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孟子》民贵君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课:《 孟子》民贵君轻
读音:朗读全文,正字正音,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熟文章。
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
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
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
• (二)孟子思想:以民为本,与民同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尽心上》)“民贵君轻”思想, 古代
民主思想。得ຫໍສະໝຸດ Baidu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出自《孟子· 梁惠王下》自己奏乐自己高兴不如大家一起
奏乐一起高兴。
•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齐宣王)曰:“不若与 人。” (孟子)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齐宣王)曰:“ 不若与众。” • (三)孟子思想:浩然之气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公孙丑上》)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地方课程:传统文化 第十三课:《孟子》民贵君轻
第十三课:《 孟子》民贵君轻
儒家经典 四书:《大学》(曾子)《中庸》(子思) 《论语》(孔子)《孟子》(孟子) 五经:《书》《书》《礼》《易》《春秋》
第十三课:《 孟子》民贵君轻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 邹城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集大成者, 世称“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列国,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发 展为“仁政“学说,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 儒家政治思想。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 与弟子一起著书。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阐扬孔子思想的 儒家经典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 共七篇。孟子以“性善论”为出发点,提出 “仁政”、“王道”,主张德治。提出“民贵君 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擅长譬喻和寓 言,长于论辩,富有气势,其特点是气势充沛, 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 雄辩家的气概。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 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注释:由是观之:由此看来。
辞让:谦让
恻隐:怜悯,同情 羞恶:羞耻厌恶 是非:对错 端:发端,初生,开端
译文: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
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 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 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 。
2.原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
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注释:所以:之所以……的原因
乍:忽然 孺子:小孩 怵惕:惊惧, 惊恐 恻隐:怜悯,同情 内交:结交 要:邀,求 ,博取 所以:……的原因 然:这样
译文:之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的原因是,假如现在有
自贼:自暴自弃,贼,毁害 。 然:通“燃”,燃 起。 达:流出 。 苟:如果。 事:侍奉。
译文: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
不行,这是自己毁害自己;说他的君主不行,这是毁害他的君主。凡自身 保有这四种开端的,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 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 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读音:怵惕chùtì羞恶xiūwù 要yāo
第十三课:《 孟子》民贵君轻
1.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 可运之掌上。”
注释:不忍人之心:不忍伤害别人的心
赏析:君王:施行“仁政”,“以民为本”,让黎民百姓发扬“四心”。
百姓:葆有“仁心”,光大“四端”,上可辅助君王平天下,下可侍奉父母。
第十三课:《 孟子》民贵君轻
孟子思想:性善——心善——仁心——仁政
四心: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四端: 仁 义 辞让之心 礼 是非之心 ( 性善) 智 (道德)
仁政: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 仁心仁政: 普通人心怀“仁心”即拥有君子品德, 为政者施行“仁政”即是王者之道。
赏析:归纳总结点题。进而提出“四心说”“四端说”。
第十三课:《 孟子》民贵君轻
4.原文:“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
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 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 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是:这。端:发端,初生。 犹:犹如,好像。 四体:四肢 。
孟子以“性善论”为出发点,认为人生而有“仁心”, 这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第十三课:《 孟子》民贵君轻
• (一)孟子思想:仁心仁政,王道德治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离娄下》爱别人的人,别
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此即“仁者爱人”思想。
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 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上》)
• 山东大大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不畏权势,不屈贫贱。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滕文公》)不慕权贵,
第十三课:《 孟子》民贵君轻 思考与收获:
1、理解孟子“仁心仁政”“民贵君轻”思想的 精髓。 2、熟读:《孟子》节选。背诵名句。
3、谈谈你学习《孟子》的感受。
以:用
之:的
斯:这
译文: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
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 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
赏析:全文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普通人心怀“仁心”即拥有君子品德, 为政者施行“仁政”即是王者之道。
第十三课:《 孟子》民贵君轻
人忽然看到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都会有惊恐同情的心情。 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的原因,不是要在乡邻朋友中博 取名声的原因,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样做的。
赏析:用先王行不忍人之政、普通人不忍见小孩坠井
两例来证明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仁心)。
第十三课:《 孟子》民贵君轻
3.原文: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