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与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贵有疑疑贵有法
——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与策略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指掌握基础知识,也指基本能力的培养,核心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石。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教学问题意识思维
阅读中的问题意识,是指对文本内容中“问题”(通常是读者认为的“错误”、“欠缺”和“不理解”之处)的发现和感知。问题意识在阅读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对于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乃至进一步形成独立性、创造性的人格特征都有密切的关系。在阅读中的问题的意识的表现,人们通常用“质疑”来表示。质疑的核心就是产生疑问,提出问题。“疑”是思维成果的一种形式,没有思维活动,也就不可能产生疑问。
宋代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的作用作了充分肯定。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新,有时甚至比解决问题本身更为重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问题积极、主动的探索者。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使教师、学生的提问更有价值?
一、以教师“示范提问”为引导。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阶段,教师应做好示范,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发,有方法可循,让学生从中逐渐懂得发现问题的方法,产生自己提问的欲望和兴趣。
在学生产生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作品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与写法;可以通过揭示文中中的矛盾和现象,进一步提出几个“为什么”;也可以通过进行多种对比,包括课堂内外、新旧体验、不同思维之间的异同点,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转变观念。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往往追求讲得“细”,讲得“透”,面面俱到,可以说教师将所有问题都讲到了,学生哪有
问题可研究呢?因此,当经过前一阶段的诱导后,教师的讲课内容应加以浓缩,留下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去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
二、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1.根据学习语言文字的规律,分学段有重点地质疑。
从阅读的知识结构而言,主要是字、词、句、段、篇。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同学段也应各有重点。比如:低年级以字、词的认知为重点进行质疑;中年级以段的认知为重点进行质疑;高年级以篇的认知为重点进行质疑。
以上三个阶段又是融会贯通的,不能截然分开,应该根据课文的深浅,或课文的重难点灵活处理。再者,语文学习中的各种能力是呈螺旋形上升的,要经过多次反复,在巩固前阶段所获得的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加深与发展。
2.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分学段培养质疑方法。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重点,在阅读课文时,发现有疑难问题,随文作出标记。或用铅笔划一条线,或打上一个小问号。这些简易的操作方法,从低年级即可开始培养。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在阅读到有疑难的词、句、段旁,用铅笔注上自己想要提的问题。
到了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结合预习,在预习本上提问。引导学生针对字、词、句、段、篇进行提问;或者按从内容到表达形式的顺序提问等等。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指导学生预习,不断评估问题的质量,适时点拨提升,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是授之以渔的教学手段。
3.找准文章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
(1)选择题眼处发问。
我们说题目是文章的文眼,有的题目本身“问题的含金量”就很高。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不能错过。如果引导学生从此处入手提问,既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使学生更快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如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去发现问题:为何称他们为“五壮士”,而不是“五战士”?这样,学生就从题目中发现问题,并去认真探究,很快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又如:在教《军神》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从题目处发问:“军神”指的是谁?为何把他称为“军神”,而不是“军人”?再如《鱼游到了纸上》:学生读了课题,就会产生“鱼在水中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其实也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
(2)选择矛盾处发问。
有些文章的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常存在着某些矛盾现象。这些矛盾其实是作者刻意安排的,阅读时,注意这些矛盾,并问“为什么”,能促进对文章的理解。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矛盾进行质疑,可创设愤悱情
境,从而训练思维,以统一认识,求得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例如:教学《西门豹》一文时,我们可根据文章内容设问:“西门豹明知近年来漳河没发大水是因为干旱的缘故,为何还要夸河伯真灵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形成一种有价值的课堂冲突,然后再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便可让他们充分认识西门豹将计就计、正话反说的艺术,领略西门豹足智多谋的风采。
(3)选择疑难处发问。
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是课文中的疑难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紧扣这些疑难点质疑,就可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进入探索的情境,以浅化难。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当学生在大体了解了历史背景、事件结果之后,而对其结果出乎意料时,就可顺势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诸葛亮敢这么轻易地接受周瑜的任务呢?其奥妙到底是什么呢?这样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中心,也受到深层次的思维训练。
(4)选择空白处发问。
由于作者的构思和运笔行文的需要,许多文本中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点。教学时,引导学生于空白处质疑,补充空白,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比如:《中彩那天》一文,在描写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后用了“……”,显然,这是作者留下的一处艺术空白。教师可引导学生扣此质疑:“作者为什么句末要用省略号?作者可能会讲些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训练,而且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陶冶,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又如: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时,当学生理解了诗意后,可这样一个问题:“好一个‘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啊,诗人眼前此时此刻可能会呈现出哪些迷人的春色呢?他的心情又将是怎样的呢?”就这样引导学生对“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大胆想象和补白,与文本展开“对话”,他们可穿越时空,与诗人心意相通,情感相连,他们不再为诗人“小扣柴扉久不开”而感到遗憾、惋惜,因为他们看到了园中万紫千红的春色,听到了鸟儿婉转悠扬的报春舞曲,闻到了空气中沁人心脾的泥土芳香,感受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与无穷活力。
(5)选择结尾处发问。
课尾处质疑,一是为了拓展文本内容;二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就是我们说的要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许多文章的结尾都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句子,或者说是能凸显文章主旨的重点句。如果理解了这些句子,便能很好的理解全文的主题思想。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这些句子中发问并思考,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如:《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结尾写道:“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这一句话,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教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