,如铁生锈、燃烧、爆炸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的速度差异。
2. 讲解新课(30 分钟)-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10 分钟)-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 教师举例:如在一定条件下,2mol/L 的盐酸与碳酸钙反应,10秒钟后盐酸的浓度变为1mol/L,那么在这10 秒钟内,盐酸的反应速率就是(2mol/L - 1mol/L)/10s = 0.1mol/(L·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之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测量方法
2、探究对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
3、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之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学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感悟其在生产、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高对化学科学的认识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推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在必修Ⅱ中我们就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这个概念,也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了一定的理解,
今天我们将在必修Ⅱ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用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3、表达式:υ(B)=△c(B)△t
【思考与交流】在表达式中的△c(B)在使用的时候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有区别吗?为什么?
【讲解】△c(B)指的是反应物浓度的家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所以,无论是反应物还是生
成物,△c(B)始终是一个正值,即有:
⎩⎨⎧a 、若是反应物,表示其浓度的减少:△c (B) == c 0(B)-c t (B)b 、若是生成物,表示其浓度的增加:△c (B) == c t (B)-c 0(B)
⎩⎨⎧c 0(B):B 物质的初始浓度c t (B):B 物质在时间 t 时的浓度
4、单位:mol/(L·s) 、mol/(L·min)、mol/(L·h)
【练习】(见教材P17)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N 2+3H 2
2NH 3,开始时N 2的浓度为8 mol/L ,H 2的浓度为20 mol/L ,5 min 后N 2的浓度为6 mol/L ,求参加反应的各
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N 2 + 3H 2 2NH 3 1mol/L 3mol/L 2mol/L
(8-6)mol/L x y
x =6 mol/L y =4 mol/L
⎩⎨⎧υ(N 2)=(8-6)mol/L 5 min =0.4 mol/L υ(H 2)=6 mol/L 5 min
=1.2 mol/L υ(N 2)=4 mol/L 5 min
=0.8 mol/L 【学与问】对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所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是可能不同,请思
考为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υ(N 2 )△υ(H 2 )△υ(NH 3) == 0.4△1.2△0.8 == 1△3△2
【讲解】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可能不同,是因
为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不同,从计算得到的数据来看,它们之间的比值跟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相同
【结论】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系数之比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练习】可逆反应A(g) + 3B(g)
2C(g) + 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
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 .υ(A)==0.15mol/L·min B .υ(B)==0.6 mol/L·min
C .υ(C)==0.4 mol/L·min
D .υ(D)==0.01 mol/L·s
【讲解】在进行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时,我们要将反应中各物质的速率转化为同一个物质的
速率进行比较,或者利用速率比等于系数比来进行比较
【思考与交流】在反应:C(s)+H 2O ==CO(g)+H 2(g)反应中,加入一定量的C ,反应的速率将
如何变化?为什么?
【结论】在一定温度下,固态或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看作常数,因此,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二、化学反应速率测定方法
【讲解】有关因素:任何一种反应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的相关性质,包括直接观察某些物质性质,也包括利用科学仪器测量的性质。
在溶液中,常利用颜色变浅和显色物浓度间
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实验】实验2-1
【讲解】操作:按图按装两套装置,在锥形瓶里装有2g锌粒(颗粒大小相同),然后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1mol/L和40mL4mol/L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氢气所需的时间
加入试剂反应时间(min)反应速率(mL/min)
1 mol/L硫酸
4 mol/L硫酸
【讨论】实验中为何规定锌粒颗粒大小相同?你还可以通过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氢气量多少来比较二者反应速率,请你设计方案,并继续实验。
【学与问】你能根据反应速率相关量的那些变化来测定反应速率?
【讲解】对于锌粒和硫酸的反应,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不止一种,如测量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测量锌粒质量的变化,甚至使用一些物理仪器测量溶液的电导变化、反应的热
量变化等,都可以比较出二者的反应速率的不同。
【思考与交流】就本实验来看,所测得的速率是否存在误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差?
【讲解】本实验中,测得的气体体积中没有减去硫酸溶液的体积,所以使得气体的体积偏大,故而计算得到的速率会偏快
【小结】
【作业】习题完成在教材上,《红对勾》课时作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