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孟子的“民贵君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孟子的“民贵君轻”
许锡良
孟子有一段经常让儒家宪政派学者引以为自豪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
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老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
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应允的做国君,得到国君应允的做大夫。
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
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孟子这段话,一直只是存留在纸上,为什么在历史与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情况刚好相反,却是“君为重,社稷次之,民为轻”呢?其实孟子说这个话,也不是真正站立在老百姓的立
场上来说的,而是站在君主的立场上来劝告君主的。
孟子把社会中的人分成两大类,即劳心者与劳力者,劳心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怎么会站在劳力者的立场上来思考呢?他只是劝告君王,如果你把老百姓看得重于国家,把国家看得重于自己,那么,你的江山社稷反而是牢固的。
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了民心,老百姓,就会替你打江山,守江山,这样你的国就保存了,国保存了,你这个君王才可以继续做下去。
这里的逻辑关系,蕴藏的还是君主第一位,其他的社稷与民都不过是为君主服务的手段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在实际的现实中实践的结果,其效果其实是完全相反的内在原因。
每每有战乱灾难,帝王们都是把老百姓放置于最不重要的位置。
平时帝王们虽然热爱自己的江山,但是,一旦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第一个出来卖国的就是他们。
因为,卖了国的一部分,就可以换取平安快乐,自己仍然是君五,仍然可以享受君王的尊严与穷奢极欲的糜烂生活。
至于国的江山社稷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并不妨碍君主帝王们的尊严与生活。
民,这个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向来只是一个集合概念,有如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民”,为人民服务,常常只是沦为一个口号,一遇到具体的现实,其实是没有用的。
缺乏可操作性,也缺乏程序性。
当权力没有制约机制的时候,当一套
“天赋人权”的理念还没有创造出来的时候,当保护人权的一套民主法治制度还没有清晰的思想理念的时候,所谓“民为贵,君为轻”,必然只能够是一句空话而已。
“民为贵”与“人为贵”,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民,只是作为臣民而存在,还是专制社会里的一个社会角色,因此,不可能进一步引申出“天赋人权”这样的概念,因此,不可能开出真正的人权思想来。
只有人本身,作为神的创造物的时候,才还原为人的所有的因素,也才可能引申出“天赋人权”来。
因此,孟子的“民贵君轻”说,只是为统治者准备的一套愚弄百姓的说辞,即使是最开明的君主,也只是会用这个话来提醒一下自己而已,在现实中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许多人说到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就以这段话为证据。
然而,孟子实际上是一套“君本主义”的学说,所谓重视民,其实只是劝告牧羊人,要爱惜自己的羊,让羊养肥一点,多产点崽,以便需要的时候多多宰杀。
因此,这句话,其实最终还是免不了沦为一句漂亮的口号而已。
然而,这样的漂亮口号却很是迷惑了不少的平民百姓。
因为,他们总觉得孔孟之道是好的,甚至帝王们也是好的,只是坏在皇帝身边的几个奸臣,在陷害忠良。
因此,中国向来有反贪官,不反皇帝,或者即使反皇帝,不反制度的传统。
所以,数千年
来,一治一乱的结果,也就是打江山坐江山,政权更迭,龙椅照旧,谁上来,也要拿孟子这一套“民贵君轻”说来糊弄人。
而在现实中没有一个朝代,不是“君为贵,社稷次之,民为轻”。
现实中的民,其实非常悲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的时候,帝王将相们鱼肉百姓,天长日久,终于把百姓逼到山穷水尽,当然是百姓苦。
因此,这就有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然后,接下来就是乱,乱的时候,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个时候到处草菅人命,帝王当然是坐立不安,朝不保夕,然而,百姓只能够是更加痛苦。
这个时候,土匪自然是匪,官府其实也只是匪。
不投降的要杀,投降的也要杀,不交粮纳税的自然要被杀,交粮纳税的也仍然要被杀。
满清时期一个太平天国之乱,就让中国人减少了40%的人口。
中国人一治一乱,二千多年来不断,而这个过程一直是孔孟之道受到至高无上的独尊的时代。
每个朝代的皇帝从小就要念“民为贵,君为轻”,每个官员都要参加科举考试,都要考“民贵君轻”的理论。
然而,又有谁真敢把这个当真?又有谁真能够当真?不要说中国历代的帝王时代,就是林彪在“文革”时被钦定为接班人的时候,还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道:“得一人者,得天下。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克己复礼。
”
林彪深知,他所处的时代,虽然叫法不同了,但是,事实上的政治与古代帝王时代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他这个接班人,其实就是太子、王储。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一切都不重要,得到自己上面那个唯一的人的信任才是关键。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在他面前要尽量克制自己的个性,尽到君臣之礼。
在这里,哪里有什么“民贵君轻”?
今天儒家学说还常常用“民贵君轻”来忽悠百姓,确实有不少人上当。
许多人却满足于这样一句漂亮而实际没有什么现实价值与意义的话。
如果追问下去,假如民受到践踏,受到凌辱,你有什么办法更正?有什么办法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那种只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的权力学说是不靠谱的。
孟子把人性善的丢失,在现实中无法兑现,归罪于人们追求利益,而丢失了其善良的本心,所以,一切的学习与修行,不过是“求其放心而已”,即寻找回丢失了的善良之心。
只有那种圣贤君子,才能够经住利益的诱惑,保守本心,他们才配享有权力去统治平民百姓。
然而,这样能够经住权力与利益诱惑的圣贤君子,在现实社会中,其实是不存在的。
那种能够拒腐蚀,永不朽,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圣贤君子,其实并不存在。
真正在现实中起作用的,还是阿克顿勋爵提到的腐败定律:“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古代尚且如此,现代工商业文明条件
下,面对众多的陌生人的市场就更是如此。
中国人不要被孟子那句漂亮而毫无实际用处的话给忽悠了。
一个学说,真正的效果,还得从现实中去检验,而不是从古纸堆里去挖掘微言大义。
2015年8月2日星期日
扫一扫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我的原创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