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与日本家具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宗思想与日本家具设计
Zen Thought and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匡富春1 吴智慧2 Kuang Fuchun1 & Wu Zhihui2
(1.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禅宗思想自镰仓时代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家具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一种空灵、清淡、静谧的意境。本文探讨了禅宗思想在日本发展过程中,逐渐渗透到美学、建筑、文化等领域,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对日本传统与近现代家具设计的比较,进一步分析了禅宗思想在日本家具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最终得出了禅宗思想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禅宗;禅宗美学;日本家具设计;日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TS664.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60(2012)04-0011-03 Abstract: Since Zen thought spread to Japan in the Kamakura period, it has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and formed an artistic conception of spaciousness, insipidness and sile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Zen thought gradually infi ltrates into the areas of aesthetics,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Japanese culture in its development progress, analyzed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Zen in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furniture design, fi nally concluded the enlightenment of Zen thought for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
KeyWords: Zen; Zen Aesthetic;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Japanese Culture
1禅宗思想概述
1.1禅宗思想的起源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公元67年左右传入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将天竺佛国绳床等高坐家具传入汉土,使中国的生活形态逐渐由低姿转向高坐;而且还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
作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禅宗,其原形在释迦牟尼时代就有,主要指僧人和佛教徒“结跏跌坐”的修炼方式,这种闭目沉思的修炼方式也被称作“坐禅”。希望修炼者通过坐禅的形式安静而止息杂虑,将精神集中于一处,获得清净寂定的心境,久而久之达到“静心思虑”的一种状态。在佛教里,一般将这种状态称为“禅定”。但是与佛教最初“禅”的内涵相比较,以“禅”命宗的中国禅宗其内涵已不是单指这种僧人“四禅入定”的修炼方式,而是将“禅”视为众生之本性。[1]
禅宗与天台、华严等以精通佛法为教义的宗派相比,有所不同。首先,禅宗自始至终就带有强烈的批判性,它颠覆教条,排斥对于神和经典的崇拜,甚至于“毁佛骂祖”;其次,禅宗将“心性论”作为成佛的基础,提倡的“自性体悟”的修炼方式与传统的诵读经文的修炼方式相比,扩大了修炼方式的范围,其认为应该随时在生活中感悟心性,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心灵的安宁。第三,禅宗强调修炼者思想的“顿悟”,讲求“顿”与“悟”的双重境界。因此,禅宗正是由于具有这种不断创新的能力才使得其能够不断发展,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2禅宗思想在日本的发展
中日之间隔海相望,早在奈良时代(公
元前710-公元前784年),中国的部分禅宗思想
已经传至日本,但由于受到日本旧佛统治的打
压,始终作为附宗、寓宗的形态而存在,未能
形成独立的宗派。随着镰仓时代(公元1192-
1333年)日本否定繁琐教学,注重内心信仰潮
流的出现,旧佛逐渐丧失了统治地位,禅宗凭
借其所提倡“不立文字,自性体悟,见性成佛”
这种简单易行的修行方式,在日本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从中国求法归来的僧人荣西和道
元也将中国临济宗和曹洞宗传入日本,形成了
日本禅宗的两个宗派。在此后的数百年中,自
身体系逐渐完备的禅宗思想也由各个宗派不
断传入日本,与日本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
新的“日本禅”。禅宗佛教这种新的形式不仅
吸引了日本的武士阶层,成为武士们简朴的象
征;而且并对日本的美学思想、茶道、绘画、建
筑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禅即是
日本的灵魂。[2]
禅宗思想之所以能够在日本得到迅速的
发展,这与其思想与日本独特的客观环境和
民族心理密不可分。首先,禅宗主张“坐禅”这
种简单易行的修炼方式与日本跪坐式的生活
方式相似,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其次,禅宗所
提倡“不立文字”、“不设言句”的修炼方式与
佛教晦涩难懂的经文相比,更能够被普通百
姓所理解;第三,禅宗主张通过坐禅的方式来
达到“静心思虑”的心境,获得人与自然相互
融合的境界,这与日本本土神道教的"天人合
一“观有共通之处;第四,禅宗思想在日本化
过程中,与日本“茶道”、“花道”等“道”的形
式相互融合,将禅宗思想渗透到了百姓的日常
生活当中。
1.3禅宗美学与日本美学
禅宗的美学思想是随着禅宗的起源与发
展而形成的一种审美经验,其重视人性内在
的纯净之美,追求人与外在自然的和谐之美,
崇尚存在的空灵之美。禅宗美学的出现不仅
对魏晋以后中国士人的审美心理与艺术创作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标志着诞生于儒家美学、
道家美学的中国美学思想逐渐走向一种将审
美活动与自由之为完全等同起来的成熟阶段;
而且随着其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也逐渐使日本
美学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趋势,即在佛教
和中国唐代的家具、建筑影响下形成的繁复
奢华,浓艳辉煌的审美观逐渐回到远古时期
的素简清淡,崇尚自然。并最终形成了一种幽
寂、深邃、玄奥、清淡、静谧和伤感的美学思
想。[3]
在禅宗美学这种追求“清淡、静谧”的
影响下,日本的建筑、家具、景观等领域也逐
渐开始追求一种素简、淡泊,排斥奢华浓艳的
精神内涵。例如,独具特色的日本枯山水景观
设计就深刻体现了禅宗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
(图1)。这种常见于静谧、深邃禅宗寺院中的
微缩式景观与传统景观的造园方式相比,其
摒弃所有诸如喷泉、植物等动态景观的基本
元素,转而以岩石、白沙和苔藓等静止不变的
元素,通过象征的设计手法突出了自然与生命
主体,营造出一种自然、空灵、伤感的静止景
观氛围。一座小小的庭院仿佛有种使时间瞬
刻凝固的力量,使人们不由自主的产生“无欲
而凝噎”的伤感。[4]
F+ID
2012/04 家具与室内装饰
DOI:10.16771/43-1247/ts.2012.04.03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