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以某某公司为例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违规造假的现象频频发生,而且违规造假的形式与手段多种多样,而这些造假行为多为财务造假,这些案例无一不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极大地挫伤了广大股民的积极性。上市公司越来越猖狂的造价活动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序发展。为此,本文首先剖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目前的现状、特征、形成原因以及使用的手段,然后选取了今年爆发的某某公司财务造假案作为案例,对其作出分析,从中得出有借鉴意义的结论,从而提出治理财务造假的建议和对策。想要减少上市公司造假活动的发生,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必须依靠多个部门的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然后建立和完善会计经济机制,才能防范和治理财务造假行为。因此,减少造假案的发生刻不容缓。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对策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近几年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在公司的财务上面“做手脚”,开始了财务造假活动。较久之前有莲花味精造假案,万福生科造假案,近期的也有今年爆发的康美药业造假案和某某公司造假案,这些案例无一不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市民百姓对上市公司公布的市值数据抱持怀疑的态度。日益猖狂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二)研究意义

我们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社会意义在于,深入地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情况,从而找出治理办法,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想要减少上市公司造假活动的发生,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必须依靠多个部门的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因此,完备的社会监督体系是可以相对约束上市公司的,使之不敢肆无忌惮地进行造假活动。

(三)研究方法

主要是通过文献分析法,从图书馆,手机网络获得的各类期刊、报纸、资料等进行查阅以及分析,得到想用于研究用资料。再通过个案研究法,以某某公司造假案为例,对其作出分析,得出有借鉴意义的结论,从而提出治理财务造假的建议和对策。

二、财务造假的概念以及特点

(一)财务造假的概念

为了准确地界定以及定义财务造假的性质,我们必须处理“真相”。首先,财务舞弊是违反真实性会计原则的行为。其行为的目的和结果既损害了真实性原则,又导致“欺诈”。财务造假是指制作虚假证明、虚假账目、虚假报表等,这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证据表明你没有实际发生的活动,那就构成了财务造假。

(二)财务造假的特点

企业的财务舞弊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上市公司的经营。如果是普通员工进行虚假陈述的情况,内部控制系统会在事后得到有效的通知或核实,但在合谋或管理层主动的情况下除外,财务造假通常是精心设计的,事后被小心掩盖,这使得会计师很难有效识别。其次,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都是有数据作为依据的,最终都会体现在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媒体上。最后,财务舞弊是一种持续的行为。它通常发生在连续的财政年度。由于造假行为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和计划性,就很难将它限制在一年之内,必定会涉及几个会计年度。

三、财务造假的危害

(一)损害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我国的政府部门对市场经济进行切实有效的实施宏观调控。会计舞弊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这意味着宏观经济调控将错误的统计报告给政府,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利益相关者受害

在企业中,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不能在会计中发挥正常的功能,而且还会令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举个例子,海尔集团的壮大就是因为集团的管理会计着眼于谋取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制定适合发展的经营战略,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的某一个比如生产环节的会计信息作假了,制定的经营战略可能就会不适合企业的发展甚至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为一旦会计信息作假了,企业的管理者是肯定很难做出正确的经营战略的,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必然会导致企业的基础工作被削弱,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三)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不信任

在我国,上市的公司在众多人的监督下都可以造假,更不用说那些没有上市的公司了,投资者随着曝光出来的造假事件越来越多,就会产生“这个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要是像新闻里讲的那个公司一样作假了,那我投资这个公司不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之类的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怀疑的想法。如果继续放任上市公司或者没有上市的公司进行会计信息作假,我们的市场将会日渐萧条,对社会的经济造成危害。

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

(一)利益的驱使

一个上市的企业,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制造假的会计信息呢?关键还是在于“利益”,公司的发展,优秀人才的吸纳都离不开“利”这个字,而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某些上市公司就会开始走不法的途径了。

(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失职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应当是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一道壁垒,然而实际上,一旦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没没有履行监督的责任,就会给企业造假从而谋取私利的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还有一些中介机构被某些企图造假的上市公司以高额的

中介费收买后,降低了调查与监督的严格性,违背谨慎性的原则,对于扰乱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三)公司领导人员和监督人员法律意识薄弱

《会计法》第五十条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因此,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一切事务负责。实际中,公司领导人员和监督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很大程度上企业会计工作的造假活动往往都是由单位负责人或者领导管理层授意的,而一旦被有关监管单位查出,就会以“本单位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工作都是由会计人员负责的,相关领导并不知情”为由,把责任都推到企业会计的身上,而很少会牵涉到主要责任人。而企业会计在受制于企业领导人员的情况下,往往会听从指令,进行会计造假活动。但由于进行造假的人是会计人员,所以一旦被发现了,被有关单位处罚的也是进行造假企业会计人员,这也导致了单位负责人的造假活动更加猖獗。

(四)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造假惩罚力度不够

21世纪,市场经济在我国飞速发展,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进一步完善,通过出台法律规范以达到限制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的目的。尽管如此,我国会计的法律法规还是比较混乱。会计法与基本会计准则、税收制度与财务制度对会计的要求存在不一致甚至矛盾。这就造成了企业在当前的会计工作中找不到可靠地规章制度,没有起到规范的目的,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越来越多。同时,我国对会计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造假可以获得的巨额的利益诱惑与小小的违法成本相比较,单位负责人往往会选择造假以获取庞大的经济利益。

(五)监督部门监管不力

根据不同的主体,监管部门可以分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公司的内部监督是不成立的,以为内部监督部门往往会为了公司的利益在监督上面不作为甚至弄虚作假,没有起到监管的作用。而企业外部监督的主体主要是审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但我们从许多财经新闻上都有所耳闻,企业往往会为了利益而去贿赂外部监督部门,而这些外部监督部门往往会在利益的诱惑下收受贿赂。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而去协作企业弄虚作假,多种原因之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时间频频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

(一)虚增资产

主要把虚增资产分为虚增流动资产和虚增固定资产。虚增流动资产账目的目的到了期末,就可以在成本上面做手脚,通过增加存货成本,降低结转成本的方式达到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